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绪障碍的认识与辅导策略课件

情绪障碍的认识与辅导策略课件

ID:82157095

大小:161.29 KB

页数:33页

时间:2023-12-19

上传者:德鲁克管理课堂
情绪障碍的认识与辅导策略课件_第1页
情绪障碍的认识与辅导策略课件_第2页
情绪障碍的认识与辅导策略课件_第3页
情绪障碍的认识与辅导策略课件_第4页
情绪障碍的认识与辅导策略课件_第5页
情绪障碍的认识与辅导策略课件_第6页
情绪障碍的认识与辅导策略课件_第7页
情绪障碍的认识与辅导策略课件_第8页
情绪障碍的认识与辅导策略课件_第9页
情绪障碍的认识与辅导策略课件_第10页
资源描述:

《情绪障碍的认识与辅导策略课件》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情绪障碍的认识与辅导策略

1一.台湾儿童与青少年21世纪的十大挑战二.儿童青少年常见之行为及情绪问题三.儿童青少年常见之精神疾病四.注意力不足及过动问题五.儿童青少年惧学症六.儿童青少年咨商辅导的技巧演讲大纲

2台湾儿童与青少年21世纪的十大挑战1.成长的环境日益不安全和令人恐惧2.家庭功能逐渐失去保护伞作用3.社会提供的环境跟不上激烈成长的信息时代4.社会文化随大众媒体的发达而日趋恶质化5.遭破坏的大自然失去生态调整的潜在资源6.老化社会的来临将加重下一代的负担7.教育改革无法深入,多元成长环境依然缺乏8.弱势儿童遭到忽略与牺牲9.失去了爱,自信与尊重等能力的学习机会,造成性格上的自我中心10.心智阶级的矛盾助长了单向文化的差距

3儿童青少年常见之行为及情绪问题1.注意力不足及过动2.暴力行为3.学习障碍4.情绪障碍5.惧学6.自杀问题

4儿童青少年常见之精神疾病1.情绪障碍症:惧学症,焦虑症,畏惧症,强迫症适应障碍症(焦虑,忧郁,身体不适)2.注意力不足过动症3.行为障碍症:行为规范障碍症对立反抗症4.妥瑞症(不自主抽搐)5.自闭症5.情感性精神病:躁郁症,重郁症6.精神分裂病

5注意力不足及过动问题鉴别诊断1.学习能力强儿童2.先天气质的活动量较高3.智能较低4.情绪不好,生病的时候5.年纪较小的时候6.情绪障碍7.自闭症8.甲状腺功能失调9.铅中毒病因1.脑伤(大脑功能失调)2.养育和教养态度3.遗传:父亲:反社会人格违常酗酒母亲:歇斯底里性格4.男:女=3:1

6过动症:注意力不足过动障碍 诊断要件1.活动量要大:量大且没有目标的乱动2.注意力不足:深度与广度缺陷3.激动和冲动:思考情绪行为均明显4.其他:行为与管教的问题学习及情绪障碍协调障碍:两眼伸舌控制手眼协调

7过动症:注意力不足过动障碍 评估原则1.行为评估:儿童活动量表(P85以上)2.注意力评估:喜欢的事注意力可以持续多久?在那些环境使他特别容易分心?3.智能及学业:不规则发展4.视动协调:眼手眼脚怕高平衡感5.优点及长处:鼓励孩子提醒父母

8过动症:注意力不足过动障碍 处置原则1.行为学习:示范良好的行为说话速度要慢而有信心尽量避免体罚2.认知学习:出声提醒自己“我慢慢的来,快会出问题,慢慢的来就没问题“3.操作制约,操作学习:不定期增强4.综合的,家庭与学校配合,一致的5.基于爱心6.教育,行为及课业指导7.适度的药物辅助治疗

9过动症:注意力不足过动障碍 结论1.对孩子要有正确的了解:生活规律化适当的运动量给予合理的发泄机会2.环境的安排:越简单越好,尽量避开正式的集会3.沟通:越简单明了越好;无效的沟通尽量减少4.管教原则:要求不要太高太多管教要采低姿态彻底执行一致的态度奖励与处罚5.检讨及修正治疗计划

10父母咨商1.正确认识疾病的成因与有效的管教方式2.避免过多刺激的场合3.管教时心平气和、成为好榜样4.明白清楚地告诫、称赞特定的行为5.不要只注意不当行为、也应清楚地教他正确的行为6.尽早发现并处理孩子的发脾气行为、不要轻易屈服7.应该有整齐简单有条理的家庭布置、有助于稳定情绪与注意力8.协助他养成一次只做一件事的习惯9.对需较长时间完成的工作、可分段进行10.自小即应做培养注意力之训练:规律的作息与三餐;安静且须注意力的静态活动;陪伴玩有规则的游戏

