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B34∕T 3703.5-2022 长大桥梁养护指南 第5部分:健康监测报警阈值设定(安徽省)

DB34∕T 3703.5-2022 长大桥梁养护指南 第5部分:健康监测报警阈值设定(安徽省)

ID:83094976

大小:633.68 KB

页数:21页

时间:2022-12-22

上传者:130****3912
DB34∕T 3703.5-2022 长大桥梁养护指南 第5部分:健康监测报警阈值设定(安徽省)_第1页
DB34∕T 3703.5-2022 长大桥梁养护指南 第5部分:健康监测报警阈值设定(安徽省)_第2页
DB34∕T 3703.5-2022 长大桥梁养护指南 第5部分:健康监测报警阈值设定(安徽省)_第3页
DB34∕T 3703.5-2022 长大桥梁养护指南 第5部分:健康监测报警阈值设定(安徽省)_第4页
DB34∕T 3703.5-2022 长大桥梁养护指南 第5部分:健康监测报警阈值设定(安徽省)_第5页
DB34∕T 3703.5-2022 长大桥梁养护指南 第5部分:健康监测报警阈值设定(安徽省)_第6页
DB34∕T 3703.5-2022 长大桥梁养护指南 第5部分:健康监测报警阈值设定(安徽省)_第7页
DB34∕T 3703.5-2022 长大桥梁养护指南 第5部分:健康监测报警阈值设定(安徽省)_第8页
DB34∕T 3703.5-2022 长大桥梁养护指南 第5部分:健康监测报警阈值设定(安徽省)_第9页
DB34∕T 3703.5-2022 长大桥梁养护指南 第5部分:健康监测报警阈值设定(安徽省)_第10页
资源描述:

《DB34∕T 3703.5-2022 长大桥梁养护指南 第5部分:健康监测报警阈值设定(安徽省)》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ICS93.040CCSP28□B34安徽省地方标准DB34/T3703.5—2022长大桥梁养护指南第5部分:健康监测报警阈值设定

1

2DB34/T3703.5—2022目次前言.................................................................................II1范围...............................................................................12规范性引用文件.....................................................................13术语和定义.........................................................................14总体设计...........................................................................15阈值设定...........................................................................25.1车辆荷载.......................................................................25.2风速...........................................................................35.3温度...........................................................................45.4环境湿度.......................................................................55.5整体变形.......................................................................55.6结构位移.......................................................................75.7索力...........................................................................95.8应力...........................................................................95.9结构振动......................................................................105.10结构固有频率.................................................................116阈值管理..........................................................................116.1初始阈值......................................................................116.2阈值修订......................................................................12附录A(资料性)W分布总重计算方法.....................................................13附录B(资料性)差异度计算方法......................................................14附录C(资料性)相似度计算方法......................................................15附录D(资料性)主塔红色报警椭圆设定................................................16参考文献.............................................................................17I

3DB34/T3703.5—2022前言本文件按照GB/T1.1—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起草。本文件是DB34/T3703《长大桥梁养护指南》的第5部分。DB34/T3703已经发布了以下部分:——第1部分:结构安全监测系统布设指南;——第2部分:机电系统维护管理指南;——第3部分:定期检查工作验收;——第4部分:健康监测系统数据库架构设计标准;——第5部分:健康监测报警阈值设定。请注意本文件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本文件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专利的责任。本文件由安徽省交通控股集团有限公司提出。本文件由安徽省交通运输厅归口。本文件起草单位:安徽省交通控股集团有限公司、苏交科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本文件主要起草人:张立奎、李洁、曹威、冯元正、谭付良、张宇峰、徐一超、柴继乐、秦宗泳、开洋、柯云雷、杨洋、蔡传勇、赵先民、承宇、刘守苗、刘辉、赵亮、袁祖峰、黄贺洪、王连发。II

