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江油市江油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一10月月考语文Word版含解析

四川省江油市江油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一10月月考语文Word版含解析

ID:83492505

大小:45.44 KB

页数:19页

时间:2023-07-06

上传者:老李
四川省江油市江油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一10月月考语文Word版含解析_第1页
四川省江油市江油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一10月月考语文Word版含解析_第2页
四川省江油市江油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一10月月考语文Word版含解析_第3页
四川省江油市江油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一10月月考语文Word版含解析_第4页
四川省江油市江油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一10月月考语文Word版含解析_第5页
四川省江油市江油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一10月月考语文Word版含解析_第6页
四川省江油市江油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一10月月考语文Word版含解析_第7页
四川省江油市江油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一10月月考语文Word版含解析_第8页
四川省江油市江油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一10月月考语文Word版含解析_第9页
四川省江油市江油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一10月月考语文Word版含解析_第10页
资源描述:

《四川省江油市江油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一10月月考语文Word版含解析》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江油中学2022届第一学月月考语文试题注意事项: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码填写在答题卡上。2.作答时,务必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及草稿纸上无效。3.考试结束后,将答题卡交回。一、现代文阅读(一)现代文阅读Ⅰ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材料一:在中国共产党领导的革命斗争和社会主义建设时期,优秀的革命者、建设者们,常常以笔为犁,以梦为马,用革命的诗词记录着伟大的理想信念、革命实践与战斗情怀,表现出昂扬的浪漫主义激情和英雄主义气概。毛泽东诗词就是其中最杰出的代表。毛泽东诗词以革命浪漫主义的精神,充分抒发了共产党人崇高的理想主义情怀。1925年前后,大革命高潮风起云涌,青年毛泽东勇立潮头。他在橘子洲上,以一篇《沁园春·长沙》,讴歌壮丽的秋景,发出了时代之问:“怅寥廓,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而回答又是无比坚定的,是“风华正茂”的“同学少年”,因为他们是革命理想的象征,是新世界的开创者,只有他们才能“指点江山,激扬文字,粪土当年万户侯”;只有他们,才能担负起“到中流击水,浪遏飞舟”的崇高使命。1936年2月,指挥红军东征的毛泽东,在陕北的一个小山沟里又写下《沁园春·雪》。北国的茫茫寒雪,在他如椽的巨笔下,气势恢宏,气象万千;北国的晴日,在他浪漫的想象中,“红装素裹,分外妖娆”。当时的红军依然困难重重,但毛泽东对革命斗争充满激情,对革命前途、革命胜利充满信心。秦皇汉武、唐宗宋祖,俱往矣,那么,到底谁才是主宰历史浮沉的主人?谁才是这个时代的风流人物?毛泽东再一次回应十年前自己的时代之问:“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千百万劳动人民,无产阶级大众,才是历史和时代的真正主人。毛泽东诗词以革命现实主义的风格,深情书写了中国革命与建设波澜壮阔的历史进程与内在精神。毛泽东的诗词创作,好似一幅幅长篇画卷,浓墨重彩地记录了中国革命斗争与建设事业的伟大实践,特别是记录了若干具有重大历史意义的标志性事件,堪称一代诗史、史诗。随着岁月的迁转,有些警言佳句早已成为人们耳熟能详、时时吟诵的名句名篇。这些充满强大战斗精神的火红诗句,这些高度凝练中国革命与建设各个不同阶段奋斗精神的史诗篇章,已经成为中国革命与建设事业最为鲜明的精神标识之一。

1毛泽东诗词以革命英雄主义的气魄,生动刻画了共产党人高昂的战斗意志与斗争风骨。五次反围剿,敌强我弱,战斗是残酷的,但在毛泽东笔下,“当年鏖战急,弹洞村前壁。装点此关山,今朝更好看”(《菩萨蛮·大柏地》)。红军长征是中国革命与人类历史的英雄传奇。红军战士突破重重难以想象的艰难险阻,终于取得伟大胜利。在毛泽东笔下,长征的千山万水,深沟险壑,不过是“泥丸”“细浪”,充分体现出藐视一切困难的大无畏的革命英雄主义气魄。展示了共产党人一往无前的革命斗志,这就是中国共产党、中国人民的战斗意志与斗争精神,它体现为“独有英雄驱虎豹,更无豪杰怕熊罴”藐视一切困难的战略定力,体现为敢于“扫除一切害人虫”的强大自信,体现为“一万年太久,只争朝夕”的加快社会主义建设的坚定决心。中国革命斗争与社会主义建设事业走过了不平凡的历程,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在这一进程中表现出伟大的理想主义情怀,英雄主义斗志。毛泽东以他的壮丽诗篇对这一历史进程、伟大实践进行了高度概括与总结。1965年,毛泽东重上井冈山,写下《水调歌头·重上井冈山》。三十八年前,他在这里缔造中国工农红军第一军第一师,领导了轰轰烈烈的武装斗争;三十八年后,社会主义建设取得重大成就,又面临着种种重大挑战与考验。回顾历史,是为了总结经验,更好地创造未来:“世上无难事,只要肯登攀”。这就是中国革命与建设事业伟大的历史总结,也是我们面向未来的前进动力。我们的目的一定要达到,我们的目的也一定能够达到。(摘编自康震《风展红旗如画》)材料二:毛泽东一生嗜书不倦,尤其爱读历史书籍。毛泽东读史书,总是以历史人物的传记为中心,对历史进行见解独到的品评。他评价历史人物,不因袭旧说,而是独具慧眼,抓住历史人物最本质、最突出的特征,发人之所未发,言人之所未言。毛泽东诗词思接千载,视通万里,中华历史上下五千多年,从三皇五帝到历代将相,毛泽东每有所感,就有评说。这些评点,虽只区区三言两语,却折射了他的历史观,反映了他的是非观。《沁园春·雪》是毛泽东诗词的巅峰之作。“惜秦皇汉武,略输文采;唐宗宋祖,稍逊风骚。一代天骄,成吉思汗,只识弯弓射大雕。”以“惜”字起笔,对秦始皇、汉武帝、唐太宗、宋太祖和成吉思汗等封建统治者的代表人物进行评说。就个体而言,他多次肯定秦始皇的历史功绩:“在中国历史上,真正做了点事的是秦始皇”“中国过去的封建君主还没有第二个人超过他的。”他甚至说过:“解决中国的问题,须马克思加秦始皇。”他在《七律·读<封建论>呈郭老》中写道:“劝君少骂秦始皇,焚坑事业要商量。”毛泽东评价汉武帝刘彻:“汉武帝雄才大略,开拓刘邦的业绩,晚年自知奢侈、黩武、方士之弊,下了罪己诏,不失为鼎盛之世。”毛泽东对唐太宗的战争指挥艺术非常推崇:“自古能军无出李世民之右者。”元太祖成吉思汗统一蒙古,东征西讨,毛泽东称其是“一代天骄”。

