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外大学生就业指导比较分析

中外大学生就业指导比较分析

ID:10026378

大小:29.50 KB

页数:8页

时间:2018-05-21

中外大学生就业指导比较分析 _第1页
中外大学生就业指导比较分析 _第2页
中外大学生就业指导比较分析 _第3页
中外大学生就业指导比较分析 _第4页
中外大学生就业指导比较分析 _第5页
资源描述:

《中外大学生就业指导比较分析 》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中外大学生就业指导比较分析中外大学生就业指导比较分析中外大学生就业指导比较分析中外大学生就业指导比较分析中外大学生就业指导比较分析  随着我国高等教育大众化进程的推进,每年毕业的大学生的数量逐年上升。因此,大学生的就业问题成了全社会关注的一个话题。2009至2015年,我国每年的大学毕业生人数从611万增长到749万,约占每年城镇新增就业人数的55%,大学生就业的总量压力和结构性矛盾突出。从现实情况来看,大学生就业难问题之所以产生,固然有高校扩招带来的人才市场供需结构失衡的因素,但也与高校就业指导工作存在缺陷,以及

2、大学生就业观念取向密切相关。要从根本上解决大学生就业难问题,除了要扩大我国人才市场需求外,还必须改进我国大学生就业指导教育,从而提升大学生就业能力和转变大学生就业观念。由此,学习借鉴国外大学生就业指导教育的成功经验,对于解决我国大学生就业难问题具有重要的意义。  西方发达国家高等教育早已进入大众化阶段,其大学生就业指导的理论和实践都比较成熟,这里主要介绍美国、日本和德国大学生就业指导的模式特点。  1.美国。  先进的就业指导理念。美国是现代就业指导理论的发源地,其生涯发展与就业指导理论发展经历了从人职匹配的职业指

3、导阶段到关注全人发展和终生发展的生涯指导阶段。在“职业生涯理论”的指导下,美国将大学生就业指导服务与学生个人职业生涯发展紧密联系起来,构建起了以职业生涯规划和职业生涯指导为主要内容的就业指导服务体系。  专业化的就业指导服务。美国大学就业指导服务的专业化体现为指导手段的专业化和的指导队伍的专业化。美国高校往往通过心理测评、能力评估、个性特征、职业测试作为评估辅助工具,帮助学生对自身兴趣、潜能等做出评价,以利于学生进行专业和职业定向。此外,美国高校十分重视就业指导人员队伍的专业化素质,就业指导人员要求具有心理学、辅导

4、学、咨询学、高等教育学等相关专业教育背景,就业顾问还要求具有心理学硕士或博士学位。  面向社会的就业能力培养。大学生就业能力的培养在美国的高校非常受重视,在课程设置方面,学校会开设社会问题课程、核心能力课程等特色课程,使学生所学与真实社会情境结合起来,培养学生对社会负责的精神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同时,美国高校还十分重视和支持创业教育。这样的社会背景推动了高校进行创业教育,与此同时,在美国的高校也形成了十分浓厚的创业氛围。  2.日本。  全方位的就业服务体系。在日本大学毕业生就业工作中,政府采取的是“新毕业生一齐

5、录用制度”,即:企业或政府机关对应届大学毕业生进行的一次统一录用的雇用制度。日本异常重视大学生就业问题,形成了全方位的指导、援助和服务体系,这个体系具体包括:学校的指导服务系统、政府行政服务系统、社会志愿服务系统、市场服务系统和用人单位的自我服务系统。这些服务系统相互支持,形成合力,对毕业生进行全方位、多元化的指导和帮助。  前置性的进路指导教育。日本学校教育系统中,进路指导不只限于大学生,早在初中就开始涉及到。譬如在初中教育阶段,就要求学生养成关于社会职业的基础知识和技能,热爱劳动的态度;高中阶段则要求其能够决定

6、与自己个性相适应的未来的进路,熟练掌握职业技能。这种前置性的进路指导,使得日本大学生就业指导教育不是孤立的,而是建立在初、高中等阶段逐步推进基层之上的,形成了一个系统连续的有机体系。  个性化的就业指导服务。日本高校就业指导机构非常重视对学生进行有针对性的个体咨询和指导,以期增强学生的就业意识并增强其对就业情况的了解。他们根据大学生的个性特点、兴趣爱好来分析社会的职业性质,引导学生如何通过自我评价找到适合的职业种类。日本大学中有70%的学部都设有就业咨询室,接待学生的个别咨询,就学生的就业相关的问题。  3.德国。

7、  社会化的就业组织体系。德国就业指导的一个显著特点,就是充分利用社会各种资源,形成一个高效合理、规范有序的社会化就业指导体系。这种社会化体系是以政府为主体,学校、企业和私人咨询介绍所等社会多方力量共同参与。其中,政府系统为主渠道,企业和学生为主体,学校为中介,私人咨询介绍所为补充。  注重实践的就业技能培训。在德国,实用技能的培训在政府、学校和企业都受到了高度重视,政府的就业指导部门通过设立市场学院等形式对高校学生进行技能培训,由企业的高层主管,工程师和设计师担任培训师,他们会根据不同行业的不同需求,合理的安排学

8、生所学课程,突出实用技能的培训,而这些实用课程所占的学分达到高校毕业生毕业所需学分的18%左右。这种针对实用能力的培训方式充实了就业指导的内容,提高了高校学生的职业技能和动手能力,也大大缩短了高校毕业生进入社会后的适应期。  独特的校企联合机制。德国大学和企业的联系非常紧密,并诞生了被视为高等职业教育中的典范——“双元制”。在德国,企业以项目、人才培养等方式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