4DB34/T3703.5—2022长大桥梁养护指南第5部分:健康监测报警阈值设定1范围本文件规定了长大桥梁健康监测系统阈值设定的总体设计、阈值设定、阈值验证等内容。本文件适用于在役长大桥梁的健康监测系统阈值设定,其他类型公路桥梁健康监测系统可参照执行。2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GB1589汽车、挂车及汽车列车外廓尺寸、轴荷及质量限值JT/T1037公路桥梁结构监测技术规范JTG/T3360-01公路桥梁抗风设计规范JTG/T3365-01公路斜拉桥设计规范JTG/TD65-05公路悬索桥设计规范JTGH10公路养护技术规范JTG/TJ21公路桥梁承载能力检测评定规程3术语和定义本文件没有需要界定的术语和定义。4总体设计4.1桥梁健康监测报警阈值指标体系包括荷载、环境、结构响应三类,其中:a)荷载类包括车辆荷载(如:车重、轴重、车辆荷载分布);b)环境类包括风速、温度(如:大气温度、桥面温度、结构温度)、湿度;c)结构响应类包括整体变形(主梁变形、主塔变形、倾斜)、结构位移(锚碇位移、梁端位移、支座位移)、索力、应力、结构振动(主梁振动、索振动)、结构固有频率。4.2报警阈值设定应满足报警指标的物理意义及相应的养护管理要求,并通过多传感器、多参数和连续时点的数据进行相互验证。4.3报警等级分为三级:黄色报警、橙色报警和红色报警,各报警等级的技术状态见表1。缺乏技术工况的报警指标,可设定一个或两个报警等级。1

5DB34/T3703.5—2022表1报警等级划分标准报警等级级别描述技术状态接近或超过结构正常使用性能条件下界限值,但不会对桥梁安全、正常使用和行车安全产生黄色报警一般影响橙色报警严重超过正常使用性能下界限值且可能对桥梁安全、正常使用和行车安全产生显著影响时红色报警特别严重接近结构使用安全界限值或者严重影响桥梁安全、正常使用和行车安全时4.4按时效要求,报警可采用实时报警、准实时报警或延时报警三类方式:a)实时报警:异常事件发生后,健康监测系统能够在30s内识别出,并发出报警;b)准实时报警:异常事件发生后,健康监测系统能够在30min内识别出,并发出报警;c)延时报警:异常事件发生后,健康监测系统在3h内识别出,并发出报警。4.5按在线要求,报警可采用在线报警或离线报警两类方式:a)在线报警:在数据采集和经过预处理之后,立即对数据进行计算处理,并发出报警;b)离线报警:数据在本地存储后,再对数据进行读取和计算处理,并发出报警。5阈值设定5.1车辆荷载5.1.1一般规定5.1.1.1长大桥梁宜监测车辆荷载,包括轴重、单车重及车辆荷载分布总重,阈值报警等级设定三级。5.1.1.2车辆荷载报警宜采用实时报警和准实时报警相结合的方式。5.1.1.3汽车、挂车及汽车列车外廓尺寸、轴荷及质量限值按照GB1589的要求取值。5.1.1.4桥梁养护管理应按照JTGH10相关规定执行。5.1.2阈值设定车辆荷载报警值设定需要考虑轴重、单车重及车辆荷载分布总重,报警阈值设定及相应养护管理对策参见表2。表2车辆荷载报警阈值设定及相应养护管理对策报警等级报警指标养护管理对策单轴超载比例0~50%黄色报警记录统计,持续关注单车超载比例0%~30%单轴超载比例超过50%橙色报警建议采用交通管制措施,并对车辆进行卸货、分流单车超载比例30%~100%单车超载比例超过100%采用交通管制措施,车辆禁止通行,多轴车单独通行,其他红色报警全桥荷载W分布总重超过设计中最不利荷载通行车辆限行30%注:W分布总重——根据影响线加权计算出的桥面上车辆分布的总重,全桥荷载W分布总重计算方法参见附录A。2