2(摘编自汪建新《毛泽东诗词中的帝王将相》)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A.革命诗词是指中国共产党领导革命斗争和社会主义建设时期,记录着革命者和建设者们伟大的理想信念、革命实践与战斗情怀的诗词。B.毛泽东诗词作为革命诗词最杰出的代表,既有革命浪漫主义的精神,又有革命现实主义的风格,表现出昂扬的浪漫主义激情和英雄主义气概。C.毛泽东诗词中的《沁园春·长沙》写于1925年前后的长沙与1936年2月写于陕北的《沁园春·雪》内容有很大的差别,二者之间没有关联。D.毛泽东诗词中的佳句被人们吟咏铭记、流传,缘于这些史诗篇章已经成为中国革命与建设事业最为鲜明的精神标识之一。2.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A.毛泽东的《菩萨蛮·大柏地》和《七律·长征》以革命英雄主义的气魄,刻画了共产党人高昂的战斗意志和斗争风骨。B.毛泽东诗词对中国革命与建设事业的历程做了高度概括与总结,为后人更好地面向未来、创造未来提供前进动力。C.毛泽东多次肯定秦始皇的历史功绩,写有“劝君少骂秦始皇,焚坑事业要商量”的诗句,表明他肯定“焚书坑儒”事件。D.材料二中,毛泽东在诗词中肯定了部分古代帝王的历史功绩,如认为汉武帝雄才大略,开拓刘邦的业绩,文治武功显赫。3.根据材料内容,下列各项中能体现毛泽东诗词浪漫主义风格的一项是()A.敌军围困万千重,我自岿然不动。B.霜晨月,马蹄声碎,喇叭声咽。C.携来百侣曾游,忆往昔峥嵘岁月稠。D.要似昆仑崩绝壁,又恰像台风扫寰宇。4.请结合材料概括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的革命诗词的特点。5.请简要梳理材料一的行文脉络。【答案】1.B2.C3.D4.①以革命浪漫主义精神,抒发共产党人崇高的理想主义情怀。②以革命现实主义风格,书写中国革命与建设的历史进程与内在精神。③以革命英雄主义气魄,刻画共产党人的战斗意志与斗争风骨。5.全文为总分总结构。

3①第一段总说,中国共产党人革命的诗词表现出浪漫主义激情和英雄主义气概,毛泽东诗词是其中杰出的代表。②第二至五段分说,毛泽东诗词以革命浪漫主义的精神,抒发了共产党人的理想主义情怀;以革命现实主义风格,书写了中国革命与建设的历史进程与内在精神;以革命英雄主义的气魄,刻画了共产党人的战斗意志与斗争风骨。③最后一段总说,以毛泽东诗篇为例,体现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在中国革命与建设的历史进程中表现出的伟大的理想主义情怀、英雄主义斗志。【解析】【1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内容的理解和分析能力。A.“记录着革命者和建设者们伟大的理想信念、革命实践与战斗情怀的诗词”错误,材料一原文第一段为“优秀的革命者、建设者们,常常以笔为犁,以梦为马,用革命的诗词记录着伟大的理想信念、革命实践与战斗情怀,表现出昂扬的浪漫主义激情和英雄主义气概”,是革命者和建设者们记录,而不是被记录。C.“二者之间没有关联”错误。从材料一第三段“毛泽东再一次回应十年前自己的时代之问”可知,两者是有着联系的。D.因果倒置。从材料一第四段“随着岁月的迁转,有些警言佳句早已成为人们耳熟能详、时时吟诵的名句名篇。……已经成为中国革命与建设事业最为鲜明的精神标识之一”可得出结论。故选B。【2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章内容,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的能力。C.“表明他肯定‘焚书坑儒’事件”错误。材料二第三段中作者“他多次肯定秦始皇的历史功绩:‘在中国历史上,真正做了点事的是秦始皇’‘中国过去的封建君主还没有第二个人超过他的。’他甚至说过:‘解决中国的问题,须马克思加秦始皇。’他在《七律·读<封建论>呈郭老》中写道:‘劝君少骂秦始皇,焚坑事业要商量。’”这些内容只能表明毛泽东肯定秦始皇的历史功绩,并不能表明他肯定“焚书坑儒”事件。故选C。【3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对文章内容的理解能力。A.“敌军围困万千重,我自岿然不动”是对事件的客观描述,是写实。B.“霜晨月,马蹄声碎,喇叭声咽”描写了寒冷夜里的行军情景,是对客观事实的描述,是写实。

