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高考地理试题(全国乙卷)试题+解析

2022年高考地理试题(全国乙卷)试题+解析

ID:82312588

大小:1023.60 KB

页数:11页

时间:2023-11-20

上传者:138****9411
2022年高考地理试题(全国乙卷)试题+解析_第1页
2022年高考地理试题(全国乙卷)试题+解析_第2页
2022年高考地理试题(全国乙卷)试题+解析_第3页
2022年高考地理试题(全国乙卷)试题+解析_第4页
2022年高考地理试题(全国乙卷)试题+解析_第5页
2022年高考地理试题(全国乙卷)试题+解析_第6页
2022年高考地理试题(全国乙卷)试题+解析_第7页
2022年高考地理试题(全国乙卷)试题+解析_第8页
2022年高考地理试题(全国乙卷)试题+解析_第9页
2022年高考地理试题(全国乙卷)试题+解析_第10页
资源描述:

《2022年高考地理试题(全国乙卷)试题+解析》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微信公众号地理优课PPT2022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乙卷)文科综合地理部分一、选择题:本题共11小题,每小题4分,共44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中心城区通常为城市中人口最密集的区域。表1数据显示上海、北京、广州、深圳四城市2010年中心城区人口比重及2010~2020年中心城区和中心城区以外地区人口数量的变化。据此完成1~3题。表1城市2010年中心城区人口比重/%2010~2020年中心城区人口变化/万人2010~2020年中心城区以外地区人口变化/万人上海30.3﹣30.25215.42北京59.7﹣72.8300.9广州39.7129.12468.46深圳34.0116.88596.731.2010~2020年四城市人口变化的共同特点是()A.总人口增加,中心城区人口比重下降B.总人口减少,中心城区人口比重上升C.总人口增加,中心城区人口比重上升D.总人口减少,中心城区人口比重下降2.与四城市人口变化共同特点类似的中国其他城市,一般具有()A.相似的空间形态B.趋同的主导产业C.一致的功能定位D.相近的等级规模3.根据四城市人口变化特点,城市规划应该引导()A.人口向中心城区再集聚B.人口在中心城区以外地区集聚C.中心城区核心功能疏解D.人口在中心城区以外地区均衡布局【答案】1.A2.D3.B【解析】第1题,根据表中中心城区和中心城区以外地区人口数量的变化数据可知上海人口净增加184.17万人,北京净增加228.1万人,广州净增加597.58万人,深圳净增加713.66万人,因此四城市总人口都是净增加的,首先排除B、D项。上海、北京中心城区人口数量减少,中心城区以外地区人口数量增加,因此上海、北京中心城区人口比重减少;广州、深圳中心城区和中心城区以外地区人口数量虽然都在增加,但中心城区以外地区人口增加的数量远大于中心城区人口的增量,故广州、深圳中心城区人口比重也在减少,A项正确。第2题,人口规模是衡量城市规模大小的重要指标,通常情况下

