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5例确诊登革热病例的临床分析

25例确诊登革热病例的临床分析

ID:9402881

大小:53.50 KB

页数:6页

时间:2018-04-30

25例确诊登革热病例的临床分析_第1页
25例确诊登革热病例的临床分析_第2页
25例确诊登革热病例的临床分析_第3页
25例确诊登革热病例的临床分析_第4页
25例确诊登革热病例的临床分析_第5页
资源描述:

《25例确诊登革热病例的临床分析》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25例确诊登革热病例的临床分析  登革热是由登革病毒(DV)感染引起的急性传染病,主要通过埃及伊蚊或白蚊伊蚊叮咬传播,临床主要表现为发热、头痛、全身肌肉关节疼痛、皮疹、淋巴结肿大、白细胞和血小板减少等。2013年珠海西区发生登革热局部暴发流行,现将我院收治的25例确诊登革热病例进行临床分析,现报告如下。  资料与方法    1一般资料    本院2013年9月2013年10月确诊登革热25例,其中男9例,女16例。年龄(28~81)岁,平均46岁。其中4例有高血压病史,1例有糖尿病病史,1例有乙肝病史,1例HIV

2、初筛阳性。  2诊断标准    参照2001年制定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行业标准》中的《登革热诊断标准及处理原则抗体阳性率为100%。    结果    1临床表现见表1。【表1】    2发热特点本组病例均急性起病,体温高峰均达到39℃左右,热程20小时~10天,平均1周左右,热型以不规则热为主。  3皮疹特点本组病例出现皮疹17例(68%),其中斑丘疹2例,充血性皮疹10例,出血点5例。大多数患者皮疹在发热后(2~3)天出现,部位以四肢、颜面为主,尤其以双下肢胫前明显,3例伴有瘙痒,其中1例瘙痒明显,严重影响

3、睡眠,皮疹无脱屑,消退后不遗留色素沉着。  4实验室检查白细胞和血小板计数明显减少,分别20例(80%)和17例(68%),其中白细胞减少明显,最低为1.9109/L,血小板计数最低为29109/L,肝功能受损15例,其中AST升高14例,ALT升高1例,肾功能损害12例,BUN、CR仅轻度升高,尿蛋白阳性3例(28%),血清钾低于正常值占40%,最低值为2.7mmol/L,心电图检查1例患者出现窦性心动过缓,10例出现窦性心动过速,胸片检查2例患者出现肺炎。  5误诊情况25例患者中有3例患者入院时考虑急性上呼

4、吸道感染,门诊常规登革热筛查阴性,入院(3~4)天后再次复查登革热抗体阳性。  6治疗与转归目前尚无特效药物治疗登革热。  所有病例均液体疗法,同时对症处理并发症后均痊愈,无病例发展为登革出血热或登革热休克征,无死亡病例。  讨论  登革热是由登革病毒引起的由伊蚊传播的急性传染病,广泛流行于全球热带和亚热带地区的100多个国家和地区,特别是在东南亚、太平洋岛国及加勒比海地区流行频繁,以与中国接壤的东南亚国家最为严重。登革热已经成为一个世界性严重公共卫生问题。广东每年(5~10)月为发病的高峰,其中Ⅰ型登革热在广东

5、流行次数最多。珠海市区曾在2007年发生了规模较大的一次局部暴发流行。  2013年珠海西区出现局部暴发流行,有明显的季节性,与高温多雨的气候适合白蚊伊蚊繁殖有关。  本组资料显示,登革热的典型临床表现有发热、头痛、肌痛、皮疹、淋巴结肿大、外周血白细胞、血小板减少等,这些表现缺乏特异性,容易与其他疾病混淆,尤其是急性上呼吸道感染。本组误诊为急性上呼吸道感染的3例患者症状轻,入院时常规登革热筛查阴性,治疗(3~4)天后再次复查登革热抗体阳性。因此临床医生应熟悉登革热的各种临床表现,在流行季节警惕有此病的可能性,对疑

6、似病例应多次进行血常规及登革热抗体检测,避免漏诊、误诊。  登革热病毒经伊蚊叮咬侵入人体后,可先后引起两次病毒血症,病毒与血中的特异性抗体结合,形成免疫复合物激活补体系统,损伤血管,使血管通透性增加;同时病毒可抑制骨髓中白细胞和血小板系统导致白细胞、血小板减少,引起出血倾向,并可引起肝、心、脑、肾等多种器官损害。本组病例出现外周血白细胞减少和血小板减少分别占80%和68%,前者出现更多、更早,与毒素直接损伤血细胞有关,血小板减少可能与登革热病毒造成巨核细胞系统功能障碍,成熟型颗粒巨核细胞产生血小板功能障碍,造成外

7、周血小板减少有关。其中有3例患者入院时血常规正常,入院后3天复查血常规出现白细胞、血小板明显减少,提示此类患者入院后应多次检测血常规,注意病情变化。本组病例中3例患者出现心肌受损,心肌酶AST、CK、LDH不同程度的升高,其中1例患者出现心血管症状,表现为窦性心动过缓,静息状态下心率低至30min-1,考虑可能是病毒直接入侵肌纤维和产生毒素导致损害,Davis等还认为可能与细胞受到病毒感染后释放的细胞因子,尤其是肿瘤坏死因子有关。15例患者出现肝功能损害,其中AST升高占93%,ALT升高占7%,其机制可能是登革

8、热病毒对肝细胞的直接作用或病毒感染引起的机体免疫反应,其中AST升高明显,ALT多为轻中度升高,考虑可能与部分患者并发心肌损伤有一定关系。12例患者出现肾功能损害,尿素氮和肌酐值轻度升高,尿蛋白阳性(28%),仅1例患者出现明显的血尿,尿中见大量红细胞,考虑可能是病毒血症时病毒的直接损害所致。本次珠海西区流行的登革热出血症状轻,没有1例发展为登革热出血热或登革热休克综合征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