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减”之下的作业设计思考.docx

“双减”之下的作业设计思考.docx

ID:83547448

大小:18.84 KB

页数:5页

时间:2023-10-23

上传者:151****8026
“双减”之下的作业设计思考.docx_第1页
“双减”之下的作业设计思考.docx_第2页
“双减”之下的作业设计思考.docx_第3页
“双减”之下的作业设计思考.docx_第4页
“双减”之下的作业设计思考.docx_第5页
资源描述:

《“双减”之下的作业设计思考.docx》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双减”之下的作业设计思考2021年7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进一步减轻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的意见》,明确提出要“全面压减作业总量和时长,减轻学生过重作业负担”。在这个大政策的影响下,全国各地中小学都针对优化作业设计展开了不同形式的教研活动、比赛活动等,以期通过研讨和比赛提高教师对作业设计的重视,努力促进“双减”的落地。作为一线教师,要解决学生作业总量过多、机械性作业惯性化布置以及作业功能认知单一等问题,可以从以下四个方面进行改进。一、落实“双减”,观念先变任何国家大政策传递的不仅仅是具体内容,更重要的是观念。“双减”给教育工作者和家长传递的核心观念是现代人才观、未来教育观和育人质量观。而在“双减”落实的主要任务中,与一线教师最为密切的就是作业设计。那么,我们是不是要立即组织老师们去直接做作业设计呢?当然不是!假如老师们的作业观不转变,即使学校让老师们去进行作业设计,他们设计的作业仍然局限于自己以前对作业的认知领域,不会有任何超越,更不会有本质上的改变。因此,在推进落实“双减”的过程中,作业观的转变是首先要考虑的。在中小学校的一线绝大多数教师对作业的认知是让学生通过做课前或课后作业,完成对所学知识的预习或者复习,达到有利于自己讲课或强化知识转变为能力的目的。究其实质,作业只是为巩固知识而采用的检验工具。这样的认知,折射出了老师们的“狭窄”作业观。他们窄化了作业的功能,认为作业就是单一的练习和巩固的作用。另外,在我们的教材、教参以及教辅上都有现成的习题,而且又是权威结构编写的。因此,老师们普遍认为根本没有必要再去费尽心思去进行作业设计。作业作为学校课程的一部分,承担着重要的育人功能,它的核心功能是促进学生素养的提升和全面的发展。它不应该只是教师教学工作的一个工具,而应该成为促进学生发展的一个重要途径。只有老师们本着对学生成长负责的态度,并且能够站在促进学生发展的高度去认识作业、去进行作业设计,他们的作业观才能从“工具”转变为“发展”。二、作业设计,分析为基有了更科学、更“高端”的作业观,老师们才可以思考如何进行作业设计这个问题。一个没有对作业进行科学深入分析的老师,是设计不出受学生喜欢的高质量作业的。优秀教师都是先做好设计之前的学情分析、习题分析,才漂亮地完成作业设计。 但现实中很多教师缺乏分析意识,都是抱着“懒省事”的态度从教材上、教参中、教辅里找一些习题作为作业就可以了。作业根本谈不上“设计”,随意性远远高于科学性。他们在作业设计中忽略了“因材施教”的基本原则——不同基础的学生自然要设计不同的作业。饭桌上要“看人下菜碟”,课堂上要“看学生布置作业”。因此,加强教师对作业设计之前的分析研判、科学布置显得尤为重要。老师们要以严谨的态度在作业设计之前,对学生进行以下四个维度的分析。“一维”指向学生群体差异分析。每个班里的学生的性格、学习基础、学习习惯等都是存在一定的差异性。教师要基于对学生的整体情况的精准了解,对他们进行合理分类。比如,按照学生的学习程度分为A、B、C三个等级。然后以此为依据对作业难度、数量和类型进行恰当分层,开设“作业超市”,让学生根据自己的爱好、能力自由选择。这样就使作业更具有选择性和针对性。老师在进行分层作业设计时,不仅要找准分层的依据,还要引导学生树立“跳一跳,够得着”“适合自己的才是最好的”的作业观。适当鼓励学生挑战自己,培养学习意志力。