1微信公众号地理优课PPT城市规模越大等级越高。反之城市规模大小也反映着人口规模的变化,D项正确;城市的空间形态、功能与城市人口变化没有多大关系,A、C项错误;产业类型与人口变化关系不大,而产业规模的大小与人口变化有相关性,B项错误。第3题,四城市经济发达,人口增量大多来源于外来人口的迁入,外来人口向中心城区再集聚会加大中心城区环境、交通、住房、就业、社会管理等各方面的压力,所以城市规划应该引导外来人口在中心城区以外地区集聚,减轻城市中心压力,故B项正确,A项错误;中心城区核心功能的疏解,会改变城市的职能与功能,故C项错误;中心城区以外地区有不同的功能区,人口布局要根据自然、社会与城市规划等综合考虑,无法做到均衡布局,故D项错误。当雄是拉萨唯一的纯牧业县,牧民占比约90%,依托特色畜种牦牛,走产业扶贫之路。甲公司成立于2017年初,采取“公司+农户”的模式(图1),生产的有“身份证”的牦牛肉产品销往全国各地,广受消费者欢迎。据此完成4~6题。4.加入甲公司后,牧民家庭明显增加的是()A.牧场面积B.牦牛数量C.劳动力数量D.收入来源5.甲公司提高牦牛价值的主要途径是()①扩大放牧规模②延长产业链条③创建产品品牌④实施多种经营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④6.当雄生长期短,牧草较矮。为保障漫长寒季的草料供应,当地适宜采用的方法是()①开垦草原种植牧草②储存草原生长期牧草③建设温室种植牧草④从邻近农区购买草料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④【答案】4.D5.B6.B【解析】第4题,根据图文信息,甲公司通过“公司+农户”的模式,让产品销往全国各地,广受消费者欢迎。另外,通过“出租牧场”“牦牛入股”“牧民受雇”,牧民家庭获得了租金、分红、工资收入,故D项正确。第5题,在示意图中,明确提出“精细加工”关键词,对应着延长产业链提高附加值;“注册商标”则意味着创建了品牌,所以②③正确。故B项正确。

2微信公众号地理优课PPT第6题,这是一道非常生活化的题目,也是新高考的方向,利用教材所学知识可能根本无法解答,需要大家在教学过程中重视起来,网上的答案争议也较大。答题之前,咱们先看看有关当雄的新闻。【专家评价】全国乙卷第4~6题,展现拉萨市当雄县在脱贫攻坚中依托当地特色的畜种牦牛,走出一条具有区域特色和现代化特点的产业扶贫之路,考查学生对青藏高原自然环境的理解以及对依托自然环境发展农业生产的认识。【官方解析】试题围绕新时代脱贫攻坚任务如期完成、乡村振兴全面推进的大背景,选取依托自身特色优势资源、提高内生发展动力所取得的斐然成绩为案例创设试题,增强了学生的民族自豪感、社会责任感与时代使命感,展示了时代新貌。【新闻链接1】http://www.dangxiong.gov.cn/tscg_1410/202110/t20211008_3900786.html【新闻内容】按照传统,广大的藏北牧区入冬之际,收割网围栏内的青草,以备冬季下雪或春季接羔育幼时节喂养牲畜。近年来,国家大力扶持牧区草场建设,帮助每一户牧民的草场进行网围,使得草原得以保护。走进宁中乡堆灵村草原,到处能看到秋收的景象,牧民的脸上洋溢着幸福的笑容。牧民们边割草边聊家常的声音回荡在蔚蓝的天空下,骄阳的余晖贴在他们黝黑的脸庞上,弯曲的身影与草捆相互交织,微风拂过,青草的芳香夹杂着阳光的味道让人迷醉。关键词:“收割网围栏内的青草,以备冬季下雪或春季接羔育幼时节喂养牲畜”,对应选项②;“近年来,国家大力扶持牧区草场建设,帮助每一户牧民的草场进行网围,使得草原得以保护”,是否可以对应选项①?【新闻链接2】https://mp.weixin.qq.com/s/uTLJyMASoiVCyf2WRAqXLQ

3微信公众号地理优课PPT【新闻内容】近日,记者在当雄县净土牧场了解到,这里的牦牛可以吃到牧场自己种植的新鲜牧草,这种牧草以高效、节能的方式种植不说,它的营养价值丰富,且能有效增强牲畜免疫力,防治包虫病等。原来这是我县净土牧场引进的“牧草智能化技术”,该技术主要进行工业化有机牧草的生产,工厂内的生产系统,采用生物营养液无土栽培,通过智能温控、自动微喷浇灌、LED灯光照射等,满足种子生长所需的温度、湿度、光照、营养等条件。在满负荷生产的情况下,一周时间内,约1吨的种子可产出优质牧草8至10吨。“牧草智能化技术”的生产不受天气、季节、气候的影响,冬季也可以给牲畜提供新鲜的牧草,可以解决牧区饲草料短缺问题,且可满足大规模养殖基地的牧草需求,是真正适合我县实际,符合净土牧场养殖需要的举措。综上上述素材,感觉②③是最好的,但是①好像也说得过去,实在纠结。另外还有很多老师选择了“④从邻近农区购买草料”,目前无法查到相关资讯,仅从地理角度分析的话,感觉也说得通,但要注意这里是位于青藏高原地区,邻近农区可能远在几百公里以外,是否要考虑运输成本呢?综上以上信息,选项B应该是最合适的。图2显示黄河桃花峪附近花园口水文站监测的1958年7月、1996年8月两次洪水过程的水位与流量的关系。读图2,完成7~8题。

