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专利代理实务历年试题考点分析(上)

最新-专利代理实务历年试题考点分析(上)

ID:82006222

大小:12.27 MB

页数:218页

时间:2022-07-06

上传者:梦中身
最新-专利代理实务历年试题考点分析(上)_第1页
最新-专利代理实务历年试题考点分析(上)_第2页
最新-专利代理实务历年试题考点分析(上)_第3页
最新-专利代理实务历年试题考点分析(上)_第4页
最新-专利代理实务历年试题考点分析(上)_第5页
最新-专利代理实务历年试题考点分析(上)_第6页
最新-专利代理实务历年试题考点分析(上)_第7页
最新-专利代理实务历年试题考点分析(上)_第8页
最新-专利代理实务历年试题考点分析(上)_第9页
最新-专利代理实务历年试题考点分析(上)_第10页
资源描述:

《最新-专利代理实务历年试题考点分析(上)》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专利代理实务 历年试题考点分析(上)—专利申请文件撰写部分

11994年至2011年试题结构1994年-1998年(卷二)申请文件的改错,与答复审查意见通知书相关的内容;1994和1996年(卷四)无效宣告请求书(占70分)2000年-2004年权利要求书的撰写;简答题。2006年和2008年答复审查意见通知书(撰写意见陈述书,修改权利要求书,必要时给出分案申请的独立权利要求和说明分案的理由)2007年和2009年无效实务(意见陈述书,修改专利权利要求书,简答题);撰写实务(撰写发明专利申请的权利要求书,有关单一性方面的简述题)2010年权利要求书的撰写;简答题。2011年无效实务(请求书);权利要求书撰写和简答题实务考试内容涉及三个方面,通常以一个方面为主,兼顾另外两个方面。(但不要局限在已有的组合方式,应当考虑可能的变化)

22000-2004年专利申请文件撰写试卷的考试要点简介

32000年至2004年试题结构包括两个部分:1.根据客户提供的发明创造内容介绍、客户对现有技术的介绍以及检索到的对比文件撰写权利要求书。(50分)2.简答题涉及的内容包括撰写权利要求书的思路、说明书某些部分及说明书摘要的撰写、答复审查意见通知书的能力(如新颖性创造性的论述)以及需要向客户索要的材料或向客户提出的建议、或者涉及一些基本概念的答题。(50分)

42000年考题当年出题思路撰写实务考试更接近专利代理实务,由专利申请文件的改错改为根据技术交底书和对比文件撰写专利申请文件考点是否包括拓展发明构思内容:机械、电学领域考题中给出多个实施方式以考核专利代理人的概括能力,化学领域涉及多个主题鉴于第一次采用撰写申请文件的考核方式,不涉及单一性考点通过简答题考核答复审查意见通知书的能力

52000年机械试题考点1.权利要求书的撰写

6客户提供的现有技术

7技术交底书中对发明内容简介

82000年机械试题考点1.权利要求书的撰写客户所作的发明创造相对其原有产品作了三方面的改进,弄清三方面改进之间的关系以及每一方面改进分别涉及哪些技术措施,在此基础上确定以哪一方面或哪些方面改进为主;

9此项发明相对于该现有技术同时作了三个方面的改进,解决了三个方面的技术问题:(1)将封闭片的刻痕线设计成非封闭的(包括进一步改进的特征),使拉片和封闭片在开启后仍与容器保持连接,避免与容器顶盖完全分离而污染环境;(2)将封闭片与拉片连接点位置前移到靠近封闭片端部,从而使封闭片开启时不会使拉片或封闭片的灰尘或其他脏物落入容器中;(3)在拉片靠近封闭片前端的下方设置了向下伸出的锋利凸尖(包括封闭片与拉片的连接点位置向前移),从而不会由于施力过大导致拉断拉片而封闭片仍处于封闭状态而无法开启。注意:弄清三个方面改进的关系,确定以哪一种或哪一些改进方案为主。

102000年机械试题考点1.权利要求书的撰写客户所作的发明创造相对其原有产品作了三方面的改进,弄清三方面改进之间的关系以及每一方面改进分别涉及哪些技术措施,在此基础上确定以哪一方面或哪些方面改进为主。根据现有技术确定本发明最接近的现有技术和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11检索到的对比文件

122000年机械试题考点1.权利要求书的撰写客户所作的发明创造相对其原有产品作了三方面的改进,弄清三方面改进之间的关系以及每一方面改进分别涉及哪些技术措施,在此基础上确定以哪一方面或哪些方面改进为主。根据现有技术确定本发明最接近的现有技术和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针对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撰写独立权利要求,不仅应当具有较宽的保护范围(必要技术特征的确定),而且应当相对于现有技术具有新颖性和创造性。从属权利要求的数量适当、合理。独立权利要求和从属权利要求的撰写符合法、细则和指南的规定。

131.一种饮料容器的封闭开启装置,包括由刻痕线(11)围成的封闭片(2)以及与该封闭片(2)连接在一起的拉片(3),该封闭片(2)包括一个可先被撕裂的端部(21)和一个根部(22),其特征在于:所述拉片(3)与所述封闭片(2)相互连接的位置邻近该封闭片(2)的端部(21)。2.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饮料容器封闭开启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拉片(3)对应于所述封闭片(2)端部(21)的一端下方设有向下延伸的锋利凸起物(32),其自由端靠近容器顶盖的上表面。3.按照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饮料容器封闭开启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围成封闭片(2)的刻痕线(11)是非封闭的,其彼此分隔开的两端(13)终止在该封闭片(2)的根部(22)。4.按照权利要求3所述的饮料容器封闭开启装置,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封闭片(2)的根部(22)上刻痕线(11)的终止位置设有凸出物(12)。

145.按照权利要求3所述的饮料容器封闭开启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围成封闭片(2)的非封闭刻痕线(11)呈U形。(或写成:所述围成封闭片(2)的非封闭刻痕线(11)在该封闭片(2)的端部(21)为圆弧形,在该封闭片的端部(21)和根部(22)之间为两根相互平行的直线。)6.按照权利要求3所述的饮料容器封闭开启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围成封闭片(2)的非封闭刻痕线(11)为两头小中间大、且被截去一端头的橄榄形。(或写成:所述围成封闭片(2)的非封闭刻痕线(11)在在该封闭片(2)的端部为圆弧形,从该封闭片(2)的端部(21)到其根部(22)该封闭片(2)的宽度先逐渐增大再逐渐减小。)7.按照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饮料容器封闭开启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封闭片(2)与所述拉片(3)通过铆接或焊接而连接成一体。

152000年机械试题考点(续)2.简答题:三方面内容(1)考核撰写权利要求书的思路是否正确:选择最接近的现有技术并说明理由,根据最接近现有技术确定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并说明理由。(2)说明书的撰写:发明名称、技术领域、有益效果,说明书摘要。(3)答复审查意见通知书的能力:论述撰写的独立权利要求具有新颖性和创造性。

162000年电学试题考点1.权利要求书的撰写

17

18

19

202000年电学试题考点1.权利要求书的撰写撰写的独立权利要求具有较宽的保护范围:对三种并列的实施方式采用功能性限定进行概括。最接近的现有技术的选择和要解决的技术问题的确定。(虽是考点,但难度不大)

21

222000年电学试题考点1.权利要求书的撰写撰写的独立权利要求具有较宽的保护范围:对三种并列实施方式采用功能性限定进行概括。最接近的现有技术的选择和要解决的技术问题的确定。(虽是考点,但难度不大)电学领域涉及电路的权利要求应当将几个组成部分均写入到独立权利要求中。从属权利要求需要作进一步限定的技术特征也应当写入独立权利要求的前序部分(但要注意,若写入后会缩小独立权利要求保护范围的则应当在从属权利要求中以增加的附加技术特征方式撰写)涉及电路的权利要求中附图标记的标注问题从属权利要求的数量适当、合理。独立权利要求和从属权利要求的撰写符合法、细则和指南的规定。

231.一种可燃气体自动监控报警装置,包括:可燃气体探测部分(1),采用气敏传感器(A)进行监测,该气敏传感器(A)的内阻与三个电阻(R1、R2、R4)构成电桥;电压放大比较电路部分(2),根据上述电桥的不平衡电压输出控制信号;继电器执行电路部分(3),接受来自比较电路(2)的控制信号,发出执行信号;声音报警电路部分(4)和/或排风扇,由来自继电器执行电路(3)的执行信号控制;其特征在于:所述可燃气体探测部分(1)还包含一个设置在气敏传感器(A)的电阻丝和电源之间的控制电路,它控制气敏传感器(A)电阻丝以间歇方式工作。

242.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燃气体自动监控报警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电路由自激式多谐振荡器和开关三极管(T1)构成,该自激式多谐振荡器的输出端与开关三极管(T1)的基极相连接。3.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燃气体自动监控报警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电路包括自激式多谐振荡器、由三极管(T2)和两个电阻(R13、R14)构成的反相器以及开关三极管(T1),该自激式多谐振荡器的输出端与该反相器的三极管(T2)的基极相连接,该反相器的三极管(T2)的集电极分别经该反相器中的两个电阻(R13、R14)之一与该开关三极管(T1)的集电极和基极相连接。4.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燃气体自动监控报警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电路由自激式多谐振荡器、开关三极管(T1)和继电器(J1)构成,该自激式多谐振荡器的输出端与该开关三极管(T1)的基极相连接,该继电器(J1)串接在该开关三极管(T1)的集电极回路中,该继电器(J1)的接点(K1)串接在气敏传感器(A)的电阻丝和电源之间。

255.按照权利要求1至4中任一项所述的可燃气体自动监控报警装置,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电桥中的两个分压电阻(R2、R4)之间接入一个可变电阻(R3),以调节该两桥臂上的电阻比。6.按照权利要求2至4中任一项所述的可燃气体自动监控报警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自激式多谐振荡器产生的矩形波使所述气敏传感器(A)的停止时间为工作时间的2至8倍。

262000年电学试题考点(续)2.简答题:(与2000年机械考题简答题相同)三方面内容(1)考核撰写权利要求书的思路是否正确:选择最接近的现有技术并说明理由,根据最接近现有技术确定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并说明理由。(2)说明书的撰写:发明名称、技术领域、有益效果,说明书摘要。(3)答复审查意见通知书的能力:论述撰写的独立权利要求具有新颖性和创造性。

272000年化学试题考点1.权利要求书的撰写

28理解发明并分析保护主题1.通过阅读客户提供的发明材料的介绍,得知本发明涉及三项技术主题:添加剂,即具有结构式(I)的二磺酸酯衍生物;添加有上述添加剂的非水性电解液;包含有上述非水性电解液的可充电电池。2.由于二磺酸酯衍生物是已知化合物,因此将该添加剂本身作为一项要求保护的主题不具有新颖性,因此不应当将这种添加剂作为本申请要求保护的技术主题,但是当将该添加剂添加到可充电电池的常规非水性电解液中,能够使可充电电池具有优异循环特性,因而可以将由这种添加剂组成的非水性电解液和包含有上述非水性电解液的可充电电池作为本发明专利申请要求保护的主题。3.这两项技术主题之间有共同的特定技术特征,即将上述二磺酸酯衍生物作为非水性添加液的添加剂,因此两者属于一个总的发明构思,可以合案申请。

292000年化学试题考点1.权利要求书的撰写由客户所提供的技术资料可知其发现一种可用于充电电池的非水性电解液的添加剂,其涉及到三方面的技术主题:添加剂、包含有此添加剂的非水性电解液和可充电锂电池。如何最后确定要求保护客体的主题——非水性电解液和可充电电池(因为化合物已知,以化合物为特征的添加剂不具备新颖性)。两个独立权利要求的主题名称需要加以限定,且这两个独立权利要求分别采用开放式和封闭式写法,并得到说明书支持。独立权利要求中含量数值范围端值的选定以及必须写明什么类型的百分含量。从属权利要求的数量适当、合理。(化学领域中有类似“最好”的词语可以写成一项从属权利要求。)独立权利要求和从属权利要求的撰写符合法、细则和指南的规定、尤其是指南第二部分第十章规定。

30有关非水性电解液独立权利要求撰写的说明:1.非水性电解液产品权利要求撰写方式的选择按照《专利审查指南》第二部分第十章第4.3节的规定,对于化学产品发明,首先应当考虑采用产品的结构和/或组成特征来表征;对于仅用化学名称或者结构式或者组成不能清楚表征的结构不明的化学产品,允许用物理-化学参数来表征化学产品;对于用制备方法之外的其他特征不能充分表征的化学产品,才允许用制备方法来表征化学产品。本发明的非水性电解液为组合物发明,其组成特征是明确的,包括非水性溶剂、溶质盐和结构式(I)的二磺酸酯衍生物,及其相应的浓度,这些特征可以清楚地表征产品发明。因此,对于本发明的非水性电解液产品,应当采用组成特征来撰写权利要求。

312.非水性电解液独立权利要求应写入的必要技术特征首先,非水性电解液这一技术主题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的必要技术特征应当包括所述结构式(I)的二磺酸酯衍生物添加剂以及结构式(I)中R和X基团的范围限定。其次,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仅靠添加剂本身是不够的,还需要将该添加剂置于合适的非水性电解液中来实现添加剂的效力。因此,非水性电解液产品发明的必要技术特征还应包括其他基本组分。其中,非水性电解液的基本组分包括:由高介电溶剂和低粘度溶剂组成的非水性溶剂、溶于其中的溶质盐。此外,由于在客户提供的技术说明中明确指出,所述二磺酸酯衍生物在非水性电解液中的含量过高或过低都不能获得所希望的电池性能。因此,除基本组分特征外,还应将二磺酸酯衍生物在非水性电解液中的含量作为非水性电解液产品发明的必要技术特征。以上必要技术特征的总和构成了非水性电解液产品发明的技术方案,使之区别于现有技术中的其它技术方案。

323.非水性电解液独立权利要求撰写时需注意的问题独立权利要求的主题名称不能仅写成电解液,应当给予性质限定:“非水性电解液”或用途限定“用于可充电锂电池的电解液”。其次,由客户的技术说明及所提供的实施方式可知,非水性电解液由三种组分组成,并且只有这三种组分,因此应当采用封闭式写法。在具体写明技术特征时,应当根据客户提供的发明简介和各个实施例并结合化学领域的常识,对所述结构式(I)中的R基团、X基团和添加剂的含量进行合理概括:其中对于R基团,由优选实施例包括甲基、乙基、丙基、异丙基和己基概括成C1-C6烷基,对于X基团,由优选实施例包括C2、C3、C4或C6亚烷基概括成C2-C6亚烷基;对于二磺酸酯衍生物在电解液总重量中的含量,由优选实施例包括0.3%、1%、3%、10%、15%或20%可概括成客户在技术交底书中所希望保护的范围0.1-20%,从而为客户争取尽可能大的保护范围。

33非水性电解液产品权利要求撰写1.一种非水性电解液,由非水性溶剂和溶于其中的溶质盐以及具有结构式(I)的二磺酸酯衍生物组成:(I),其中R表示C1-C6烷基,X表示C2-C6亚烷基;结构式(I)的二磺酸酯衍生物的含量为电解液总重量的0.1-20%;非水性溶剂由高介电溶剂和低粘度溶剂组成。”

