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染病的处理规范与流程预防PPT模板

传染病的处理规范与流程预防PPT模板

ID:83323479

大小:52.64 MB

页数:31页

时间:2023-08-07

上传者:Dowson
传染病的处理规范与流程预防PPT模板_第1页
传染病的处理规范与流程预防PPT模板_第2页
传染病的处理规范与流程预防PPT模板_第3页
传染病的处理规范与流程预防PPT模板_第4页
传染病的处理规范与流程预防PPT模板_第5页
传染病的处理规范与流程预防PPT模板_第6页
传染病的处理规范与流程预防PPT模板_第7页
传染病的处理规范与流程预防PPT模板_第8页
传染病的处理规范与流程预防PPT模板_第9页
传染病的处理规范与流程预防PPT模板_第10页
资源描述:

《传染病的处理规范与流程预防PPT模板》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PPT专区-天天文库

InfectiousDiseases传染病的处理规范与流程发现与登记/上报流程/处置与流程/暴露与预防Theteachingofinfectiousdiseasetreatmentstandardsandproceduresbegins主讲人:xxx时间:2023年X月X日PPT模板LFPPT网-WWW.LFPPT.COMPPTLFPPT网-WWW.LFPPT.COMLFPPT网-WWW.LFPPT.COM免费PPT模板下载LFPPT网-WWW.LFPPT.COMPPT模板LFPPT网-WWW.LFPPT.COMPPTLFPPT网-WWW.LFPPT.COMPPT模板下载LFPPT网-WWW.LFPPT.COMPPT模板免费下载LFPPT网-WWW.LFPPT.COMPPT教程LFPPT网-WWW.LFPPT.COMPPT素材LFPPT网-WWW.LFPPT.COMPPT课件

1目录contents传染病发现与登记Discoveryandregistrationofinfectiousdiseases01传染病上报流程Reportingprocessofinfectiousdiseases02传染病处置与流程Treatmentandprocessofinfectiousdiseases03传染病职业暴露预防与处置Preventionandtreatmentofoccupationalexposuretoinfectiousdiseases04

201Thefirstchapterdiscussesthetopicoftimelydetectionandroutinetreatmentofinfectiousdiseases传染病发现与登记

3传染病发现与登记规范填写门诊日志、入/出院登记本、放射科或化验室检测结果登记本。首诊医生在诊疗过程中发现传染病病人、疑似病人后,按照要求填写《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报告卡》。Thefirstchapterdiscussesthetopicoftimelydetection

4对前来就诊的病人逐一登记在门诊日志上,不得漏登登记项目齐全,至少包括就诊日期、患者姓名、性别、年龄、职业、发病日期、家庭住址、病名(诊断)、初诊或复诊等九个基本项目填写内容规范、准确、字迹清楚。不能有缺项、填写大地址、症状代替病名等现象门诊日志登记工作是医院传染病管理工作的重要内容之一。门诊日志登记的质量直接关系到传染病疫情的调查、处理和控制。为规范医务人员的门诊日志登记,特制定本制度。门诊日志管理制度Outpatientlogmanagementsystem010203

5对已发热病人,要在门诊日志上面标明体温和相关流行病学史。对于14岁以下的儿童,要填写监护人姓名,对诊断(疑似)为传染病的患者要详细填写家庭住址及联系方法。首诊医生在诊治过程中发现确诊、疑似传染病患者、病原携带者,应立即填写传染病报告卡,卡片填写要求做到完整、准确、及时、并按规定时间向感染办报告,不得漏报、迟报和瞒报。门诊日志上已上报的传染病应有“疫情已报”标记。传染病管理领导小组负责对医院的门诊日志登记工作进行督导和检查。对门诊日志登记工作按《传染病管理奖惩制度》进行奖惩。对迟报、漏报、瞒报传染病及疫情造成重大损失和不良影响者,依照《传染病防治法》追究其法律责任。门诊日志管理制度Outpatientlogmanagementsystem

6门诊日志登记工作是医院传染病管理工作的重要内容之一。门诊日志登记的质量直接关系到传染病疫情的调查、处理和控制。为规范医务人员的门诊日志登记,特制定本制度。对前来就诊的病人逐一登记在门诊日志上,不得漏登。01登记项目齐全,至少包括就诊日期、患者姓名、性别、年龄、职业、发病日期、家庭住址、病名(诊断)、初诊或复诊等九个基本项目02填写内容规范、准确、字迹清楚。不能有缺项、填写大地址、症状代替病名等现象。03门诊日志管理制度Outpatientlogmanagementsystem

7门诊日志上已上报的传染病应有“疫情已报”标记传染病管理领导小组负责对医院的门诊日志登记工作进行督导和检查。对门诊日志登记工作按《传染病管理奖惩制度》进行奖惩。对迟报、漏报、瞒报传染病及疫情造成重大损失和不良影响者,依照《传染病防治法》追究其法律责任05对已发热病人,要在门诊日志上面标明体温和相关流行病学史。对于14岁以下的儿童,要填写监护人姓名,对诊断(疑似)为传染病的患者要详细填写家庭住址及联系方法。首诊医生在诊治过程中发现确诊、疑似传染病患者、病原携带者,应立即填写传染病报告卡,卡片填写要求做到完整、准确、及时、并按规定时间向感染办报告,不得漏报、迟报和瞒报。040607门诊日志管理制度Outpatientlogmanagementsystem