4C.“携来百侣曾游,忆往昔峥嵘岁月稠”是对事实的描述,是写实。D.“要似昆仑崩绝壁,又恰像台风扫寰宇”是作者的想象,里面运用夸张的修辞,体现浪漫主义风格。故选D。【4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概括文章要点的能力。本题属于概括文章要点类题目,只要在文中找到相关内容进行概括即可。对于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的革命诗词的特点,从材料一第二段“毛泽东诗词以革命浪漫主义的精神,充分抒发了共产党人崇高的理想主义情怀”可总结出:革命诗词以革命浪漫主义精神,抒发了共产党人理想主义情怀。从第四段“毛泽东诗词以革命现实主义的风格,深情书写了中国革命与建设波澜壮阔的历史进程与内在精神”可总结出:革命诗词以革命现实主义风格,书写中国革命与建设的历史进程与内在精神。从第五段“毛泽东诗词以革命英雄主义的气魄,生动刻画了共产党人高昂的战斗意志与斗争风骨”可总结出:革命诗词以革命英雄主义气魄,刻画共产党人的战斗意志与斗争风骨。【5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分析文章结构和思路的能力。材料一第一段首先给出了革命诗词的定义,“优秀的革命者,建设者们.....用革命的诗词记录着伟大的理想信念,革命实践与战斗情怀,表现出昂扬的浪漫主义激情和英雄主义气概。”然后提出“毛泽东诗词就是其中最杰出的代表”,从而提出问题。第二、三段主要是说“毛泽东诗词以革命浪漫主义的精神,充分抒发了共产党人崇高的理主义情怀”;第四段主要是说“毛泽东诗词以革命现实主义的风格,深情书写了中国革命与建设波澜壮阔的历史进程与内在精神”;第五段主要是说“毛泽东诗词以革命英雄主义的气魄,生动刻画了共产党人高昂的战斗意志与斗争风骨”。从三个方面论证了毛泽东诗词的特点。第六段则是对全文的总结,“中国革命斗争与社会主义建设事业走过了不平凡的历程,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在这一进程中表现出伟大的理想主义情怀、英雄主义斗志。毛泽东以他的壮丽诗篇对这一历史进程,伟大实践进行了高度概括与总结”。指出了毛泽东诗词的巨大作用。全文采用总分总的结构,论证有力,层次清晰。(二)现代文阅读Ⅱ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清风拂面孙春平这是个名副其实的小理发棚,简易得没法再简易。四根竹竿做桩,四片灰白布充墙。

5小棚里有四个人,理发员是个高高瘦瘦的中年汉子,罩着白褂。他很健谈,手忙嘴不停,此时正跟理发的那位老者聊得欢。坐在靠边的凳上排队的便是我和另一位小伙子。棚子虽简陋,可理发员却想得周到,竹竿上挂了几本新杂志。我漫不经心地翻着一本《婚姻与家庭》。我旁边那位是个音乐爱好者,他东张张,西望望,嘴里却一刻不停地吹着口哨。突然,口哨独奏戛然而止。我奇怪地从杂志上抬起眼睛,只见独奏者陡地站起身,竟在这比床铺大不了多少的棚子里踱起步来,踱到理发员身后,又蹲下身去扣鞋上的卡子。可那鞋卡并没有松,只见他装模作样地在鞋面上抚弄两下,右脚轻轻一抬,飞快地从脚底抽出一张钞票,然后站起身,把手插进裤袋……那是一张50元的票子。棚子里好一阵没进别人,而我自己坐在这里没见地上有票子,况且站在棚子里不断活动的只有那理发员,显然,钱一定是他刚才掏东西时带出来的,而现在却进了别人的裤袋。小伙子坐回座位,理发员回过头,淡淡地笑了笑,说:“就这么屁股大的地方,坐乏了,连直直腰、遛遛腿的地方都没有。”“行啊,也不是在这里长住过日子。”小伙子胡乱应了一句,口哨又响起来。我该怎么办?要不要马上把他“揪”出来,还是躲得远一点?“喂,你们二位,谁先来呀?”老者已在对着挂在简易“墙”上的镜子“相面”了。理发员抖着围巾,转身问我们。小伙子慌忙站起身,拔步却往外走:“哎,你理吧,我有点急事,得走。”他对我说。走?便宜你!我一把拉住他:“喂,你有事就先理嘛,我不忙。”先稳住他,至于下一步,我还得好好想一想。理发师傅笑着向我点点头,那有节奏的“嚓嚓”声很快伴着两个人的谈话又响起来:“要个啥发型啊?”“你看着来吧。”理发师傅转身抓毛巾擦了擦脸上的汗:“小伙子,工作啦,还是念书呢?”“俺是临时工,正给热电厂撅屁股挖地沟呢。”“甭愁,临时工也照样出息人。有句老话说‘将相本无种,男儿当自强’。当年诸葛亮未出隆中时,其实也是个待业青年,一直待到二十七岁,未出茅庐,先定三分天下。汉朝还有个韩信,当待业青年时,受辱胯下都不在乎,后来为汉高祖打天下立下了大功。人生就怕没个志气,对不?”我惊羡理发师傅的博识和引经据典的能力,我无心再看书,便也加入了谈话:“师傅,您没少读书呢。”“倒是爱翻翻,下乡那几年,几本闲书都让我翻零碎了。唉,没赶上好时候,等熬回了城,都快三十了。”“回城没分配工作呀?”

