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10147972
大小:271.06 KB
页数:5页
时间:2018-06-11
《高考物理一轮复习测试:第五章实验七验证动量守恒定律》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高考物理一轮复习第五章实验七验证动量守恒定律1.在“验证动量守恒定律”的实验中,关于入射小球在斜槽上释放点的高低对实验影响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释放点越低,小球受阻力越小,入射小球的入射速度越小,误差越小B.释放点越高,两球碰后水平位移越大,水平位移测量的相对误差越小,两球速度的测量越准确C.释放点越高,两球相碰时相互作用的内力越大,碰撞前后动量之差越小,误差越小D.释放点越高,入射小球对被碰小球的作用力越大,水平槽对被碰小球的阻力越小解析:该实验产生误差的主要原因有:(1)两球相碰时水平方向外力的影响;(2)小球做平抛运动时水平位移测量不准确;(3)没有确保
2、两球在水平方向发生正碰.综上可知B、C选项正确.答案:BC2.在做“验证动量守恒定律”的实验中,实验必须要求的条件是( )A.斜槽轨道必须是光滑的B.斜槽轨道末端的切线是水平的C.入射球每次都要从同一高度由静止滚下D.碰撞的瞬间,入射球与被碰球的球心连线与轨道末端的切线平行解析:做本实验时,应注意每次实验时入射小球与被碰小球碰前速度相同,且方向水平,故B、C、D三项正确.至于斜槽是否光滑无需考虑,A项错误.答案:BCD3.某同学把两块大小不同的木块用细线连接,中间夹一被压缩了的弹簧,如图实-7-6所示,将这一系统置于光滑的水平桌面上,烧断细线,观察木块的运动情况,进
3、行必要的测量,验证木块间相互作用时动量守恒.图实-7-6(1)该同学还必须有的器材是________________.(2)需要直接测量的数据是________________.(3)用所得数据验证动量守恒的关系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解析:这个实验的思路与课本上采用的实验的原理完全相同,也是通过测平抛运动的水平位移来代替它们作用完毕时的速度.答案:(1)刻度尺、天平 (2)两木块的质量m1、m2和两木块落地点分别到桌子两侧边的水平距离x1、x2(3)m1x1=m2x24.在实验室里为了验证动量守恒定律,一般采用如图实
4、-7-7甲、乙所示的两种装置:图实-7-7(1)若入射小球质量为m1,半径为r1;被碰小球质量为m2,半径为r2,则( )A.m1>m2,r1>r2 B.m1>m2,r1<r2C.m1>m2,r1=r2D.m1<m2,r1=r2(2)若采用图乙所示装置进行实验,以下所提供的测量工具中必需的是________.A.直尺 B.游标卡尺 C.天平 D.弹簧测力计 E.秒表(3)设入射小球的质量为m1,被碰小球的质量为m2,则在用图甲所示装置进行实验时(P为碰前入射小球落点的平均位置),所得“验证动量守恒定律”的结论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用装置图中的字母表示)解析:(1)为防止反弹造成入射球返回斜槽,要求入射球质量大于被碰球质量,即m1>m2,为使入射球与被碰球发生对心碰撞,要求两小球半径相同.故选项C正确.(2)设a球碰前的速度为v1,a、b相碰后的速度分别为v1′、v2′.由于两球都从同一高度做平抛运动,当以运动时间为一个计时单位时,可以用它们平抛的水平位移表示碰撞前后的速度.因此,验证的动量守恒关系m1v1=m1v1′+m2v2′可表示为m1x1=m1x1′+m2x2′.所以需要直尺、天平,而无
6、需弹簧测力计、秒表.由于题中两个小球都可认为是从槽口开始做平抛运动的,两球的半径不必测量,故无需游标卡尺.(3)得出验证动量守恒定律的结论应为m1OP=m1OM+m2O′N.答案:(1)C (2)AC (3)m1OP=m1OM+m2O′N5.某同学设计了一个用打点计时器做“验证动量守恒定律”的实验:在小车A的前端粘有橡皮泥,推动小车A使之做匀速运动,然后与原来静止的小车B相碰并粘合成一体,继续做匀速运动.他设计的具体装置如图实-7-8所示,在小车后连接着纸带,电磁打点计时器使用的电源频率为50Hz,长木板垫着小木片以平衡摩擦力.图实-7-8(1)若已得到打点纸带如图实
7、-7-9所示,并测得各计数点间距(标在图上).A为运动起点,则应该选择________段来计算A碰前的速度,应选择________段来计算A和B碰后的共同速度.(以上空格选填“AB”、“BC”、“CD”、“DE”)图实-7-9(2)已测得小车A的质量m1=0.40kg,小车B的质量m2=0.g,由以上测量结果可得碰前m1v0=________kg·m/s;碰后(m1+m2)v共=________kg·m/s.由此得出结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解析:(1)分析纸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