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谈天竺山森林公园生物多样性保护现状及对策的论文》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谈天竺山森林公园生物多样性保护现状及对策的论文摘要:介绍了天竺山森林公园的自然条件,阐述了其生物多样性保护现状,并提出生物多样性保护对策,以促进其生物多样性的恢复。关键词:生物多样性;保护;现状;对策;天竺山森林公园;福建厦门 生物多样性包括所有植物、动物、微生物物种以及所有的生态系统和它们形成的生态过程,通常分为3个层次:遗传多样性、物种多样性和生态系统或生物群落(包括植物群落)多样性[1,2]。笔者对天竺山森林公园进行了调查和分析,以探讨天竺山森林公园多样性的特点及其保护对策。 1自然条件 天竺山森林公
2、园位于厦门市西北郊,地理坐标为东经117°53′~117°57′,北纬24°35′~24°39′,东毗灌口镇,南邻东孚镇,西连龙海市,北接长泰县,距厦门市区36km,离漳州市区35km,至集美区、海沧投资区约10km。天竺山森林公园属南亚热带季风气候,常年气候温暖湿润。年平均气温23℃,最高气温35℃,最低气温-1℃,全年基本无霜。年均降雨量2300mm,年降雨天数130d左右,雨水主要集中于4~6月,7~8月常受热带风暴影响。境内有溪头湖、两二湖、天竺湖、坑内湖、小龙潭湖等大小人工湖5个。天竺山森林公园属低山丘陵地貌,山
3、体为博平支脉,大致呈东北至西南走向,山峰连绵起伏,海拔大多在700m以上。厦门市区最高山峰均分布于该公园内,最高峰天柱山海拔933m,为茂密森林所覆盖;次高峰仙灵旗海拔916m,顶部巨石成群、形状各异。公园成土母岩主要为花岗岩,土壤以山地红壤为主,质地为黏质土或砂壤土,土层较薄,立地条件差。.公园植被中,乔土层树种以马尾松为主,其次有杉木、相思树、木荷等;灌木层主要有桃金娘、杜鹃、柃木、冬青、小叶赤楠、黄瑞木、黄栀子、鹅掌柴、野牡丹、亮叶围涎树、岩柃等;草本层主要为蕨类和禾本科植物,常见有芒萁、扇叶铁线蕨、芒、五节芒等。公
4、园境内有国家一级保护野生动物金钱豹1种,国家二级保护野生动物苏门羚羊、蟒蛇2种。 2生物多样性保护现状 天竺山森林公园原始植被几近绝迹,现有植被多为人工林和天然次生林,其面积分别为1658.87hm2和351.80hm2。植被类型层次结构简单,且林下地被物较缺乏。乡土植被缺乏,起源不清,影响遗传性状。树种种类单一,针叶化和纯林化严重,马尾松面积为1531.2hm2占树种总面积的76.1%,占绝对优势;杉木和硬阔也占一定比例,面积分别为262.73hm2和216.73hm2。成过熟林所占比例最大,占林分面积的62
5、.3%;其次为中龄林,占16.6%;幼龄林最少,占7.5%。野生动物种类贫乏,其生境条件较差。 3生物多样性保护对策 3.1进行功能区划,恢复生物多样性 森林公园建设基本上按照原林业部华东林业调查规划设计院总体规划和原林业部调查规划设计院总体设计,确定森林公园的功能分区。在保证森林公园各功能区建设的同时,将生态保护区和生态经营区中原始植被区(阔叶林、针阔混交林、针叶林)划为生物多样性保护和研究区,并计划沿溪头-两二湖外围建设秋色季相林带。从生态系统水平上和人为与自然更新条件下,在风景旅游区内开展退化人工林生态更替研
6、究,使已退化人工林(或单一人工林)的生物多样性得以迅速恢复,使已失调的生态系统日趋平衡和稳定。 3.2发展混农林业,使森林保持乔、灌、草、藓复层结构 由于自然植被群落具有长远的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而经济效益在短期间不易立即见效,发展混农林业则可把长远利益与当前利益相结合,对于植被的恢复和保护具有深远的意义,有益于森林保持乔、灌、草、藓复层结构[3]。可充分利用森林公园空间组成多层结构,包括地上部分与地下部分的植物群落,提高系统的生产力及自我维持能力,减少病虫害的侵袭。可结合森林公园景观改造及林分、林种调整,实现用材林与
7、经济林、乔木与灌木、乔木与草本植物、林木与经济灌木、草本植物的结合。 3.3加强森林生态系统的保护,确立禁伐区 保护森林生态系统是就地保护野生生物资源的主要措施和有效途径,是生物多样性保护的关键[4]。在森林公园生态经营区和生态保护区内,把一切有保存价值的森林生态系统和生物物种尽可能就地保护起来,对于相对面积小、具有当地特点、典型代表仙灵旗风景区外围交通不便地块的森林生态系统或天然林分应确定禁伐区,严禁人为活动,以减少干扰。 3.4从物种、遗传基因等方面开展生物多样性保护 在森林公园综合利用区内建立种子库,在生态经
8、营区建立标本园及植物园,将优良无性系及其他优良基因保存起来,保护物种多样性和遗传多样性,为改良林木品种、利用优良基因、提高林分产量和质量奠定良好基础。同时,应注重对乡土树种挖掘和培养,乡土树种因其独特的分布区仍以原始种状态分布和栽植,有利生物多样性保护。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