6“分了,在纺织厂,干保全。在厂里的时候,一车间男工女工的头发,差不多都归我‘保全’。这几年,厂里放长假,咱总得找个挣饭吃的营生吧,就把业余变成专业啦。可厂里那些工友们还常大老远地跑来找我,剪完头10元20元的一扔就走人。我知道工友们的心意,可那钱咱能接吗,凡是到这儿来剪头的,不是蹬三轮就是守摊儿的。大家还想着我,还记得我的这点手艺,咱就知足啦。”说话间,棚门口跑进一个十五六岁的姑娘,怀里抱着饭盒,进门就喊:“爸,快吃饭吧。我妈说,面条一放就打团了。”我翻腕看表,哟,快两点了,忙说:“师傅,您还是先吃饭吧。”“不忙,不忙,这小伙子有急事呢。”“我等等,中。”小伙子“表态”了。“你们年轻人的时间金贵。”师傅手中的剪刀仍在“嚓嚓”地响,又对站在旁边的姑娘吩咐:“把饭盒先放凳子上,拿着扇子给这位大哥扇扇,你看他出了多少汗。”真的,小伙子怎么出了那么多的汗,顺着脸颊和脖颈儿往下流。天是热,可也没热到这个程度啊。姑娘撅撅嘴,执拗地端着饭盒:“我妈今天腿又痛得厉害,强撑着做了饭就又躺回床上去了。她说今儿午后要下雨,叫你早点收摊儿呢。”“等你这位大哥剪完我就回去。”师傅又自言自语地说,“她妈在冷冻厂,那个厂也是活不起的样子了。本来开工资都难,偏又得了个风湿性关节炎,刮风下雨的,比天气预报都灵。”起风了,杨树叶儿又轻轻地唱起来,可小棚子里仍是闷热。姑娘站在身旁,不情愿地正对着那位小伙子一下一下地扇。此时,再看那小伙子,端坐椅上,双目紧闭,是在安然领受父女二人对他尽心尽意的服务,还是在内心对自己做着谴责?小伙子理完发,站起身,红头涨脸地摸出2元钱,往师傅手里一塞,连声“谢谢”都没说,便匆匆跑出去了。我急了,跳起来要追出去,可胳膊却被师傅紧紧地拖住了。“师傅,不能让他跑了!”“他忙哩。”“您不知道……”“我知道,知道。”师傅笑呵呵地拍拍我肩头,硬拉我坐下。“他——”我要喊出来了。师傅对我笑着摇摇手,然后抬起一只脚,指给我看。原来在他脚下,正踩着小伙子刚才捡去的那张50元的票子。“唉,人哪,谁没从年轻时过过,知道错了,就中啦!”6.下列对小说思想内容的分析与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A.小说开头描写小理发棚简易得不能再简易,但理发师傅却在竹竿上挂了新杂志让顾客打发时间,可见他是个周到细致、为顾客着想的人。

7B.理发师傅不愿意接受工友们理发时多给自己的钱,这不仅表现了理发师傅的自尊自爱,也表现了作者对这些小人物悲惨命运的同情。C.“起风了,杨树叶儿又轻轻地唱起来,可小棚子里仍是闷热。”天气的变化没有给小理发棚带来凉爽,这暗示了理发棚里气氛沉闷。D.小说围绕“捡钱”事件,以小理发棚为场景,通过对理发师傅、小伙子人物形象的塑造,含蓄地表现了理发师傅的善意和小伙子的转变。7.下列对小说艺术特点的理解与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A.“他装模作样地在鞋面上抚弄两下,右脚轻轻一抬,飞快地从脚底抽出一张钞票……”动作细致传神,表现了小伙子的机警灵活。B.文中多次写道理发师的“笑”,充满善意,由宽容到欣慰和满足,师傅的善意温暖了小伙子,为小伙子的知错改错提供了温暖的氛围。C.小说叙写理发师傅女儿送饭情节,主要是为了突出妻子的善良,也表现了理发师傅夫妻互相关心、和睦相处,丰富了作品内容。D.小说中的“我”既是故事的叙述者,又是参与者、见证者,“我”的情绪波动让读者身临其境,使故事更富真实性。8.请结合文本简要分析小伙子的心理变化过程。9.小说题目“清风拂面”有哪些含意?请简要分析。【答案】6.B7.C8.①捡钱之前,吹着口哨,悠闲无聊;②捡钱时,装模作样,兴奋紧张;③捡钱后,对话心不在焉,内心慌乱;④了解理发师傅的家境后,决定放钱,内心悔悟。9.①指自然界的风和小姑娘用扇子扇的风,给人带来凉爽。②指理发师傅的言行让小伙子醒悟,改正错误。③理发师傅对小伙子的包容、爱护,小伙子的知错能改,像清风一样使“我”舒畅。④故事蕴含的人性光辉,像清风一样使读者愉悦。【解析】【6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对小说思想内容的分析与概括能力。B.

