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点中学高三模拟考试语文试题

重点中学高三模拟考试语文试题

ID:10047795

大小:77.76 KB

页数:0页

时间:2018-05-22

重点中学高三模拟考试语文试题_第页
预览图正在加载中,预计需要20秒,请耐心等待
资源描述:

《重点中学高三模拟考试语文试题》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西安市重点中学高三模拟考试语文试题说明: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两部分,共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第Ⅰ卷(选择题共60分)一、(30分,每小题3分)1.下列各组词语中,加点字读音全都正确的一组是A.掮(jiān)客凫(fú)水心宽体胖(pán)B.欣(qí)长鞭挞(tà)戛(jiá)然而止C.封禅(chán)吮(yǔn)吸鳞次栉(zhì)比D.偈(jì)子雕凿(zuó)不容置喙(huì)2.下列各组词语中,书写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寥落迷罔出类拔萃鞠躬尽瘁B.浏览纵恿并行不背浅尝辄止C.肇事象形谈笑风生毫厘不爽D.

2、膺品桑梓偃旗息鼓弊帚自珍3.下列各句中,加点词的意义与其他三句明显不同的一句是A.唐代大诗人杜甫的诗篇如“三吏”“三别”大都写于安史之乱前后。B.郑军强和文玉琴都是陕北人,又是同一年大学毕业,经历也大抵相同。C.买买提家院子里的葡萄架上果实累累,大多已成熟,令人垂涎。D.早晨出门一看,积雪不到半寸厚,大概半夜里就不下了。4.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句是A.这家电视台“笑不笑随你”栏目妙趣横生,每当陶醉其间时,我真有点乐不思蜀。B.那些以权谋利的贪官初次尝到甜头,私欲便急遽膨胀,得陇望蜀,一步步滑向深渊。C.改革开放,

3、就一定意义上说,就是要冲破传统的束缚,解放思想,做到别具匠心。D.在对历史问题的反省上,日本政界的右翼分子和亚洲各国人民的认识风牛马不相及。5.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A.有些企业效率低、能耗大,生产成本高,如果不适当地压缩生产规模,就难以扭亏为盈。B.我们对于“比较文学”是个陌生的概念,读读钱钟书的《谈中国诗》,或许能走出陌生的境地。C.各高等院校为了杜绝投机取巧的现象不再发生,纷纷贴出告示:考试作弊者一经发现,一律开除学籍。D.奥地利的登山俱乐部遍及全国,拥有25万名会员,根据会员每年的经济收入情况缴纳一定的会费。6.

4、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中横线处的语句,与上下文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有这么一种人,____________,但整天在闲逛、无思、昏睡,做着白日梦。他也读书,______________,脑子不动,不思不想。他身体健壮,但他的思想已发霉,___________,灵魂正生蛆!①他自称是知识分子③但整整一天翻不了几页⑤精神在腐烂②作为一名知识分子④但眼睛从字面上溜过去⑥精神被腐烂A.①④⑤B.②③⑥C.①④⑥D.②④⑤7.下列有关文学常识的表述,有错误的一项是A.《楚辞》是战国时代楚国屈原和其他楚辞作家作品的汇集,屈原的《离骚》是一首长篇

5、抒情诗,历史剧《屈原》中提及他的诗作还有《橘颂》《九歌》等。B.我国先秦时代的散文已空前繁荣:历史散文《左传》《战国策》《史记》等记人叙事,委婉曲折,极富辞采;诸子散文《论语》《国语》《孟子》《韩非子》等说理论事,雄辩恣肆,成就极高。C.中国现代戏剧主要指20世纪以来从西方传入的话剧、歌剧等,其中有英国莎士比亚的《威尼斯商人》,法国莫里哀的《悭吝人》,俄国果戈理的《钦差大臣》,挪威易卜生的《玩偶之家》。D.小说是生活容量最大的一种叙事文学形式。一部小说能否吸引读者,一要看故事情节是否曲折感人;二要看人物形象塑造得是否成功,有无

6、典型意义。所谓“开谈不说《红楼梦》,读尽诗书也枉然”,“说不完的阿Q”等,反映了经典小说的巨大魅力。赏析宋人两首哲理诗,完成8、9两题。观书有感(其一)朱熹昨夜江边春水生,蒙冲巨舰一毛轻。向来枉费推移力,此日中流自在行。题西林壁苏轼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8.对两首诗理解不恰当的一项是A.“春水生”是春潮上涨,“一毛轻”是说像浮起一根羽毛一般轻。B.“向来”指当初,“此日”指现在,“自在行”是说自己正在行进。C.“横”“侧”是指观察的角度,“成岭”“成峰”是说观察的不同结果。D.“不识”

7、是说不了解,“缘”是表原因,苏诗三、四句揭示了两者的因果关系。9.对两首诗评析不当的一项是A.两首诗都描绘了具体鲜明的景象,其中又蕴含着发人深省的哲理。B.朱诗通过对比手法说出一种治学体验:初读书时功底浅薄,难免吃力;书读得多了,知识渊博,就会化难为易。C.两首诗的前两句写景,后两句阐发景中之理,诗情和哲理紧密结合。D.苏诗通过多角度地描写庐山,揭示了自己的体验:事物都是发展的,用静止的观点看事物就会弄不清事物的真相。10.对下面这首现代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海臧克家从澄碧碧的天空,看到了你的颜色;从一阵阵清风,嗅到了你的气

8、息;摸着潮湿的衣角,触到了你的体温;深夜醒来,耳边传来了你的呼吸。A.作者当时在青岛疗养,整日和海“相看两不厌”,这才能视海为良友,触景而生情。B.这首诗虽是一时感兴,却准确地勾勒了大海的整体形象,从颜色、气息、体温以至于呼吸。C.诗中不说海水碧蓝,却从碧澄澄的天空写海的颜色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