34非水性电解液的从属权利要求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非水性电解液,其中结构式(I)中的取代基R是选自甲基、乙基、丙基或异丙基的基团。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非水性电解液,其中结构式(I)的二磺酸酯衍生物的含量为电解液总重量的1-15%。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非水性电解液,其中的高介电溶剂是环状碳酸酯,其中的低粘度溶剂是线性碳酸。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非水性电解液,其中的高介电溶剂是碳酸乙酯、碳酸丙酯或碳酸丁酯,其中的低粘度溶剂是碳酸二甲酯、碳酸甲基乙酯或碳酸二乙酯。6.根据权利要求1、2、4或5所述的非水性电解液,其中的高介电溶剂与低粘度溶剂的体积比为1:9-4:1。7.根据权利要求1、2、4或5所述的非水性电解液,其中的溶质盐的浓度为0.1-3M。”

35对非水性电解液从属权利要求撰写的三点说明:(1)实施例1-10中,所述结构式(I)的二磺酸酯衍生物的含量在0.3%和20%的情况下其电容保持率仅为80.8%和80.2%,较现有技术提高不多,因此0.3%和20%的含量不作优选,因此在权利要求3中,仅取1-15%作为进一步限定的优选含量。(2)由于权利要求3为一项多项从属权利要求,考虑到多项从属权利要求不得作为另一项多项从属权利要求的引用基础,因此多项从属权利要求6和7均未引用权利要求3。(3)从应试角度考虑,不需要针对非水性电解液中溶质盐的选用撰写一项非水性电解液的从属权利要求,因为在客户提供的材料中明确写明仅对可充电锂电池才作出此种优选。而在平时专利代理实务中,就需要与客户就这一问题作进一步沟通,探讨非水性电解液这一技术主题对溶质盐材料选用的优选方案是否还有其他应用场合,以确定要否针对非水性电解液中溶质盐的选用撰写一项非水性电解液的从属权利要求。

361.可充电锂电池产品独立权利要求的撰写对于利用上述非水性电解液制成的可充电锂电池产品来说,其结构或组成可以清楚地表征电池产品,因此相应的权利要求应当使用产品的结构和/或组成特征来表征。基于客户提供的技术资料中并没有将非水性电解液用于除可充电锂电池外的其它可充电锂电池,就考试而言,独立权利要求的主题名称应当限定为可充电锂电池。其次,可充电锂电池是公知产品,基本结构和/或组成为本领域熟知,其主题“可充电锂电池”已隐含了基本结构和/或组成特征,因此不必再在独立权利要求中一一列出,与此相应,独立权利要求应当采用开放式的撰写方式。可充电锂电池产品权利要求撰写

37确定可充电锂电池独立权利要求的必要技术特征:本发明通过在可充电锂电池所用非水性电解液中加入结构式(I)的二磺酸酯衍生物作为添加剂,克服了技术障碍,提高了电池循环性能。因此,可充电锂电池产品发明区别与现有技术的必要技术特征是上述添加了结构式(I)的二磺酸酯衍生物的非水性电解液。此外,由于可充电锂电池是公知产品,其基本结构和/或组成是本领域所熟知的,其主题“可充电锂电池”已经隐含了其基本结构和/或组成特征,因此,本发明可充电锂电池的必要技术特征为:可充电锂电池,和上述添加了结构式(I)的二磺酸酯衍生物的非水性电解液。为使撰写的独立权利要求具有新颖性和创造性,在该独立权利要求中,应当写明其包括“如权利要求1-6任一项所述的非水性电解液”。另外,由于在后续从属权利要求中要对阴极和阳极材料作进一步优选限定,在独立权利要求中最好写明其包括阴极和阳极。最后撰写的可充电锂电池的独立权利要求:8.一种可充电锂电池,包括阴极、阳极和权利要求1-7中任一项所述的非水性电解液。

382.可充电锂电池从属权利要求的撰写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可充电锂电池,其中溶质盐选自LiPF6、LiBF4、LiOSO2CF3、LiN(SO2CF3)2、LiPF3(CF3)3的化合物。10.根据权利要求8或9所述的可充电锂电池,其中阴极活性材料是至少一种选自钴、锰、镍、铬、铁、钒的金属和锂的复合金属氧化物。11.根据权利要求8或9所述的可充电锂电池,其中阳极活性材料选自石墨、热解碳、焦炭、碳纤维、锂或锂合金。三点说明:(1)对于权利要求9,由于在客户提供的技术资料中指出,溶质盐优选现有技术中含氟而不含砷和锑的那些锂盐,现有技术检索到的对比文件中公开了常用的溶质盐为LiPF6、LiBF4、LiClO4、LiAsF6、LiOSO2CF3、LiN(SO2CF3)2、LiAlCl4、LiSbF6、LiPF3(CF3)3等。因此,除本发明实施例中所采用的LiPF6、LiBF4、LiN(SO2CF3)2、LiPF3(CF3)3外,还可以从检索到的对比文件中选取LiOSO2CF3作为对溶质盐的优选限定。

39(2)对于权利要求9,虽然在试验1-10中所采用的阴极活性材料分别是LiCoO2、LiNiO2、LiFeO2或LiMnO2,但在客户提供的技术资料中指出,作为可充电锂电池的阴极活性材料,可使用至少一种选自钴、锰、镍、铬、铁、和钒的金属和锂的复合金属氧化物。在此,可以将所述阴性活性材料进一步限定为“选自钴、锰、镍、铬、铁、钒的金属和锂的复合金属氧化物”,这样一来,既由该项从属权利要求争取一个更稳定的保护,又尽可能争取了更宽的从属权利要求保护范围。(当然还可以像教材那样再写一项进一步作出限定的从属权利要求)(3)对于权利要求10,试验1-10中采用的阳极活性材料为天然石墨和人造石墨,但在客户提供的技术资料中指出,作为可充电锂电池的阳极活性材料,可使用具有石墨型晶体组织的能够嵌入并脱嵌出锂的碳质材料例如石墨(如天然石墨和人造石墨)、热解碳、焦炭、碳纤维以及锂或锂合金等。在此,可以将所述阳极活性材料进一步限定为石墨、热解碳、焦炭、碳纤维、锂或锂合金,以便尽可能争取更宽的从属权利要求保护范围。(教材中进一步限定为天然石墨或人造石墨的从属权利要求必要性不大)

402000年化学试题考点(续)2.简答题:(与2000年机械考题简答题相同)三方面内容(1)考核撰写权利要求书的思路是否正确:选择最接近的现有技术并说明理由,根据最接近现有技术确定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并说明理由。(2)说明书的撰写:发明名称、技术领域、有益效果,说明书摘要。(3)答复审查意见通知书的能力:论述撰写的独立权利要求具有新颖性和创造性。

412002年机械试题考点1.权利要求书的撰写

42附件2的附图(即客户提供的现有技术)

43附件1的附图1和2(本发明的第一种实施方式)

44附件1的附图3和4(本发明的第二种实施方式)

45附件3的附图(即检索到的现有技术)

46对两种实施方式相同和不同改进之处的分析两种实施方式的共同改进之处:-填料箱1与第一压盖3为分体结构;第一压盖3具有伸向密封空间10中的轴向突出部3b;通过螺栓等固定件11将第一压盖3固定在机器壳体6上;-对于具有上述结构第一压盖的轴密封装置,在第一压盖3和填料箱1之间通过填料夹紧机构5连接,可使两者沿轴向相对移动,从而实现良好而可靠的轴密封;

47对两种实施方式相同和不同改进之处的分析两种实施方式的共同改进之处(续):-对于具有上述结构第一压盖3和填料夹紧机构5的轴密封装置,当使填料箱1的第一凸缘1a上供螺纹轴15穿过的通孔16与螺纹轴15之间的间隙与转轴9的加工偏心度相适应,则填料箱1以可自动调节填料箱1相对于第一压盖3的径向位置的方式,这样就可保证填料箱1与转轴9之间的径向相对位置不因转轴9的偏心而改变,从而实现良好而稳定的轴密封;-对于具有上述结构第一压盖3和填料夹紧机构5的轴密封装置,当在填料箱1的第一凸缘1a和填料夹紧机构5的螺母17之间设置了如螺旋压缩弹簧18或橡胶弹性套筒那样的弹性部件时,填料箱1以可自动调节填料箱1相对于第一压盖3的轴向位置的方式(即将填料箱1以可沿轴向相对移动的方式)连接到第一压盖3上,从而实现良好而稳定的轴密封。

48对两种实施方式相同和不同改进之处的分析两种实施方式的主要区别仅仅在于填料箱与第二压盖的连接方式:在第一种实施方式中,第二压盖通过螺栓与填料箱靠近大气区域侧的一端固定连接;在第二种实施方式中,第二压盖是通过第二填料夹紧机构与填料箱靠近大气区域侧的一端可调节地连接。

492002年机械试题考点1.权利要求书的撰写撰写的独立权利要求具有较宽的保护范围:两种实施方式关系的确定;采用功能性限定;本发明所解决技术问题的确定。

50当年确定的独立权利要求答案1.一种压盖填料轴密封装置,在由机器壳体(6)延伸出的转轴(9)上沿轴向设置固定在壳体(6)上的的第一压盖(3)、第二压盖(4),所述两压盖(3、4)之间设置有充满填料(2)的密封空间(10),围绕所述第一和第二压盖(3、4)以及密封空间(10)的外周部套装有其一端与第二压盖(4)连接的填料箱(1),其特征在于:该填料箱(1)套装第一压盖(3)轴向突出部(3b)的另一端处设置可自动调节两者相对位置的第一填料夹紧机构(5)。

51考前培训教材中确定的独立权利要求1.一种使用压盖填料的轴密封装置,其包括-位于封液区侧、且固定在机器壳体(6)上的第一压盖(3),-套装于由机器壳体(6)延伸出的转轴(9)上的填料箱(1),-位于大气区侧、且与该填料箱(1)靠近大气区侧的一端相连接的第二压盖(4),以及-置于该填料箱(1)的内壁和该转轴(9)之间密封空间(10)内、且被第一压盖(3)和第二压盖(4)夹压住的填料(2);其特征在于:所述填料箱(1)与所述第一压盖(3)是分体的;所述填料箱(1)靠近封液区侧的一端具有径向向外伸出的第一凸缘(1a);所述第一压盖(3)具有向所述密封空间(10)突出的轴向突出部(3b);所述填料箱(1)的第一凸缘(1a)通过第一填料夹紧机构(5)与所述第一压盖(3)相连接,通过第一填料夹紧机构(5),可使所述填料箱(1)沿着所述第一压盖(3)轴向突出部(3b)的外表面作轴向移动。

522002年机械试题考点1.权利要求书的撰写撰写的独立权利要求具有较宽的保护范围:两种实施方式关系的确定;采用功能性限定;本发明所解决技术问题的确定。单一性考点的引入(非强制性的考点)。两种方式(写成一项独立权利要求还是写成两项并列独立权利要求)撰写权利要求书时应当注意的问题。从属权利要求的数量适当、合理。独立权利要求和从属权利要求的撰写符合法、细则和指南的规定。明确应当在权利要求中加上附图标记。

532.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轴密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填料夹紧机构(5)包括以螺纹连接方式固定在第一压盖(3)上并向着所述填料箱(1)延伸的螺纹轴(15)以及可拧在该螺纹轴(15)端部螺纹上的螺母(17),所述填料箱(1)的第一凸缘(1a)上设有供该螺纹轴(15)穿过的通孔(16)。3.按照权利要求2所述的轴密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填料箱(1)的第一凸缘(1a)上的通孔(16)孔径比第一填料夹紧机构(5)的螺纹轴(15)直径之差根据所述转轴(9)的加工偏心度来确定。4.按照权利要求3所述的轴密封装置,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填料箱(1)的第一凸缘(1a)和所述第一填料夹紧机构(5)的螺母(17)之间设置有套装在所述螺纹轴(15)上的螺旋压缩弹簧(18)或橡胶弹性套筒。5.按照权利要求2所述的轴密封装置,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填料箱(1)的第一凸缘(1a)和所述第一填料夹紧机构(5)的螺母(17)之间设置有套装在所述螺纹轴(15)上的螺旋压缩弹簧(18)或橡胶弹性套筒。6.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轴密封装置,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第一压盖(3)的轴向突出部(3b)和所述填料箱(1)相向周面之间设置O形密封环(12)。

547.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轴密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填料箱(1)在靠近大气区侧的一端还具有一径向向外伸出的第二凸缘(1b),所述第二压盖(4)和所述填料箱(1)靠近大气区侧一端的连接位置位于此第二凸缘(1b)处。8.按照权利要求1至7中任一项所述的轴密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压盖(4)和所述填料箱(1)靠近大气区侧一端的连接采用了固定连接。9.按照权利要求1至7中任一项所述的轴密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压盖(4)具有环状凸缘(4a)和朝着所述密封空间(10)方向伸出的轴向突出部(4b),所述第二压盖(4)的环状凸缘(4a)通过第二填料夹紧机构(20)与述填料箱(1)靠近大气区侧的一端相连接,通过第二填料夹紧机构(20),可使所述第二压盖(4)的轴向突出部(4b)沿着所述填料箱(1)的内壁作轴向移动。

55按照权利要求9所述的轴密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填料夹紧机构(20)包括以螺纹连接方式固定在所述填料箱(1)上并向着所述第二压盖(4)的环向凸缘(4a)延伸的螺纹轴(21)以及可拧在该螺纹轴(21)端部螺纹上的螺母(23),所述第二压盖(4)的环向凸缘(4a)上设有供该螺纹轴(21)穿过的通孔(22)。按照权利要求10所述的轴密封装置,其特征在于:第二压盖(4)的环向凸缘(4a)上通孔(22)的孔径与第二填料夹紧机构(20)的螺纹轴(21)直径之差根据所述转轴(9)的加工偏心度来确定。12.按照权利要求11所述的轴密封装置,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第二压盖(4)的环向凸缘(4a)上和所述第二填料夹紧机构(20)的螺母(23)之间设置有套装在第二填料夹紧机构(20)的螺纹轴(21)上的螺旋压缩弹簧(24)或橡胶弹性套筒。13.按照权利要求10所述的轴密封装置,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第二压盖(4)的环向凸缘(4a)上和所述第二填料夹紧机构(20)的螺母(23)之间设置有套装在第二填料夹紧机构(20)的螺纹轴(21)上的螺旋压缩弹簧(24)或橡胶弹性套筒。14.按照权利要求9所述的轴密封装置,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填料箱(1)内壁和所述第二压盖(4)的轴向突出部(4b)的相向周面之间设置O形密封环(25)。

562002年机械试题考点(续)2.简答题:三方面内容(1)考核撰写权利要求书的思路是否正确:选择最接近的现有技术并说明理由,根据最接近现有技术确定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并说明理由,说明写成一项独立权利要求的理由或者写成两项并列独立权利要求的理由。(2)说明书的撰写:有益效果。(3)答复审查意见通知书的能力:论述撰写的独立权利要求具有新颖性和创造性,论述并列独立权利要求之间具有单一性。

572002年电学试题考点1.权利要求书的撰写理解发明的内容以确定五种实施方式关系。

58

59

60

61理解和分析发明的实质内容-明确五种双频带振荡装置之间的关系:后四种双频带振荡装置是对第一种双频带振荡装置的结构作出进一步改进-每一种双频带振荡装置均包括四个主要组成部分(第一振荡器、第二振荡器、耦合电路和放大器)以及电压切换装置-每一种双频带振荡装置的耦合电路都包括两个阴极彼此对接后再连接到放大器输入端的第一开关二极管和第二开关二极管;该耦合电路还包括第一耦合电容3c、第二耦合电容3d、第一馈电电阻3e和第二馈电电阻3f-第二种双频带振荡装置的耦合电路中相对于第一种双频带振荡装置的耦合电路还包括一个与第一耦合电容3c相串联的电感线圈3h,以消除低频频带中的高频干扰

