一个杜甫,各自表述:冯至、杨牧、西川、廖伟棠(2)

一个杜甫,各自表述:冯至、杨牧、西川、廖伟棠(2)

ID:10483660

大小:57.50 KB

页数:6页

时间:2018-07-06

一个杜甫,各自表述:冯至、杨牧、西川、廖伟棠(2)_第1页
一个杜甫,各自表述:冯至、杨牧、西川、廖伟棠(2)_第2页
一个杜甫,各自表述:冯至、杨牧、西川、廖伟棠(2)_第3页
一个杜甫,各自表述:冯至、杨牧、西川、廖伟棠(2)_第4页
一个杜甫,各自表述:冯至、杨牧、西川、廖伟棠(2)_第5页
资源描述:

《一个杜甫,各自表述:冯至、杨牧、西川、廖伟棠(2)》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一个杜甫,各自表述:冯至、杨牧、西川、廖伟棠(2)二、杨牧:秋祭杜甫在异邦  我并不警觉,惟树林外  隐隐满地是江湖,呜呼杜公  当剑南邛南罢兵窥伺  公至夔州,居有顷  迁赤甲,襄西,东屯  还襄西,归夔。这是如何如何  飘荡的生涯。一千二百年以前……  观公孙大娘弟子舞剑器  放船出峡,下荊楚  呜呼杜公,竟以寓卒  如今我废然望江湖,惟树林外  稍知秋已深,雨云聚散  想公之车迹船痕,一千二百年  以前的江陵,公安,岳州,汉阳  秋归不果,避乱耒阳  寻灵均之旧乡,呜呼杜公  诗人合当老死于斯,暴卒于斯 

2、 我如今仍以牛肉白酒置西向的  窗口,並朗诵一首新诗  呜呼杜公,哀哉尚飨[27]  杨牧这首<秋祭杜甫>的结构很严谨,共两节,每节十行,两节之间保持平衡呼应的关系,显示出诗人在形式经营上的用心。文体上有意模仿中国古代的“祭文”形式,“呜呼杜公”的祈告语气串联全篇,为距今“一千二百年以前”的一代诗圣招魂。整首诗以叙事为主,开篇由现实生发联想,回溯历史,而以“竟以寓卒”结束第一节;接着再由现实出发,重叙杜甫的飘荡生涯,“如今”一词又迅速把读者从历史拉回到现实。抒情主体“我”宁舍杜诗专家关于老杜殁于岳阳

3、孤舟的“经典”解释而采信新旧《唐书》之暴卒于“白酒牛肉”的戏剧性说法,透露了杨牧看重“小说家语”之“同情的文学趣味”,接着在“哀哉尚飨”的沉痛告白中完成“秋祭杜甫”的庄严仪式。在为杨牧诗集英译本撰写的导论中,奚密教授敏锐地观察到:“至一九七二年,诗人已经抛开了略带忧郁和乡愁的青春抒情。他的诗歌变得更加锐利和硬朗。早期作品中的内向的、有一点自恋的言说者让位于一个更加复杂的、超然的、反讽的、自省的叙述者。[28]”<秋祭杜甫>一举摆脱了青春的哀怨、爱情的感伤和主体性的自我沉溺,绮丽婉约的抒情笔意被超然的

4、叙事性取而代之,这正是转型杨牧的初试啼声。此外,此诗上下两节的重复叙事,宛如音乐中的二重奏,回环复沓,又游走于历史与现实之际,虚实交错,符合博克为“重复结构”下的定义:“这是把同一件事用不同方法重复去说。……一连串的意象,彼此抒发同样的感情。……由一些稍稍参差的细节,读者多少自觉到它们背后的规则——跟着在随后的细节中也要求这种规则。[29]”杨牧对这首精心结构的篇章颇为看重,选入自家编选的《现代中国诗选》[30],其定位“文学史”的用心,一望可知。  但是,此诗之让我大感兴趣的,还不是这些艺术经营,而是那些看似

5、“败笔”的细部。像大多数作家那样,<秋祭杜甫>对于杜甫之“恣情壮游”的青年时代(以<望岳>为代表)兴味索然,也故意绕开了“长安十年”的潦倒时期(参看<奉赠韦左丞丈二十二韵>),径直把笔触聚焦在他暮年之逼近生命大限的“飘荡的生涯”,这也称不上创新。问题在于:它先自排出了“剑南”、“邛南”、“夔州”、“赤甲”、“襄西”、“东屯”、“三峡”、“荆楚”等八个字眼,觉得意犹未尽,接着又冒着单调沉闷的风险,再连缀了“江陵”、“公安”、“岳州”、“汉阳”、“耒阳”等五个地名,诚可谓“不惮繁

6、琐,泼墨如注”。我们不禁感到纳闷:为何在一首短诗中罗列如此之多的地名呢?最合理的推理似乎是:一,此举是为了竭力渲染一种急如星火、席不暇暖的流亡生活;二,杜甫的晚期十年在诗歌志业上的惊人收获与其流亡生涯有严密的对称关系[31];三,作者从杜甫<闻官军收河南河北>之“即从巴峡穿巫峡,便从襄阳下洛阳”的类似句法中获取了灵感。但是,这些理由似乎均不能服人。为何老杜之“颠沛流离”的暮年生涯让千载之下的后来者如此萦怀?我觉得,这原因只能从杨牧的个人际遇中去寻找。杨牧在六十年代初期毕业于东海大学外文系,1964年

7、赴美留学。先去南部的爱荷华大学,在安格尔与聂华苓主持的“国际作家工作坊”那里度过两年光阴,以新诗创作取得硕士学位,接着,又到西海岸的伯克莱加州大学,师从知名学者陈世骧教授治古典文学,醉心于《诗经》、汉魏六朝诗歌和唐诗的文学世界。1970年暑假离开柏克莱,居于东北部的新英格兰,在马萨诸塞大学和普林斯顿大学度过短暂的教书生涯,“其后数年,颇有波动,曾三度返台,一度游欧”[32],1972年移居到美国西北部,任教于西雅图华盛顿大学。这种漂泊离散(diaspora)的经历让杨牧刻骨铭心,在研读杜诗时,不免对老杜晚年的“

8、飘荡的生涯”心有戚戚之感,于是在1974年写下了这首诗。  抛开个人际遇不谈,杨牧在千载之下的“异邦”,跨越暌隔的时空、陌生的语言和文化,遥祭杜甫、一再招魂,用意究竟何在呢?换言之,还有哪些历史机缘、境遇意识和文化政治的因素悄悄投射进了<秋祭杜甫>的文本层次,介入、斡旋或者主导了诗歌的意义播散和语法型构?回到七十年代美国的历史语境来看,那真是一个思潮迭起、众声喧哗的时代。美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