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省常德市汉寿县第一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 Word版无答案.docx

湖南省常德市汉寿县第一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 Word版无答案.docx

ID:83604234

大小:213.32 KB

页数:6页

时间:2023-12-19

上传者:老李
湖南省常德市汉寿县第一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 Word版无答案.docx_第1页
湖南省常德市汉寿县第一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 Word版无答案.docx_第2页
湖南省常德市汉寿县第一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 Word版无答案.docx_第3页
湖南省常德市汉寿县第一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 Word版无答案.docx_第4页
湖南省常德市汉寿县第一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 Word版无答案.docx_第5页
湖南省常德市汉寿县第一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 Word版无答案.docx_第6页
资源描述:

《湖南省常德市汉寿县第一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 Word版无答案.docx》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湖南省常德市汉寿县第一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时量:75分钟满分:100分)一、选择题(本题包括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1.“我来自元谋,你来自周口(北京周口店),牵起你毛茸茸的手,爱让我们直立行走。”这一在网络上广为流传的句子,让我国境内的远古人类蒙上了一层神秘而浪漫的薄纱。要想获得研究元谋人和北京人的第一手资料,要通过A.神话传说B.史书记载C.学者推断D.考古发掘2.西周的统治集团形成了“天子—诸侯—卿大夫—士”金字塔型的等级结构。这主要是因为西周实行A.内外服制B.分封制C.宗法制D.郡县制3.春秋时期,政治家管仲认为“政之所兴,在顺民心;政之所废,在逆民心”。孔子主张“为政以德”,提倡统治者实施养民、富民、教民之治。战国时期,孟子提出“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力主君为民而设要行“仁政”。他们的思想反映了A.儒家主流地位确立B.儒法治国理念趋同C.国家治理关乎民生D.民本思想已经普及4.秦朝创立的三公九卿制度中,三公帮助皇帝处理国家事务,九卿中有六卿都是管理皇家事务的。国家的事和皇家的事搅合在一起,国家成为皇帝的私有财产。这体现的管理方式是(  )A.中央集权B.血缘政治C.官僚政治D.家国一体5.甘肃漳县百姓自古掘井熬盐,东汉章帝建初元年(公元76年)在盐川正式设置障县(漳县),盐产归陇西郡盐官管理。政府实行盐铁专营的根本目的是()A.加强中央集权B.促进地方经济C.充实边疆军费D.打击地方经济6.东汉时期,司空第五伦提出,“贵戚可以封侯以富之,不当以职事以任之”。李固主张“设常禁”,令“中臣子弟不得为吏、察孝廉”。他们的这些主张意在()A.限制外戚宦官的权力B.提高官员队伍的素质C.