62理解和分析发明的实质内容(续)-第三种双频带振荡装置的耦合电路中相对于第一种双频带振荡装置的耦合电路还包括一个与第二耦合电容3d相串联的电阻3i,以保证输入放大器的两个振荡信号的电平相一致;-第四种双频带振荡装置的耦合电路中相对于第一种双频带振荡装置的耦合电路还包括一个与第一耦合电容3c相串联的电感线圈3h和一个与第二耦合电容3d相串联的电阻3i;-第五种双频带振荡装置的耦合电路中相对于第二种双频带振荡装置的耦合电路还包括一个与第一耦合电容3c和电感线圈3h相串联的电阻3i。由此可知,应当针对第一种双频带振荡装置撰写独立权利要求1。

632002年电学试题考点1.权利要求书的撰写五种实施方式关系的确定。最接近的现有技术的选择和要解决的技术问题的确定。(虽是考点,但难度不大)

64

65

662002年电学试题考点1.权利要求书的撰写五种实施方式关系的确定。最接近的现有技术的选择和要解决的技术问题的确定。(虽是考点,但难度不大)独立权利要求的撰写:电学领域涉及电路的权利要求应当将几个组成部分均写入到独立权利要求中;功能性限定的讨论;力求具有较宽的保护范围(过渡从属权利要求的撰写)。从属权利要求进一步具体限定成另四种实施方式。涉及电路的权利要求中附图标记的标注问题。独立权利要求和从属权利要求的撰写符合法、细则和指南的规定。

67当年考试时确定的答案1.一种双频振荡装置,包括-输出第一频带的振荡信号的第一振荡器(1),-输出第二频带的振荡信号的第二振荡器(2),-择一地向所述第一振荡器(1)或所述第二振荡器(2)提供电源电压的电压切换装置(5),-放大所述第一频带振荡信号或所述第二频带振荡信号的放大器(4),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串联连接在所述第一振荡器(1)和所述放大器(4)之间的、同时将所述第一频带的振荡信号输入所述放大器(4)的第一开关二极管(3a),-串联连接在所述第二振荡器(2)和所述放大器(4)之间的、同时将所述第二频带的振荡信号输入所述放大器(4)的第二开关二极管(3b),通过提供电源电压,可使所述第一振荡器(1)工作,并使所述第一开关二极管(3a)同步导通,同时使得所述第二开关二极管(3b)不导通,或者使所述第二振荡器工作,并使所述第二开关二极管(3b)同步导通,同时使得所述第一开关二极管(3a)不导通。

68考前培训教材中给出的独立权利要求1.一种双频振荡装置,包括-输出第一频带的振荡信号的第一振荡器(1),-输出第二频带的振荡信号的第二振荡器(2),-择一地向所述第一振荡器(1)或所述第二振荡器(2)提供电源电压的电压切换装置(5),-用于对所述第一频带振荡信号或所述第二频带振荡信号进行放大的放大器(4),-用于将所述第一频带振荡信号或所述第二频带振荡信号输入到所述放大器(4)的耦合电路(3),其特征在于:所述耦合电路(3)包括串联连接在所述第一振荡器(1)和所述放大器(4)之间、与所述第一振荡器(1)同步导通的第一开关二极管(3a),以及串联连接在所述第二振荡器(2)和所述放大器(4)之间、与所述第二振荡器(2)同步导通的第二开关二极管(3b),所述第一开关二极管(3a)和所述第二开关二极管(3b)的阴极对接,并与所述放大器(4)的输入端相连。

692.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频振荡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耦合电路(3)还包括第一耦合电容(3c),第二耦合电容(3d),所述第一振荡器(1)具有第一振荡晶体三极管(1a),所述第二振荡器(2)具有第二振荡晶体三极管(2a),所述第一开关二极管(3a)的阳极与所述第一振荡晶体三极管(1a)的集电极直流地连接,且经过第一耦合电容(3c)与第一振荡晶体三极管(1a)的发射极连接,所述第二开关二极管(3b)的阳极与所述第二振荡晶体三极管(2a)的集电极直流地连接,且经过第二耦合电容(3d)与所述第二振荡晶体三极管(2a)的发射极连接,所述电压切换装置(5)将电源电压提供到所述第一振荡晶体三极管(1a)的集电极或所述第二振荡晶体三极管(2a)的集电极。3.按照权利要求2所述的双频振荡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频带的振荡信号的频率比所述第二频带的振荡信号的频率低,在所述耦合电路(3)中,所述第一耦合电容(3c)上串联连接一个电感线圈(3h),由所述第一耦合电容(3c)和所述电感线圈(3h)产生的共振频率与第一频带的中心频率相一致。

704.按照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双频振荡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振荡器(2)的振荡信号的电平大于所述第一振荡器(1)的振荡信号的电平,在所述耦合电路(3)中,在所述第二耦合电容(3d)上串联有一个用于调整振荡信号电平的耦合电阻(3i),使得输入所述放大器(4)的两个振荡信号的电平相一致。5.按照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双频振荡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振荡器(1)的振荡信号的电平大于所述第二振荡器(1)的振荡信号的电平,在所述耦合电路(3)中,所述第一耦合电容(3c)上串联有一个用于调整振荡信号电平的耦合电阻(3i),使得输入所述放大器(4)的二个振荡信号的电平相一致。

712002年电学试题考点(续)2.简答题:(比机械考题少了一道关于单一性方面的问题)三方面内容(1)考核撰写权利要求书的思路是否正确:选择最接近的现有技术并说明理由,根据最接近现有技术确定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并说明理由。(2)说明书的撰写:有益效果。(3)答复审查意见通知书的能力:论述撰写的独立权利要求具有新颖性和创造性。

722002年化学试题考点1.权利要求书的撰写

73理解发明分析保护主题由客户提供的技术资料可知涉及碱性二氧化硅溶胶、其制备方法和三种应用(用作造纸原料的添加剂、用作絮凝剂、用于制备铅酸电池的不流动凝胶电解质),而对于制备铅酸电池的不流动凝胶电解质来说进一步还可涉及到不流动凝胶电解质、其制备方法及用途三个主题。(另检索到的对比文件还涉及到碱性二氧化硅溶胶的另一种应用——作为催化剂的载体)碱性二氧化硅溶胶、其制备方法和三种应用这五个主题之间具有单一性,可合案提出发明专利申请;而对于不流动凝胶电解质、其制备方法及用途三个主题与前一组发明不具有单一性,且公开也不充分,应当建议客户补充材料后另行提出一件发明专利申请。对于前五个主题,显然应当以产品发明和制备方法发明为主。此外,虽然从提供的材料来看是发明了一种制备方法,似乎应当将方法发明作为第一项独立权利要求,但从单一性考虑以及产品发明更容易得到保护,应当将产品发明作为第一项独立权利要求。

74理解发明分析保护主题(续)对于所述碱性二氧化硅溶胶的三种应用来说,现有技术公开了二氧化硅溶胶可以用作造纸原料的添加剂,根据专利审查指南第二部分第十章6.2节的规定,本申请的碱性二氧化硅溶胶作为一种新的组合物产物,其用作造纸原料的添加剂的用途可以从结构或者组成相似的已知产品预见到,不具备创造性,因此确定这一种应用不作为本申请要求保护的主题;而对于用作絮凝剂的用途,由于客户作出的发明简介中有关这方面的内容过于简单,存在着未充分公开这一用途发明的缺陷,因此也不宜将其作为要求保护的主题,除非客户补充有关具体内容;最后仅仅将在制备铅酸电池的不流动凝胶电解质中的用途作为一项要求保护的主题。说明:当年确定的答案中将三种用途均作为要求保护的主题(但所占分值较低)

752002年化学试题考点1.权利要求书的撰写由客户所提供的技术资料可知其涉及碱性二氧化硅溶胶、其制备方法和三种应用(用作絮凝剂、造纸添加剂、制备铅酸电池的不流动凝胶电解质)。但对于制备铅酸电池的不流动凝胶电解质而言,其可涉及到的三个主题(不流动凝胶电解质、其制备方法及用途)与前一组发明不具有单一性,公开也不充分。(注:检索到的对比文件还涉及到作为催化剂载体的用途)产品和制备方法独立权利要求应当以产品独立权利要求为主,以争取得到更有力的保护。

76针对最重要的产品发明撰写权利要求(1)碱性二氧化硅溶胶产品权利要求撰写方式的选择碱性二氧化硅溶胶实质上为组合物发明,可以用产品的结构和/或组成特征来表征。按照《专利审查指南》第二部分第十章第4.3节的规定,对于化学产品发明,首先应当考虑采用产品的结构和/或组成特征来表征;对于仅用化学名称或者结构式或者组成不能清楚表征的结构不明的化学产品,允许用物理——化学参数来表征化学产品;对于用制备方法之外的其他特征不能充分表征的化学产品,才允许用制备方法来表征化学产品。尽管在客户提供的发明简介资料中,本申请的碱性二氧化硅溶胶制备方法是主要的技术创新点,但由于所述碱性二氧化硅溶胶的组成特征和物理——化学参数是明确的,包括二氧化硅浓度、溶胶平均颗粒直径、离子浓度等,这些特征可以清楚地表征产品发明。因此,对于本申请的碱性二氧化硅溶胶产品发明,应当采用组成特征结合物理-化学参数的方式来撰写权利要求。

77(2)列出碱性二氧化硅溶胶技术主题的全部技术特征由客户作出的发明简介可知,本发明碱性二氧化硅溶胶的技术特征包括二氧化硅的浓度、二氧化硅平均颗粒直径、硫酸根离子浓度和钠离子浓度。对于二氧化硅浓度来说,在两个实施例中分别为41wt%和48wt%,而在发明简介中提到现有技术不能制备出浓度大于38%的溶胶,优选浓度为45-52wt%;对于颗粒尺寸来说,两个实施例中的平均颗粒直径分别为4.4nm和6.1nm,而发明简介中提到颗粒尺寸为1-10nm;(在此处说明一下原考题存在问题可能会对答案带来的影响以及考前培训教材所作出的修改)对于硫酸根离子浓度,两个实施例中未给出具体数值,但在发明简介中说明最终产物中的硫酸根离子浓度优选为100-170mg/l,钠离子浓度优选为0.27-0.40wt%。(在此处说明一下原考题存在问题可能会对答案带来的影响以及考前培训教材所作出的修改)

78(3)撰写独立权利要求关于三个技术特征写法的讨论平均颗粒尺寸:1-10nm,1-7nm,1-6.9nm,1-6.1nm,4.4-6.1nm;二氧化硅浓度:大于38wt%,45-52wt%,41-48wt%,38-52wt%;硫酸根离子和钠离子浓度:硫酸根离子浓度优选为100-170mg/l,钠离子浓度优选为0.27-0.40wt%。

79(3)撰写独立权利要求几种碱性二氧化硅溶胶独立权利要求写法的讨论1.一种碱性二氧化硅溶胶,其中二氧化硅的浓度大于38wt%,二氧化硅颗粒的平均尺寸大于或等于1nm,小于7nm。(原答案)1.一种碱性二氧化硅溶胶,其中二氧化硅的浓度为41-52wt%,二氧化硅颗粒的平均尺寸为1-6.1nm。(有的老师给的修正答案)1.一种碱性二氧化硅溶胶,其中二氧化硅的浓度大于38wt%、小于或等于52wt%,二氧化硅颗粒的平均尺寸为4.4-6.1nm。(供讨论的答案)1.一种碱性二氧化硅溶胶,其中二氧化硅的浓度大于38wt%、小于或等于52wt%,二氧化硅颗粒的平均尺寸为4.0-6.9nm。(考前培训教材给出的相应修正答案)

802002年化学试题考点1.权利要求书的撰写由客户所提供的技术资料可知其涉及碱性二氧化硅溶胶、其制备方法和三种应用(用作絮凝剂、造纸添加剂、制备铅酸电池的不流动凝胶电解质)。但对于制备铅酸电池的不流动凝胶电解质而言,其可涉及到的三个主题(不流动凝胶电解质、其制备方法及用途)与前一组发明不具有单一性,公开也不充分。(注:检索到的对比文件还涉及到作为催化剂载体的用途)产品和制备方法独立权利要求应当以产品独立权利要求为主,以争取得到更有力的保护。产品独立权利要求能够用结构特征或性能参数限定清楚的话,不要用制备方法来限定。独立权利要求涉及组分含量的数值范围应当体现出与现有技术的差别,并体现出对现有技术作出创造性的贡献,而且也应当有足够的实施例来支持。独立权利要求中应当包含必要技术特征,以及从属权利要求的优选限定。从属权利要求的数量适当、合理。(化学领域有类似“最好”表示词语可以写成一项从属权利要求。)独立权利要求和从属权利要求的撰写符合法、细则和指南的规定、尤其是指南第二部分第十章规定。

81针对最重要的产品发明撰写权利要求(续)(4)撰写从属权利要求“2.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碱性二氧化硅溶胶,其中二氧化硅颗粒的平均粒径为4.0-6.1nm。(原答案中无此权利要求)3.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碱性二氧化硅溶胶,其中二氧化硅颗粒的平均粒径为4.4-6.1nm。4.按照权利要求1至3中任一项所述的碱性二氧化硅溶胶,其中二氧化硅的浓度为45-52wt%(按照当年给出的试题条件也可写成41-48wt%)。5.按照权利要求1至3中任一项所述的碱性二氧化硅溶胶,其包含硫酸根离子浓度为100-170mg/l,钠离子浓度为0.27-0.40wt%。”(注意:原考题中两种离子浓度采用不同的单位,明显不当,故考前培训教材中对两种离子浓度的单位作出了修改)说明:按照当年试题给出的条件,为使权利要求4中的二氧化硅浓度为45-52wt%能得到说明书的支持,应当向客户提出补充该权利要求数值范围两端值附近(最好是端值)的实施例。

82针对其他发明撰写权利要求(1)方法独立权利要求“6.一种生产权利要求1所述碱性二氧化硅溶胶的方法,包括下列步骤:-将碱金属硅酸盐的水溶液在室温下通过强阳离子交换柱,得到PH值为2-3.5的不稳定酸性溶胶;-剧烈搅拌所述酸性溶胶,并加入碱性硅酸盐,使PH值变成9-11,从而使酸性溶胶在室温下稳定化;-将稳定化的溶胶装入适当的蒸发器中,在真空和温度为90-98ºC的条件下加热浓缩,直到二氧化硅的重量浓度达到5-15wt%、PH值为9-10;-对所述浓缩后的溶胶进行冷超滤,在4小时内将温度降低到15-30ºC;-对冷超滤后的溶胶,调节其中的经超滤浓缩的阳离子和阴离子的含量使所获得的二氧化硅溶胶达到稳定,从而制得其中二氧化硅浓度大于38wt%小于等于52wt%、平均粒径为4.0-6.9nm的碱性二氧化硅溶胶。”(原答案)

83针对其他发明撰写权利要求(1)方法独立权利要求考前培训教材料中给出的答案:“6.一种生产权利要求1所述碱性二氧化硅溶胶的方法,包括下列步骤:-将碱金属硅酸盐的水溶液在室温下通过强阳离子交换柱,得到PH值为2-3.5的不稳定酸性溶胶;-剧烈搅拌所述酸性溶胶,并加入碱性硅酸盐,使PH值变成9-11,从而使酸性溶胶在室温下稳定化;-将稳定化的溶胶装入适当的蒸发器中,在真空和温度为90-98ºC的条件下加热浓缩,直到二氧化硅的重量浓度达到5-15wt%、PH值为9-10;-对所述浓缩后的溶胶进行冷超滤,在4小时内将温度降低到15-30ºC,从而制得其中二氧化硅浓度为38-52wt%、平均粒径为4.0-6.9nm的碱性二氧化硅溶胶。”