8“也表现了作者对这些小人物悲惨命运的同情”错。工友们多给理发师傅钱,表现了工友们的友爱互助精神;理发师傅不要这些钱体现了他的自尊自爱自强。作者对此是感到尊敬和温暖的,不是“对小人物的同情”,也谈不上“悲惨命运”。故选B。【7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对小说艺术特点的理解与鉴赏能力。C.“主要是为了突出妻子的善良”错。主要是表现这一家人的互相关心、和睦幸福。故选C。【8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鉴赏作品的人物描写手法的能力。捡钱之前,由原文“我旁边那位是个音乐爱好者,他东张张,西望望,嘴里却一刻不停地吹着口哨”可知,小伙子吹着口哨,悠闲无聊;捡钱时,由原文“只见独奏者陡地站起身,竟在这比床铺大不了多少的棚子里踱起步来,踱到理发员身后,又蹲下身去扣鞋上的卡子”“只见他装模作样地在鞋面上抚弄两下,右脚轻轻一抬,飞快地从脚底抽出一张钞票,然后站起身,把手插进裤袋”可知,小伙子装模作样,兴奋紧张;捡钱后,由原文“‘行啊,也不是在这里长住过日子。’小伙子胡乱应了一句,口哨又响起来”“小伙子慌忙站起身,拔步却往外走:‘哎,你理吧,我有点急事,得走。’”可知,小伙子对话时心不在焉,内心慌乱;了解理发师傅的家境后,由原文“此时,再看那小伙子,端坐椅上,双目紧闭,是在安然领受父女二人对他尽心尽意的服务,还是在内心对自己做着谴责?”“小伙子理完发,站起身,红头涨脸地摸出2元钱,往师傅手里一塞,连声‘谢谢’都没说,便匆匆跑出去了”可知,小伙子决定还钱,内心悔悟。【9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标题含义的能力。首先看浅层含义,文中写道了自然界的风,比如“起风了,杨树叶儿又轻轻地唱起来,可小棚子里仍是闷热。姑娘站在身旁,不情愿地正对着那位小伙子一下一下地扇”,因此题目表层含义是指自然界的风和小姑娘用扇子扇的风,给人带来凉爽。再看深层含义,这“清风”也喻指理发师傅的一番教诲,“甭愁,临时工也照样出息人。有句老话说‘将相本无种,男儿当自强’……人生就怕没个志气,对不”这番话让做错事的小伙子醒悟,改正了错误。这是深层含义之一。再看深层含义之二,“清风拂面”也是“我”的感受,理发师傅不仅用自己的话教育、点醒了小伙子,并且还说“唉,人哪,谁没从年轻时过过,知道错了,就中啦”,他的大度、包容、爱护,以及小伙子的知错能改,像清风一样使“我”舒畅。

9最后从主题上看,这“清风”也指理发师傅的美好品格、理发师傅一家的相亲相爱、小伙子的知错能改等,喻指美好的人性光辉,像清风一样使读者愉悦。二、古代诗文阅读(一)文言文阅读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小题。王雅,字茂达,东海郯人。雅少知名,州檄主簿,举秀才,除郎中,出补永兴令,以干理著称。雅性好接下,敬慎奉公,孝武帝深加礼遇,虽在外职,侍见甚数,朝廷大事多参谋议。帝每置酒宴集,雅未至,不先举觞,其见重如此。时王珣儿婚,宾客车骑甚众,会闻雅拜少傅,回诣雅者过半。时风俗颓弊,无复廉耻。然少傅之任,朝望属珣,珣亦颇以自许。及中诏用雅,众遂赴雅焉。雅既贵幸,威权甚震,门下车骑常数百,而善应接,倾心礼之。帝以司马道子无社稷器干,虑晏驾之后皇室倾危,乃选时望以为籓屏,将擢王恭、殷仲堪等,先以访雅。雅以恭等无当世之才,不可大任,乃从容曰:“王恭风神简贵志气方严既居外戚之重当亲贤之寄然其禀性峻隘无所苞容执自是之操无守节之志仲堪虽谨于细行,以文义著称,亦无弘量,且干略不长。若委以连率之重,据形胜之地,今四海无事,足能守职,若道不常隆,必为乱阶矣。”帝以恭等为当时秀望,谓雅疾其胜己,故不从。二人皆被升用,其后竟败,有识之士称其知人。迁领军、尚书、散骑常侍,方大崇进之,将参副相之重,而帝崩,仓卒不获顾命。雅素被优遇,一旦失权,又以朝廷方乱,内外携离,但慎默而已,无所辩正。虽在孝武世,亦不能犯颜廷争,凡所谋谟,唯唯而已。寻迁左仆射。隆安四年卒,时年六十七。追赠光禄大夫、仪同三司。(节选自《晋书列传第五十三》)10.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A.王恭风神简贵/志气方严/既居外戚之重/当亲贤之寄/然其禀性峻隘无/所苞容执/自是之操/无守节之志/B.王恭风神/简贵志气方严/既居外戚之重/当亲贤之/寄然其禀性/峻隘无所苞容/执自是之操/无守节之志/C.王恭风神简贵/志气方严/既居外戚之重/当亲贤之寄/然其禀性峻隘/无所苞容/执自是之操/无守节之志/D.王恭风神/简贵志气/方严既居外戚之重/当亲贤之/寄然其禀性峻隘/无所苞容执/自是之操/无守节之志/11.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A.“不先举觞”的“举”意思是举起,与“举秀才”的“举”含义不相同。B.“深加礼遇”的“加”指给予,与“牺牲玉帛,弗敢加也”的“加”含义相同。C.“见重”意思是被器重,“见”与“风吹草低见牛羊”的“见”字含义不相同。D.“雅素被优遇”的“遇”与“秦之遇将军可谓深矣”的“遇”意义相同。