11父母咨商9.对需较长时间完成的工作、可分段进行10.自小即应做培养注意力之训练:规律的作息与三餐;安静且须注意力的静态活动;陪伴玩有规则的游戏11.适当的体力活动,但也不要过长或太剧烈12.照顾者必须有足够的精神体力13.养成良好的礼貌、社交技巧、规矩的训练以增进人际关系

12学校教师的教育原则1.正确认识学生的疾病、以谅解和接纳的态度来面对孩子2.座位安排离老师较近、减少视觉刺激来源、定时提醒孩子以提升孩子的注意力3.联络簿的重要性:能将孩子在学校的状况及时响应给家长、以利进一步的行为塑造4.行为治疗5.分散过动儿、尽量别在同一班6.学习方面:注意学习障碍、妥善利用资源班教学

13儿童青少年惧学症定义:在校适应困难,学校情境在无可逃避的情下,对学校中一切活动产生极不合理的恐惧反应.症状与症候:学习困难并常缺课严重地抗拒就学明显情绪紧张焦虑不安未经父母同意留在家里父母不了解子女在校状况虚构不实理由来避免上学离开学校越久越困难回学校过正常生活上学时间相关的身心不适

14惧学症:发展三阶段第一期:心身症期(间或缺席)生理上:头痛头晕胃痛腹痛腹泻呕吐昏倒等心理上:心悸失眠食欲差情绪低落恐惧忧虑哭泣想死幻觉幻听等*小学低年级学生第二期:抗拒易怒期(一周以上缺席)反抗不安发脾气---就医检查---依然如故第三期:退缩自闭期完全不上学退缩在家逃避与外人接触**急性亚急性慢性

15惧学症:原因1.生理特质:忧郁症2.人格特质:依赖缺乏自信自我要求高挫折忍受力低问题处理能力差遇困难容易焦虑紧张生气不合群3.环境压力:入学分班换老师学业考试多老师过度严格担心同学嘲笑同学威胁4.家庭因素:亲子关系缺陷依赖分离焦虑社交能力差--溺爱过度保护放任漠视课业成绩压力--期望过高及不合理学业要求

16惧学症:原因5.学校因素:教学严厉与不合理要求的教学:揶揄及体罚同侪压力:恶性竞争一起做坏事校园暴力:被欺侮恐吓勒索学校处境与设施6.精神病理:焦虑症(恐惧家人意外)忧郁症精神分裂病

17惧学症:初段预防1.建全对恐惧心理的认知2.适当的保护及责任训练,培养健全人格3.改善亲子关系--重视孩子的感觉4.以真诚的态度理解儿童的身心症状

18惧学症:次段预防发现个案,积极辅导:家长--老师--辅导员1.建立关系:真诚耐心非权威式的2.协助个案尽量到校上课为目标3.压力处理:减轻学校压力源包涵其课业退步鼓励代替责难在家需加强课业辅导4.实施亲职教育:父母压力与情绪处理一致的态度避免第二次获利

19惧学症:次段预防5.分离焦虑的处理:渐进式,培养独立社会化能力6.同侪关系处理:改善人际关系,行为疗法,运用间接技巧,减敏感,奖励等7.师生关系的处理:与相关老师作深入沟通,一起商讨协助辅导惧学症学生的方法

20惧学症:三段预防1.身体检查2.早期察觉,早日转介精神评估3.精神评估与诊断4.心理治疗5.行为治疗6.家族治疗7.药物治疗8.住院治疗治疗预后:1.年幼型较好2.青春型视个性,问题处理,亲子关系,家长与校方互动态度而定3.2/3可完成学业,无明显情绪障碍;1/3会变成慢性,学校适应无法正常,且日后也有工作适应的问题

21情绪形成的三个层次一.原始情绪(非语言的情绪记忆)天生气质+幼时不复记忆的心理创伤二.学习情绪(语言化的情绪记忆)自我认同及家庭、学校和社会的认定三.再学习情绪(高层次的情绪认同)由深度自我反省、心理治疗或宗教得来