4微信公众号地理优课PPT7.1958年7月洪水过程中,图中O、P两点水位变化趋势及两点流速相比()A.O点水位上涨,流速较快B.O点水位回落,流速较慢C.P点水位上涨,流速较慢D.P点水位回落,流速较快8.图示资料表明,1996年8月比1958年7月()A.洪水含沙量大B.洪峰水位低C.河床高D.洪峰流量大【答案】7.A8.C【解析】第7题,本题也是一题有争议的题目,首先需要判断1958年7月洪水过程曲线的走向是从O到P,还是从P到O。题干告知图示为两次洪水过程的水位与流量的关系图,且时间在7月,因此可以判断洪水过后的水位仍然高于洪水前的水位,因此该曲线应是从O到P的变化,这是本题判断的关键点。据此即可判断,此时O点水位上涨,而P的水位则处于回落阶段,排除B、C项;再根据水位与流量的数据对比分析,O点在低水位产生的流量与P点高水位的流量一样,则说明O点流速更快。故A项正确。第8题,从图中可以看出1996年8月比1958年7月水位高,流量小,原因是河床的泥沙抬高了水位,故C项正确;流量小,侵蚀作用弱,含沙量小,故A项错误;图中明显可以看出洪水水位高,流量小,故B、D项错误。我国一海滨城市背靠丘陵,某日海陆风明显。图3示意当日该市不同高度的风随时间的变化。据此完成9~11题。

5微信公众号地理优课PPT9.当日在观测场释放一只氦气球,观测它在1千米高度以下先向北漂,然后逐渐转向西南。释放气球的时间可能为()A.1时B.7时C.13时D.19时10.据图推测,陆地大致位于海洋的()A.东北方B.东南方C.西南方D.西北方11.当日该市所处的气压场的特点是()A.北高南低,梯度大B.北高南低,梯度小C.南高北低,梯度大D.南高北低,梯度小【答案】9.C10.D11.B【解析】第9题,氦气的密度小于空气的密度,释放气球后气球在垂直方向往上漂,在水平方向上会受大气的水平运动(风)的影响,先向北漂,说明当时风向为偏南风;随着海拔的上升,再转向西南,因此随后应受东北风的影响飘向西南。由图可知,13时该地近地面吹偏南风,随着海拔的上升吹东北风。故C项正确。第10题,由热力环流原理可知海陆风规律——白天吹海风,夜间吹陆风。夜间,陆地气温低气压高,而图中显示近地面风向整体自北向南,说明陆地偏北。白天,陆地气温高时气压低,近地面盛行偏东、偏南风,说明海洋偏西南。综上所述,推断陆地总体在水体的西北方向。故D项正确。第11题,材料显示该地某日海陆风明显,说明盛行风的影响较小,从大范围气压场判断,当日该市所处气压梯度较小,可排除A、C项;判断气压梯度南北差异,就需要从近地面上升到高空判断,题干关键词“背靠丘陵”,说明近地面的风向受到地形影响较大,无法准确判断南北;而图示在高空500—1000m范围内受地形影响小,风向更能真实反应气压场特点,高空偏北风势力强,说明当地气压场为北高南低,故B项正确。【参考材料】论文“厦门地区海陆风环流观测及特征分析_荀爱萍”二、非选择题:第36、37题为必做题,第43、44题为选做题,共56分。36.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22分)为缓解淡水资源短缺问题,以色列政府从2001年开始推行海水淡化计划,鼓励企业实行“电水联产”模式,即企业在建设海水淡化厂时,兴建以地中海丰富的天然气为能源的发电厂,且并入国家电网(由进口煤炭发电支撑,成本较高)。目前地中海沿岸地区已建成5家这样的海水淡化厂,每年生产的淡水相当于全国淡水用量的1/3,且被统一纳入国家供水网络优先利用。以色列政府于2022年启动淡化水反注太巴列湖工程,打造淡水“蓄水库”,以缓解最大水源地太巴列湖水位迅速下降的状况。图6示意以色列地中海沿岸地区海水淡化厂及供水网络的分布。