84针对其他发明撰写权利要求(1)方法独立权利要求两点说明:-制备无杂质的起始硅酸钠水溶液的步骤,只是纯化原材料的工艺,与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无关,因此不是上述制备方法发明的必要技术特征。-按照原试题的内容,超滤后的调节步骤是必须的步骤,因而原试题答案中的产品和制备方法中出现明显矛盾之处。鉴于此,在编写考前培训教材时,正如前面所指出的,在客户提供的发明简介中说明没有此调节步骤就可得到稳定的碱性二氧化硅溶胶,而将此调节步骤作为得到长期稳定的碱性二氧化硅溶胶的优选步骤,即不再将超滤后的调节步骤作为制备方法独立权利要求的必要技术特征。

85针对其他发明撰写权利要求(2)方法发明从属权利要求“7.按照权利要求6所述的方法,其中经过冷超滤后的调节步骤,使碱性二氧化硅溶胶中的硫酸根离子浓度为100-170mg/l,钠离子浓度为0.27-0.40wt%。8.按照权利要求7所述的方法,其中对超滤后的溶胶进行调节是这样进行的,使一定量的二氧化硅溶胶产物通过可以捕获钠离子的强阳离子交换树脂层以得到酸性溶胶,再将这样得到的酸性溶胶与所述二氧化硅溶胶产物的剩余部分混合,然后再从所得混合物中取出一定量,使其通过弱阴离子交换树脂层,最后将收集液与其剩余部分混合。9.按照权利要求8所述的方法,其中在对超滤后的溶胶进行调节时所取出的一定量的二氧化硅溶胶占总重量的20-50%,所取出的一定量的混合物占总重量的20-50%。

86针对其他发明撰写权利要求(2)方法发明从属权利要求“10.按照权利要求6至9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碱金属硅酸盐是其中SiO2/Na2O摩尔比为3.36:1的硅酸钠水溶液。11.按照权利要求6至9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中加热浓缩时的温度为95ºC。12.按照权利要求6或9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中冷超滤时所采用的超滤装置选用截流值为10000-30000道尔顿的平面膜或卷曲膜,并控制温度低于50ºC。”

87针对其他发明撰写权利要求(3)用途发明的独立权利要求和从属权利要求“13.权利要求1至5中任一项所述碱性二氧化硅溶胶在制备铅酸电池的不流动凝胶电解质中的应用。”(原答案)“13.权利要求1至5中任一项所述碱性二氧化硅溶胶应用于制备铅酸电池的不流动凝胶电解质,将所述二氧化硅溶胶与硫酸和蒸馏水混合,在搅拌和不高于50ºC的温度下进行反应,冷却2-4小时,得到一种用于铅酸电池的不流动凝胶电解质。”(当时有部分老师主张的另一种答案)“13.权利要求1至5中任一项所述碱性二氧化硅溶胶在制备铅酸电池的不流动凝胶电解质中的应用。14.权利要求13所述的应用,其中所述二氧化硅溶胶与硫酸和蒸馏水按1:1:10的体积比混合,在搅拌和不高于50ºC的温度下进行反应,冷却2-4小时,得到一种用于铅酸电池的不流动凝胶电解质。”(考前培训教材中给出的答案)

882002年化学试题考点(续)2.简答题:四方面内容(1)考核撰写权利要求书的思路是否正确:确定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2)说明书的撰写:说明书摘要。(3)答复审查意见通知书的能力:论述撰写的独立权利要求具有新颖性和创造性的理由。(4)向客户提出有关建议,并简单说明理由:需要补充的材料(支持独立权利要求上限和/或下限的实施例,支持从属权利要求优选方案——在本案中为优选数值范围下限的实施例、应用独立权利要求的实施例等);缺乏单一性的技术方案(不流动凝胶电解质等一组发明)建议补充材料和实验数据另行提出一件专利申请。

89具体可给出如下五点建议:(1)请客户提供碱性二氧化硅溶胶浓度为38wt%和52wt%的实施例,以争取独立权利要求1有较宽的保护范围,即支持前面所写权利要求1中浓度范围为38-52wt%这个技术特征的上下限。(2)请客户提供碱性二氧化硅溶胶浓度为45wt%的实施例,以支持前面所写权利要求4的优选浓度范围。(3)请客户补充将碱性二氧化硅溶胶用于铅酸电池的不流动凝胶电解质的实施例,以支持前面所写权利要求13和14,否则此应用有可能得不到保护;请客户补充有关将碱性二氧化硅溶胶用作絮凝剂和用作造纸原料添加剂的实施例,使这两应用充分公开,从而可针对这两应用也各撰写一项用途权利要求(最后关于补充用作絮凝剂和用作造纸原料添加剂的实施例是与当年试题答案相应的要求)。

90(4)提供的材料中硫酸根离子和钠离子浓度应当采用同一种浓度表示方法,且材料中只给出了优选范围,未给出通常的宽范围。(5)原提供材料中所给出的不流动凝胶电解质、其制备方法及其用途虽然也是有创造性的发明,但由于与本发明不具有单一性,建议客户补充材料和实验数据另行提出一件发明专利申请,但应当尽量在同日提出申请,否则准备作为另一件发明专利申请提出的主题所涉及的内容应当在本专利申请中删除。

912004年机械试题考点1.权利要求书的撰写

92附件2的附图(即客户提供的现有技术)

93附件1的附图1和2(本发明的第一种实施方式)

94附件1的附图3和4(本发明的第二种实施方式)

95附件3的附图(即检索到的现有技术)

962004年机械试题考点1.权利要求书的撰写撰写的独立权利要求具有较宽的保护范围:对两种并列实施方式的结构采用功能性限定方式来概括。(注意独立权利要求不要写成纯功能性权利要求)

97对本发明两种实施方式技术特征技术分析两种实施方式共同的技术特征:转动轴可与火石磨擦而产生火花的摩擦轮与该转动轴固定连接在一起一对设置在摩擦轮两端的拇指按压轮套装在转动轴上

98对本发明两种实施方式技术特征技术分析(续)两种实施方式不同的技术特征:第一种实施方式拇指按压轮与摩擦轮具有一对彼此沿径向对置的摩擦面拇指按压轮设有向摩擦轮中部轴向延伸的凸起环,其内径大于该摩擦轮的直径,形成上述沿径向对置的摩擦面拇指按压轮的中心孔与转动轴之间所留有的间隙大于拇指按压轮与摩擦轮之间摩擦面间的间隙第二种实施方式(见下页)

99拇指按压轮与摩擦轮具有一对彼此沿轴向对置的摩擦面拇指按压轮包括内径向部分和外径向部分摩擦轮内部有空腔转动轴为两根分别从摩擦轮两端之一插入到摩擦轮空腔内的阶梯状转动轴,每根阶梯状转动轴包括与该摩擦轮空腔紧密配合或者连接在一起的插入部分、与拇指按压轮的内径向部分相对应且其直径大于插入部分直径的中间部分以及直径大于中间部分直径的凸缘部分拇指按压轮内径向部分的内向端面与摩擦轮上与之相对的端面形成上述沿轴向对置的摩擦面拇指按压轮外径向部分的内圆周表面形成一个面向转动轴凸缘部分且从内向外扩展的锥形过渡斜面拇指按压轮内径向部分的厚度稍小于转动轴中间部分的轴向宽度内径向部分中心孔的内圆周表面与转动轴中间部分的外圆周表面之间的径向间隙大于转动轴凸缘部分的外圆周表面与锥形过渡钭面之间的最小间距转动轴由弹性材料制成,其凸缘部分在锥形过渡钭面的挤压下能够产生弹性变形拇指按压轮具有一个在内径向部分的外圆周部位朝摩擦轮的中间部位轴向延伸的圆筒形部分

100下面针对本发明两种实施方式,用概括方式确定其为解决所述技术问题的全部必要技术特征:(1)转动轴(2)可与火石磨擦而产生火花的摩擦轮,与该转动轴固定连接在一起;(3)一对设置在摩擦轮两端、套装在转动轴上的拇指按压轮;(4)拇指按压轮与摩擦轮具有一对彼此对置的摩擦面;(5)点火装置还具有使拇指按压轮和摩擦轮作相对移动的配合结构,当向拇指按压轮施加足够径向力,该配合结构即可使拇指按压轮和摩擦轮的上述彼此对置的摩擦面紧密接触,从而使拇指按压轮的转动带动摩擦轮转动。上述必要技术特征中,前三个为与现有技术附件3中点火装置共有的技术特征,应当写入到独立权利要求1前序部分中去;后两个则是本发明的区别技术特征,应当写在特征部分。

1012004年机械试题考点1.权利要求书的撰写撰写的独立权利要求具有较宽的保护范围:对两种并列实施方式的结构采用功能性限定方式来概括。(注意独立权利要求不要写成纯功能性权利要求)权利要求主题名称的选择以及前序部分中至少应当写明哪些技术特征。

102首先确定本发明要求保护的技术方案的主题名称。由于客户提供的本发明两种实施方式仅仅对普通摩擦轮打火机的点火装置作出改进,因此本发明要求保护的技术方案的主题名称既可以确定为摩擦轮打火机,也可以确定为摩擦轮打火机的点火装置。考虑到摩擦轮打火机在市场上整体出售,通常不会单独销售其中的点火装置,因而无论将本发明技术方案的主题名称确定为摩擦轮打火机还是确定为摩擦轮打火机的点火装置,均不会对本发明保护范围产生实质影响。由于本发明仅仅对摩擦轮打火机的点火装置作出改进,因此如果以摩擦轮打火机作为保护客体的主题名称,则该独立权利要求前序部分仅需要写明与本发明改进部分密切相关的必要技术特征,而对于与本发明改进部分点火装置无密切关系的摩擦轮打火机的其他结构部件,例如打火机壳体、内装可燃液化气的容器、该容器出口处的阀门等,均可不必在独立权利要求前序部分写明(当然也可以在前序部分写明,前提是写明的程度必须不影响其保护范围),即写为:一种摩擦轮打火机,包括一点火装置。其后的写法与将主题名称写为“一种摩擦轮打火机的点火装置”的写法相同。

103依照上述思路撰写的独立权利要求1为:“1.一种摩擦轮打火机,包含有一点火装置,该点火装置包括:–转动轴(8);–可与火石(6)摩擦而产生火花的摩擦轮(7),与所述转动轴(8)固定连接在一起;–一对设置在该摩擦轮(7)两端、套装在所述转动轴(8)上的拇指按压轮(10);其特征在于:–所述拇指按压轮(10)与所述摩擦轮(7)具有一对彼此对置的摩擦面(13a,7a;10f,7f);–点火装置还具有使所述拇指按压轮(10)和所述摩擦轮(7)作相对移动的配合结构,当向所述拇指按压轮(10)施加足够径向力,该配合结构即可使所述拇指按压轮(10)和所述摩擦轮(7)的上述彼此对置的摩擦面(13a,7a;10f,7f)紧密接触,从而使所述拇指按压轮(10)的转动带动所述摩擦轮(7)转动。”

104当然,采用这种独立权利要求的写法时,如果在前序部分写明摩擦轮打火机包含有打火机壳体、位于壳体内且装有可燃液化气的容器、位于该容器出口处的常闭阀和点火装置也是允许的,因为如前面所指出的那样,这不会影响该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

105独立权利要求1也可写成:“1.一种摩擦轮打火机的点火装置,包括:–转动轴(8);–一个可与火石(6)摩擦而产生火花的摩擦轮(7),与转动轴(8)固定连接在一起;–一对设置在该摩擦轮(7)两端、套装在所述转动轴(8)上的拇指按压轮(10);其特征在于:–所述拇指按压轮(10)与所述摩擦轮(7)具有一对彼此对置的摩擦面(13a,7a;10f,7f);–点火装置还具有使所述拇指按压轮(10)和所述摩擦轮(7)作相对移动的配合结构,当向所述拇指按压轮(10)施加足够径向力,该配合结构即可使所述拇指按压轮(10)和所述摩擦轮(7)的上述彼此对置的摩擦面(13a,7a;10f,7f)紧密接触,从而使所述拇指按压轮(10)的转动带动所述摩擦轮(7)转动。”

1062004年机械试题考点1.权利要求书的撰写撰写的独立权利要求具有较宽的保护范围:对两种并列实施方式的结构采用功能性限定方式来概括。(注意独立权利要求不要写成纯功能性权利要求)权利要求主题名称的选择以及前序部分中至少应当写明哪些技术特征。反映第一种和第二种实施方式的从属权利要求需要包含多个方面的技术特征才能形成完整技术方案。

107本发明的两种实施方式

108针对第一种实施方式撰写的从属权利要求2.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摩擦轮打火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拇指按压轮(10)设有向所述摩擦轮(7)中部轴向延伸的凸起环(13),其内径大于该摩擦轮(7)的直径;–所述拇指按压轮(10)与所述摩擦轮(7)上的一对彼此对置的摩擦面为所述凸起环(13)的内圆周表面(13a)和所述摩擦轮(7)上与所述凸起环(13)的内圆周表面(13a)相对的外圆周表面(7a);–所述使拇指按压轮(10)与摩擦轮(7)相对移动的配合结构这样实现,所述拇指按压轮(10)的中心孔(12)与所述转动轴(8)之间的间隙大于所述凸起环(13)的内圆周表面(13a)与所述摩擦轮(7)的外圆周表面(7a)之间的间隙。

1092004年机械试题考点1.权利要求书的撰写撰写的独立权利要求具有较宽的保护范围:对两种并列实施方式的结构采用功能性限定方式来概括。(注意独立权利要求不要写成纯功能性权利要求)权利要求主题名称的选择以及前序部分中至少应当写明哪些技术特征。反映第一种和第二种实施方式的从属权利要求需要包含多个方面的技术特征才能形成完整技术方案。从属权利要求的数量适当、合理。独立权利要求和从属权利要求的撰写符合法、细则和指南的规定。明确应当在权利要求中加上附图标记。

1102004年机械试题考点(续)2.简答题:三方面内容(1)考核撰写权利要求书的思路是否正确:选择最接近的现有技术并说明理由,根据最接近现有技术确定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并说明理由。(2)说明书的撰写:有益效果。(3)答复审查意见通知书的能力:论述撰写的独立权利要求具有新颖性和创造性。

1112004年电学试题考点1.权利要求书的撰写客户提供的两种电源电路中的第二种相对于检索到的现有技术不具有创造性,因此只能针对第一种电源电路撰写权利要求书。2.简答题:(比机械考题少了一个方面的内容)两方面内容(1)考核撰写权利要求书的思路是否正确:选择最接近的现有技术并说明理由,根据最接近现有技术确定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并说明理由。(2)答复审查意见通知书的能力:论述撰写的独立权利要求具有新颖性和创造性,论述并列独立权利要求之间具有单一性(?)。对2004年电学考题作一个说明

1122004年化学试题考点(分数分配:20,50,30)从客户提供的资料看,其发明了一种新的即溶性粉末饮料的生产方法。1.需向客户了解的发明内容和需要客户给予补充的内容

