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西医结合治疗急性非淋巴细胞白血病临床观察

中西医结合治疗急性非淋巴细胞白血病临床观察

ID:9678860

大小:54.50 KB

页数:4页

时间:2018-05-05

中西医结合治疗急性非淋巴细胞白血病临床观察_第1页
中西医结合治疗急性非淋巴细胞白血病临床观察_第2页
中西医结合治疗急性非淋巴细胞白血病临床观察_第3页
中西医结合治疗急性非淋巴细胞白血病临床观察_第4页
资源描述:

《中西医结合治疗急性非淋巴细胞白血病临床观察》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中西医结合治疗急性非淋巴细胞白血病临床观察【关键词】白血病 非淋巴细胞 急性   中西医结合疗法[1],设计了二次同步化联合HOAP方案结合中医中药,应用于临床治疗急性非淋巴细胞白血病57例,现报告如下。1资料与方法1.1诊断标准骨髓穿刺检查,符合急性非淋巴细胞白血病形态学分型诊断标准[2]。急性粒细胞白血病未分化型(M1型):原粒细胞(Ⅰ型+Ⅱ型)占骨髓非红系有核细胞的90%以上,其中至少3%以上的细胞为过氧化物酶染色阳性。急性粒细胞白血病部分分化型(M2型):原粒细胞占骨髓非红系有核细胞的30

2、%~89%,其它粒细胞>10%,单核细胞<20%。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M3型):骨髓中以颗粒增多的早幼粒细胞为主,此类细胞占骨髓非红系细胞≥30%。急性粒-单核细胞白血病(M4型):骨髓中原始细胞占骨髓非红系细胞的30%以上,各阶段粒细胞占30%~80%,各阶段单核细胞>20%。急性单核细胞白血病(M5型):骨髓中单核细胞占非红系细胞的80%以上。红白血病(M6型):骨髓中幼红细胞≥50%,原始细胞(Ⅰ型+Ⅱ型)占骨髓非红系细胞≥30%。1.2一般资料本组57例均为本院住院患者

3、,男42例,女15例;年龄12~20岁8例,20~40岁19例,40~60岁18例,>60岁12例;按急性非淋巴细胞白血病形态学分型:M1型24例,M2型12例,M3型3例,M4型3例,M5型9例,M6型6例;病程7~90日,平均44日;初治者45例,复治者12例(指其它方案化疗完全缓解后复发,采用本方案者)。1.3中医辨证分型1.3.1热毒炽盛型肌热,口干喜饮,烦躁,汗多或见咽痛,牙龈红肿,小便短赤,大便秘结,衄血发绀,面色苍白,脉虚大数,虚弦数或芤数,舌苔黄燥,或糙,或焦黑,舌质红或淡红

4、。1.3.2气血亏虚型面色苍白无华,唇甲色淡,头晕,心悸,多汗,动则气促,脘胀欠纳,大便溏稀,衄血,脉芤或虚软数,舌苔薄白,舌质淡而无华,舌体胖或有齿印。1.3.3气阴两虚型面色苍白,头晕目眩,口干,多汗,烦躁,心悸,手足心热,午后面红,衄血等,脉虚细弦数,舌苔黄,舌质淡红。1.4治疗方法治疗前,详细采集病史,体检、三大常规、网织红细胞、血小板、骨髓穿刺及细胞化学染色、凝血4项、心电图、胸部X线片、肝胆脾B超等相关辅助检查。治疗期间,化疗前后查血分析、网络红细胞及血小板计数、肝功能、肾功能、心电图

5、,填写治疗观察表,化疗后复查骨髓象。1.4.1西医治疗选用HOAP方案,用高三尖杉酯碱(H)、长春新碱(VCR)、阿糖胞苷(Ara-C)、泼尼松(P),每疗程5~7日,间歇1~2周,开始第2个疗程。治疗前常规应用止吐药物,如胃复安、恩丹西酮。治疗中,如白细胞计数和血小板计数过低,可应用重组人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白细胞介素-2。根据病情和血分析灵活掌握,也可适当缩短疗程。如白细胞显著升高或幼稚细胞大量出现,则适当缩短间歇期。具体用药如下:第1日,长春新碱1~2mg+0.9%氯化钠注射液20mL静脉注

6、射。第2日,阿糖胞苷50~200mg+10%葡萄糖注射液500mL静脉滴注。第3~7日,①阿糖胞苷同第2日;②高三尖杉酯碱1~6mg+10%葡萄糖注射液250~500mL静脉滴注,每日1次;③泼尼松每日40~60mg晨起顿服。大部分病例根据病情适当应用抗生素、止血剂、成分输血等对症治疗。1.4.2中医治疗1.4.2.1热毒炽盛型治宜清热解毒,佐以养阴益气。药物:石膏30g,知母15g,水牛角15g,天花粉12g,黄芩12g,白花蛇舌草30g,蒲公英15g,生地黄12g,栀子15g,虎杖15g,连翘

7、12g,沙参12g等加减。1.4.2.2气血亏虚型治宜益气补血,少佐温肾。药物:党参15g,黄芪20g,白术15g,熟地黄20g,当归12g,白芍药15g,黄精15g,阿胶15g,白花蛇舌草30g,虎杖15g,枸杞子12g等加减。1.4.2.3气阴两虚型治宜养阴益气,佐以扶正培本。药物:黄芪30g,党参15g,麦门冬15g,沙参12g,牡丹皮12g,牛角15g,虎杖15g,白花蛇舌草30g,栀子12g,女贞子12g,生地黄12g等加减。以上3型,在治疗中若出现头晕、心悸者加山茱萸、酸枣仁、远志等;

8、腹胀、厌食者加砂仁、白豆蔻、陈皮等;出血者加三七、仙鹤草、白茅根、墨旱莲等;口腔溃疡者加黄连等;血尿者加蓄、瞿麦等;大便溏者加陈皮、莲子等;虚热者加地骨皮等;白细胞计数过低者加鸡血藤、太子参等。用药方法:每2日服1剂,水煎2次,取汁300mL,分早、晚2次服。小儿剂量酌减。1.5疗效标准按1987-11-20于江苏省苏州市“全国白血病化学治疗讨论会”提出的急性白血病疗效标准[3]。完全缓解(CR):血象,血红蛋白≥100g.L(男)或≥90g.L(女及儿童),中性粒细胞绝对值≥1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