缓解社会的阶级矛盾D.加强豪强地主的势力7.东晋南朝时期,南方农业生产技术明显提高。这主要是因为A.社会相对稳定B.北方人民大量南迁 C.政府高度重视D.自然条件优越8.下列选官制度中,允许文人自主报名、应考,中央择优录取的是A.察举制B.恩荫制C.九品中正制D.科举制9.隋文帝杨坚之父杨忠,曾被北周封为“随国公”。杨坚袭此封爵,夺位后立国号为随",但其认为随有“走”的意思,恐不祥,遂改为“隋”。这句话表明()A.杨忠经历了北周和南朝B.杨忠是隋朝的开国皇帝C.杨坚没有做过“随国公”D.隋朝最初的国号是“随"10.《大唐六典)简称(唐六典》.是唐玄宗开元年间官修的行政法典,它记载了唐朝前期的官制。其中包括唐朝的()A.三公九卿制B.三省六部制C.二府三司制D.票拟批红制11.1964年,陕西西安的一处唐墓出土了3枚阿拉伯金币(图1为其中一枚),2013年,河北涿州的一处唐墓中也出土了一枚阿拉伯金币(图2)。这些出土的实物()A.说明唐朝的朝贡贸易十分发达B.可为研究唐朝与阿拉伯贸易提供一手史料C.说明阿拉伯帝国的金矿资源丰富D.可用于研究唐朝海上丝绸之路的发展状况12.从东汉到北朝,陆续有中亚、天竺的高僧来华,将大批佛经翻译成汉文;东晋的法显从长安出发,经西域至天竺收集了大批梵文经典。唐朝的高僧玄奘在贞观初年也西行前往天竺取经,他在天竺的佛教中心那烂陀寺钻研多年,又到许多国家周游讲学,成为公认的佛学大师。这些信息说明A.魏晋至隋唐时期,佛教的传播和中外文化交流密不可分B.中外经济交流频繁C.异域文化对中国文化产生了深远影响D.佛教对中国产生了深远影响 13.下图是中国某一时期地方机构设置示意图。该朝代是A.汉朝B.唐朝C.宋朝D.元朝14.1069年,宋神宗任用王安石主持变法,取得一些成果,但并未挽救北宋衰亡的命运。下列有关王安石变法的评价不正确的是A.实现了富国强兵B.涉及范围广领域宽C.加重了人民的负担D.加剧了统治阶级内部的分裂15.司马光写给王安石的信中道:“今介甫为政,尽变更祖宗旧法,先者后之,上者下之,右者左之,成者毁之,弃者取之,矻矻焉(辛勤劳作的样子)穷日力,继之以夜,而不得息。使上自朝廷,下及田野,内起京师,外周四海,士、吏、兵、农、工、商、僧、道无一人得袭故而守常者,纷纷扰扰,莫安其居。”可见()A.司马光是赞成王安石变法B.变法达到了富国强兵的目的C.变法加强国家对各领域的管控D.变法引起社会各阶层不安16.辽朝以国制治契丹,以汉制待汉人,设置南、北面官,反映出其职官设置的特点是A.保持草原习俗B.实行“四等人制”C实行羁縻政策D.因俗而治17.元朝为了巩固对辽阔疆域的统治,实行行省制度,对后世产生了深刻影响。其影响不包括A.有利于加强对地方的管理B.是西藏正式设省管辖开始C.巩固了多民族国家统一D.是我国省制的开始18.据《梦粱录》记载:“(南宋)杭城大街,买卖昼夜不绝,夜交三四鼓,游人始稀;五鼓钟鸣,卖早市者又开店矣”。上述记载反映了A.政府放弃重农抑商B.商品经济的发展C.小农经济走向解体D.市民生活的富足19.《宋史》载“国家根本,仰给东南”,长江下游和太湖流域一带,成为全国最重要的粮仓,宋代谚语“苏湖熟,天下足”。据此可知,宋朝() A.传统自然经济有一定突破B.我国经济重心已转移南方C.是中国商品经济发展高峰D.江浙成为人才的集中地区20.宋仁宗景祐元年(1034年)政府规定:婢仆与商人、佃农均为编户齐民,严格限制官吏利用职权强雇部民为婢仆,禁止掠贩良人为婢仆。这反映出北宋A.社会矛盾基本消除B.社会成员身份趋于平等C.门第观念逐渐淡化D.政府放松对社会的控制21.北宋程颐说:“耳闻目见,饮食男女之欲,喜怒哀乐之变,皆其性之自然。今其言曰:’必尽绝是,然后得天真’。吾多见其丧天真矣。”可见,他主张A.约束帝王的贪欲B.不排斥正常人欲C.守儒家纲常伦理D.存天理、灭人欲22.宋元时期,文学艺术出现了繁荣景象,如诗、词、话本,元代散曲和杂剧等众多的文学表现形式。造成这一现象的根本原因是()A.城市商品经济的发展B.市民阶层的需求C.开明开放的文化政策D.科举制度的推动23.