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教育良心及其培养

论教育良心及其培养

ID:10316596

大小:57.00 KB

页数:0页

时间:2018-07-06

论教育良心及其培养  _第页
预览图正在加载中,预计需要20秒,请耐心等待
资源描述:

《论教育良心及其培养 》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论教育良心及其培养论文关键词: 教育良心 形成 作用 培养  论文摘要: 教育良心是教师在履行教育职责过程中所表现出来的道德责任感和道德控制与评价能力,是教师履行职业道德要求、开展教育工作最重要的内在精神因素。教师应重视教育良心的培养。  教育良心是教师在教育实践中履行教师职业道德义务形成的一种自觉意识,这种意识既是教师对学生、教师集体和社会积极履行教育职责的强烈的道德责任感,又是一种高度自觉的对自己教育行为进行道德控制和评价的能力。教育良心首先表现为教师对自己应当履行的道德职责的深刻认识和理解,从而把对学生和教育事业应履行的责任、义务上升为对自己的责任、义务。这种高度自觉的责任和义

2、务是个人职业道德意识的深刻表现,成为教师个人职业的良心。教育良心在教育活动中还表现为教师对自己教育行为进行自觉的道德控制和道德评价。当教师深刻认识到按照教师职业道德的规范和要求行动的合理性时,就能按照职业道德的要求去选择和控制自己的行为,评价自己和他人的行为。  一、教育良心的特点及其形成  马克思说:“良心是由人的知识和全部生活方式来决定的。”[1]教师在文化水平上处于较高层次,又有着自己独特的职业生活方式,这就决定了教师良心既有着与其他职业良心相同的特点,又有自身特点。  (一)教育良心的特点  1.内在性。对教师个人来说,教育良心在进行自我评价时,作为一种心理过程,表现为一种发

3、自内心的维护自己行为道德性的精神力量,是一定社会的道德原则和规范体现于教师内心的动机、信念和情感的东西。一个教师良心的歉疚和释然,是以他自己所接受的社会道德为标准衡量自己的行为所体验的责任感和满足感。  2.综合性。教育良心是教师在职业活动中各种心理因素相互作用的结果。这些心理因素分别处在各个不同的层面上,它不仅依靠理性的分析,而且依靠反映生活经验的敏锐的感性,既诉诸于理性的评判,又诉诸于情感,有时起决定作用的往往是当时的激情。它具有直觉性,这种直觉同他的经验、知识、思维想像能力联系在一起。  3.稳定性。教师的道德良心不是转瞬即逝或变化不定的东西,而是以一定道德信念为基础的,一旦形

4、成就会成为稳定的信念和意志,比较持久稳定地发挥作用。  4.广泛性。教育良心的作用十分广泛,渗透在教师的整个教学活动和教师生活的一切领域中,左右着教师道德意识的各个方面,支配着教师行为过程的各个阶段。  5.崇高性。由于教师劳动的崇高性质,以及教师本人对职业及道德要求的自觉认识,教育良心在境界上有着既立于世俗、又高于世俗的特点,表现为强烈的为人师表的自律精神。  (二)教育良心形成的过程及条件  教育良心是教师在教育活动中逐步形成的,是一定的教育关系和道德关系的反映。教育良心的表现形式是主观的,但内容却是客观的。它是以教师内心的道德信念形式而存在的,但受到一定社会政治、经济关系的制约

5、,是教育活动中的道德关系的反映。  教育活动中的道德关系是客观存在的,只有当教师在教育活动中意识到这种道德关系的合理性,并自觉产生遵循教师职业道德要求,以维护这种合理的道德关系时,才会产生强烈的道德责任感,从而自觉地进行道德上的自我控制和自我道德评价与调节。因此,教师只有以社会主义教师道德为指导,自觉认识教育活动中的道德关系和遵守教师道德规范的必要性,才能确立自我道德信念,形成自己的教育良心。教育良心也是教师在职业活动中各种道德心理因素,即师德认知、师德情感、师德意志相互作用的结果。师德认知就是认识和理解教师道德规范和要求,并依据这种认识和理解对自我的心理活动和行为进行判断评价,以帮

6、助教师个人准确认识道德现实,能动地协调教师个人与外部道德环境的关系。  教育良心的形成总是以一定的师德认知为必要条件,在师德认知上欠缺的人,好比“盲人骑瞎马,夜半临深池”,是不可能形成教育良心的。师德情感是教师个人在教育活动中对一定行为动机、行为倾向、行为结果的肯定或否定、喜爱或厌恶的感情。它是教师根据职业道德规范来理解现实的道德现象所体验到的情感。教育良心是以教育责任感为基础的融会着理性认知的情感因素。师德情感在教育良心形成与发展中有重要作用。列宁说:“……没有‘人的情感’就从来没有也不可能有对真理的追求。”[2]  师德情感是一种巨大的力量,它能推动师德认知发展为教育良心。如果缺

7、乏相应的师德情感,即使有了某种师德认知也将停留在口头上。师德意志是把教师师德要求贯彻到底的精神和克服困难的决心。它能直接驱使教师对教育行为过程做出反映。教育活动是一种高度自觉的劳动,通常是在没有外在直接监督的情况下进行的。这种工作从程序到最后成效,都带有很强的隐含性,既难以规定详细的操作规程,又不能对工作的效果、质量用具体的数字指标来规定。教师能否做到授业无私、传道无假、解惑无烦,主要取决于教师的良心。教师从事大量的超额劳动不是在领导监督下去做的,而是在教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