8传染病报告存在问题Problemsininfectiousdiseasereport出现问题门诊日志、出入院登记均登记不规范、不完整,常出现漏登、漏报现象。

91、14岁以下患儿家长的姓名、联系电话设为必填项2、学生、幼托儿童、工人、干部职员、民工等职业相对应的工作单位设为必填项,其中学生、幼托儿童工作单位必须填写其所在的学校及班级或托幼机构班级、民工填写其所工作的建筑工地。3、填卡医生设为必填项。4、只有病种是HIV时病例分类才能选择”阳性监测”,别的病种不允许选择。5、病例“诊断时间”设定为“年/月/日/时/分”。6、增加“报告病种”与“病例分类”间的逻辑校验:“梅毒”的病例分类只能为“实验室诊断病例”和“疑似病例”。传染病报告卡最新填写要求Latestfillingrequirementsofinfectiousdiseasereportcard

1002Reportingprocessofinfectiousdiseases传染病上报流程

11已开通传染病网络直报系统的单位,在规定时间内使用该系统报告;未开通网络直报系统的单位,按相关要求通过传真、电话等方式尽快进行疫情报告,同时送(寄)出传染病报告卡至辖区疾病预防控制机构。根据疫情,当怀疑有传染病暴发流行的可能时,应依据《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条例》向上级卫生行政部门报告。一、报告程序与方式Reportingproceduresandmethods

1201020304050607感染办负责疫情直报人员将传染病报卡上的信息在传染病登记本上进行登记各科室门诊医师或住院部医师接诊传染病例后在门诊日志上进行规范的的登记在自己科室所在的传染病登记本上进行规范的登记将传染病报卡报至感染办公室将传染病报卡上的信息录入传染病疫情直报系统接诊医师填写传染病报告卡要求项目填写齐全传染病报告流程图Flowchartofinfectiousdiseasereport

1301发现甲类传染病和乙类传染病中的肺炭疽、传染性非典型肺炎、脊髓灰质炎、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的病人或疑似病人以及按照甲类管理的传染病时,或发现其他传染病和不明原因疾病暴发时,应于2小时内将传染病报告卡通过网络直报系统报告02未实行网络直报的责任报告单位,应于2小时内以最快的通讯方式向上级卫生行政部门报告,并于2小时内寄送出传染病报告卡。04未实行网络直报的责任报告单位应于24小时内寄送出传染病报告卡。03对其他乙、丙类传染病病人、疑似病人和规定报告的传染病病原携带者,在诊断后实行网络直报的责任报告单位应于24小时内进行网络报告;二、报告时限Reportingtimelimit

14010203发现乙肝病原携带者,可不进行网络直报,但需进行登记,以周为单位报告至属地的县(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的传染病监测或管理部门。乙肝无特别诊断说明,均报告慢性。医疗卫生机构在做出乙肝、肺结核、艾滋病、血吸虫病等慢性传染病诊断时,如已知该病例曾经作出诊断并被报告过,则本年度可不再进行报告。慢性传染病的报告遵循以下原则:ReportingtimelimitThereportofchronicinfectiousdiseasesfollowsthefollowingprinciples

15每天浏览传染病报告管理信息系统,将需要修改后的报告卡及时在报告卡备注栏中说明医院感染办公室疫情直报员,按时限显示上报。医院感染办公室疫情管理人员核实无误后,登记国家法定传染病登记薄医院感染办公室收到各科室的传染病报告卡后,认真审核报卡质量。首诊医生将传染病登记卡立即送交医院感染办公室首诊医生诊断患者为传染病时,立即填写传染病报告卡并登记传染病登记薄门诊日志管理制度Outpatientlogmanagementsystem

1603Treatmentandprocessofinfectiousdiseases传染病处置与流程

17对传染病患者,原则上要求就地隔离治疗,不具备隔离条件和相应救治能力的单位,应将病人及其病历记录复印件一并转移至具备相应救治能力的医疗机构。一、病人处置Treatmentandprocessofinfectiousdisposal

18二、消毒处理Explanationofdisinfectionmethods依照法律、法规的规定,对本单位内被传染病病原体污染的场所、物品以及医疗废物,实施消毒和无害化处置。方法培训

19三、病人的流行病学调查和随访Epidemiologicalinvestigationandfollow-upofpatients协助专业公共卫生机构做好流行病学调查和重点管理的传染病居家病人的随访工作。

20四、密切接触者管理Explanationofmethodsofclosecontactmanagement以下为密切接触者的管理指南参考:协助专业公共卫生机构查找密切接触者,按照有关要求做好管理工作。

