力学博士后流动站

力学博士后流动站

ID:10056930

大小:454.00 KB

页数:9页

时间:2018-05-23

力学博士后流动站_第1页
力学博士后流动站_第2页
力学博士后流动站_第3页
力学博士后流动站_第4页
力学博士后流动站_第5页
资源描述:

《力学博士后流动站》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力学博士后流动站一、基本情况中国矿业大学(北京)力学博士后流动站依托于国家级重点学科“工程力学”和“煤炭资源与安全开采”国家重点实验室第3分室,是教育部“长江学者奖励计划”特聘教授设岗单位。拥有力学一级学科,以及工程力学、固体力学、流体力学、结构工程、一般力学与力学基础等5个二级学科博士点和相应硕士点。该站拥有一支梯队合理、高水平、高学历的科研学术队伍,其中:中国工程院院士1人、博士生导师5人、教授7人、副教授(高级工程师)3人。学术带头人谢和平院士是国际知名学者,同时也是我国首届“中国青年科学家奖”的获得者。  80年以来,先后培养毕业博士100余人,硕士200余人,出站博士后20

2、余人,为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输送了大量高素质人才。其中1人获首届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1人获首届教育部跨世纪优秀人才基金,1人获教育部“优秀青年教师资助计划”,2人获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1获“中国青年科技奖”,1人获何梁何利“科学与技术进步奖”,1人获“孙越崎能源大奖”,1人获“霍英东”优秀教师奖,1人获IET教育基金会青年教师奖等多项学术奖励和荣誉称号。近年来,先后承担和完成了80余项国家、部委以及地方企业委托的科研项目,包括国家973课题,863课题,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大项目、创新群体项目、重点项目和面上项目,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教育部重大科技项目、教育部新世纪优秀

3、人才支持计划以及中美、中英、中德和中波国际合作项目等。  2000年以来,累计出版学术专著11部,发表研究论文近500篇,其中SCI收录60余篇、EI收录100余篇。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三等奖1项,省部级特等奖1项、一等奖2项、二等奖3项。二、主要学术带头人和学术骨干谢和平院士:1956年1月出生于湖南省双峰县,中共党员,中国工程院院士。1978至1987年在中国矿业大学力学专业读本科、研究生,分获学士、硕士、博士学位。1993年2月至1995年3月,任中国矿业大学副校长;1995年3月至1997年10月,任中国矿业大学副校长兼北京研究生部主任;1997年10月至1998年8月

4、,任原煤炭工业部科技教育司司长;1998年8月至2003年6月,任中国矿业大学校长、中国矿业大学(北京)校长、党委副书记,2003年6月至今,任四川大学校长。谢和平院士是国务院学科评议组成员,国家重点学科"工程力学"学术带头人,力学学科博士生导师。是中国岩石力学与工程学会副理事长、中国煤炭学会副理事长、中国煤炭工业协会副会长、中国力学学会理事、中国科协委员。兼任《力学学报》、《岩土工程学报》等10余种科学刊物的主编或编委。谢和平院士长期致力于矿山岩体力学与工程研究和实践,于80年代初在我国最早建立了矿山裂隙岩体宏观损伤力学模型,研究其自然性状及导致灾害性事故发生的机理和过程,开拓了矿

5、山裂隙岩体损伤力学研究新领域,成功预测了采动围岩的损伤大变形和蠕变稳定过程,并应用于深部巷道大变形预测、蠕变分析及其相关的巷道支护设计等重要工程领域。1985年起,他创造性地引入分形方法对裂隙岩体进行非连续变形、强度和断裂破坏的研究,形成了矿山裂隙岩体非连续行为分形研究的新方向,并与损伤力学相结合在岩爆、地表沉陷、顶煤破碎块度控制等重要矿山工程应用中获得成功,取得了显著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谢和平院士出版中英文专著6部、在国内外学术刊物上发表论文150余篇,被SCI收录35篇、引用300余次,EI收录80余篇。科研成果1995年获国家自然科学三等奖1项,1999年获国家科技进步三等奖

6、1项,2000年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获煤炭部、教育部等省部级二等以上奖励5项(均为第一获奖人)。先后培养出了博士、博士后20余名。并多次应邀到国外讲学与合作研究,1991年被美国犹他大学聘为客座教授,为该校正式开设两门课程。1992.10-1993.8被聘为英国皇家学会客座研究员和英国南安普敦大学客座教授。1994年和1996年应邀为客座教授赴德国汉诺威大学讲学。1993、1997和1999年三次应邀为客座教授赴波兰西里西亚工业大学讲学与合作研究。谢和平院士先后获得多项学术奖励和荣誉称号,1990年被授予"煤炭系统优秀青年知识分子标兵"称号。1991年被国务院、国家教委授予"有

7、突出贡献的中国博士"称号,同年被国务院批准享受政府特殊津贴。1992年被评为"国家级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同年获"中国青年科技奖"。1993年获首届"中国青年科学家奖(技术科学)",为全国6名获奖者之一;并获"霍英东优秀青年教师奖(研究类)"。1994年成为首批国家教委"跨世纪优秀人才专项基金"资助的专家。1995年又成为首批"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资助的专家。1996年进入国家七部委"百千万人才工程"第一、二层次。1997年成为江苏省"333跨世纪工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