6DB34/T3703.5—20225.2风速5.2.1一般规定5.2.1.1阈值指标包括桥面风速和塔顶风速,阈值报警等级设定三级,黄色报警和橙色报警宜采用3s平均风速或2min平均风速,红色报警宜采用10min平均风速。5.2.1.2根据3s平均风速判断报警宜采用在线实时报警方式,根据2min平均风速和10min平均风速报警宜采用准实时报警方式。5.2.2阈值设定5.2.2.1桥面风速桥面风速阈值设定及相应养护管理对策见表3。表3桥面风速报警阈值设定及相应养护管理对策报警等级报警指标养护管理对策V2横≥19m/s或Vs横≥25m/s黄色报警桥面行车车速限速至60km/h,并禁止在桥上变道,控制超高空载车辆过桥或经研究确定的其他风速V2横≥25m/s或Vs横≥28.5应关闭交通,并在大风过后进行主梁、主缆或斜拉索部分附属设施检查,橙色报警m/s或经研究确定的其他风包括风速仪、GPS、路灯、塔柱射灯、主缆美化照明灯、塔内照明设施、箱速内照明设施等是否完好、有效等除对附属设施进行检查外,必须对大风过后的结构进行全面、细致的检查,V10横≥f(Δ横)所对应风速或红色报警包括:桥面系、伸缩缝、主桥箱梁各主要部位的焊缝、主缆、吊杆系统等,V10横≥设计风速并确认结构是否存在不可恢复的变形注:V2横——横桥向2min平均风速;Vs横——横桥向瞬时风速,即横桥向3s平均风速;V10横——横桥向10min平均风速;f(Δ横)——根据跨中横向风—位移曲线计算得到的当跨中横桥向位移达到最大允许值时的V10横值。5.2.2.2塔顶风速塔顶风速报警阈值设定及相应养护管理对策见表4。设计风速按JTG/T3360-01规定,将设计基准风速根据高度折算的风速。3

7DB34/T3703.5—2022表4塔顶风速报警阈值设定及相应养护管理对策报警等级报警指标养护管理对策V2≥19m/s或Vs≥25m/s或经研黄色报警禁止塔顶作业究确定的其他风速V2≥25m/s或Vs≥28.5m/s或经研在强风过后进行附属设施检查,包括航空障碍灯、避高设施、安全橙色报警究确定的其他风速标志灯等是否完好、有效等除对附属设施进行检查外,必须对强风过后的结构进行全面、细致红色报警V10≥设计风速的检查,包括:桥面系、伸缩缝、主桥箱梁各主要部位的焊缝、主缆、吊杆系统等,并确认结构是否存在不可恢复的变形注:V2——2min平均风速;Vs——瞬时风速,即3s平均风速;V10——10min平均风速。5.3温度5.3.1一般规定5.3.1.1阈值指标包括大气温度、桥面温度、混凝土温度和钢结构温度等,对不同的环境或构件温度宜采用不同的报警等级,对于混凝土和钢结构,应增加温度梯度阈值设定。5.3.1.2温度的报警均宜采用实时报警方式。5.3.2阈值设定5.3.2.1桥面温度桥面温度报警阈值设定及相应养护管理对策参见表5。表5桥面温度报警阈值设定及相应养护管理对策报警等级报警指标养护管理对策1.检查桥面是否准备了除冰防滑材料黄色报警Tmin≤0℃2.雨雪天应布撒除融雪剂1.对高温应采用洒水降温等措施Tmax≥60℃(浇筑式路面)橙色报警2.尽量减少重轴载车通过Tmin≤-20℃(环氧沥青路面)1.尽量减少重轴载车通过Tmax≥设计最高温度或经研究确定的其他极限温1.禁止重轴载车通过度(浇筑式路面)2.对路面进行检查和维修红色报警Tmin≤设计最低温度或经研究确定的其他极限温1.禁止重轴载车通过度(环氧沥青路面)2.对路面进行检查和维修5.3.2.2结构温度结构温度报警等级宜设定橙色报警和红色报警值,报警阈值设定及相应养护管理对策见表6。4

