钻孔灌混凝土成桩光伏基础

钻孔灌混凝土成桩光伏基础

ID:9428539

大小:175.55 KB

页数:28页

时间:2018-04-30

钻孔灌混凝土成桩光伏基础_第1页
钻孔灌混凝土成桩光伏基础_第2页
钻孔灌混凝土成桩光伏基础_第3页
钻孔灌混凝土成桩光伏基础_第4页
钻孔灌混凝土成桩光伏基础_第5页
资源描述:

《钻孔灌混凝土成桩光伏基础》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钻孔灌混凝土成桩光伏基础钻孔灌注桩工程施工组织设计方案工程名称:施工单位:项冃负责人:技术负责人:项目技术负责人:编制人:审核人:编制时间:共24页钻孔灌注光伏支架桩基础工程施工方案一、项目(一)工程概况1、拟建建筑物位置:位于XXXXX2、工程地质情况:该场地地貌属于丘陵区与平原区过渡带三级阶地,地形高差不大,孔口高程最大值为250.45m,最小值为249.10m,最大髙差1.35m,详见建筑物与勘探点位置图。2.4.地层岩性及分布特征木次勘察的最大深度8.60m,拟建场地主要由第四纪粘性土层组成,根据钻孔揭露场地

2、地层可分为以下3层。第①层耕土,稍湿,分布普遍,黄色,结构松散,主要由砂土、粘性土等组成。层厚0.30〜0.60m,层顶标高250.45〜249.10m。第②层粉质粘土:湿,分布普遍,呈层状产出,黄褐色,含少量细砂,可塑,属中压缩性土。层厚0.40〜1.10m,层顶标高249.95~248.62m。第③层砾砂层:分布普遍,黄色,很湿,稍密-中密状态,砂类主要由石英、长石等矿物组成,上部局部为薄层粗砂,底部为砾砂层,木层未穿透。本层未穿透,最大揭露深度为7.6m,层顶标高249.45〜247.80m。3、设计要求:(1

3、)光伏支架桩为钻孔灌注混凝土桩,桩径300mm,桩长为2300mm〜2500mm,桩身混凝土强度等级为C30,采用商品混凝土灌注;(2)桩身钢筋笼长为全笼,锚固端长200mm;钢筋笼主筋6C12,内环加劲箍3C10,螺旋箍筋08@200布置一道。(3)预埋件2M22U型螺栓用2C10钢筋焊接在锚固钢筋上。共24页(二)灌注桩配筋具体见下图:(三)施工设备选择及水电要求1、施工设备选择根据本工程特点及工期要求,拟进场主要施工设备如下表:共24页2、施工水、电要求根据进场设备及施工需要,施工动力电约50KW/台班;施工混

4、凝土使用商砼,故用水量不大,现场用水主要用于办公及生活用水。二、编制依据、原则、范围(一)编制依据1、《建筑桩基础技术规范》JGJ94-20082、《建筑地基基础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2—2002)3、《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与验收规范》(GB50204-2002)4、《建设工程项目管理规范》GB/T50326-20015、《建筑机械使用安全技术规范》JGJ33-20016、《施工现场临时用电安全技术规范》JGJ46-887、甲方提供的本工程的地质勘察报告8、甲方提供的本工程的相关图纸9、木公司积累的成熟技

5、术、施工方法以及多年来从事同类工程的施工经验(二)编制原则1、安全第一的原则在施工组织设计编制中始终遵循技术可靠、措施得力、确保安全的原则确定施工方案。2、优质高效的原则。加强领导,加强管理。根据我们在施工组织设计中明确的质量目标。3、确保工期的原则为保证工期,搞好工序衔接,实施进度监控,确保实现工期目标,满足业主要求。共24页4、合理布局根据工程量、上,特别是对水、本着安全、文明、科学配置的原则。各项管理0标、以及地形地貌的特征,在临时施工准备电、道路安排利用,进场材料的存放,生活设施布置。方便、高效的原则,优化配

6、置、合理布局,满足施工需要。(三)编制范本次钻孔灌注桩施工承包规定的承包内容。三、施工部署(一)施工组织机构与管理1、我公司作为XXX基础工程的专业承包方,将组建一支具有强大管理能力和同类工程丰富施工经验的项目经理部,全面推行与国际接轨的总分包管理模式。2、项目经理部将在公司总部的控制和协调下进行本工程的施工管理。形成以项0经理负责制为中心,以合同管理和成本控制为主要内容,以科学的系统管理和先进技术为手段的管理机制。3、现场组织机构管理框图共24贞4、项目经理部组成框图(二)劳动力动态分配1、按不同工种、不同施工部位

7、来划分作业班组,使专业班组从事性质相冋的工作,提高操作的熟练程度和劳动生产率,以确保工程施工质量和施工进度。2、本工程将根据工程各阶段施工配置劳动力,并根据施工生产情况及时调配相应专业劳动力,对劳动力实行动态管理。(一)现场平面布置1、布置原则场区总平面布置的原则:充分利用有限的施工场地,综合考虑施工条件,木着经济合理、管理方便、安全可靠的原则布置施工现场。具体布置原则如下;(1)在平面布置中,应充分考虑好施工机械设备、办公、道路、现场出入门、临时堆放场地的优化合理布置。钢筋加工场地不宜小于长30米,宽15米。(2)

8、施工材料堆放尽量设在垂直机械覆盖的范围内,以减少发生二次搬运为原则。(3)中小型机械的布置,要处于安全环境中,要避开高空物体打击的范I韦1。(4)临电电源、电线敷设要避开人员流量大的出口,以及容易被坠落物体打击的范围,电线尽量采用暗敷方式。共24贞(5)本工程应着重加强现场安全管理力度,严格按照我公司的《项冃安全管理手册》的耍求进行管理。(1)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