21预检分诊处测体温传染病就诊流程图Flowchartofinfectiousdiseasetreatment非发热、感染性疾病患者普通门诊就诊排除传染病的患者发热患者、感染性疾病患者发热门诊医师进行排查确诊或疑似传染病的患者定点医院

2204Preventionandtreatmentofoccupationalexposuretoinfectiousdiseases传染病职业暴露预防与处置

23指医务人员在从事诊疗、护理、医疗垃圾清运等工作过程中意外被血源性传染病感染者或携带者的血液、体液污染了破损的皮肤或粘膜,或被含有血源性传染病的血液、体液污染了的针头及其他锐器刺破皮肤,还包括被这类病人抓伤、咬伤等,有可能被血源性传染病感染的事件(即意外事件或针刺事件)。意外事件需按应急程序处理。一、医务人员血源性传染病职业暴露的定义Definitionofoccupationalexposureofmedicalstafftoblood-borneinfectiousdiseases

24指在医疗机构中可能接触各类感染性病人及各种感染性物质的所有人员,不仅仅指医生和护士,还包括各类检查室如心电图室、内镜室、微生物室、临床病理科等的工作人员、临床药师、实习医师、保洁人员和污物处理人员等。二、医务人员Definitionofoccupationalexposureofmedicalstaff

25三、医务人员血源性传染病职业暴露的防护Preventionofoccupationalexposureofmedicalstafftoblood-borneinfectiousdiseases1、防护重点是避免与患者或携带者的血液和体液的直接接触防护措施2、加强对医务人员防范意识的宣传教育,树立良好的消毒灭菌观念。3、医务人员应遵守标准预防的原则,视所有病人的血液、体液及被血液和体液污染的物品为具有传染性的物质,在护理、操作或手术时,必须严格执行正规操作程序,并采取适当的防护措施。

26三、医务人员血源性传染病职业暴露的防护Preventionofoccupationalexposureofmedicalstafftoblood-borneinfectiousdiseases4.污染的针头和其他一次性锐器用后立即放入耐刺、防渗透的利器盒或进行安全处置。5.摒弃将使用后的一次性针头重新套上针头套的原有操作方法,禁止用手直接接触使用后的针头、刀片等锐器。禁止拿着污染的锐器在工作场所走动,避免意外刺伤他人或自伤。防护措施

27三、医务人员血源性传染病职业暴露的防护Preventionofoccupationalexposureofmedicalstafftoblood-borneinfectiousdiseases第四点第三点进行有可能接触病人血液、体液的诊疗、护理及其它操作时必须戴手套,操作完毕,脱去手套后立即洗手,必要时进行手消毒。在操作中病人的血液、体液可能溅起时,必须戴手套、防渗透的口罩、护目镜;在操作时若其血液、体液可能发生大面积飞溅或可能污染医务人员身体时,还必须穿防渗透隔离衣或围裙,以提供有效的保护。建议暴露部位如有伤口、皮炎等应避免参与血源性传染病如艾滋病、乙肝等感染者的护理工作,也不要接触污染的仪器设备。医务人员在进行侵袭性诊疗和护理操作过程中,应保证充足的光线,注意规范的操作程序,防止发生意外针刺伤事件。医务人员在接触病人前后必须洗手,接触任何含病原体的物质时,应采取以下防护措施:第二点第一点

28三、医务人员血源性传染病职业暴露的防护Preventionofoccupationalexposureofmedicalstafftoblood-borneinfectiousdiseases1、防护重点是避免与患者或携带者的血液和体液的直接接触实验室工作人员职业暴露的防护2、操作时必须穿工作服,防止头发接触标本或培养物,手上有伤口时应戴手套3、标本的采集、接收时不能污染容器的外部,运送过程中防止破碎和外溢以防交叉感染。4、尽量少用注射器针头和其他锐利或机械吸取器,必须使用时,应注意防护意外刺割伤5、工作完毕应彻底洗手,必要时进行手消毒。

29四、医务人员血源性传染病职业暴露意外事件发生时的应急处理程序:Emergencyproceduresformedicalstaffincase1、立即在伤口旁轻轻挤压,尽可能挤出损伤处的血液,再用肥皂液和流动水清洗伤口后用0.5%碘伏或75%酒精消毒;如果是黏膜则用流动清水或生理盐水冲洗。3、感染办专职人员对医务人员外伤事件发生的情况进行登记,包括:发生的时间、地点、经过、具体部位和损伤的情况等,同时进行相关检查和处理。2、当事医务人员应认真填写《郓城诚信医院医疗锐器伤登记表》,科室主任或护士长签署意见后上交医院感染管理办公室。4、工作人员发生意外事件后应在24-48小时内完成自身和接触源病人血清的HIV和HBsAg相关调查,血清学随访时间为1年;同时,根据情况进行相应处理。

30BriefintroductionofnewemployeeinductiontrainingenterpriseandbusinessprocessofbusinessfinanceinsurancebankLoremumdolorsitconseisseddiamnonummynibheuismod谢谢观看THANK.YOU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最近更新
更多
大家都在看
近期热门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