10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A.王雅常常参与谋议朝廷大事。皇上因才华提拔王恭、殷仲堪等人,王雅认为他们没有治世之才,难当大任。B.王雅尊贵受宠信以后,威权很大,门下常停着很多拜访车辆,他擅长应对接待,都能尽心礼待。C.王雅年少时便以干练能理事著称,一生曾担任多种职务,将做副相时,皇上突然离世,他虽然失去权势,但内忧外患,依然沉默不争。D.王雅处事谦让、谨慎。即使在孝武帝时,他也不会犯颜当廷抗争,凡是有所谋划时,他一向恭顺听从。1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时王珣儿婚,宾客车骑甚众,会闻雅拜少傅,回诣雅者过半。(2)帝以恭等为当时秀望,谓雅疾其胜己,故不从。【答案】10.C11.B12.A13.(1)当时王珣的儿子大婚,宾客和车马有很多,恰逢大家听闻王雅被授予少傅的官职,转而拜访王雅的人超过一半。(2)皇帝认为王恭等人是当时有名望的杰出人物,以为王雅是嫉妒他们超过自己,所以就不听他的。【解析】【10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文言文断句的能力。句意:王恭风度简傲高贵,神情方正严肃,已居有外戚的贵重,承当着亲贤的寄托,然而他禀性严峻狭隘,不能容人,有自以为是的操行,没有守节的心志。“简贵”是“风神”的谓语,中间不能断开,所以应在“贵”后面断开,排除BD。“无所”为固定结构,中间不能断开,应在“无”前面断开,排除A。故选C【11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言实词在文中意义和用法的能力。A.正确。“举”,举起/举荐。句意:不先举起酒杯饮酒/被举荐为秀才。B.“含义相同”错。“加”,给予/虚报夸大。句意:给予很高的礼遇/祭祀用的猪牛羊和玉帛之类的用品,我从来不敢虚报夸大数目。C.正确。“见”,表被动/通“现”,出现。句意:他被孝武帝器重到这样的地步/风儿吹过,牧草低伏,显露出原来隐没于草丛中的众多牛羊。D

11.正确。“遇”,都是对待的意思。句意:王雅素来受到优厚的待遇/秦国对待将军的知遇之恩,可以说太深了。故选B。【12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章内容的能力。A.“皇上因才华提拔王恭、殷仲堪等人”错。由原文“帝以司马道子无社稷器干,虑晏驾之后皇室倾危,乃选时望以为籓屏,将擢王恭、殷仲堪等”“帝以恭等为当时秀望”可知,晋孝武帝认为王恭、殷仲堪等人是当时有名望的杰出人物,并不是因才华提拔王恭、殷仲堪等人。故选A。【13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理解并翻译文言文句子的能力。(1)“会”,恰逢;“拜”,授予官职;“诣”,拜访。(2)“秀望”,有名望的杰出人物;“谓”,认为;“疾”,嫉妒。参考译文:

12王雅,字茂达,是东海郯人,王雅年少时就被众人所知,州中征召他做主簿,被举荐为秀才,后来又被任命郎中,外调补任永兴令,以干练能理事著称。王雅本性喜好结交地位低下的人,恭敬谨慎奉公行事,孝武帝给予很高的礼遇,虽然是任外职,也屡屡受到接见,常参与谋议朝廷大事。孝武帝每次设酒宴,王雅没来就不先举起酒杯饮酒,他被孝武帝器重到这样的地步。当时王珣的儿子大婚,宾客和车马很多,恰逢听闻王雅被授予少傅之职,一多半人都去了王雅处。当时风俗颓败,人们没有廉耻。然而少傅这一官职,朝廷之中都认为属于王珣,王珣也很自信。等到宫中诏书宣布任用王雅,众人就都跑到王雅那里去了。王雅尊贵受宠信以后,威权很大,门下常停着几百车骑,他都能很好地应对接待,尽心地给予礼遇。晋孝武帝因司马道子没有治国的才干,担心百年之后皇室倾覆危亡,就选当时有名望的人担任屏藩之臣,将要提拔王恭、殷仲堪等人时,先去咨询王雅。王雅认为王恭等人没有治世之才,不可担当大任,就不急不忙地说:“王恭风度简傲高贵,神情方正严肃,已居有外戚的贵重,承当着亲贤的寄托,然而他禀性严峻狭隘,不能容人,有自以为是的操行,没有守节的心志。殷仲堪虽然在小事上很谨慎,以文辞义理著称,也没有大器量,而且才干和谋略不足。如果委以地方长官的重任,依据地形优越的地方,现在天下无事,他们足可以完成职守,如果国家有什么变动,他们必定成为祸乱的起因。”晋孝武帝认为王恭等人是当时有名望的杰出人物,以为王雅是嫉妒他们超过自己,所以就不听他的。这俩人都被提拔任用,后来终于出了事,有识之士称他能鉴别他人的品行才能。王雅后迁任领军、尚书、散骑常侍,将要大大地推崇重用他,承担副相的重任,这时晋孝武帝去世,仓猝之间没得到遗诏。王雅素来受到优厚的待遇,突然失去威权,又因为朝廷正乱,内外离心,他只是谨慎沉默而已,没有什么辩争匡正。即使在晋孝武帝时,也不能犯颜当廷抗争,凡是有所谋划时,他只是唯唯诺诺而已。不久迁任左仆射。隆安四年,王雅去世,享年六十七岁。追赠光禄大夫、仪同三司。(节选自《晋书列传第五十三》)(二)古代诗歌阅读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下面小题。喜雨杨万里欲知一雨惬群情,听取溪流动地声。风乱万畴①青锦褥,云摩千嶂翠瑶屏。行人隔水遥相语,立鹭摧枝忽自惊。岁岁只愁炊与酿,今愁无甑②更无瓶。[注]①畴:田地。②甑:煮酒之器。14.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惬”字写雨后万物生机勃勃的情态,溪流响声之大说明雨水充足丰沛。B.一阵大风刮起,广阔田地之中如同青色锦褥的禾苗随风起伏,生机勃勃。C.雨后水涨使两岸距离变得更远了,人们只能隔着河大声对话,有些扫兴。D.诗歌先写雨后美景令人欣喜,结尾转写愁情来反衬喜雨,诗意跌宕起伏。15.请简要赏析中间两联写景的艺术手法。【答案】14.C15.①比喻,将田地里的禾苗比作青褥,将山峰比作屏风,生动形象地写出雨后清新而富于生机的美景;②视角变化,颔联有远有近,有俯有仰,画面立体,层次分明;③动静相间,既写出了自然生机勃勃之美,也突出了生活趣味;④视听结合,田地、青山、溪水、立鹭为视觉,溪声、人语为听觉,呈现一片生机,表达喜悦之情。【解析】【14题详解】本题考查理解和赏析诗歌内容的能力。C项,“人们只能隔着河大声对话,有些扫兴”错误,雨后一切景象生机勃勃,即使水大河宽,溪流声大,也挡不住人们隔岸对话,这场景突出了人们的兴奋与欣喜之情。故选C。【15题详解】本题考查鉴赏诗歌表达技巧的能力。

