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论马恩市民社会理论

浅论马恩市民社会理论

ID:10292061

大小:54.50 KB

页数:0页

时间:2018-07-06

浅论马恩市民社会理论  _第页
预览图正在加载中,预计需要20秒,请耐心等待
资源描述:

《浅论马恩市民社会理论 》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浅论马恩市民社会理论【论文关键词】:市民社会理论;马克思;恩格斯  【论文摘要】:马克思主义的市民社会理论是在批判的吸收黑格尔思想基础之上建立的。经由马克思的理论建树,以及恩格斯的相关补充,不仅具有深远的理论意义,而且对于我国当前的社会主义建设有着重大的指导意义。      近年来,市民社会问题已经成为一个备受关注的研究课题。在不同的文化领域和社会背景下,人们常常用"市民社会"这个术语表达不同的理论诉求和现实关怀。而"市民社会"是马克思用于表现近代社会本质的最基本的概念,也是马克思在创立历史唯物主义的原初语境中使

2、用最频繁的概念之一。恩格斯也就市民社会问题提出了很多独特的见解。试着对马克思和恩格斯有关市民社会的经典论述作一梳理、总结,以期能够为这一问题的研究提供一些新的视角和认识路径,并且对我国当前建构与市场经济相适应的市民社会、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等问题提供一些启示。    一、相关概念的回顾    (一)马克思独到理论建树  市民社会与国家问题是自古希腊以来西方思想界长期探讨的一个重要理论问题。古代西方没有市民社会一词,社会和国家的含义从未被加以区分。《布莱克维尔政治学百科全书》认为,市民社会一词出现于14世纪欧洲,但

3、当时仍未在含义上把社会与国家区分开来:"它不仅指单个国家,而且业已发达到出现城市的文明政治共同体的生活状况"。近代思想史上的市民社会实质上就是国家的同义词。  到了19世纪,黑格尔对于这个问题作了深入阐述,在其《法哲学原理》中,把市民社会界定为"处在家庭与国家之间的差别阶段",将其理解为私人自律的商品交换领域(黑格尔成为"需要的体系")及其保障机制。市民社会的观念第一次被黑格尔明确地表达出来,并与国家区分开来;同时在此基础上他认为不是市民社会决定国家,而是国家决定市民社会。  马克思在批判的接受了黑格尔有关市民社

4、会理论基础上,一方面他把被黑格尔颠倒了的国家与市民社会的关系颠倒了过来;另一方面他继承并深化了黑格尔对市民社会的基本规定,从而建立了自己的市民社会与国家理论。  首先,马克思对于市民社会概念的明确论述主要集中在其《德意志意识形态》的第一章《费尔巴哈》中,马克思、恩格斯集中提到了"市民社会":  "这种历史观就在于:从直接生活的物质生产出发阐述现实的生产过程,把同这种生产方式相联系的、它所产生的交往形式即各个不同阶段上的市民社会理解为整个历史的基础,从市民社会作为国家的活动描述市民社会,同时从市民社会出发阐明意识的

5、所有各种不同理论的产物和形式,如宗教、哲学、道德等等,而且追溯它们产生的过程。"[1]  "在过去的一切历史阶段上出现的受生产力制约,同时也制约生产力的交往形式,就是市民社会。这个社会(从前面已经可以这样判断)是以简单的家庭和复杂的家庭,即所谓的部落生活作为自己的前提和基础的。关于市民社会的比较详尽的定义已经包括在前面的叙述中了。从这里可以看出,这个市民社会是全部历史的真正发源地和舞台。可以看出过去那种轻视现实关系,而只看到元首和国家的丰功伟绩的历史观何等荒谬。"[2]  "市民社会包括各个人在生产力发展的一定阶

6、段上的一切物质交往。它包括该阶段的整个商业生活和工业生活,因此它超出了国家和民族的范围,尽管一方面它对外仍然需要以民族的姿态出现,对内仍然需要组成国家的形式。"市民社会"这一用语是在十八世纪产生的,当时财产关系已经摆脱了古代的和中世纪的共同体。真正的资产阶级社会只是随着资产阶级发展起来的;但是市民社会这一名称始终标志着直接从生产和交往中发展起来的社会组织,这种组织在一切时代都构成国家的基础以及任何其它的观念的上层建筑的基础。"[3]  从这些表述看来,马克思基本上是在两重意义上使用市民社会概念:  第一重意义即贯

7、穿整个人类历史的市民社会。"在过去的一切历史阶段上出现的受生产力制约同时有制约着生产力的交往形式,就是市民社会"。按照这一说法,只要存在着生产力和交往,就存在着市民社会,它是"全部历史地真正发源地和舞台","在一切时代都构成国家的基础以及任何其它的观念的上层建筑的基础"。如果我们联系之后马克思在1895年的《政治经济学批判>序言》中对唯物史观基本规律的论述,就不难看出这里的市民社会实际上是指那个与上层建筑相对立的经济基础。作为经济基础,它自然存在于人类社会的一切历史阶段。  第二重意义即资产阶级社会。这是1

8、8世纪产生的"随同资产阶级发展起来的"社会。这一社会之所以不被称作市民社会,而被称为资产阶级社会,是因为在这一社会里,占主导地位的不再是单纯的商品货币关系,而是雇佣关系和资本的关系。随着这种经济关系的变化,同格的、平等的市民分裂为两大对立阶级:无产阶级和资产阶级,剩余价值规律和阶级斗争成为这一社会的主要特征。[4]  其次,马克思有关市民社会理论还有其他的经典论述。  马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