8DB34/T3703.5—2022表6结构温度报警阈值设定及相应养护管理对策报警等级报警指标养护管理对策Tmax≥设计最高温度或经研究确定的其他极限温度Tmin≤设计最低温度或经研究确定的橙色报警将实测结果反馈给大桥管理或设计单位,进行安全与使用性复核其他极限温度ΔT≥设计最大温度梯度或经研究确定的其他极限温度梯度说明传感器附近有类似明火等高温热源,需要立即进行查看确Tmax≥60℃或经研究确定的其他极限红色报警认,如有应立即采取应急措施,如没有,则要对数据进行验证,温度对传感器进行标定注:ΔT——温度梯度。5.4环境湿度5.4.1一般规定5.4.1.1阈值指标包括钢箱梁内湿度、锚室内的湿度等,阈值报警等级设定二级。5.4.1.2湿度的报警均宜采用实时报警方式。5.4.2阈值设定钢箱梁和锚室内湿度报警等级宜设定黄色和橙色报警,报警阈值设定及相应养护管理对策参见表7。表7钢箱梁和锚室内湿度报警阈值设定及相应养护管理对策报警等级报警指标养护管理对策50%≤Hmax<60%或经研究确定的其他黄色报警对除湿系统工作状态进行检查湿度要求Hmax≥60%或设计文件规定的最大允检查除湿系统工作状态是否正常,检查监测部位密封和渗橙色报警许湿度或经研究确定的其他湿度要求漏情况5.5整体变形5.5.1一般规定5.5.1.1阈值指标包括主梁变形(包括竖向变形、横桥向变形)和主塔变形(包括横桥向和顺桥向变形、倾斜)。对于不同构件的位移,宜采用不同的报警等级。5.5.1.2主梁变形宜采用在线准实时报警;主塔变形的黄色报警宜采用离线延时报警,红色报警宜采用在线准实时报警。5.5.2阈值设定5.5.2.1主梁变形主梁变形分为竖向变形(挠度)和横向变形,竖向变形的报警阈值设定及养护管理对策参见表8,横向变形的报警阈值设定及养护管理对策参见表9。荷载试验满载时主梁最大挠度值按JTG/TJ21规定方法测试获得。主梁变形规范允许最大值按JTG/T3365-01或JTG/TD65-05规定取值。5

9DB34/T3703.5—2022表8主梁竖向变形报警阈值设定及相应养护管理对策报警等级报警指标养护管理对策黄色报警Dt≥0.8×DLoad或0.8倍设计最大值尽快疏导交通,防止或消除车辆在桥上积压限制重载车辆上桥或采用间歇放行方式,事后应对桥梁状橙色报警Dt≥DLoad或设计最大值态进行专项检测,并反馈设计立即中断交通,疏散桥上车辆,并立即组织对桥梁状况的红色报警D≥规范允许最大值紧急专项检测及安全评估,反馈设计注:Dt——时长t内主梁下挠值;DLoad——荷载实验满载时主梁最大挠度值;D——主梁挠度值。表9主梁横向变形报警阈值设定及相应养护管理对策报警等级报警指标养护管理对策D梁横≥0.8倍规范或设计文件规定最大横向限制重载车辆上桥或采用间歇放行方式,事后应对桥梁状橙色报警位移或经研究确定其他位移值态进行专项检测,并反馈设计D梁横≥规范或设计文件规定最大横向位移红色报警禁止车辆通行,对桥梁安全性进行全面检查或经研究确定其他位移值注:D梁横——主梁的横向位移。5.5.2.2主塔变形主塔变形分为顺桥向变形和横桥向变形,宜以塔顶位移作为报警指标,其阈值只设定黄色报警和红色报警,其报警阈值设定及养护管理对策参见表10。表10塔顶位移报警阈值设定及相应养护管理对策报警等级报警指标养护管理对策差异度ρ≥0.2黄色报警1.对桥梁进行专项检查曲线相似度η≤0.9522(DD塔顺−塔顺0)(DD塔横−塔横0)1.采用交通管制措施红色报警+≥1222.对桥梁进行检查维修和安全评估abDD注1:差异度和相似度的计算方法见附录B和附录C,塔顶报警椭圆见附录D。注2:aD——主塔的顺桥向位移允许最大值;bD——主塔的横桥向位移允许最大值;D塔横——主塔的横桥向位移实时监测值;D塔横0——主塔的横桥向坐标原点或坐标年平均值;D塔顺——主塔的顺桥向位移实时监测值;D塔顺0——主塔的顺桥向坐标原点或年坐标年平均值。6