6微信公众号地理优课PPT(1)说明以色列海水淡化厂的区位特点。(6分)(2)简述以色列海水淡化厂配建天然气发电厂的益处。(6分)(3)指出以色列将海水淡化水纳入国家供水网络的目的。(4分)(4)分析以色列打造淡水“蓄水库”对海水淡化产业发展的积极影响。(6分)【解析】本题以以色列对淡水资源短缺所采取的措施为设题材料,涉及水资源、气候等相关内容,考查学生区域认知、综合思维等学科素养。第(1)题,以色列位于地中海沿岸,据图分析,海水淡化厂随海岸线分布在西部,空间分布不均,但海水资源丰富。以色列西部地区降水偏多,向东降水减少,但此地人口密度大。生产生活的需水量很大,只依靠降水难以满足需求,海水淡化市场广阔。以色列作为较发达的国家,城市基础设施完备,拥有资金和技术。供水主管道在其附近,有利于形成统一的供水网络。第(2)题,海水淡化厂需要消耗大量能源,配建天然气发电厂,使得能源供应得到保障。淡水生产便更为稳定。而降低了进口能源的使用,降低成本的同时间接避免了对国外能源的依赖,提高本国自给率,维护国家能源安全。两厂共用基础设施,可以节约生产成本与建设投资。同时天然气发电产生的污染也较低。第(3)题,此地气候整体比较干旱,但生产生活用水量比较大。所以缓解水资源供需矛盾是最直接因素。此外,纳入国家供水管线,既保障了国家用水安全,又统一调度避免浪费。从另一个角度考虑,海水淡化工厂也可以卖出自己的淡水,提高了经济效益。第(4)题,大量淡水如果不存储,则可能存在浪费,而存储淡水,也说明以色列对于海水淡化产出的淡水的销路有保障。这样可以保证相关企业扩大生产,获得更多利润以延长产业链。并且提高相关行业的技术水平。另外,蓄水库的存在使得海水淡化还具有较高生态价值。保障国家用水安全的同时,使得在政策角度,国家对于该产业更加支持。

