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10440982
大小:63.50 KB
页数:8页
时间:2018-07-06
《建构主义理论新探 》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建构主义理论新探摘要:建构主义是一个比较完整代写论文的教育思想体系。建构主义整合了以往各种教育学理论以及与之相关的心理学、甚至哲学思想。应当从建构主义的教育范式及其隐喻、对教师职能的认识、对认知弹性的运用、对阅读和写作的解释、对社会因素和心理因素间相互关系的考察和运用,以及运用建构主义要注意的问题等方面进行深层次的探索,以利于对建构主义理论有一个全面的了解。 关键词:教育理论;建构主义;新探 众多教师都不会对建构主义陌生,并且知道它是现在最“流行”、最“好用”的教育理论。可是也有不少教师对建构主义未必有真正的
2、认识。他们对建构主义的了解几乎仅限于最基本的思想:例如,建构主义认为学习的过程是学生在已有知识的基础上建构新知识,或者重构已有知识的过程;建构主义受到了杜威的经验性学习理论和维果茨基关于学生“最近发展区”等理论的影响;皮亚杰的不同于行为主义和认知主义的“知识既非来自客体也非来自主体,而是在主体和客体之间相互作用之建构起来的”思想是建构主义的重要思想来源等。其实,建构主义是一个比较完整的教育思想体系。本文从以下六个方面,阐述对建构主义理论深层次的理解和探索。 一、建构主义的教育范式及其隐喻 不同的教育理论支
3、持不同的教育范式,如奥苏贝尔和加涅等新行为主义者主张的建构主义主要是科学的或实证主义范式,即是定量测量;而建构主义的教育范式主要是定性测量;还有一种是基于批判的范式,它基于批判理论,促进社会公平和社会变化。不管是研究哪种范式,教育范式中一般有以下成分:本体论、认识论、方法论和教学论。根据这些成分的特征,可以把建构主义的教育范式分成五个:弱的建构主义理论、社会文化认知、激进建构主义、社会建构主义和社会建构论。 1.弱的建构主义 它把建构主义不同类型结合在一起称为“土木或建筑的隐喻”,认为理解是心理建构的构造过程
4、,“顺应”和“概念转变”的重构也涉及这个隐喻;而写作和阅读这些生成行为之间存在着一种密切的联系,例如在读写的教育中,学生如果能够沉浸在真经中,那么他们就可以内化真经中的话语规范。但是这种规范只对一小部分学生实用,对于大部分学习者内化迁移从未发生。另外,弱的建构主义主张学习理论不是政治中立的,斯皮维通过承认冯.格拉塞斯菲尔德的所谓教师用社会公认的知识和信仰来影响学生是一种政治行为,来阐述教育中的微观政治学。 2.社会文化认知 社会文化认知与维果茨基学说中自下而上知识流和自上而下知识流相结合的观点相一致。所谓自上
5、而下是指通过教师传递文化知识,自下而上知识流是指学习者自己建构的知识。这显示了知识和社会情景脉络、社会情景本质间的关系。例如其代表人物是萨克斯认为学习者应该适应多样化的学习实践,而后者是不同知识的来源。萨克斯指出,在人类学和建构主义认识论以及两者与教学间建立联系是最重要的开端。它所体现的社会文化认知是极端建构主义。 3.激进建构主义 激进建构主义在“存在论”上是中立的,在“方法论”上则是完全不可知的、怀疑的和反客观主义的。其“学习论”是极端的建构主义,即认为所有知识是在个体与经验世界对话的认知过程的基础上建构
6、的;在“教学法”上是多元的,其单个教学法评价的核心是对个人建构的敏锐度。激进建构主义内部也有不同的观点。冯.格拉塞斯费尔德认为,激进建构主义擅长描述个体建构过程细节的特征,它描述了个体形成概念、把概念细化为结构、把概念重构到更有说服力的图式的心理过程。它认为语言的许多用法主要都是依靠心理的作用。杜伊特则认为,科学概念也是人类建构的,也就是人类的发明,不是客观的事实。他区分了建构主义的弱势和极端形势,前者认为科学的发展是积累和同化的结果;后者要求概念变化,包括革命、认知冲突和顺应。德弗莱等都偏重于论述科学的教学和学习,
7、认为学生从他们自己对客体的感觉经验中学习,从自己的概念运作和行为中学习,但是也从对他人行为和社会互动的解释的反思抽象中学习。他们主张在教学和课程设计中突出个体的概念,创设情景使儿童在其中发现问题。 4.社会建构主义 社会建构主义认为个人主体和社会是相互联系的,不存在完全孤立的个人心理的潜在隐喻。潜在隐喻就是对话中的人,就是有意义的话语和话语以外的互动与对话中的人;心理被看做是广义情景的一部分,是“有意义的社会建构”。人类所建构的现实世界被不断地修正和互动,以适应本体现实,虽然两者永远无法达到完全一致。社会建构
8、主义把对话者作为社会建构主义的潜在隐喻突出了人和语言在认知中的作用。所以社会建构主义的认识论是无法获得明确的知识,把传统的知识看做是现存的和被社会接受了的知识;它的学习理论是建构主义的,方法论是折中的,但是认为所有已知的都是有疑问的,谁也没有固有的优势。因此,它的教学法也是折中的,认为社会背景、自我、认知的内部建构下的互动是不可分割的。笔者个人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