10DB34/T3703.5—20225.5.2.3主塔倾斜主塔倾斜只设定黄色和红色报警阈值,其设定及养护管理对策参见表11。表11主塔倾斜报警阈值设定及相应养护管理对策报警等级报警指标养护管理对策差异度ρ≥0.2黄色报警1.对桥梁进行专项检查曲线相似度η≤0.9522(QX顺−QX顺0)(QX横−QX横0)1.中断交通红色报警+≥1222.对桥梁进行检查维修和安全评估abQXQX注1:差异度和曲线相似度的计算方法见附录B和附录C,塔顶报警椭圆见附录D。注2:η——两桥塔顺桥向位移月平均值曲线相似度;ρ——年统计分布与往年统计分布的差异度;aQX——最不利荷载时主塔的顺桥向倾斜最大值;bQX——最不利荷载时主塔的横桥向倾斜最大值;QX——主塔的横桥向倾斜实时监测值;横QX——主塔的横桥向倾斜年平均值或设计原始倾斜值;横0QX——主塔的顺桥向倾斜实时监测值;顺QX——主塔的顺桥向倾斜年平均值或设计原始倾斜值。顺05.6结构位移5.6.1一般规定5.6.1.1结构位移阈值指标包括锚碇位移、梁端位移、支座位移等,对于不同构件的位移,宜采用不同的报警等级。5.6.1.2锚碇位移宜采用离线延时报警;梁端位移黄色报警宜采用在线准实时报警和离线报警,橙色报警宜采用离线延时报警,红色报警宜采用在线准实时报警;支座位移宜采用在线实时报警或在线准实时报警。5.6.2阈值设定5.6.2.1锚碇位移悬索桥锚碇位移阈值设定及养护管理对策参见表12。7

11DB34/T3703.5—2022表12悬索桥锚碇位移报警阈值设定及相应养护管理对策报警等级报警指标养护管理对策DA≥设计最不利荷载组合时理论值或限制重载车辆上桥或采用间歇放行方式,事后应对桥梁状橙色报警经研究确定的其他位移值态进行专项检测DA≥0.0001倍桥主跨度,竖向锚碇位立即中断交通,疏散桥上车辆,并立即组织对桥梁状况的红色报警移大于0.0002倍桥主跨度紧急专项检测及安全评估注:DA——悬索桥锚碇位移实测值的日平均值。5.6.2.2梁端位移梁端位移报警阈值设定及养护管理对策见表13。表13梁端位移报警阈值设定及相应养护管理对策报警等级报警指标养护管理对策BeDsp≥DM(temp)或经研究确定的其他位移值黄色报警主梁有效温度与纵向位移(10min平尽快查明异常原因,消除异常因素均)相关曲线回归公式斜率变化超过5%(按月统计)DspAcm≥DspAcmmax或经研究确定的伸缩缝累计行程超限,滑块可能损坏,应进行检查,并判橙色报警其他位移值定是否需要进行伸缩缝滑块更换考虑中断交通,并立即组织对桥梁状况的紧急专项检测及红色报警DB≥伸缩缝位移允许最大值安全评估,考虑更换已损坏的伸缩缝注:DspAcm——伸缩缝累计位移行程;DM(temp)——消除温度趋势后的梁端最大位移;DspAcmmax——伸缩缝厂家给定的允许最大累计位移行程值;DB——伸缩缝位移;BeDsp——梁端位移实测值。5.6.2.3支座位移支座位移阈值设定橙色报警和红色报警,其设定及养护管理对策见表14。表14支座位移报警阈值设定及相应养护管理对策报警等级报警指标养护管理对策橙色报警S≥Smax或经研究确定的其他位移值减少重车通过,及时检查支座是否损坏S≥规范允许的支座最大位移值或考虑中断交通,并立即组织对桥梁状况的紧急专项检测及安全红色报警经研究确定的其他位移值评估,考虑更换已损坏的支座注:S——支座位移;Smax——最不利荷载时的支座位移。8

