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信息化助力乡村教育振兴研究.docx

教育信息化助力乡村教育振兴研究.docx

ID:83546210

大小:22.75 KB

页数:4页

时间:2023-10-26

上传者:130****1231
教育信息化助力乡村教育振兴研究.docx_第1页
教育信息化助力乡村教育振兴研究.docx_第2页
教育信息化助力乡村教育振兴研究.docx_第3页
教育信息化助力乡村教育振兴研究.docx_第4页
资源描述:

《教育信息化助力乡村教育振兴研究.docx》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教育信息化助力乡村教育振兴研究摘要:目前我国教育改革发展的重点任务,就是通过发展乡村教育,来实现乡村教育的振兴。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增长,我国的乡村教育面貌也发生了巨大的变化。提高乡村教育质量是全面实现乡村教育振兴的基础,但由于我国教育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实际情况,与城市教育相比,乡村教育在发展过程中还存在诸多现实问题。教育信息化的发展,为乡村教育振兴提供了现实选择,教育信息化的不断推进,能够帮助我们实现乡村教育跨越式发展,助力乡村教育振兴。关键词:教育信息化;乡村教育;乡村教育振兴提高乡村教育质量是全面实现乡村教育振兴的基础。乡村学校要在国家教育信息化战略整体布局下,把握机遇,全盘谋划,创造教育信息化助力乡村学校发展的可为空间。教育信息化凭借高速传播、共享资源、不受时空限制等优势,渐渐缩小了城乡教育差距,提升了教育公平性,成为了乡村教育振兴的关键性途径。在教学当中融入现代教学思维,以信息技术为教学手段,全面提升学生的信息素养。1.教育信息化的定义教育信息化指的是通过将信息技术应用于各个领域,最终解决一些存在的教育问题,通过这种方式也能够推动现代化教育的进一步发展,最终实现教育公平性。然而,教育信息化部能够简单地看成是将信息技术投入于教育教学之中,他要求教师能够作为一个传递者以及协调者,在日常教学实践的过程中,应当提高学生的信息能力,从不同渠道收集课堂教学信息,并且加强与教学部门之间的沟通,最终形成有效的网络学习系统[]。2.乡村教育信息化发展现状及问题2.1专业教师缺乏从目前乡村中小学教师队伍来看,能够熟练使用信息技术的教师占比不足50%,能够将信息技术转化为学生听得懂、看得清、用得好的教学内容的教师占比更低。此外,农村教师队伍存在老龄化严重,知识结构陈旧等问题。许多农村教师对计算机及相关教学软件无从下手,没有相关应用现代教育资源的能力。2.2软硬件条件依然比较滞后 首先,很多农村学校基础设施本身比较陈旧,不能满足现代教育的改革要求。其次,教育教学平台获取的教学资源,很多是与城市学生息息相关素材,缺乏农村相配套的数字化教学资源。乡村普遍存在的软硬件不足问题,主要源于乡村教育系统教育投资少,县域内教育系统的更多投资更倾向于县城中小学,乡村小学或者乡镇中小学资源少,无法承接智慧课堂建设这一重任。2.3教学对象片面化乡村信息化教育锁定在了乡村中小学这一主体。教学对象的狭隘性,降低了信息化教育的作用和功能。加大信息化教育教学对象,实现社会层次信息化教育是目前乡村教育最需要突破的地方。2.4学习环境较差不管是乡村中小学生还是乡村教师,在信息技术学习上都普遍存在理解力低、操作能力弱等问题。该问题与信息技术教师缺乏有关,也和学校不重视教育信息化建设有关。互联网是信息化建设的根本,虽然全国范围内都在积极开展“村村通”工程,但最终到2021年全国农村互联网普及率未超过70%。换言之,想要提高学习主体学习积极性,提高其信息素养,必须要有相应的环境。乡村教育中信息化的应用,既要解决一个普遍问题,让我们的老师都能用、会用,更要解决一个深层次应用的问题。从目前看,我们对教育信息化的应用有些还是处在一个浅层层面,下一步需要着力于解决与教育教学的深度融合;教育信息化它只是一种手段,我们要致力于借助信息化来提升我们的教育教学质量,实现人机的融合。3教育信息化助力乡村教育振兴发展路径探索3.1积极培养信息技术教师队伍在乡村振兴战略下,必须要加大信息技术教师规模,建设高质量的乡村教师队伍,提高现有教师队伍信息技术水平。以县域为基本单位,由教育局协调展开全面培训工作,要求所有乡村中小学教师必须完成信息技术学习任务,并且建立严格考核制度。可以针对乡村教师专业发展渠道匮乏、优质资源不足等问题,提供解决方案。通过互联网的云端环境,与高校师范生一起学习教育信息化政策和理念,在信息化教学设计和应用中融入课程思政,形成高校师范生和乡村教师、职前职后教师专业互助、协同共学的交流平台,为携手推进新时代高质量教师队伍建设不懈努力。 3.2提高教育信息化规模,夯实信息化教育基础以“国家中小学智慧教育平台”为代表的国家级平台,作为我国在线教育资源的一号基建工程,不仅可以成为多学段多科目的优质课程资源供给站,为乡村学校开足开好国家课程保驾护航,还可以成为各地数字化校园的基建底座。乡村学校可在平台已有的“专题教育、课程教学、课后服务、教师研修、家庭教育、教改实践经验”等版块中,挖掘适合本乡本土的模式、策略、案例、资源等,结合学校自身特色,开展线上线下结合的学校教育、家校共育、社会教育等活动。3.3扩大教育信息化教学范围随着农村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工程、“校校通”工程的实施,优化了农村教育信息化环境。在此背景下,农村学校信息化可以有效解决农村教学质量差的问题,通过信息技术与课堂教学深入融合,创新教学方法,强化农村学校教学成效。实现乡村振兴信息化教育必不可少,而且需要加大信息化教育对象,不仅培养中小学学生,还需要县域内组建信息化教育工作组面对全县居民展开信息化教育工作。3.4明确乡村信息化教育发展原则乡村学校要牢牢把握住教育信息化带来的发展机遇,练好内功,组织本校师生,有规划、持续性地建设有特色、成体系的信息化教学资源,形成高质量的乡村学校教育教学软资产。3.5树立乡村终生学习理念乡村振兴,教育先行。教育要让学生具备终身发展和学习的能力。要想实现乡村教育振兴,需要乡村教师具备跟上时代脚步、不断调整、不断学习的能力。以往乡村教育对这一点极为忽视,只注重传授基本生活生存的知识,没有为学生的长远发展做规划和打算。乡村教育的信息化,为乡村地区的群众搭建了学习的平台。在信息化的时代背景下,乡村群众有更多的机会和学习资源,能够帮助自身发展,培养终身学习的能力。结束语:乡村信息化教育发展路径与城乡教育系统的进一步融合,能够抓住目前存在的师资不足、软硬件缺乏、教育片面化、学习主体能力不足等问题,以教师队伍建设、资金筹备扩大信息化建设能力、建设大教育环境来全面解决问题,破解乡村信息化教育发展瓶颈。以互联网为代表的现代信息技术,由于具有开放共享、突破时空限制的特点, 能够帮助乡村学校实现优质教育资源共享,解决乡村优质资源短缺,促进乡村教师专业发展,提升乡村教育师资水平,促进乡村教育发展,实现公平而有质量的乡村教育,助力乡村教育振兴。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最近更新
更多
大家都在看
近期热门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