13题干要求赏析写景艺术,可以从修辞、写景的顺序、写景的角度、表现手法等角度分析,先指出手法,然后结合诗句分析作用。首先了解中间两联的意思,禾苗在风中凌乱地摇摆如万畴锦被,山峰层层叠翠直插云霄似千座玉屏。行人隔着河水遥遥地对话,枝条忽然折断,让站在其上的白鹭受了惊。颔联“风乱万畴青锦褥,云摩千嶂翠瑶屏”运用比喻手法,将田地里的禾苗比作青褥,将山峰比作屏风,生动形象地写出雨后清新而富于生机的美景;前一句是俯视近景,后一句是仰视远景,层次分明。两联描写的景物有田地、青山、溪水、立鹭为视觉,溪声、人语为听觉,动静相间,视听结合,表达了作者的喜悦之情。(三)名句名篇默写16.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1)《沁园春·长沙》中,诗人面对生机勃勃的大千世界思绪万千,不禁发问: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道出了他的雄心壮志,表现了他的博大胸怀。(2)杜甫《登高》中的“________________”一句从空间角度极写漂泊异乡之愁,“___________”一句则从时间角度写尽年老体衰之苦。(3)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中“_____________________”一句,写周瑜的儒将装束,“__________________”一句,写自己以一杯清酒祭月,寄托壮志难酬的苦闷心情。【答案】①.问苍茫大地②.谁主沉浮③.万里悲秋常作客④.百年多病独登台⑤.羽扇纶巾⑥.一尊还酹江月【解析】【详解】本题考查学生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的能力。注意重点字词的写法,如“苍”“作”“纶”“尊”“酹”等,要理解字义去记忆。三、语言文字运用(一)语言文字运用Ⅰ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在我有限的认知和经验里,四面孔子雕像还是第一回见到。四面,可以理解为传统的“四至”,即君子修为需要达到的“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四个目标。当然,四至是递进式的,不同的人实现的目标各不一样,孔子从来不认为每个弟子的修为都应该达到这四至。孔子主张_,也主张_,在不同的专业和不同的岗位上都可以成为有作为的君子。如同这尊雕像一样,虽然指向不同却基于一体,把它们聚合成一体的是学习,向古人学,向社会学,向自然学。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从这层意义上讲,四面孔子立于校园是再恰当不过了。,这尊孔子四面雕像在我心中活起来了。我深知孔子作为国人的骄傲,不仅只有“四面”;我们悠久的文化传统中,还有诸子百家,文史英华,巧匠百工,唐风宋韵……在文化日益自觉、日益自信的新时代,中国社会对优秀传统文化的理解日益加深,传统文化之美越来越融入人们的日常生活。“四面孔子”这样_的作品,正在成为优秀传统文化新的打开方式。

14通过一个古今贯通、中西融汇、文质兼美的文化图景将正徐徐展开,有待我们尽情挥洒、融入其中。17.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词语,全部恰当的一项是()A.有教无类因人而异无可辩驳独具匠心B.不耻下问因人而异毋庸置疑别具匠心C不耻下问因材施教无可辩驳别具匠心D.有教无类因材施教毋庸置疑独具匠心18.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A.一个古今贯通、中西融汇、文质兼美的文化图景将正徐徐展开,有待我们尽情挥酒、融入其中。B.通过一个古今贯通、中西融汇、文质兼美的文化图景将正徐徐展开,有待我们融入其中、尽情挥洒。C.一个古今贯通、中西融汇、文质兼美的文化图景正徐徐展开,有待我们融入其中、尽情挥洒。D.通过一个古今贯通、中西融汇、文质兼美的文化图景正徐徐展开,有待我们尽情挥洒、融入其中。19.下列各句中的引号,和文中“四至”这一引号作用相同的一项是()A.还有几位“大师”捧着几张古画和新画,在欧洲各国一路挂过去。B.鲁滨逊救下了一个俘虏,那天是星期五,他就给这个俘虏起名叫“星期五”。C.这一特点都有一定的风格和手法,我们可以叫它作“中国建筑的文法”。D.“闭塞眼睛捉麻雀”,满足于一知半解,这种极坏的作风,还在我党许多同志中继续存在着。【答案】17.D18.C19.B【解析】【17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正确使用词语(包括熟语)的能力。第一处,“有教无类”:对各类人平等看待,都施以教育。“不耻下问”:不以向地位比自己低、知识比自己少的人请教为可耻。根据语境“孔子从来不认为每个弟子的修为都应该达到这四至”,从对象看,这是从教育者角度来谈的,与请教无关,应该选“有教无类”。第二处,“因人而异”:强调具体问题具体对待。“因材施教”:指针对学习的人的志趣、能力等具体情况进行不同的教育。根据语境可知,这里是说教学方法,应该选“因材施教”。第三处,“无可辩驳”:强调没有理由、根据否定对方。“毋庸置疑”:强调没有怀疑的余地。根据语境“四面孔子立于校园是再恰当不过了”,此处是说没有怀疑的余地,应该选“毋庸置疑”。第四处,两者意思基本一致,都有“巧妙”之意,但“独具匠心”强调与众不同的独特,“别具匠心”强调创造、新颖性。从对象看,语境说的是“四面孔子雕像”在校园里摆放后彰显出深意,突出使用方面的独特性,并非创造新的东西,应该用“独具匠心”更合适。故选D。