12DB34/T3703.5—20225.7索力5.7.1一般规定5.7.1.1缆索承重桥梁宜监测斜拉索、吊索或锚索索力,阈值报警等级设定三级。5.7.1.2当采用振动法测索力时,其报警宜采用在线准实时报警,依据系统采样频率和计算基频时的分析频率大小,决定报警延时时间长短。5.7.2阈值设定悬索桥索力报警主要分为:锚索索力报警、吊索索力报警;斜拉桥索力报警主要是斜拉索索力报警。索力报警阈值设定及养护管理对策见表15。表15索力报警阈值设定及相应养护管理对策报警等级报警指标养护管理对策SL≥索力年平均值的1.1倍或SL≤索黄色报警力年平均值的0.9倍或经研究确定的其检查导致索力变化异常的原因,并及时消除此影响他值SL≥设计最不利荷载组合(含恒载)时橙色报警应立刻进行专项养护检查,评估索体是否发生损伤计算索力立即中断交通,禁止车辆通行,立即开展索体检查,通过b红色报警SL≥0.4×R×A(规范允许值)专家会论证结构安全性,并由专家提出修复建议注:SL——索力;bR——拉索的抗拉强度标准值;A——缆索截面面积。5.8应力5.8.1一般规定5.8.1.1应力分为静应力、动应力。5.8.1.2静应力阈值指标为结构构件可靠度,动应力阈值指标为结构构件累积疲劳损伤,阈值报警等级设定三级。5.8.1.3静应力、动应力宜采用离线延时报警。5.8.2阈值设定5.8.2.1静应力结构构件可靠度指标报警阈值设定及养护管理对策见表16。表16结构构件可靠度指标报警阈值设定及相应养护管理对策报警等级报警指标养护管理对策安全表征为良好,应对该传感器附近位置进行一次专项养护黄色报警安全指标:6.0≤β<8.0检查(外观裂缝检查)9

13DB34/T3703.5—2022表16(续)报警等级报警指标养护管理对策应力超过设计最不利工况计算值安全表征为一般,传感器附近区域很可能已发生损伤,应橙色报警对该传感器所在构件进行特殊检查,如发现问题,应及时安全指标:4.6≤β<6.0进行适当加固处理拉压应力超过规范容许值安全表征为不可接受,一定存在损伤,必须立刻进行应急红色报警安全指标,β<4.6加固注:β——可靠度指标。5.8.2.2动应力结构构件累积疲劳损伤报警阈值设定及养护管理对策见表17。表17结构构件累积疲劳损伤报警阈值设定及相应养护管理对策报警等级报警指标养护管理对策Lf≤2.5倍设计寿命或经试验确定的大于设计寿命的其他值应对该传感器附近构造细部焊缝是否存在疲劳裂缝进行一次黄色报警Lf与时间关系曲线呈现明显非线性专项养护检查,加强后期跟踪观测加速发展关系Lf≤1.5倍设计寿命或经试验确定应对该传感器附近构造细部焊缝是否存在疲劳裂缝进行一次橙色报警的大于设计寿命的其他值专项养护检查,增加检查频次构造细部附近焊缝可能存在疲劳裂缝,应进行定期专项焊缝红色报警Lf≤设计寿命检查或修复注1:Lf——疲劳剩余寿命。注2:公路钢结构桥梁承受汽车荷载作用,结构构件与连接的正应力和剪应力均不是固定值,在监测到钢结构桥梁结构构件与连接的疲劳应力谱后,需要利用“雨流计数法”按应力幅进行划分,并统计分析相应应力幅对应的循环次数,按照Miner线性累积损伤原理计算疲劳寿命。5.9结构振动5.9.1一般规定5.9.1.1阈值指标包括主梁、索等构件的振动加速度,阈值报警等级设定三级。5.9.1.2振动加速度幅值报警宜采用在线实时报警。5.9.2阈值设定5.9.2.1主梁振动主梁振动加速度幅值报警阈值设定及养护管理对策见表18。10