113阅读试题后对发明创造的理解发明了一种新的即溶性粉末饮料的生产方法该方法的核心是在对固形物含量高于5%(重量)的提取液真空冻结干燥的冻结工序中混入气泡,且气泡的体积为提取液体积的10%以上。要否对该方法所生产的产品进行保护说明书中给出了三个实施例这三个实施例都是针对绿茶给出的;这三个实施例中仅仅对于实施例1给出了未向提取液混入气泡的方法的对比例,并说明本发明的粉末即使加入室温水也能很快溶解,而对比例中加入室温水完全不能溶解。现有技术公开的内容附件2的方法中为对茶提取液进行真空冻结干燥后压扁粉碎成茶粉末饮料,冻结时未向提取液混入气泡;而附件3的方法为制备粉末咖啡或速溶茶的方法,对提取液加入5-10%的气泡。

114第一题出题思路第一题希望着重考察考生在看到客户提供的原始材料的基础上与申请人(发明人)之间的交流与沟通能力。即,要求考生在阅读了申请人(发明人)提供的申请材料后,能够发现需要申请人进一步解释或说明的地方,能够发现申请材料中存在哪些不足,并提出相应的修改建议,以便更好地完善说明书,更好地撰写出保护范围适当的权利要求书,更好地保护发明。在本试题提供的发明简介(附件1)中,对发明内容的描述存在前后不一致,较宽的范围仅提供了较窄的实施例,有些内容不很清楚或没有实验数据等,需要考生发现存在的问题,提出可能的解决办法。

115(1)有关权利要求以说明书为依据的考虑由于目前所有的举例说明仅以茶叶为例进行说明,较之于附件3,对咖啡未提供任何的实验数据。在此前提下,难于将茶叶为基础的方法及产品上升成即溶性粉末饮料。需要向客户了解是否对咖啡乃至其它原料实施所述方法,并进行速溶性实验。附件1中固形物含量最低至5%以上,也指出低于5%不可行,但并无任何文字和实验的结果支持可以在5-10%时可操作,在所提供的实施例中,也仅提及固形物含量为10%(实施例1)和20-30%(实施例2)。为使随后撰写的权利要求符合专利法第26条第4款的要求,应要求客户给出足够的实施例,特别是5%-10%固形物范围内的实验数据。附件1中仅提供了混入气泡30%和40%的实施例,缺乏下限值10%附近的实施例。

116(2)提供的材料有无不清楚或造成未充分公开发明之处实施例中仅在实施例1中提及在室温水中的速溶性,其它实施例均未提及。速溶性是该项发明有别于现有技术效果的主要参数,应对所有实施例均提供室温水速溶性,以证实所要保护的技术方案均可实现所预期的技术效果。附件1中要求茶叶末的添加量为0.1-10%,但未给出所述百分数以何为基准。对方法中所述的固形物含量及气泡含量皆无上限值,需要向客户了解相应数值是否存在上限值。

1172004年化学试题考点(分数分配:20,50,30)从客户提供的资料看,其发明了一种新的即溶性粉末饮料的生产方法。1.需向客户了解的发明内容和需要客户给予补充的内容支持权利要求保护范围的技术内容(需结合本案具体说明:仅以茶叶为实施例是不够的;仅写明低于固形物含量下限或气泡含量下限存在的技术问题、但缺少该下限处的实施例等)。提供资料不清楚之处(需结合本案具体说明:如上述固形物含量和气泡含量有无上限、上限值应为多少;资料中出现的百分含量中有一部分未写明按重量计还是按体积计;对同一条件有的实施例写明室温水条件下的速溶效果,而有的实施例中未给予交待)。有可能导致说明书未充分公开发明的内容(需结合本案具体说明:缺少效果实验数据、尤其是速溶性数据,未写明茶叶末添加的基准)。

1182004年化学试题考点(续)2.权利要求书的撰写方法独立权利要求应当具有较宽的保护范围:不要写入非必要技术特征,即不要写入优选特征。方法独立权利要求应当清楚限定发明,应当包括必要技术特征。从属权利要求的数量适当、合理。独立权利要求和从属权利要求的撰写符合法、细则和指南的规定、尤其是指南第二部分第十章规定。

119原答案中的方法权利要求1.一种即溶性粉末饮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是对固形物含量高于5%(重量)的提取液进行真空冻结干燥,在冻结时混入气泡,且冻结后气泡的体积占提取液体积的10%以上。2.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提取液为咖啡的提取液。3.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提取液为茶叶的提取液。4.按照权利要求1至3中任何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固形物含量为10-20%(重量)。

1205.按照权利要求1至3中任何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说的固形物含量为10%(重量)时,混入10%以上的气泡;所说的固形物含量为20%(重量)时,混入20%以上的气泡;所说的固形物含量为25%(重量)时,混入30%以上的气泡;所说的固形物含量为30%(重量)时,混入40%以上的气泡。6.按照权利要求1至3中任何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是所述提取液是反渗透膜浓缩法获得的。7.按照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进一步包括在浓缩液中加入茶叶粉末的步骤,其中茶叶粉末的粒度为可通过20目筛,至少50%(重量)可通过80目筛。8.按照权利要求7的方法,其中茶叶粉末的添加量为0.1-10%(重量),以最终制品重量计(或以提取液体积计,此时单位为重量体积比单位)。9.按照权利要求7的方法,其中,在加入茶叶末的同时加入二甲硫。

1212004年化学试题考试要点(续)2.权利要求书的撰写方法独立权利要求应当具有较宽的保护范围:不要写入非必要技术特征,即不要写入优选特征。方法独立权利要求应当清楚限定发明,应当包括必要技术特征。从属权利要求的数量适当、合理。独立权利要求和从属权利要求的撰写符合法、细则和指南的规定、尤其是指南第二部分第十章规定。客户所提供的技术资料看上去仅是一种生产即溶性粉末饮料的方法,所要求保护的客体还应当包括即溶性粉末饮料这一产品独立权利要求。(产品独立权利要求写法的讨论)

122关于产品权利要求不能由即溶性粉末饮料方法具有新颖性直接认为所述产品具有新颖性,方法特征的差异也不能认定产品具有新颖性。对产品进行新颖性评价时应考虑从产品在结构组成和性能方面的差异来判断是否具备新颖性。为使客户获得最大利益的保护,根据客户提供的附件1,应考虑对即溶性粉末饮料的产品保护。为此,需要了解由发明的方法获得的产品与现有技术的产品(比如针对附件2所获得的产品和针对附件3所获得的产品)相比,在产品的结构组成和性能方面,主要是速溶性和风味方面,是否具备专利法规定的新颖性。目前的发明内容中,仅在实施例1中提及产品的室温水速溶性,且仅仅针对附件2进行了比较实验。客户应提供本发明产品与现有技术产品、特别是与本发明比较接近的附件3的方法所制得产品的对比实验,主要是速溶性对比实验。当年给出的产品独立权利要求为:“10.权利要求1-9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制得的即溶粉末产品。”

1232004年化学试题考试要点(续)3.简答题:两方面内容(1)答复审查意见通知书的能力:论述撰写的独立权利要求具有新颖性和创造性的理由。(2)有关基本概念的考核:请具体分析“如果一件申请的权利要求仅包含一项独立权利要求,则不存在单一性问题,即使该申请还有一些从属权利要求,也不会存在单一性问题”这一论断是否正确。(题目中明确不要针对所撰写的权利要求作出回答)

124有关单一性的基本概念“一件申请的权利要求书仅包含一项独立权利要求,该申请不存在单一性问题,即使该申请还有一些从属权利要求,也不会产生单一性问题”的观点不正确。因为一项独立权利要求若包含有并列选择的技术方案,也会有单一性的问题,如马库什权利要求,一项权利要求中可能包括结构和功能完全不同的物质,从而导致独立权利要求本身包含的多个技术方案之间没有单一性。通常从属权利要求与其所从属的独立权利要求之间不存在单一性问题。但是,在遇有形式上为从属权利要求而实质上是独立权利要求的情况时,两者之间就有可能存在单一性问题。此外,如果该项独立权利要求由于缺乏新颖性或创造性等理由而不能被授予专利权时,则其并列的从属权利要求之间就会存在不具有单一性的可能。——本考题答案基于《专利审查指南》第二部分第六章2.2.1审查原则之(4)和之(5)

1252007年专利代理实务试题 涉及申请文件撰写部分试题内容1.根据客户提供的技术说明、并考虑对比文件所反映的现有技术,为客户撰写一份发明专利申请的权利要求书。2.如果所写的权利要求书中包含两项以上独立权利要求,简述可合案申请的理由;若认为该申请的一部分内容应当作为分案申请提出,应予以说明,并撰写出分案申请的独立权利要求。

1262007年专利代理实务试题 涉及申请文件撰写部分考点1.权利要求书的撰写

127

128

129对客户所提供有关发明的技术说明的理解1.客户所提供的发明素材中包含有那些主题包装体包装体长带包装体供给方法包装体供给系统2.各个主题是否包含有多种实施方式包装体:三种实施方式(相当于图1、2和图3)–第一、二种实施例均有变形–第三种实施例虽未写明有变形,但实际上也存在着相应的变形方式–此外,还对三种实施方式还给出多种选择或优选包装体长带:与包装体相应包装体供给方法:一种包装体供给系统:一种

1302007年专利代理实务试题 涉及申请文件撰写部分考点1.权利要求书的撰写由客户所提供的技术资料可知其涉及包装体、包装体长带、包装体供给方法和包装体供给系统四个可以请求专利保护的主题。撰写包装体或包装体长带产品独立权利要求时,应当对给出的多种实施方式采用概括性表述方式:结构概括、功能性限定;并且撰写的独立权利要求相对于三篇对比文件具有新颖性和创造性。

131对比文件1附图对比文件2附图对比文件3附图

132第一个技术主题中 对三个实施例中涉及的两个技术特征的概括1.对不透气性外包装层与透气性内包装层之间的相对关系进行概括的两种方式:–包装体包括透气性包装层、置于透气性包装层外部的不透气性包装层,该包装体整体不透气(国知局给出范本中的写法)–包装体包括一个至少部分由透气材料制成、封装有可产生或吸收气体的物质的内包装层,以及至少部分与内包装层相粘接、用于使内包装层的透气材料部分与外部环境相隔离的不透气外包装层;

133第一个技术主题中 对三个实施例中涉及的两个技术特征的概括(续)2.对带状或绳状撕开部件与内外包装层的位置关系和粘接关系采用功能性限定进行概括:–该包装体还包括用于撕开不透气性外包装层的撕开部件(国知局给出范本的功能性概括方式)–该包装体还包括用于将不透气外包装层撕开以使其内包装层的透气材料部分暴露在外的带状或绳状部件(另一种可能的概括方式)–该包装体还包括与不透气外包装层相粘结、并用于将此不透气外包装层撕开以使其内包装层的透气材料部分暴露在外的带状或绳状部件(另一种较好的概括方式)–该包装体还包括与所述不透气外包装层相粘接的带状或绳状部件,该带状或绳状部件至少有一端未与所述不透气外包装层相粘接而形成的空余端头,以用于将所述不透气外包装层撕开而使其内包装层的透气部分暴露在外。(另一种在平时实务更合适的概括方式)

1341.一种用于封装可产生或吸收气体的物质的包装体,包括透气性包装层,置于所述透气性包装层外部的不透气性包装层,该包装体整体不透气,其特征在于:该包装体还包括用于撕开不透气性包装层的撕开部件。国知局试题解析中给出的包装体独立权利要求参考答案1.一种用于封装有可产生或吸收气体的物质的包装体,包括一个至少部分由透气材料制成的内包装层,以及至少部分与该内包装层相粘接、且用于使内包装层的透气材料部分未暴露在外部环境中的不透气外包装层,其特征在于:在所述不透气外包装层上粘接有用于将所述不透气外包装层撕开的带状或绳状部件。今后应试中根据原有试题材料建议的答案

1352007年专利代理实务试题 涉及申请文件撰写部分考点1.权利要求书的撰写由客户所提供的技术资料可知其涉及包装体、包装体长带、包装体供给方法和包装体供给系统四个可以请求专利保护的主题。撰写包装体或包装体长带产品独立权利要求时,应当对给出的多种实施方式采用概括性表述方式:结构概括、功能性限定;并且撰写的独立权利要求相对于三篇对比文件具有新颖性和创造性。多个具有单一性主题的技术方案应当作为并列独立权利要求写入权利要求书中,若存在不具有单一性的技术方案应当建议客户另行提出分案申请。针对具体实施例撰写数量适当的从属权利要求。独立权利要求和从属权利要求的撰写符合法、细则和指南的规定。

136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包装体,其特征在于:所述撕开部件由带状或绳状部件构成。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包装体,其特征在于:所述透气性包装层与不透性包装层粘接在一起。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包装体,其特征在于:所述撕开部件设置在所述不透气性包装层的内表面或外表面。5.根据权利要求1至4中任一项所述的包装体,其特征在于:所述撕开部件与所述不透气性包装层之间的粘接力大于不透气包装层与所述透气性包装层的粘接力。6.根据权利要求1至4中任一项所述的包装体,其特征在于:所述撕开部件设置在所述不透气包装层的内表面,其两端在所述不透气性包装层的边缘处穿出。国知局试题解析中给出的部分权利要求(权利要求2至6)的参考答案

1371.一种包装体,包括一个至少部分由透气材料制成、封装有可产生或吸收气体的物质的内包装层,以及至少部分与该内包装层相粘接、且用于使内包装层的透气材料部分未暴露在外部环境中的不透气外包装层;其特征在于:该包装体还包括与所述不透气外包装层相粘接的带状或绳状部件,该带状或绳状部件至少有一端未与所述不透气外包装层相粘接而形成空余端头,用于将所述不透气外包装层撕开以使其内包装层的透气材料部分暴露在外部环境中。2.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包装体,其特征在于:所述带状或绳状部件粘接在所述不透气外包装层的外表面,该带状或绳状部件与所述不透气外包装层之间的粘接力大于不透气外包装层与其内包装层的粘接力。表述比较合理的权利要求书

1383.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包装体,其特征在于:所述带状或绳状部件粘接在所述不透气外包装层的内表面,其空余端头是由该带状或绳状部件从外包装层与内包装层的边缘粘接处伸出到该包装体之外的部分形成的。(注:如果采用前面所给出的应试中建议的独立权利要求写法,则其限定部分写成:所述带状或绳状部件粘接在所述不透气外包装层的内表面,其两端从外包装层与内包装层的边缘粘接处伸出到该包装体之外。)4.按照权利要求1至3中任一项所述的包装体,其特征在于:所述不透气外包装层包封住所述包装体的整个内包装层。5.按照权利要求4所述的包装体,其特征在于:所述不透气外包装层整体粘接在所述内包装层上。6.按照权利要求4所述的包装体,其特征在于:所述不透气外包装层与所述内包装层仅仅在周缘部分相粘接,在其中间部分彼此形成一个空腔。

1397.按照权利要求1至3中任一项所述的包装体,其特征在于:所述内包装层整体由透气性材料构成。8.按照权利要求1至3中任一项所述的包装体,其特征在于:所述内包装层由透气和不透气两部分构成。9.按照权利要求8所述的包装体,其特征在于:所述不透气外包装层仅仅覆盖住所述内包装层的透气部分。10.按照权利要求9所述的包装体,其特征在于:所述不透气外包装层与所述内包装层的透气部分整体粘接在一起。11.按照权利要求9所述的包装体,其特征在于:所述不透气外包装层仅仅在其四周与所述内包装层上紧邻透气部分的不透气部分相粘接。12.按照权利要求8所述的包装体,其特征在于:所述内包装层的透气部分通过在不透气材料上局部穿孔形成。