7微信公众号地理优课PPT【答案】(1)以色列西部临海,海水淡化厂空间分布不均,主要集中在以色列西部,海水原料资源丰富;西部地区降水量较大,气候相对适宜,人口密度较大;接近重要城市和一般城市,用水需求大,市场广阔;接近城市能为其提供基础设施(管线)、技术、人才、资金等支撑;邻近供水(主)管道,便于形成统一的供水网络。(2)保障海水淡化厂(蒸汽和高温水所需的)能源供应,进而保障海水淡化厂生产的连续和供应淡水的稳定;降低海水淡化厂进口煤炭的生产成本;避免对国外煤炭的依赖,提高自给率,维护国家安全;共同利用基础设施,节约生产建设投资;提高能源的利用率,减少天然气发电厂废弃物的排放。(3)缓解以色列淡水资源供应不足的矛盾;满足以色列中东部内陆地区的用水需求;调节淡化水量,提高水资源利用率,避免“弃水”;提高海水淡化厂的经济效益。(4)通过增大淡水需求,扩大海水淡化产业的规模;延长产业链和价值链,扩大海水淡化产业的利润;改善生态环境,提高海水淡化产业的生态价值;便于海水淡化产业获得更多的政策支持,取得持续发展;为海水淡化产业提供可靠的淡水满足生产生活需求。37.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24分)影响海岸线位置的因素,既有全球尺度因素,如海平面升降,又有区域尺度因素,如泥沙沉积、地壳运动、人类活动等导致的陆面升降。最新研究表明,冰盖消融形成的消融区内,冰盖重力导致的岩层形变缓慢恢复,持续影响着该范围的海岸线位置。距今约1.8万年,北美冰盖开始消融,形成广大消融区。图7显示甲(位于太平洋北岸阿拉斯加的基岩海岸区)、乙(位于墨西哥湾密西西比河的河口三角洲)两站监测的海平面的相对变化。海平面的相对变化是陆面和海平面共同变化的结果。(1)分别指出冰盖消融导致的海平面、消融区陆面的垂直变化,并说明两者共同导致的海岸线水平变化方向。(6分)(2)根据地理位置,分析甲站陆面垂直变化的原因。(6分)(3)说明导致乙站所在区域海岸线变化的主要人为影响方式。(6分)

8微信公众号地理优课PPT(4)分析甲站区域与乙站区域海岸线水平变化的方向和幅度的差异。(6分)【解析】本题以海岸线变化为背景,涉及海岸线位置变化方向、幅度及原因、陆面变化等知识点,主要考查获取和解读信息的能力以及综合思维、区域认知等学科素养。第(1)题,先指出海平面和消融区陆面垂直变化方向: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冰盖消融,冰川融水进入海洋导致海平面上升;由材料可知,冰盖消融形成的消融区内,冰盖重力导致的岩层形变缓慢恢复,可推测消融区岩层形变缓慢恢复导致陆面上升。海岸线水平变化方向随着海面和陆面的变化而变化,当冰盖消融快,大量冰川融水流入海洋,则海平面上升幅度快,超过陆面上升幅度,海岸线向陆地方向推进,当冰盖消融完毕,冰川融水减少,陆面上升幅度超过海平面上升幅度,海岸线向海洋方向退缩。第(2)题,从海陆位置看,甲站位于基岩海岸,结合材料可知,冰盖消融形成的消融区内,冰盖重力导致的岩层形变缓慢恢复,可推测消融区岩层形变缓慢恢复导致陆面上升;从板块位置看,甲站位于美洲板块和太平洋板块的消亡边界,板块运动导致地壳抬升,使得甲站陆面抬升。第(3)题,由图可知,乙站所在区域海平面上升,从人类活动角度入手分析,如温室气体大量排放加剧全球变暖,导致冰川融化和海水热膨胀,从而导致海平面上升;乙站位于密西西比河河口三角洲,流域内水库等水利工程建设,导致河口三角洲泥沙来源减少,三角洲萎缩,海岸线向陆地推进。第(4)题,由材料可知,甲站位于太平洋北岸阿拉斯加的基岩海岸区,由图可知,甲地海平面下降,可推测甲地海岸线向南移动,基岩海岸较陡峭,故海岸线在水平方向上变化幅度较小;乙站位于墨西哥湾密西西比河的河口三角洲,由图可知,乙地海平面上升,故海岸线向北移动,由于河口三角洲地势平缓,故海岸线在水平方向上变化幅度较大。【答案】(1)冰盖消融,更多液态水汇入海洋,海平面上升;冰盖消融,岩层承压减轻,垂直方向反弹抬升。当海平面上升超过陆面抬升时,海岸线向陆地方向推移,当陆面上升超过海平面上升时,海岸线向海推移。(2)甲地位于基岩海岸,下垫面物质组成坚硬。冰盖覆盖时,岩层受压下沉;冰盖消融后,岩层承压减轻,反弹抬升,海平面相对陆面下降;基岩海岸,且阿拉斯加海岸地处海岸山脉一侧,河流短小流急,输沙总量小,流水侵蚀、堆积对地表形态的塑造较弱;区域人口密度较小,人类活动对海岸线的影响有限。(3)化石能源的燃烧排放大量温室气体,导致气候变暖,加速冰川消融和海水膨胀,海平面上升;密西西比河流域内水利设施拦截泥沙,三角洲流水堆积减弱,海水侵蚀加剧,海平面上升;地处冰盖消融区外围,(在地壳均衡作用下)地壳构造沉降,海平面上升。