学校的作业设计实践研究是丰富多彩的。比如,有的学校将作业分为巩固型、发展型、创新型,这就对应了不同等级学生群体的需求。还有的学校探索“基础+拓展”“基础+弹性”“基础+特色”等多种模式分层作业。“二维”指向学生能力要素分析。培养学生各学科的核心素养,进而培养全面发展的人,这是教师的根本任务,也是学校教育的核心目标。所以,每位教师在设计作业时,要立足课标,结合实际,要以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为方向,打开思路,通过精心设计不同形式的作业促进学生的观察能力、动手能力、合作能力、实践能力、创新能力等全面发展。例如,老师们可以设计动手操作我最行、游戏作业玩一玩、合作活动一起来、思维导图助总结、小小研究员、今天我当家等不同类型的趣味性较强的创新型作业。在这样的游戏作业、活动作业中,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爱好自由挑选,自主选择最喜欢的类型。这样的设计尊重了学生的个性化差异,必将极大地激发学生对作业的兴趣。同时,教师寓教于乐,学生乐在其中,作业变得有意思、有意义。师生关系、亲子关系也都变得和谐轻松,其乐融融。“三维”指向学生思维水平分析。必须承认,我们的每个学生自身的思维水平是参差不齐的。但是,作业的功能应该起到促进学生的思维水平在自身的基础上不断发展、进一步提升。学生完成作业的过程,应该是其思维由低向高逐渐递进的、不断成长的、持续发展的过程。而当前作业为人所诟病的就是只强调重复记忆和机械训练。这显然阻碍影响了学生思维的发展。所以,教师在作业设计时不仅要关注学生的基本的记忆和理解能力,还要重视让学生经历“发现问题—分析问题—探究方法—解决问题”的思维发展全过程,同时也要强调思维的评价。教师可以通过设计开放性、综合性的作业,呈现作业中不同问题之间的思维梯度,关注学生在完成作业过程中思维能力的呈现。最终,教师通过作业达到训练学生的思维高度、思维广度、思维深度的目的,促进学生思维水平在不同层面的提升。 “四维”指向学生的思政教育。学科思政是当今基础教育的新要求。数学教师要主动在课堂教学中、作业设计中体现思政教育,特别是要结合学生家庭教育的缺失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要求去渗透。当代的中小学生都是07后,他们的家庭成长环境中物质上不缺乏。但是他们这一代人在情感方面有缺失,比如独生子女大多以自我为中心,与人相处的时候不善于分享合作,显得比较自私。同时还有的学生对父母的付出不懂得感恩等等。这些现象都是可以通过学校的德育去转变,但是还有一个被大家忽视的重要途径,那就是布置作业。学校坚持“立德树人”,就要重视德育和学科教学的融合,重视学生品德的教育,重视在作业设计中融入德育内容。比如学校可以在清明节、端午节、妇女节、教师节、感恩节、母亲节等这些传统节日或者有教育意义的日子里,给学生布置“缅怀先烈学会感恩”“我用最美诗歌赞老师”“我给妈妈洗洗脚”等活动作业。通过这样的主题或比赛活动作业,让学生去参与、去体验、去感受先烈的牺牲奉献精神、父母的无私真爱、老师的真挚关爱等人间美好情感,让中华民族优良传统和美德潜移默化地在学生心底扎根,培育学生的感恩之心,让学生懂得感恩、学会感恩。三、摒弃割裂,整合提质数学作业是加减乘除,语文作业是抄写生字、背诵课文,英语作业是背记单词,美术作业是画画……各科老师“各自为政”,假如平均一个老师布置20分钟的作业,学生回家写作业的时间就需要120分钟左右。为何作业负担过重?答案显而易见。计算只是计算,写字只是写字,学科内“只顾眼前”而没有“前后呼应”;学科之间,“泾渭分明”,缺少横向关联。当作业只是“口算20道题”“抄写5遍”这样的重复、叠加,大作业量势必耗时大,而改变这样的现象,必须从整合的角度来设计作业。老师们可以从以下几个角度尝试作业整合。(一)360度整合众所周知,作业是对课堂教学的延续和补充,是课程的重要内容。任何一门课程都有相互关联的知识体系,而不是一个个知识散点。因此,教师在设计作业时绝不能只针对某一课时的学习,而应基于学科内单元知识、学段知识的内在关联或者与相近学科的教师通过彼此之间的沟通、交流、研讨,找准作业设计的“整合点”,以此为基础设计恰当的问题情境,让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对不同学科知识进行提炼整合,培养学生综合应用能力。