15【18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辨析并修改病句的能力。句中有三处语病:一是成分残缺,介词“通过”用在句首,造成句子主语残缺,要删掉;二是不合逻辑,“将”是将来时,“正”是进行时,同时使用时态矛盾,可以把“将”去掉;三是语序不当,“尽情挥洒、融入其中”语序不当,应先“融入其中”,再“尽情挥洒”。故选C。【19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正确使用标点符号的能力。文中“四至”的引号表示特定称谓。A.表示否定讽刺。B.表示特定称谓。C.表示特殊含义。D.表示引用。故选B。(二)语言文字运用Ⅱ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儒家的精神趣旨,可以概括成三个字,那就是“拿得起”;用两个字来概括,那就是“有为”;用一个字来概括,那就是“张”。儒家主张立德、立功、立言,主张干事,主张积极有为。儒家好比是粮食店,是精神的加油站。人没有饭吃,活不成;①,同样也活不成。②;用两个字来说,叫做“无为”;用一个字来说,叫做“弛”。道家的趣旨与儒家似乎相反,实际上互为补充。学会紧张,是一门学问;学会放松,同样也是一门学问。③,当人遇到了精神困惑的时候,光吃粮食是不行的,还需要吃药,上药店。佛教精神趣旨是“放得下”;用一个字来说,那就是“空”。用佛教的术语说,“放得下”就是看破红尘,去除我执和法执,把精神追求的目标定位在彼岸的极乐世界。佛教是一个精品店,它要化解人生中的烦恼,达到精神上的解脱,使心灵得以净化。拿得起,想得开,放得下,人的方方面面的精神需求,都可以在中国哲学中得到解决。20.请在文中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0个字。21.文中画波浪线处使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请简要分析其构成及表达效果。【答案】20.①没有精神食粮②道家精神趣旨是“想得开”③道家好比是药店21.构成:把儒家比喻为粮食店和加油站,相似点是儒家对人、粮食对人、油对车的重要性。

16效果:突出了儒家对人们的重大意义与不可或缺。比喻修辞的使用使说理生动形象,深入浅出,浅显易懂。【解析】【20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语言表达之情境补写的能力。第一空,首先根据分号确定对应关系,前语境“活不成”对应“同样也活不成”,横线处应该与“人没有饭吃”照应;再结合上文“儒家好比是粮食店,是精神的加油站”,把“儒家”比作了“精神食粮加油站”,相对“饭”,此处应指精神食粮,于是得出答案:“没有精神食粮”。第二空,结合后文“无为”可知,这里是说道家;再结合前文“儒家的精神趣旨,可以概括成三个字,那就是‘拿得起’”可知这里是说“道家精神趣旨”;后文分别作了两个字和一个字的概括,所以这里应是用三个字来概括“道家精神趣旨”;再结合第二段“拿得起,想得开,放得下”,可知,这里可填:道家精神趣旨是“想得开”。第三空,结合前文的“儒家好比是粮食店”和后文的“佛教是一个精品店”可知,这里应填“道家是……店”;再结合“还需要吃药,上药店”可知,这里可填:道家好比是药店。【21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赏析修辞表达效果的能力。首先分析其构成,找出本体、喻体、比喻词和相似点。画线句子使用了比喻的修辞,本体是“儒家”,喻体是“粮食店和加油站”,相似点是儒家对人、粮食对人、油对车的重要性。分析表达效果,作者以“粮食店和加油站”对人们的意义和作用,生动形象地突出了儒家对人们的重大意义与不可或缺。化抽象为具体,深入浅出,通俗易懂。四、写作22.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有一种转身相望叫回头,有一种回到原点叫回头,有一种知错即改叫回头……一次回头,往往蕴藏着平常而不凡,微小而博大的诸多情思。请以“回头”为题,写一篇文章。要求:①内容具体,有真情实感;②文体为记叙文;③不少于800字;④不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地名;⑤不得抄袭。【答案】略【解析】【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的写作能力。审题:这是一道命题作文题。

17确定了作文标题为“回头”。所给材料为引语式材料,前三句以排比的形式形象地说明了“回头”的内涵。“回头”的本义即转身相望,可以是留恋不舍、依依惜别,也可以是被身后的某种人、事或物所吸引而回头,从这个角度构思,想象空间大,记叙也比较自由。“回到原点”,“原点”在生活中无处不在,可以是道路起点,可以是长河的源头,可以是坐标的中心,可以是事物的根本。代表着一段新生的开始,重新出发,再度踏上征途。“知错即改”也叫“浪子回头金不换”,代表着改过自新,纠正行为上的偏差,以此立意,可以记叙人生中知错能改的经历,写作时要将改正的缘由和过程叙述清楚,通过记叙和描写展现人物的内心世界。行文构思上,先概括材料,由材料引出观点,如:人生需要回头。接下来从为什么的角度展开论述,一、回头,是看我们的发光之处。只有看清了自身的优势,我们才能不断发扬,不断进取,不断强大。二、回头,是看我们的不足之处。找到弱势的根源,就可以不断改进,不断更正,不断完善。三、回头,是给疲惫的心一个休憩的海岸。回头会发现生命的意义并不在于永不停步地追求蜗角虚名,而在于挣脱名缰利锁后的达和真实,简单与平凡。立意:1.在回头的一刹那,故乡铭刻在我的记忆里。2.我还是忍不住转身,回望父亲(母亲)单薄的身体剪影。3.跨入新学校,进入新学年,每一段学习经历都是从原点开始。回到原点,为美好明天而奋斗。4.“悟已往之不谏,知来者之可追”,知错即改,浪子回头金不换。

18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最近更新
更多
大家都在看
近期热门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