下列中枢机构,按照朝代顺序排列正确的是①大司马左右前后将军、侍中、常侍、散骑、诸吏为中朝。②以三省之长中书令、侍中、尚书令共议国政,此宰相职也。③罢宰相不设,析中书省之政归六部,以尚书任天下事,侍郎贰之。④国家置中书省以治内,分行省以治外,其官名品秩略同。A.②③①④B.①③②④C.④③②①D.①②④③24.永乐年间,朱棣重新启动锦衣卫,并在1420年设置东厂,厂公由司礼监秉笔太监担任。东厂有着侦缉、审判、监察等司法权力,它与锦衣卫一起成为独立于六部外的司法组织。厂卫组织的建立旨在A.完善司法体系B.强化君主专制C.监视官民言行D.消除宦官专权25.1759年乾隆帝平定了维吾尔贵族大小和卓兄弟的叛乱。1762年清朝在新疆设立()管理新疆军政事务A.西域都护府B.安西都护府C.驻藏大臣D.伊犁将军二、材料题(本题包括2小题,26题18分,27题20分,共38分)26.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 楚越之地,地广人稀,饭稻羹鱼,或火耕而水耨,……无积聚而多贫。是故江、淮以南,无冻饿之人,亦无千金之家。 材料二 朝廷在古都(东京开封)时,实仰东南财赋,而吴中又为东南根柢。语曰:“苏湖熟,天下足。”材料三除文化上的成就外,宋朝时期值得注意的是,发生了一场名副其实的商业革命。街市制开始形成,“自大街及诸坊巷,大小铺席,连门俱是,即无虚空之屋。每日凌晨,两街巷门……百市买卖,热闹至饭前,市罢而收”。在宋朝之前,这是不可想象的。海外贸易高度繁华。市舶司每年从海上贸易中抽税近200万贯,进出口总额约为2000万贯。商业信用非常发达,从北宋到南宋,陆续出现了便钱(类似于银行汇票)、现钱公据(类似于现金支票)、茶引、盐引、香药引、巩引(类似于有价证券)、交子与会子(法币)等商业信用。如果没有发达的商业信用,大宗的或者跨区域的市场交易是不可能达成的。(1)从材料一到材料二反应了中国古代经济重心的完成的过程,结合所学概括经济重心南移的原因。(2)根据材料三,概括宋代“商业革命”的表现。(3)结合所学知识,归纳宋代商业革命对其思想文学和艺术的影响。27.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到公元前221年,秦统治者成为全中国的主人。为了便于统治,秦统治者设置宰相作为皇帝的助手,参与国家大事的决策,处理全国政务。此后历朝大多如此。——《全球通史》材料二贫民出身的明太祖认为:“自秦以下,人君天下者,皆不鉴秦设相之患,相从而命之,往往病及于国君者,其故在擅专威福。”——《明史》材料三电视剧《万历首辅张居正》播出后,掀起了一股研究张居正的热潮:张居正隆庆元年(1567年)任吏部左侍郎兼东阁大学士。隆庆时与高拱并为宰辅,为吏部尚书、建极殿大学士。万历初年,代高拱为首辅。当时明神宗年幼,一切军政大事均由张居正主持裁决。——《百度百科》材料四和珅曾兼任多职,担任领班军机大臣,兼管吏部、户部、刑部、理藩院、户部三库等,为皇上宠信之极,官阶之高,管事之广,兼职之多,权势之大,清朝罕有。——《百度百科》请回答:(1)在中央机构的设置上,秦始皇、汉武帝、唐太宗为巩固统治分别建立或完善了什么制度?(2)结合材料二分析,明太祖废除丞相制度主要原因是什么?(3)有人认为内阁首辅和军机大臣相当于宰相,根据材料三、四并结合所学知识判断这种说法是否妥当?为什么?(4)综合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指出中国古代政治发展的趋势。 28.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下表中国共产党百年奋斗历程中创造出的具有鲜明时代印记的词语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最近更新
更多
大家都在看
近期热门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