通过作业实现学科内“前后”“左右”知识之间的360度链接和整合。比如,数学老师在“轴对称”知识的教学之后可以与美术老师一起设计有关“数学对称美”的整合作业;英语老师可以和语文老师结合“中国诗词大会”去设计带领外国友人走近中国诗词的作业情境,让学生用中英文分别向外国友人介绍一首中国诗词。让学生在整合作业中感受中西方文化的差异,增强学生的中国文化自信。(二)回归生活,锤炼真知学以致用,实践出真知。无论哪一科的学习,最终的目的都是要将课堂学到的文化知识应用到实际生活中去,才能体现学习的实践价值,将知识内化为能力、素养,才能悟到“真知”。这就是要求教师在进行作业设计的时候,要特别注意作业的“生活气息”,让学生在真实的情境中去分析问题、解决问题,感受数学的应用价值,实现知识的迁移和创造。 比如,数学教师可以把“认识钟表”“认识人民币”“长方形正方形的周长”的作业设计为“我家的钟表”“购物日记”“身边的周长”等贴近学生实际生活的内容。而语文老师和数学老师在寒假可以设计“春联里的汉字”“老家拜年风俗小调查”等实践型作业。调查过程中,让学生利用统计图表搜集整理,再进行科学分析,最终得出自己的结论。这些“接地气”的作业能让学生亲身体验知识的应用价值,切实感受生活也是一个大课堂,不仅增强学生学习的兴趣,更能够提升学生的生活智慧,综合素养,有利于学生全面发展。(三)同步时代,社会认同。“国事家事天下事,事事关心。”毋庸置疑,作为新时代的教育者,每位教师在教学上都应该与时俱进,才能满足时代的要求和学生的求知欲。2021年是中国共产党建立一百周年的特殊年份,2021年也是世界格局动荡不安的年份。一个优秀的教师除了在课堂教学中会放眼世界,关注时事,他一定还会在作业设计的内容上关注社会热点和时代追求,比如班主任在布置设计生命教育作业的时候,让学生寻找疫情之下的平凡英雄,讲述有关生命的故事。这样的作业不仅体现了时代精神,构建学生的社会认同心理,而且自然地融入了德育。四、多元评价,人生添彩如今,“作业评价=作业批改”的观念根深蒂固,这就导致大多数教师认为评价仅限于评判学生是否完成作业及其对错情况,作业的“增值”效益教师一概不知。教师要转变对作业从“判断”到“增值”的功能认识,就要从学生心理和作业评语研究做起。因为每个学生的学习基础、习惯爱好、认知水平、思维能力都是不一样的,所以他们的作业千差万别纯属正常。但实际上,学生普遍对老师的评价特别在意,这就要求老师们在作业评价方面去精心“谋划”,对学生的作业评价多采用“私人订制”,少用只批一个“优”字的“统一模式”。只有这样,作业评价的“增值”效益才会显示出来。所谓“亲其师信其道”。当学生看到老师写给自己的一段用心的评语,这个学生对老师的信任、敬爱之情就会油然而生。师生关系会更加融洽,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必然显著提高。教师既要重视“错题”,又要关注作业中“正确”或者“精彩”回答,既要看一次作业的情况,也要看一段多次作业的情况;既要根据学生作业进行判断,还要结合课堂内外师生交流的情况来把握,做到关注“知识+方法+态度”的三位一体的整体评价。以多角度、全面立体的评价实现“增值”。其次,对于出错的作业,一方面教师要认真批改作业,以“火眼金睛”发现错因,指出改进“关键点”。可以采用面对面“你说我听”的纠错行为,让学生把自己的思维过程重现一遍,教师“把脉”准确才能够“对症下药”。另一方面教师要反思自己的教学,教学相长就是要求教师树立从学生身上学习对照反思的教育理念,学生的“错”是果,“我的教”是不是它的“因”呢?以此来帮助自己明确教育教学实践改进的方向。五、结语 综上所述,“双减”之下的作业设计需要教师重新建立认知,以更加科学严谨和实事求是的态度,以面向每一个学生未来全面发展的长远眼光,以开拓创新的精神去实践、去改革、去提升,助力学生多彩人生,助力伟大中国梦。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最近更新
更多
大家都在看
近期热门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