9微信公众号地理优课PPT(4)甲站区域西侧临海,海平面下降表现在水平方向为海岸线向西移动,由于基岩海岸陡峭,在水平方向上变化幅度较小;乙站区域南侧临海,海平面上升在水平方向表现为海岸线向北移动,由于三角洲地势平缓,在水平方向上变化幅度较大。【知识拓展】关于区域地理尺度思想,点击查看相关课件43.[地理—选修3:旅游地理](10分)在旅游景区,观景台被称为“凝视景点的窗口”“站在风景上看风景的平台”。而观景台有时也像广告牌,告诉甚至“规定”旅游者从这里能看到的典型景色。评价观景台对旅游者欣赏风景的影响。【解析】本题以旅游景区观景台为材料设置考题,涉及旅游地理相关内容,考查考生对旅游地理相关知识的掌握。观景台的设立,本质上是为游客提供最佳的观赏场地,在使用的过程中,独特的形象形成品牌并演变成为景区的景点之一。观景台相关设施的完备,也提高了景区的接待服务条件。适当的约束了游客对于景区环境的干扰。却也限制了游客的观赏角度和活动范围,缺乏游客对于景观的独特认知,有些观景台的设立与景观的整体不搭配,破环了景观的整体美观度。【答案】有利影响:为旅游者提供经典的、有代表性的观赏方位和角度;利于塑造风景的典型形象,形成品牌,提高知名度;观景台本身可能在形态、位置、景观方面突出,也是景点之一;为旅游者提供服务,提高接待条件;约束了游客肆意扩大游览范围对环境的干扰。不利影响:限制了旅游者观赏的角度和范围;不利于游客以情观景,缺乏个性化体验;部分观景台与风景格格不入,破坏整体景观的和谐。44.[地理—选修6:环境保护](10分)呼伦贝尔草原牧草以禾本科牧草为主,伴生优质豆科牧草,两类牧草对生长空间的竞争激烈。这里土壤氮素含量低,限制了禾本科牧草的生长,但对豆科牧草的生长影响较弱。21世纪初,在草原公路两侧几千米甚至十几千米的范围内,汽车尾气导致的氮化物沉降,增加了土壤氮素含量,影响牧草生长。说明汽车尾气导致的氮沉降对呼伦贝尔草原公路两侧牧草的影响。【解析】本题以呼伦贝尔草原牧草生长为材料设置考题,涉及环境保护的相关内容,考查学生的信息获取能力以及对环境保护知识的理解。汽车尾气中含有氮化物,导致的氮沉降物进入土壤,增加了土壤中氮素的含量,使禾本科牧草获得了充足的氮素,有更大的生长空间,长势迅速,得到改善。而对于豆科牧草来说,氮素的增加使其在竞争中失去优势,禾本科牧草的长势改善又使其多样性减少,覆盖度降低。总体而言,氮素增多,两侧牧草地多样性增大,但豆科牧草的减少,使禾本科牧草等杂草类增多。【答案】

10微信公众号地理优课PPT氮素含量增加,不再成为当地土壤牧草生长的主要限制性因素,禾本科牧草能够获得相对充足的氮素供应,长势改善,能竞争到更多的生长空间,覆盖度和多样性提高;豆科牧草在种间竞争中的优势减弱,部分资源被禾本科牧草侵占,覆盖度和多样性减小。总体上,群落结构改变,多样性增大,但优质的豆科牧草减少,杂类草增加。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最近更新
更多
大家都在看
近期热门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