14013.一种包装体长带,由多个权利要求1至12中任一项所述的包装体通过位于相邻两包装体之间的连接部连接而成,其特征在于:多个包装体连接成条状,各个包装体上的带状或绳状部件形成一条连续的带状或绳状部件,该连续的带状或绳状部件至少有一端未与所述不透气外包装层相粘接而形成空余端头,以用于将该连续的带状或绳状部件连同连接成条状的包装体中的不透气外包装层顺次撕开以使其透气包装袋的透气部分暴露在外部环境中。(13.一种包装体长带,其包括多个包装体,每个包装体包括一个至少部分由透气材料制成、封装有可产生或吸收气体的物质的内包装层,至少部分与该内包装层部分粘接、且用于使该内包装层的透气材料部分与外部环境相隔离的不透气外包装层;其特征在于:多个包装体通过连接部连接成条状,该包装体长带还包括与各包装体的不透气外包装层相粘接的带状或绳状部件,该带状或绳状部件至少有一端未与所述不透气外包装层相粘接而形成空余端头,以用于将该连续的带状或绳状部件连同连接成条状的包装体中的不透气外包装层顺次撕开以使其透气包装袋的透气部分暴露在外部环境中。)

14114.一种封装有可产生或吸收气体的物质的透气性包装体的供给方法,包括下述步骤:(1)将如权利要求13所述的包装体长带上的带状或绳状部件的空余端头缠绕在牵拉装置上;(2)沿着与不透气外包装层的表面成一定角度方向牵拉该带状或绳状部件,将包装体长带中各包装体的不透气外包装层逐个顺次撕去,使各包装体的内包装层的透气性部分逐个顺次暴露在外部环境中;(3)沿该包装体长带的连接部将其依次切断成各个已被撕去不透气外包装层的透气性包装体;(4)将上述各个透气性包装体逐个供给到规定场所。

14215.一种封装有可产生或吸收气体的物质的透气性包装体的供给系统,包括:一个用于将权利要求13所述的包装体长带中的连续带状或绳状部件连同与其相粘接的不透气性外包装层从包装体长带上剥离下来的旋转辊组,一台用于将已撕去不透气外包装层的包装体长带拉入并沿其各个连接部将其切断成各个封装有可产生或吸收气体的物质的透气性包装体的牵拉剪切机,以及用于将切断后的各个透气性包装体依次投放到相应场所的滑槽;所述旋转棍组设置在所述牵拉剪切机的斜上方。16.按照权利要求15所述的供给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旋转辊组有两个从动旋转辊和一个与驱动装置直接相连接的主动旋转辊。

1432007年专利代理实务试题 涉及申请文件撰写部分考点(续)2.简述题撰写的权利要求书中包含有多项独立权利要求时,简述可合案申请的理由。应试者认为该申请的一部分内容应当通过一份或多份分案申请提出,则应当进行相应说明,并撰写出分案申请的独立权利要求。

1442009年专利代理实务试题 涉及申请文件撰写部分试题内容1.根据专利权人提供的有关后续改进的技术内容,并以无效实务题中的实用新型专利和三篇对比文件作为现有技术,为客户撰写一份发明专利申请的权利要求书。2.如果所写的权利要求书中包含两项或两项以上独立权利要求,简述可合案申请的理由;若认为该申请的一部分内容应当作为分案申请提出,应予以说明,并撰写出分案申请的独立权利要求。

1452009年专利代理实务试题 涉及申请文件撰写部分考点1.权利要求书的撰写

146本发明的背景技术本发明的枕芯1内部安装有振动电机2、振动器3,二者共同构成振动产生部件。振动器3上设有突出部件4,并从枕芯表面上形成的孔中突出一定高度。可以将本发明的振动产生部件和突起部件均布在枕芯上或者单设在头枕部位或颈枕部位,而且突出部件4也可以选择不从枕芯表面突出来。启动电源后,振动电机2带动振动器3振动,突出部件4进一步产生局部按压作用,可以促进与之接触的人体头颈部的血液循环,解决了颈椎保健问题。本发明的振动器还可用于防止打鼾。在枕芯内部或外部设置音频检测器,检测环境中的声音信号,根据检测到的信号激活振动电机,利用突起部件4振动刺激使用者,使其中止打鼾。

147理解后续改进的技术内容说明

148理解后续改进的技术内容说明由技术内容说明可知,专利权人针对现有技术(即对比文件2)中能够产生振动的止鼾枕头作出了改进。在技术说明中明确指出这种现有技术存在两方面不足:其一,音频检测器在检测到环境噪音而非鼾声时也会使振动器产生振动;其二,振动器产生的振动会惊醒使用者。由技术内容说明可知,本发明针对现有技术所存在的上述两方面的不足作出了两方面改进,即针对这两方面不足分别采取了相应的技术措施:针对第一方面存在的不足,所采取的措施是在枕头内增设比较器,以区分声音是否属于鼾声,仅仅在确认为鼾声时才启动如振动器那样的止鼾装置;针对第二方面存在的不足,给出了两种不同的实施方式,即采用两种不同的比振动器更为柔和的止鼾装置,其中第一种是在枕芯下设有多个交替缓慢充放气的气囊,第二种是枕头中的止鼾装置包括依次设置在枕头下的支撑板、与支撑板连接的摇动板、以及其内部设有驱动器且与摇动板嵌合的底板;但给出的两种实施方式均同时能达到防止将环境噪声误认鼾声而启动止鼾装置。

149确定本发明的最接近现有技术由试题说明及后续改进的技术内容说明可知,本申请共涉及四项现有技术:无效实务题中的实用新型专利文件和三篇对比文件。在这四项现有技术中,对比文件2中提到的现有技术与本发明的技术领域相同,与其他现有技术相比,其解决的技术问题和用途更接近本发明(防止打鼾),披露本发明的技术特征更多(音频检测器及起止鼾作用的振动器),因此应当以对比文件2中的止鼾枕头作为本发明的最接近的现有技术。

1502009年专利代理实务试题 涉及申请文件撰写部分考点1.权利要求书的撰写对后续改进止鼾枕头所解决的两方面技术问题作出正确的选择,针对第一个技术问题撰写独立权利要求,其中有关音频比较器及其相关技术特征不得有遗漏。撰写独立权利要求时,应当对止鼾装置进行概括,不要直接写入止鼾装置的具体结构,以争取较宽的保护范围。

151确定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由后续改进的技术说明可知,本发明相对于最接近的现有技术作出两方面改进。鉴于在四项现有技术中均没有公开这两方面改进所采取的措施,且这两方面的改进措施也不是本领域的公知常识,因此针对这两方面的改进措施之一撰写成本发明的独立权利要求足以使本发明具备新颖性和创造性。在这种情况下,为使发明得到更充分的保护,显然不应当将这两方面改进所解决的技术问题一起作为本发明独立权利要求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应当考虑从这两个技术问题中选择一个作为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并针对这一个技术问题撰写独立权利要求。

152确定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续)鉴于委托人在后续改进的技术内容中将增设比较器以防止将环境噪声误作鼾声而启动振动器作为本发明所解决的第一方面的不足,且对于针对第二方面改进所给出两种实施方式中均包含有比较器以防止将环境噪声误作鼾声,因此在申请人心目中将第一方面改进作为其主要改进,因此可以将第一方面的改进方案作为本申请的主题。至于第二方面改进(采用多个交替缓慢充放气的气囊或者设置在枕头下方缓慢摇动的止鼾装置来代替振动器),实质上与第一方面的改进是并列的改进措施,因而也可以针对第二方面的改进也撰写一项独立权利要求,但由于针对这两方面改进分别撰写的独立权利要求之间不具有单一性,因此针对第二方面改进的技术方案应当作为另外的申请提出。需提请注意的是,按照修改后的专利法,这些申请应当同日提交,以避免申请人本人的在先申请成为在后申请的抵触申请。

153撰写本发明专利申请的权利要求书作为第一方面改进的技术方案,其主题是一种止鼾枕头。为解决防止误认鼾声而启动振动器这一技术问题,其必要技术特征除了应当包括与最接近现有技术共有的技术特征(音频检测器、由输入信号启动的使枕头晃动的止鼾装置)外,还应当包括比较器以及反映该比较器与其他部件之间关系的技术特征。在将上述必要技术特征写成独立权利要求时,应当将音频检测器和止鼾装置写入前序部分,而将比较器及其相关特征作为区别特征写入到特征部分。最后完成的独立权利要求为:“1.一种止鼾枕头,包括音频检测器以及由输入信号启动的使枕头晃动的止鼾装置,其特征在于:该枕头还包括比较器,在该比较器中将使用者打鼾时常见声音频率段预先设定为标准值,该比较器将音频检测器检测到的声音信号与预设的标准值进行比较,如果该信号属于预设频率段的声音,则比较器向止鼾装置输出用以启动止鼾装置的输入信号。”

1542009年专利代理实务试题 涉及申请文件撰写部分考点1.权利要求书的撰写对后续改进止鼾枕头所解决的两方面技术问题作出正确的选择,针对第一个技术问题撰写独立权利要求,其中有关音频比较器及其相关技术特征不得有遗漏。撰写独立权利要求时,应当对止鼾装置进行概括,不要直接写入止鼾装置的具体结构,以争取较宽的保护范围。针对具体实施方式撰写数量适当的从属权利要求,尤其应当将两种晃动更为柔和的止鼾装置作为附加技术特征撰写两项从属权利要求。独立权利要求和从属权利要求的撰写符合法、细则和指南的规定。

155撰写本发明专利申请的权利要求书(续)应当以两种比振动器更柔和的止鼾装置的具体结构作为附加技术特征,撰写两项并列的从属权利要求,因为这两种结构的止鼾装置能进一步为本发明带来更好的技术效果。对于其中第一种止鼾装置,还可针对其优选方案再撰写一项从属权利要求。最后完成的从属权利要求如下:“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止鼾枕头,其特征在于:所述止鼾装置包括多个设置在枕芯下方、且与气泵相连通的气囊以及用于控制所述气泵依次向各气囊充放气的气囊控制器。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止鼾枕头,其特征在于:所述气囊控制器对各气囊依次充放气的时间和速度可调节。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止鼾枕头,其特征在于所述止鼾装置包括在枕头下依次设置的支撑板、与支撑板连接的摇动板、以及其内部设有驱动器且与摇动板嵌合的底板。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止鼾枕头,其特征在于:所述止鼾装置为与振动电机相连的振动器。”

1562009年专利代理实务试题 涉及申请文件撰写部分考点1.权利要求书的撰写对后续改进止鼾枕头所解决的两方面技术问题作出正确的选择,针对第一个技术问题撰写独立权利要求,其中有关音频比较器及其相关技术特征不得有遗漏。撰写独立权利要求时,应当对止鼾装置进行概括,不要直接写入止鼾装置的具体结构,以争取较宽的保护范围。针对具体实施方式撰写数量适当的从属权利要求,尤其应当将两种晃动更为柔和的止鼾装置作为附加技术特征撰写两项从属权利要求。独立权利要求和从属权利要求的撰写符合法、细则和指南的规定。鉴于仅带有两种具体止鼾装置的止鼾枕头相对于现有技术具备新颖性和创造性,也应当给予保护。但这两项发明与本专利申请以音频比较器为区别特征的独立权利要求不具备单一性,且这一部分内容撰写成的两项独立权利要求之间也不具备单一性,因此应当另行再提出两件专利申请。(按照新修改的专利法,这几件专利申请应当同日提出)

157撰写分案申请的权利要求书鉴于针对仅带有两种具体止鼾装置的止鼾枕头无法采用概括方式表述其保护范围,且撰写成的两项独立权利要求之间也明显不具备单一性,因此应当另行再提出两件专利申请。(特别注意,按照新修改的专利法,这几件专利申请应当同日提出)第一份分案申请的权利要求书1.一种止鼾枕头,包括枕芯,音频检测器以及由音频检测器的输出信号启动的、用于使枕头晃动的止鼾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止鼾装置包括多个设置在所述枕芯下方、且与气泵相连通的气囊,以及用于控制所述气泵向各个气囊依次充放气的气囊控制器。2.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止鼾枕头,其特征在于:所述气囊控制器对各气囊依次充放气的时间和速度是可调节的。第二份分案申请的权利要求书1.一种止鼾枕头,包括枕芯,音频检测器以及由音频检测器的输出信号启动的、用于使枕头晃动的止鼾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止鼾装置包括依次设置在枕头下方的支撑板、与支撑板连接的摇动板、以及其内部设有驱动器且与摇动板嵌合的底板。

158需要分案申请的理由发明专利申请中权利要求1的特定技术特征是枕头中增设有比较器以及与该比较器相关的技术特征,而第一份分案申请的独立权利要求特定技术特征是止鼾装置包括设置在枕芯下的多个与气泵相连通的气囊以及控制气泵向各气囊依次充放气的气囊控制器,第二份分案申请的特定技术特征在于止鼾装置包括在枕头下依次设置的支撑板、与支撑板连接的摇动板、以及与摇动板嵌合的底板。鉴于上述三项独立权利要求的特定技术特征,既不相同,也不相应,因此这三项独立权利要求不属于一个总的发明构思,不能合案申请,需要以分案申请的形式提出多份申请才能获得保护。

159客户向你所在代理机构提供了他们发明的食品料理机的交底材料(附件1)和他们所了解的现有技术(附件2),委托你所在的代理机构为其提出专利申请。在撰写专利申请文件前,你对现有技术进行检索,并找到了一篇相关的对比文件(附件3)。第一题(70分):请根据上述交底材料、客户提供的现有技术以及你检索到的对比文件为客户撰写一份发明专利申请的权利要求书。如果所撰写专利申请的权利要求书中包含两项或者两项以上独立权利要求,请简述这些独立权利要求能够合案申请的理由;如果认为该申请的一部分内容应当通过一份或者多份申请分别提出,则应当进行相应说明,并撰写出独立权利要求。2010年申请文件撰写试题内容

160第二题(60分):简述审查指南中关于确定最接近的现有技术需要考虑的因素;确定附件2、附件3中哪一篇是本申请最接近的现有技术;说明所撰写的权利要求书(如果提出多份申请,还包括相应的权利要求书)相对于现有技术具备新颖性和创造性的理由。第三题(20分):随后,该客户又向你所在的代理机构致函(附件4)并附对比文件(附件5),希望对“电热器的合金材料”单独提出专利申请,请你根据客户提交的附件4、附件5,撰写专利申请的权利要求书,并说明该申请能否要求享有优先权以及能否获得保护的理由。答题要求:1.试题的正确答案均以现行、有效的法律和法规为准。2.在完成题目时应当接受并仅限于本试卷所提供的事实。

1612010年申请文件撰写试题考点1.权利要求书的撰写

162

163客户交底材料:一种电机上置式食品料理机10(参见图1),包括机头101,其内设置有电机102和电路控制器件103;刀轴104从机头101的下盖伸出,其前端固定安装刀片105;U型管状的电热器106,从机头101下盖伸出;以及杯体107。此外,食品料理机10还包括一个上下开口中空筒状的引流罩108,其上部卡合固定在机头101的下盖上,下部不接触杯体107内侧底部。引流罩108上设置有多个供水和制浆物料通过的引流孔109,引流孔109的形状可以为圆形、椭圆形或者矩形,位置为交错分布。该食品料理机可以处理大豆、花生、核桃、玉米等五谷杂粮原材料,用以自制豆浆、花生浆、核桃浆、玉米浆,甚至混合五谷浆等。