14DB34/T3703.5—2022表18主梁振动加速度幅值报警阈值设定及相应养护管理对策报警等级报警指标养护管理对策10min振动加速度均方根大于31.5立即实行交通管制,减少重车同时通过,对重车实行间隔放行,2cm/s黄色报警并安排专项检查,对地震可能影响的构件进行检查,如支座、伸达到舒适度限值、且持续时间超过缩缝、桥塔基础、承台、锚头等30min10min振动加速度均方根大于50立即实行交通管制,禁止重车通过,立即开展桥梁全面检查,检2橙色报警cm/s查单位评估桥梁的安全性持续增大、呈现发散特征10min振动加速度均方根大于80立即中断交通,禁止车辆通行,立即开展桥梁全面检查,通过专红色报警2cm/s家会论证桥梁的安全性,并由专家提出修复建议5.9.2.2索振动索振动加速度幅值报警阈值设定及养护管理对策见表19。表19索振动加速度幅值报警阈值设定及相应养护管理对策报警等级报警指标养护管理对策10min加速度均方根大于立即实行交通管制,减少重车同时通过,对重车实行间隔放行,并安排黄色报警2100cm/s索构件专项检查10min加速度均方根大于橙色报警立即实行交通管制,禁止重车通过,立即开展所索构件专项检查2300cm/s且频繁5.10结构固有频率5.10.1一般规定5.10.1.1长大桥梁或重要性高的桥梁宜对其结构固有频率进行监测。5.10.1.2结构固有频率报警可采用离线的方式报警。5.10.1.3结构固有频率按JT/T1037描述的方法计算。5.10.2阈值设定桥梁结构固有频率报警阈值设定及养护管理对策参见表20。表20结构固有频率报警阈值设定及相应养护管理对策报警等级报警指标养护管理对策前三阶结构固有频率任一频率变化需要立即进行交通管制,禁止重载货车通过,减小桥面车辆荷橙色报警超过3%载,并立即安排专项检测,确认桥梁结构的安全性能前三阶结构固有频率任一频率变化立即中断交通,开展全面的桥梁检测,经专家会讨论再定下一红色报警超过5%步工作6阈值管理6.1初始阈值11

15DB34/T3703.5—20226.1.1荷载类监测指标报警初始阈值宜基于荷载试验、定期检查及技术状况评定成果、设计值,根据表2设定。6.1.2环境类监测指标报警初始阈值宜基于设计值或表3~表7中给出的确定性数值设定。6.1.3结构响应类监测指标报警初始阈值宜基于荷载试验、设计值、规范允许值、理论计算结果,根据表4~表19设定。6.1.4对于需长周期监测数据统计分析确定的监测指标报警阈值,可依据理论计算、前期经验或专家论证的方式设定初始阈值。6.1.5如前期针对监测指标报警阈值已开展专项研究,应优先基于研究结果设定初始阈值。6.2阈值修订6.2.1超过3年未修订的荷载类、环境类监测指标报警阈值,应基于当前结构状态对阈值的适用性开展研究,进行阈值修订。6.2.2超过2年未修订的结构响应类监测指标报警阈值,应基于当前结构状态对阈值的适用性开展研究,进行阈值修订。6.2.3开展定期检测或荷载试验的桥梁,应基于定期检查及技术状况评定或荷载试验成果对相关监测指标报警阈值进行修订。6.2.4突发事件(如地震、台风、船撞等)后,应基于桥梁检查结果和结构状态评估结果研究当前报警阈值的适用性,修订阈值。6.2.5桥梁主要结构构件加固改造或更换后,应基于施工后结构状态分析与评估结果,对相应监测指标报警阈值进行修订。6.2.6结构发生了一定程度的损伤后,应对相应监测指标的报警阈值进行适当调整,使报警阈值偏于保守。6.3报警信息应根据桥梁安全隐患的发展态势和应急处置进展,进行发布、调整和解除。报警形式可包括指示灯、声音、网络、短信提示、可变情报板、路侧广播牌等。12

