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5创新求变的中唐诗

05创新求变的中唐诗

ID:10083776

大小:51.00 KB

页数:12页

时间:2018-05-24

05创新求变的中唐诗_第1页
05创新求变的中唐诗_第2页
05创新求变的中唐诗_第3页
05创新求变的中唐诗_第4页
05创新求变的中唐诗_第5页
资源描述:

《05创新求变的中唐诗》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教案课题创新求变的中唐诗课型诗歌欣赏教学目标1、初步了解“安史之乱”及中唐的重大政治事件对诗人的人生及诗歌风格的影响。2、能够了解本专题诗人及其作品所代表的诗歌风格。3、初步体会中唐诗歌风格的多姿多彩的风貌特征。教学重点难点1、柳宗元《登柳州城……》以哀景写哀情的特点。2、韩愈《左迁至蓝关》中“不衰飒”的抒情特征。3、刘禹锡《西塞山怀古》中怀古伤今的具体含义。教学准备(含资料辑录或图表绘制)年月日南京市玄武区中小学教师备课活页编号板书设计︵课外︶作业设计教后记编号南京市玄武区中小学教师备课活页教和学的过程内容

2、教师活动学生活动关于中唐“安史之乱”是唐代社会由盛而衰的转折点,诗坛失去了盛唐的蓬勃气象。诗歌的感情基调是徘徊惆怅,哀怨感伤;其审美趣味,由外拓趋向内敛,由自然趋于锻炼,由昂扬趋向低沉,诗歌风貌发生重大变化。李泽厚说:(中唐时代精神)“不在世间,而在心境……不是对人世的征服进取,而是从人世的逃避;不是人物或人格,更不是人的活动、事业,而是人的心情心绪成了艺术和美学的主题”,“盛唐以其对事功的向往而有广阔的眼界和博大的气势;中唐是退缩和萧瑟;晚唐则以其对日常狭小的兴致,而向词过渡。”(《美的历程》)明代胡应麟说

3、:“盛唐句‘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王湾《次北固山下》);中唐句‘风兼残雪起,河带断冰流’(于良史《冬日野望寄李赞府》);晚唐句‘鸡声茅店月,人迹板桥霜’(温庭筠《商山早行》),皆形容景物,妙绝千古,而盛、中、晚界限斩然。故知文章,关气运,非人力。”(《诗薮》)中唐是唐诗的秋天。一场秋雨过后,一派萧条冷落。前半段大历诗人笔下更多流露出孤独寂寞的心绪,虽有风味而气骨顿衰,当然,秋雨过后,秋天又呈现生机勃勃的景象。后半段元和诗人的作品就显得异彩纷呈。韩孟诗派崇尚雄奇怪异之美,用词造境生新奇特,甚至以议论入诗;元

4、白诗派则重写实、尚通俗,创作了大量的新题乐府。两派看似背道而驰,实际上都是学杜甫而有所创新,殊途而同归。贬在旅途——《寄》《登》《左》一、自读《寄李儋元锡》1、结合注释①了解作者及创作背景唐德宗建中四年(783)暮春入夏时节,韦应物从尚书比部员外郎调任滁州刺史,离开长安,秋天到达滁州任所。李儋,字元锡,是韦应物的诗交好友,当时任殿中侍御史,在长安与韦应物分别后,曾托人问候。次年春天,韦应物写了这首诗寄赠李儋以答。在韦应物赴滁州任职的一年里,他亲身接触到人民生活情况,对朝政紊乱、军阀嚣张、国家衰弱、民生凋敝,有

5、了更具体的认识,深为感慨,严重忧虑。就在这年冬天,长安发生了朱泚叛乱,称帝号秦,唐德宗仓皇出逃,直到第二年五月才收复长安。在此期间,韦应物曾派人北上探听消息。到写此诗时,探者还没有回滁州,可以想见诗人的心情是焦急忧虑的。2、初读诗歌,理解大意 去年春天花开时节,我与您在长安分别,现在春暖花开了,又是一年。国家的前途,个人的前程,都觉得茫茫一片,自己无法预料。面对春色,心中闷闷不乐,独自睡去,难以睡着。我身体多病,想回乡归隐,自己任刺史所管辖的地区,还有逃亡流落在外的饥民,我拿了俸禄而没有使百姓免于饥寒,因而感

6、到惭愧。听说您要来,我不断地探望,多少次月儿缺了又圆,我站在西楼上眺望,仍不见您来。3、问题研讨苏轼认为韦应物的诗有“寄至味于淡泊”的特点,结合此诗谈谈你的看法。这是一首寄赠好友的诗,但并不只限于抒写鹏有间的情感,而是表达自己对时局的一种人生态度:自己所以拖着病体为官一方,并非贪恋名利。他想辞官归隐,但因为他忠于职守,看到百姓贫穷逃亡,自己未尽职责,于国于民都有愧,所以他不能一走了事。正是这样一种淡泊坦荡的人生态度显现了诗人的人生至味。这首诗之所以为人传诵,主要是因为诗人诚恳地披露了一个清廉正直的封建官员的思

7、想矛盾和苦闷,真实地概括出这样的官员有志无奈的典型心情。尤其是“身多疾病思田里,邑有流亡愧俸钱”两句,自宋代以来,甚受赞扬。范仲淹叹为“仁者之言”,朱熹盛称“贤矣”,黄彻更是激动地说:“余谓有官君子当切切作此语。彼有一意供租,专事土木,而视民如仇者,得无愧此诗乎!”4、背诵全诗一、登柳州城楼寄漳、汀、封、连四州1.了解作者及本诗背景:柳宗元见课本P35注释①。2.诵读全诗,正音。3、诗题中哪几个字可以成为我们阅读的“路标”?请找出来。明确:“登”和“寄”,首联、颔联、颈联写登楼所见;尾连联写“寄怀”。4、诗人

8、见到了哪些景象?寄寓了诗人怎样的情感?明确:“高楼大荒”、“海天茫茫”、“惊风乱毡”、“密雨斜倾”、“岭树重遮”、“江流曲回”、“百越文身地”等等。对于贬谪诗人来说,这都是哀苦无比的景色。诗人通过哀景的铺叙,把自己被贬谪的无穷哀情表达出来。以哀景写哀情。5、题中有个“寄”字,寄什么?哪里可以看出来?明确:从颈联可以看出,说明诗人痛苦的思念之情。从尾联更可以看出来:一同被贬谪于“大荒”之地,已经够痛心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