164客户交底材料(续):使用时将水和制浆物料放入杯体107内,将引流罩108卡合固定到机头101的下盖上;机头101扣装在杯体107上,刀片105在引流罩108内伸入水中。接通电源,电热器106加热,电机102工作。制浆物料被旋转的刀片105打碎,在引流罩108内形成不规则涡流和负压。制浆物料和水被从杯体107底部吸入、提升到引流罩108内充分混合,在离心力作用下被不断甩出,从引流孔109射出后回流到杯体107内。回流到杯体107内的制浆物料和水再次从底部吸入、提升到引流罩108内,从而在杯体107和引流罩108之间反复循环(参见图2),并不断被刀片105打碎,浆液中颗粒细度逐渐提高,最终完成制浆过程。由于食品料理机10中采用引流罩108代替传统的过滤网罩,克服了过滤网罩死角难以清洗的缺陷。此外,由于制浆物料是在杯体107和引流罩108内随水在大范围内循环粉碎制浆,不是在过滤网罩内被粉碎制浆,因而粉碎制浆效果更好,营养更好地溶解在浆液中。

165客户交底材料(续):作为引流孔109的变形,还可以在引流孔109的上方增设外凸的引流帽110(参见图2),当制浆物料经刀片105打碎后,继续高速旋转,沿引流孔109射出,由于受到外凸引流帽110的阻挡,降低出浆高度并有效回流,缩短了打浆循环时间。通过实验发现,引流罩108的下边沿距杯体107内侧底部距离为15~25毫米时,制浆物料的粉碎和循环效果较佳。最上端的引流孔109的上边沿距引流罩108上边沿的距离为引流罩108总高度的1/5时,制浆物料的粉碎和循环效果较好。

166

167

1682010年申请文件撰写试题考点(续)1.权利要求书的撰写设备独立权利要求的撰写:为得到具有更细颗粒浆液作出两方面改进,应当以形成浆液反复循环以便刀片多次打碎制浆物料这一方面改进作为主要改进,而使电机正反转为在第一方面改进的基础上作出的进一步改进,与此相应可将第二方面的改进另行提出专利申请。(注意:原题存在这两方面改进的矛盾)

169客户交底材料(续):还提供一种不同于传统豆浆机中刀片单向旋转打浆的控制方式,所述控制方式由电路控制器件103(参见图3)来实现,该电路控制器件103包括:电源模块1031,用于提供微处理机控制单元1033和电机102的工作电压;时间检测模块1032,用于检测电机驱动时间;微处理机控制单元1033,用于控制电机驱动模块1034的工作状态;以及电机驱动模块1034,用于驱动电机102的正反转。电路控制器件103工作时,微处理机控制单元1033向电机驱动模块1034发出正转信号,电机102正向运转粉碎制浆物料;时间检测模块1032对电机102的正转时间进行检测,当正转时间为A秒时,向微处理机控制单元1033发出时间已到信号;微处理机控制单元1033向电机驱动模块1034发出停止信号;时间检测模块1032对电机102的停止时间进行检测,当停止时间为B秒时,向微处理机控制单元1033发出时间已到信号;微处理机控制单

170客户交底材料(续):元1033向电机驱动模块1034发出反向运转信号,电机102反转进一步粉碎制浆物料;时间检测模块1032对电机102的反转时间进行检测,当反转时间为C秒时,向微处理机控制单元1033发出时间已到信号;微处理机控制单元1033向电机驱动模块1034发出停止信号;时间检测模块1032对电机102的停止时间进行检测,当停止时间为D秒时,微处理机控制单元1033再次向电机驱动模块1034发出正转信号;重复上述过程,循环粉碎N次后,完成制浆程序(具体步骤参见图4)。其中,正反转时间、停止时间以及循环的次数根据浆料不同可做不同设置,优选参数为:5≤A≤10,2≤B≤5,5≤C≤10,2≤D≤5,5≤N≤10。以上过程中,在刀片105改变旋转方向的瞬间,部分浆料由于惯性作用,来不及改变运动方向,从而与改变方向的刀片105反向运动,使得浆料被撞击、摩擦得更充分。

171客户提供的现有技术的附图

172客户提供的现有技术中国实用新型专利说明书内容:具有特殊制浆装置的豆浆机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具有特殊制浆装置的豆浆机。通常豆浆机是在常压下加热豆浆,加热过程中不断产生热蒸汽和气泡,豆浆体积迅速热膨胀,为避免煮沸时溢锅,需要暂停加热,待液面下降后再通电加热,如此反复加热、停止几次才能制熟豆浆。这样制备的豆浆加热温度限于100℃之内,品质和口味受到影响。

173客户提供的现有技术中国实用新型专利说明书内容: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豆浆机,能在高于沸点时对豆浆持续加热,如图5所示,该豆浆机包括电机1、刀片2、滤罩3、电热盘4、制浆装置5及电路控制器件。该制浆装置5由外桶51、内桶52和桶盖53组成,内桶52上端卡装在桶盖53内面上,桶盖53扣装在外桶51上端,内桶52的侧壁上设置有连通孔54、内桶52的底部设置有循环孔55,外桶51置于电热盘4上。刀片2伸入内桶52,滤罩3上端卡装在桶盖53内面上。使用时,将豆子装入滤罩3内,水放入到制浆装置5中,电热盘4加热,电机1启动刀片2打豆制浆,经滤罩3过滤,豆渣残留在滤罩3内,而豆浆液流入制浆装置5的内桶52和外桶51内。豆浆液加热煮沸时,内桶52上部形成高于大气压10-20千帕的微压,内桶52内豆浆液面升高到内桶52侧壁上的连通孔54处,从连通孔54流入外桶51,再经内桶52底部设置的循环孔55回流到内桶52中。豆浆液在制浆装置内循环流动,持续加热4-10分钟,加热温度保持在100℃-105℃,豆浆煮沸制熟。

174检索到的对比文件的附图

175检索到的对比文件:推进式搅拌机本实用新型涉及涉及一种含有导流筒的推进式搅拌机。本实用新型旨在提供效率高、效果好的推进式搅拌机。该搅拌机1包括叶片2、传动杆3,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有导流筒4,导流筒4侧壁的上、下部分别均匀开有上孔51、下孔52,导流筒4下端是开口的,上端与传动杆3活动连接,叶片2位于导流筒4下孔52的下方(参见图6)。将本实用新型安装于反应器10中,导流筒4的上端与反应器10的传动杆3活动连接,当反应器10中充满液体时,启动搅拌机1,导流筒4内的液体在叶片2的作用下向下运动,液体流出导流筒4后在反应器10的作用下向上运动,当到达下孔52时,一部分液体通过下孔52进入导流筒4,其余的液体通过上孔51进入导流筒4,然后向下运动,如此反复循环,达到搅拌、混合的目的。用于搅拌含固体颗粒悬浮液时,在一部分液体通过下层孔52进入导流筒4后,上面液体的流速明显变慢,反应器10内液体流速不同,从而使其中的固体颗粒按颗粒大小分为两层。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结构简单、搅拌效率高、搅拌效果好、节约能源,以及当用于固体颗粒悬浮液体时,可实现分层效果的优点。

1762010年申请文件撰写试题考点(续)1.权利要求书的撰写设备独立权利要求的撰写:为得到具有更细颗粒浆液作出两方面改进,应当以形成浆液反复循环以便刀片多次打碎制浆物料这一方面改进作为主要改进,而使电机正反转为在第一方面改进的基础上作出的进一步改进,与此相应可将第二方面的改进另行提出专利申请。(注意:原题存在这两方面改进的矛盾)对设备独立权利要求的几点讨论(不应写入非必要技术特征电热器、不应限定电路控制器件位于机头内、对附件2中豆浆机结构的正确理解以便正确进行划界、原题中缺少相关技术手段的处理)

177国知局给出的权利要求书的参考答案1.一种食品料理机(10),包括:机头(101)、刀轴(104)、刀片(105)、电热器(106)以及杯体(107),其中:机头(101)内设置有电机(102)和电路控制器件(103),刀轴(104)从机头(101)的下盖伸出,刀轴(104)的前端固定安装刀片(105),电热器(106)为U型管状,并从机头(101)下盖伸出;其特征在于,所述食品料理机(10)还包括一个引流罩(108),引流罩(108)为上下开口的中空筒状,其上部卡合固定在机头(101)的下盖上,引流罩(108)上设置有引流孔(109),引流罩(108)下部不接触杯体(107)内侧底部,刀轴(104)前端固定安装的刀片(105)伸入到引流罩(108)内。

178应试时根据现试题给出材料建议给出的 独立权利要求1.一种食品料理机,包括机头(101)、杯体(107)、引流罩(108)、从所述机头(101)下盖伸出的刀轴(104)、固定安装在该刀轴(104)前端的刀片(105)、内置于所述机头(101)中的电机(102)、对该电机(102)进行控制的电路控制器件(103),所述引流罩(108)的上部卡合固定在所述机头(101)的下盖上、下部不接触所述杯体(107)内侧底部、侧壁上设置有引流孔(109),其特征在于:所述引流罩(108)为上下开口的中空筒状,所述刀片(105)直接伸入到所述引流罩(108)内。说明:–“下部不接触所述杯体内侧底部”这一技术特征也可改写为“下边沿与所述杯体内侧底部有间距”–该独立权利要求特征部分还应当包括一个技术特征:该刀片在引流罩中的高度与引流孔的位置相当;但因试题材料中未写明,故在应试时的答案中可以不写入这一特征。

1792010年申请文件撰写试题考点(续)1.权利要求书的撰写设备独立权利要求的撰写:为得到具有更细颗粒浆液作出两方面改进,应当以形成浆液反复循环以便刀片多次打碎制浆物料这一方面改进作为主要改进,而使电机正反转为在第一方面改进的基础上作出的进一步改进,与此相应可将第二方面的改进另行提出专利申请。(注意:原题存在这两方面改进的矛盾)对设备独立权利要求的几点讨论(不应写入非必要技术特征电热器、不应限定电路控制器件位于机头内、对附件2中豆浆机结构的正确理解以便正确进行划界、原题中缺少相关技术手段的处理)制浆方法独立权利要求的撰写(待讨论)

180国知局给出的方法权利要求的参考答案7.一种制浆方法,包含以下步骤:(1)电热器加热水和浆料,电机带动刀片在引流罩内旋转;(2)制浆物料被旋转的刀片打碎,在引流罩内形成不规则的涡流和负压,制浆物料和水从杯体的底部被吸入、提升到引流罩内充分混合,在离心力的作用下被甩出,从引流罩上的引流孔射出后回流到食品料理机杯体内;(3)回流到食品料理机杯体内的制浆物料和水再次被从底部吸入、提升到引流罩内,从而在食品料理机杯体和引流罩之间反复循环,并不断被刀片打碎,完成制浆过程。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制浆方法,其制浆物料为大豆、花生、核桃和/或玉米。

181应试时根据现试题给出材料 建议的方法权利要求8.一种如权利要求1至7中任一项所述食品料理机的制浆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由电机带动刀片在引流罩内旋转;(2)制浆物料被旋转的刀片打碎,并在引流罩内形成不规则的涡流和负压,制浆物料和水从食品料理机杯体的底部被吸入、提升到引流罩内充分混合,在离心力的作用下甩出,从引流罩上的多个引流孔射出后回流到食品料理机杯体内;(3)回流到食品料理机杯体内的制浆物料和水再次被从底部吸入、提升到引流罩内,从而在食品料理机杯体和引流罩之间反复循环,并不断被刀片打碎,完成制浆过程。9.按照权利要求8所述的制浆方法,其制浆物料为大豆、花生、核桃和/或玉米。

1822010年申请文件撰写试题考点(续)1.权利要求书的撰写设备独立权利要求的撰写:为得到具有更细颗粒浆液作出两方面改进,应当以形成浆液反复循环以便刀片多次打碎制浆物料这一方面改进作为主要改进,而使电机正反转为在第一方面改进的基础上作出的进一步改进,与此相应可将第二方面的改进另行提出专利申请。(注意:原题存在这两方面改进的矛盾)对设备独立权利要求的几点讨论(不应写入非必要技术特征电热器、不应限定电路控制器件位于机头内、对附件2中豆浆机结构的正确理解以便正确进行划界、原题中缺少相关技术手段的处理)制浆方法独立权利要求的撰写(待讨论)设备和方法两项主题从属权利要求数量适当合理设备权利要求中应当加上附图标记。独立权利要求和从属权利要求的撰写符合法、细则和指南的规定。

183国知局给出的设备权利要求2至6的参考答案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食品料理机(10),其特征在于:引流孔(109)位置交错分布,形状为圆形、椭圆形或者矩形。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食品料理机(10),其特征在于:引流孔(109)的上方进一步增设外凸的引流帽(110)。4.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食品料理机(10),其特征在于:引流罩(108)的下边沿距杯体(107)内侧底部的距离为15~25毫米。5.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食品料理机(10),其特征在于:引流孔(109)的上边沿距引流罩(108)上边沿的距离为引流罩(108)总高度的1/5。6.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食品料理机(10),其中,电路控制器件(103)包括:电源模块(1031),用于提供微处理机控制单元(1033)和电机(102)的工作电压;时间检测模块(1032),用于检测电机驱动时间;微处理机控制单元(1033),用于控制电机驱动模块(1034)的工作状态;以及电机驱动模块(1034),用于驱动电机(102)的正反转。

184应试时根据现试题给出材料 建议的设备权利要求2至72.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食品料理机,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引流罩(108)的引流孔(109)的上部(?方)设有外凸的引流帽(110)。3.按照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食品料理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引流罩(108)的下边沿距所述杯体(107)内侧底部的距离为15~25毫米。4.按照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食品料理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引流孔(109)的上边沿距所述引流罩(108)上边沿的距离为所述引流罩(108)总高度的1/5。5.按照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食品料理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引流孔(109)位置交错分布。6.按照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食品料理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引流孔(109)的形状为圆形、椭圆形或者矩形。

185应试时根据现试题给出材料 建议的设备权利要求77.按照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食品料理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电路控制器件(103)包括电源模块(1031)、时间检测模块(1032)、微处理机控制单元(1033)和电机驱动模块(1034);所述电源模块(1031)用于向所述微处理机控制单元(1033)和所述电机(102)提供工作电压,所述时间检测模块(1032)用于检测所述电机(102)的驱动时间,所述微处理机控制单元(1033)用于控制所述电机驱动模块(1034)的工作状态,所述电机驱动模块(1034)用于驱动所述电机(102)的正反转。说明:该从属权利要求7的进一步限定必定与其引用的权利要求技术方案在原理上形成矛盾,因此严格说来,这一从属权利要求是不适宜写成一项从属权利要求的,但从应试来看,无需从技术内容上加以深究,因此还应当撰写一项从属权利要求。

186更合适的设备权利要求77.按照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食品料理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电路控制器件(103)包括电源模块(1031)、时间检测模块(1032)、微处理机控制单元(1033)和电机驱动模块(1034);所述电源模块(1031)用于向所述微处理机控制单元(1033)和所述电机(102)提供工作电压;所述时间检测模块(1032)用于检测所述电机(102)的正反转时间和停转时间,并在其达到设定时间值时,发出相应输出信号;所述微处理机控制单元(1033)通过所述电机驱动模块(1034)启动电机运行,且根据来自所述时间检测模块(1032)的信号来控制所述电机驱动模块(1034)的工作状态,并当电机(102)正反转循环运行达到设定循环次数时向电源模块(1031)发出断电信号;所述电机驱动模块(1034)用于使所述电机(102)正反转或停转。

1872010年申请文件撰写试题考点(续)2.需要通过另一份申请提出的独立权利要求的撰写电路控制方法和电路控制器件可另行提出分案申请电路控制方法和电路控制器件两项独立权利要求撰写方式的讨论