22王牌商数AQ=IQ+KQ+EQ+HQ+DQ+LQ+SQAQ:王牌商数(存在能力商数)IQ:智力商数(逻辑思考、语言理解与表达能力、空间概念)KQ:知识商数EQ:情绪商数(认知自己及他人情绪、妥善管理情绪、自我激励、人际关系管理、精神健康、人格特质)HQ:身体健康商数(饮食、运动、生活规律、身体状况监测、疾病处理及药物使用态度)DQ:命定商数(遗传、出生家庭概况、经济、阶级、长相)LQ:运气商数(人生意外与巧合、重大决定)SQ:灵性商数(宗教、艺术、高度自省、创造力)

23行为改变的基本法则一、增强原理:(立即性)1.赏善不赏恶[正向增强]2.处罚:遏阻不受欢迎行为消极增强:建立受欢迎行为[负向增强]3.连续增强与间歇增强;原级增强物与次级增强物二、赏罚的原则与态度:1.一心一德、贯彻始终2.以清楚的态度传递赏罚的讯息三、常用的行为改变策略:1.代币学习制度:提升学习动机2.隔离(拿掉喜欢的增强物):停止增强活动、彻除过度的注意、送进隔离室

24行为改变计划之设计要具体确定问题瞭解问题行为的前因后果选择目标行为分析问题行为的基线选定行为的后果:增强物逐步养成行为执行计划、记录、再评估

25咨商辅导的四大要素一.建立关系(Rapport):接纳,包容,支持,保密二.情绪纾解(Catharsis):负向情绪纾解后,正向的感情,思想和行动才会产生三.领悟(Insight):增进对自我及周遭世界的认识四.学习(Learning)以增加青少年好的行为为首要目标

26同理心的五个层次层次一:咨商员未专注于个案所表达的感受层次二:咨商员开始注意到个案的感受,但程度比个案自己知道的少层次三:咨商员可以表达出与个案完全相同的情感和意义层次四:咨商员能表达出个案没有表达出来较深层的感觉层次五:咨商员能表达出更多个案没表达出来的更深层的感觉

27改变带来医治 亨利‧克劳德中国学员传道部出版☆成长与医治都需要三个因素:1.恩典:是无条件的爱与接纳。2.真理:是事物的真相,善恶有分,因果关系。3.时间:成长的时间不是奢侈品,而是必需品,它使真理和恩典发生效力。☆爱是恒久忍耐,又有恩慈,爱是不嫉妒;爱是不自夸,不张狂,不做害羞的事;爱是不求自己的益处,不轻易发怒,不计算人家的恶,不喜欢不义,只喜欢真理;凡事包容,凡事相信,凡事盼望,凡事忍耐。(哥林多前书13:4-7)

28☆成长的四个构面1.与人相连:关系的建立2.与人分离:界限的设立3.分辨与接纳善恶:爱、接纳、恩典4.有成人的担当:权柄、本分、责任

29☆学习相连1.认识需要2.靠近他人3.适度地自我敞开心胸4.向扭曲的思想挑战5.冒险6.容许依赖的感觉7.学习同理心(爱人如己)

30与人分离所谓界限,在心理上是对于自己与他人为不同个体之认知,带出每个人乃具有独立的身分,包括身体、人格、态度、感觉、行为、思想、能力、愿望、选择,但也必须承认自己的有限性。明显的界限模糊,就是为或让别人负起过多的责任。发展界限:1.相连;2.渐渐分离;3.增加分离设定界限的技巧:1.得到注意2.定义你是谁,不是谁3.学习说不4.停止抱怨别人5.停止扮演受害者6.不屈不挠7.积极主动8.对坏行为设限9.选择有价值的10.自制11.接纳他人12.坦诚

31分辨与接纳善恶并存的人性正确的冲突处理态度1.同时接纳好与坏2.饶恕是需要学习的3.爱人如己4.用罪恶感来操纵是不会使人改变的,只会使别人犯更多的罪5.只有恩典能叫我们得自由6.接纳罪人,但恨恶罪7.以爱为基础的规范,而非以惧怕刑罚做基础的规范如何再接纳善恶并存:1.承认:认罪、悔改、被饶恕、得医治2.饶恕:放开伤害你的人,能释放你自己得自由3.整合负面情绪:特别是愤怒、忧伤和惧怕

32长大成人成人的标记:1.能力:温和、慈爱且坚定。2.专精知识:支持、榜样与正确的人生价值观。3.职分(接受权柄):坚定的力量做榜样,得到以爱为基础的敬畏。4.影响力:温和地纠正;建立关系;运用影响力,非控制力;学会放手;尊重孩子的选择;正确的引导。5.顺服:取了奴仆的形象;爱人如己;思想从不是黑就是白的规条转为以爱为原则。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最近更新
更多
大家都在看
近期热门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