16DB34/T3703.5—2022AA附录A(资料性)W分布总重计算方法A.1某大桥主梁跨中挠度影响线如图A.1所示,该挠度影响线的表达式为公式(A.1):y=f(x)·······································································(A.1)式中:fx()——挠度影响线函数。该曲线的最大值为公式(A.2):y=max(fx())·································································(A.2)max则归一化后为公式(A.3):∗∗y=fxyy()=································································(A.3)max式中:∗∗yfx,()——将主梁上任意位置的车辆荷载转化到主梁跨中截面,对主梁跨中挠度的影响效应。0.05(1-0I--0蚪您-0.-0A塔24681012141618202224262330323436384042444648505254565860626466687072747678808284南塔吊索号

17DB34/T3703.5—2022BB附录B(资料性)差异度计算方法差异度表示同一主塔在不同周期内的反应差异,差异度ρ按式(B.1)计算:k∑j=1αβjj//nm−ρ=·····························································(B.1)2式中:ρ——差异度;k——以某一监测指标在统计周期A和统计周期B内的极值为边界(极小值为下界,极大值为上界),等分统计区间的个数;其中,A、B周期时长一致;α——监测指标在统计周期A内分布在第j个统计区间内的数据个数;jn——监测指标在统计周期A内的数据个数;β——监测指标在统计周期B内分布在第j个统计区间内的数据个数;jm——监测指标在统计周期B内的数据个数。14

18DB34/T3703.5—2022CC附录C(资料性)相似度计算方法相似度η的设定方式为:计算主塔顺桥向位移的月统计平均值,以一年的数据画曲线,如图C.1所示,则相似度η按式(C.1)计算:2×S阴影η=1-····································································(C.1)SS+12式中:η——相似度;S——两条曲线之间的面积;阴影S1——南塔位移曲线与曲线上最低点横坐标围成的面积;S2——北塔位移曲线与曲线上最低点横坐标围成的面积。500050r南北00o50a-2500012月份

19(IU)釾忍凹坍斟|趕或(Soy碎(^^旦UWW作为平面上的点,利用椭圆方程判断该点是否在椭圆外,若在椭圆外则进行红色报警。)顺塔,横塔DD(值均min或经研究确定的其他值为报警椭圆的长半轴和短半轴,以监测值的每Db,Da桥向指标最大值,以规范或设计文件规定的桥塔塔顶顺桥向和横D.1作为红色报警椭圆的圆心,如图)0顺塔,0横塔DD(值桥向位移和顺桥向指标均主塔塔顶位移或倾斜的监测主要是顺桥向位移和横桥向位移或倾斜,以横主塔红色报警椭圆设定(资料性)D附录DD2022—DB34/T3703.5

20DB34/T3703.5—2022参考文献[1]GB50009—2012建筑结构荷载规范[2]GB50982—2014建筑与桥梁结构监测技术规范[3]JTG/T2231-01—2020公路桥梁抗震设计规范[4]JTG2120—2020公路工程结构可靠性设计统一标准[5]CECS333—2012结构健康监测系统设计标准17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最近更新
更多
大家都在看
近期热门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