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10295934
大小:54.00 KB
页数:5页
时间:2018-07-06
《由教育理念的转变谈高校精品课建设浅析 》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由教育理念的转变谈高校精品课建设浅析论文关键词:教育理念 精品课建设 教学质量 培养目标 论文摘要:建设精品课程对提高教学质量具有重大意义。在教育部的组织领导和积极推动下,目前国内高校掀起精品课程建设高潮。对此,分析了新时期教育理念的转变对精品课程建设的影响,以及精品课建设的意义和建设思路。 教育部从2003年起,为了切实推进教育创新,推动教育理念的转变,促进现代信息技术在教学中的应用,共享优质教学资源,在全国高校范围内启动了精品课建设计划。这一计划是“质量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各高校非常关注的一项重要工作。它对于提高教育教学质量,造就数以万计
2、的专门人才和一大批拔尖创新人才,提升我国教育的综合实力和国际竞争能力,都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下面本人就教育理念的转变如何影响精品课建设谈谈自己的看法。 一、教育理念的转变高校教育理念是一个包含教育模式(教育目标、教育指导思想)、教育内容、教育方式手段、教育管理等的一个总体概念。它反映大学的教育精神和价值取向,反映学校的历史特征、学科特色和追求。它不仅具有激励人的作用,还具有教育人、规范人和指导人的作用。当前,大学的教育理念正经历着一个时代性的变化。知识经济的兴起,高等教育目标国际化,和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进一步完善,使得生产力极大发展,产品品种更加多
3、样化,这种趋势使得社会对人才的要求发生了变化,呈现出多元化、通识化、素质化的特点。多元化包括社会对人才层次需求的多元化、对专业知识需求的多元化等。社会需要进行尖端、前沿科学技术研究的科学家,需要理论基础扎实、实践经验丰富的生产技术工程师,也需要有专门技艺的技师;既需要掌握计算机技术、信息控制技术、生物技术、纳米技术等新技术的人才,也需要掌握机械制造等技术的人才,也需要掌握现代管理技术的管理人才。通识化是指既掌握一门专业技术,又了解多门专业知识,也就是常说的一专多能。现代科学的大多新领域是由学科交叉创造出来的,许多产品的开发与生产都需要多个学科的知识。因
4、此,社会对一专多能的人才给以高度的青睐。素质化是指对人才的现有能力和潜在能力的综合评价,也是对人才的政治素质和技术素质的综合评价。社会需要已具有较强能力的人才,但更需要可塑性强、有培养前途的人才。现代科学与经济的飞速发展、知识的快速更新,需要人才必须具有获取信息与学习知识并分析利用信息与知识的能力,才能不断提高自己的创造能力,才能在科学研究、产品开发等工作中作出突出贡献。社会对人才需求的转变,要求高校培养基础扎实、专业面宽、富有应变能力和适应性强的专业人才,于是出现了“专才教育通才化、科学教育人文化、专业教育索质化”的高校教育人才培养模式的新走向,并提
5、出现代高校的教育理念应该是以邓小平“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现代教育思想为指针,坚持社会主义方向,继承我国教育文化的优秀传统,在高等教育改革和发展的实践中建构走向21世纪的中国特色的大学教育理念。第一,必须从传统的单一的发展模式中解放出来,建立多样化的高等教育体系。高等学校必须合理分工,办出不同的特色。那种按照一种模式办大学的做法再也不能继续下去了。教育主管部门应该加强对高等学校的分层管理和分类指导,而且非常迫切。第二,必须从重学轻术的传统教育价值观中解放出来,建立学、术同尊,因分工不同而各有侧重的现代教育价值观。大学因满足不同需要进行
6、合理的社会分工是必要的。研究型大学的目标应该是知识的创新,原创性成果的获取,而非研究型大学的目标则应是知识的传播和应用。两者之间不应被看作是高低之分,而是分工不同。不能认为祟学的大学是高级的,崇术的大学是低级的。 第三,必须从精英教育的质量观中解放出来,建立大众化的教育质量观。广东高等教育在数量上已经进人大众化时期,但在观念上倍守学术标准而排斥实用标准的习惯势力却成为阻碍高等教育健康发展的思想侄桔。就广东目前高等教育的实际情况来看,在做大与做强之间,做大仍然是矛盾的主要方面。我们应该抓住这一历史性机遇,坚定不移地先做大,后做强;边做大,边做强。高等教育
7、理念是高校课程建设的支撑理念。教育理念转变了,课程的结构、模式和内容也应发生转变。这就是说精品课在建设时应紧紧围绕新的教育理念。 二、精品课建设(一)精品课建设的意义精品课,过去有的叫重点课,有的叫一类课,还有的叫优秀课。发展到今天,又叫精品课。既然叫精品课,那么它的“精”体现在那里?我认为,精品课应该是最精美的,有为实现目标而确定的最优秀的教学内容、结构和进程安排及教学实施过程,有最优秀的教师。具体说,精品课的精主要体现在四个方面:(1)在微观和宏观的关系上,更加注意宏观思维能力的培养,精简微观细节知识的陈述,加强充实传播宏观战略思想与观念的内容;
8、(2)在继承与创新的关系上,强调改革、创新和发展,根据新时期人才培养模式的要求,重新审视继承下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