188国知局给出的另一份申请的 两项独立权利要求的参考答案1.一种食品料理机的电路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电源向微处理机控制单元和电机提供工作电压的步骤;检测电机驱动时间的时间检测步骤;控制电机驱动模块的工作状态的微处理机控制步骤;以及电机正反转驱动步骤;其中,微处理机控制单元向电机驱动模块发出正转信号,当时间检测模块测得电机正向运转的时间为5至10秒时,微处理机控制单元向电机驱动模块发出停转信号;当时间检测模块测得电机停转的时间为2至5秒时,微处理机控制单元向电机驱动模块发出逆转信号,当时间检测模块测得电机逆向运转的时间为5至10秒时,微处理机控制单元向电机驱动模块发出停转信号;当时间检测模块测得电机停转的时间为2至5秒时,微处理机控制单元再次向电机驱动模块发出正转信号;重复循环上述过程5至10次。

189国知局给出的另一份申请的 两项独立权利要求的参考答案2.一种设置在食品料理机的机头内的电路控制器件,其特征在于,包括:电源模块,用于提供微处理机控制单元和电机的工作电压;时间检测模块,用于检测电机驱动时间,微处理机控制单元,用于控制电机驱动模块的工作状态,以及电机驱动模块,用于驱动电机的正反转,电路控制器件工作时,微处理机控制单元向电机驱动模块发出正转信号,当时间检测模块测得电机正向运转的时间为5至10秒时,微处理机控制单元向电机驱动模块发出停转信号;当时间检测模块测得电机停转的时间为2至5秒时,微处理机控制单元向电机驱动模块发出逆转信号,当时间检测模块测得电机逆向运转的时间为5至10秒时,微处理机控制单元向电机驱动模块发出停转信号;当时间检测模块测得电机停转的时间为2至5秒时,微处理机控制单元再次向电机驱动模块发出正转信号;重复循环上述过程5至10次。

190应试时根据现试题给出材料 建议的另一份申请的两项独立权利要求1.一种设置在食品料理机中用于控制电机正反转循环运行的电路控制器件,包括电源模块(1031)、时间检测模块(1032)、微处理机控制单元(1033)和电机驱动模块(1034);所述电源模块(1031)用于向所述微处理机控制单元(1033)和所述电机(102)提供工作电压;所述时间检测模块(1032)用于检测所述电机(102)驱动时间;所述微处理机控制单元(1033)用于控制所述电机驱动模块(1034)的工作状态;所述电机驱动模块(1034)用于驱动所述电机(102)正反转。

191应试时根据现试题给出材料 建议的另一份申请的两项独立权利要求2.一种由权利要求1所述电路控制器件控制食品料理机中电机正反转循环运行的电路控制方法,包括如下步骤:(1)由电源模块向微处理机控制单元和电机提供工作电压;(2)微处理机控制单元向电机驱动模块发出正转信号,使电机正向运转;(3)时间检测模块检测电机正转时间,当正转时间为其设定值时,向微处理机控制单元发出时间已到信号,微处理机控制单元向电机驱动模块发出停止信号,使电机停止运转;(4)时间检测模块检测电机的停止时间,当停止时间为其设定值时,向微处理机控制单元发出时间已到信号,微处理机控制单元向电机驱动模块发出反向运转信号,使电机反转;(5)时间检测模块检测电机的反转时间,当反转时间为其设定值时,向微处理机控制单元发出时间已到信号,微处理机控制单元向电机驱动模块发出停止信号,使电机停止运转;(6)时间检测模块检测电机的停止时间,当停止时间为其设定值时,向微处理机控制单元发出时间已到信号,微处理机控制单元向电机驱动模块发出正转信号,使电机再次正转;(7)重复上述循环过程,待循环次数达到设定循环次数后,完成制浆程序。”

192更合适的另一份申请的两项独立权利要求1.一种设置在食品料理机中用于控制电机正反转循环运行的电路控制器件,包括电源模块(1031)、时间检测模块(1032)、微处理机控制单元(1033)和电机驱动模块(1034);所述电源模块(1031)用于向所述微处理机控制单元(1033)和所述电机(102)提供工作电压;所述时间检测模块(1032)用于检测所述电机(102)的正反转时间和停转时间,并在其达到设定时间值时,发出相应输出信号;所述微处理机控制单元(1033)通过所述电机驱动模块(1034)启动电机(102)运行,且根据来自所述时间检测模块的信号来控制所述电机驱动模块(1034)的工作状态,并当电机(102)正反转循环运行达到设定循环次数时向电源模块(1031)发出断电信号;所述电机驱动模块(1034)用于使所述电机(102)正反转或停转。

193更合适的另一份申请的两项独立权利要求2.一种由权利要求1所述电路控制器件控制食品料理机中电机正反转循环运行的电路控制方法,包括如下步骤:(1)由电源模块向微处理机控制单元和电机提供工作电压;(2)微处理机控制单元向电机驱动模块发出正转信号,使电机正向运转;(3)时间检测模块检测电机正转时间,当测得的电机正转时间到达设定的正转时间时,向微处理机控制单元发出正转时间已到信号,微处理机控制单元向电机驱动模块发出停转信号,使电机停止运转;

194(4)时间检测模块检测电机正转后的停转时间,当所测得的停转时间到达其设定的正转后停转时间时,向微处理机控制单元发出电机正转后停转时间已到信号,微处理机控制单元向电机驱动模块发出反转信号,使电机反向运转;(5)时间检测模块检测电机的反转时间,当所测得的电机反转时间到达其设定的反转时间时,向微处理机控制单元发出反转时间已到信号,微处理机控制单元向电机驱动模块发出停转信号,使电机停止运转;(6)时间检测模块检测电机反转后的停转时间,当所测得的停转时间到达其设定的反转后停转时间时,向微处理机控制单元发出时间已到信号,微处理机控制单元向电机驱动模块发出正转信号,使电机再次正转;(7)重复上述循环过程,待循环次数达到设定循环次数时,微处理机控制单元向电源模块发出断电信号。”

1952010年申请文件撰写试题考点(续)2.需要通过另一份申请提出的独立权利要求的撰写电路控制方法和电路控制器件可另行提出分案申请电路控制方法和电路控制器件两项独立权利要求撰写方式的讨论3.针对客户来函的补充材料再单独提出一件专利申请

196客户来函及所附对比文件1.客户来函主要内容经实验发现,食品料理机中电热器的合金材料,其组分和含量(重量百分比)为0.1%~0.3%的C,0.5%~1%的Mn,P≤0.03%,S≤0.03%,余量为Fe时,加热效果较好。特别是组分和含量(重量百分比)为0.18%~0.27%的C,0.5%~1%的Mn,P≤0.03%,S≤0.03%,余量为Fe时,既保证力学性能,又有利于加工、同时限制有害元素P和S的含量,防止MnS夹杂物的析出,提高电热器的纯净度,可以获得更好的加热效果。我公司于2010年5月6日向国家知识产权局提交过一份有关豆浆机的实用新型专利申请,该申请尚未公开,但在其说明书中,明确记载了豆浆机中电热器的合金材料的组分和含量(重量百分比)为:C含量为0.18%~0.27%,Mn含量为0.5%~1%的,P含量为≤0.03%,S含量为≤0.03%,余量为Fe的内容。此外,还检索到一份由其他公司申请并已授权对比文件。现拟就“电热器的合金材料”单独提出专利申请。

197有关第三题的客户来函及所附对比文件2.客户来函中附件5(以下简称对比文件3)有关内容该份对比文件3为中国实用新型专利说明书,申请日为2009年11月8日,授权公告日为2010年6月8日。该对比文件所披露的与客户拟提出申请保护的合金材料的有关内容如下:一种防尘防烫伤热得快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放在热水瓶内使用的U型热得快。该热得快由导线及插头、瓶塞体、U型电热管和防尘防烫伤外壳组成,其中用来制造U型电热管的合金材料,其组分和含量(重量百分比)为:0.15%的C,0.7%的Mn,0.01%的P,0.01%的S,其余为Fe。

1982010年申请文件撰写试题考点(续)2.需要通过另一份申请提出的独立权利要求的撰写电路控制方法和电路控制器件可另行提出分案申请电路控制方法和电路控制器件两项独立权利要求撰写方式的讨论3.针对客户的补充材料再单独提出一件专利申请专利申请可享受优先权的条件针对可享受优先权的合金材料小范围的技术方案撰写独立权利要求。由合金材料制成的电热器独立权利要求撰写的讨论

199撰写的权利要求书1.一种用于制备电热器的合金材料,其组分和含量(重量百分比)为:C0.18%~0.27%,Mn0.5%~1%,P≤0.03%,S≤0.03%,余量为Fe。2.一种电热器,由权利要求1所述的合金材料制成。(权利要求2有待商榷)

2002010年申请文件撰写试题考点(续)4.简述题论述专利审查指南中确定最接近现有技术时需要考虑的因素以及结合本案确定何者为最接近现有技术论述所撰写的权利要求书相对于现有技术具有新颖性和创造性的理由有关合案申请具有单一性的理由,分案申请需说明其不具有单一性的理由针对客户来函中涉及的两个技术方案确定哪一个可以享受优先权,在此基础上分别论述两技术方案能否获权的理由

2012011年专利代理实务试题 申请文件撰写部分试题内容1.客户A公司时提供的技术交底材料(附件5)中共有三种实施方式,拟申请发明专利。请综合考虑附件1至附件3所反映的现有技术,为客户撰写权利要求书,具体要求如下:独立权利要求的技术方案相对于现有技术具备新颖性和创造性;独立权利要求从整体上反映发明的技术方案,记载解决技术问题的必要技术特征,并且符合法和细则的有关规定。从属权利要求应当使得本申请面临不得不缩小保护范围的情况时具有充分的修改余地,其数量应当合理、适当,并且符合法和细则的有关规定。2.如果所撰写的权利要求书中包含两项或者两项以上的独立权利要求,简述能够合案申请的理由;如果应当以多份申请的方式提出,则请说明理由,并分别撰写权利要求书。3.回答客户提出的关于研制的具有更好效果的隔档片材料不在说明书中作出具体说明是否满足说明书应当充分公开发明的要求,请结合法和细则中的相关规定进行具体说明。

2022011年专利代理实务试题 涉及申请文件撰写部分考点1.权利要求书的撰写

203图1客户提供的交底材料中第一种实施方式的附图

204客户提供的交底材料中第二种实施方式的附图

205客户提供的交底材料中第三种实施方式的附图

206现有技术附件1的附图

207现有技术附件3的附图现有技术附件2的附图

2082011年专利代理实务试题 涉及申请文件撰写部分考点1.权利要求书的撰写通过对三种实施方式的分析和三份现有技术的分析,确定本发明的主题名称为瓶盖组件,其中最接近现有技术是附件1(无效试题部分中拟提出无效宣告请求的实用新型专利),在此基础上确定本发明相对于该最接近现有技术解决的问题:不仅可方便地去除瓶盖的封膜,且不会在搬运和码放过程中受压变形而刺破封膜而导致饮料变质。三种实施方式是并列的技术方案,前两种结构有类似之处,可采用概括方式撰写,而后一种难以与前两种一起进行概括,只能针对后一种实施方式单独写一项独立权利要求,且该项独立权利要求与前两种实施方式不属于一个总的发明构思,需要另行提出一件专利申请对独立权利要求尽量采用概括多种实施方式的技术特征独立权利要求应当包括必要的技术特征并清楚地限定要求专利保护的范围满足独立权利要求撰写的形式要求(划界,加附图标记)

209本申请的独立权利要求1.一种内置调味材料的瓶盖组件,包括瓶盖本体(1),所述瓶盖本体(1)具有顶壁、侧壁和用于容纳调味材料的容置腔室(3),所述容置腔室(3)底部由气密性隔挡片(4)密封,其特征在于,所述瓶盖组件还包括盖栓(2),所述盖栓(2)由栓帽(21)和栓体(22)两部分组成;顶壁上开设孔(5),所述栓体(22)穿过该孔(5)进入所述容置腔室(3),且能够在该孔(5)中上下相对运动,向下运动时剌破隔档片(4);所述瓶盖组件还包括限制所述盖栓(2)受压时向隔档片(4)方向运动的机构。

2102011年专利代理实务试题 涉及申请文件撰写部分考点(续)1.权利要求书的撰写(续)从属权利要求的布局安排:先针对前两个实施方式各撰写一项从属权利要求,其中针对第二个实施方式撰写从属权利要求时对于具有多种结构的部件也采用概括方式文字表述然后再对第二个实施方式概括描述的部件分别按照不同的结构各撰写一项从属权利要求,此外还可针对第二种实施方式的改进措施再撰写一项从属权利要求此后再针对两个实施方式所共同的技术特征(用于容纳调味材料的容置腔室)的不同结构各撰写一项从属权利要求从属权利要求的撰写符合专利法实施细则和审查指南的有关规定

211本申请的从属权利要求2.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内置调味材料的瓶盖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限制盖栓(2)受压时向隔档片(4)方向运动的机构由内壁带有内螺纹的中空套管(6)和带有外螺纹的所述栓体(22)构成,所述中空套管(6)与顶壁一体成型并从所述孔(5)的位置向瓶盖本体(1)的开口方向延伸。3.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内置调味材料的瓶盖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限制盖栓(2)受压时向隔档片(4)方向运动的机构为可移除的环状部件,所述可移除的环状部件卡扣在栓帽(21)和瓶盖本体(1)的顶壁之间。4.按照权利要求3所述的内置调味材料的瓶盖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可移除的环状部件为一侧带有开口的卡环(8)。5.按照权利要求3所述的内置调味材料的瓶盖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可移除的环状部件为连接在所述栓帽(21)上且可撕除的拉环(22)。6.按照权利要求3至5中任一项所述的内置调味材料的瓶盖组件,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可移除的环状部件内部设置一个套设在所述栓柱(22)之外的弹簧(7)。

212本申请的从属权利要求(续)7.按照权利要求1至5中任一项所述的内置调味材料的瓶盖组件,其特征在于:在其侧壁内侧设置径向向内凸出的环状凸缘,所述隔档片(4)固定于环状凸缘上,顶壁、侧壁和隔档片(4)共同形成所述容置腔室(3)。8.按照权利要求1至5中任一项所述的内置调味材料的瓶盖组件,其特征在于:在其顶壁内侧设置向下延伸的管状储存器,所述隔档片(4)固定于该管状储存器下缘,顶壁、管状储存器和隔档片(4)共同形成所述容置腔室(3)。

2132011年专利代理实务试题 涉及申请文件撰写部分考点(续)1.权利要求书的撰写(续)从属权利要求的布局安排:先针对前两个实施方式各撰写一项从属权利要求,其中针对第二个实施方式撰写从属权利要求时对于具有多种结构的部件也采用概括方式文字表述然后再对第二个实施方式概括描述的部件分别按照不同的结构各撰写一项从属权利要求,此外还可针对第二种实施方式的改进措施再撰写一项从属权利要求此后再针对两个实施方式所共同的技术特征(用于容纳调味材料的容置腔室)的不同结构各撰写一项从属权利要求从属权利要求的撰写符合专利法实施细则和审查指南的有关规定针对第三种实施方式撰写独立权利要求和相应的从属权利要求(对是否另行提出一件申请的讨论)

214针对第三种实施方式撰写的独立权利要求(国知局给出的需另行提出申请的独立权利要求)1.一种内置调味材料的瓶盖组件,包括瓶盖本体(31),所述瓶盖本体(31)具有顶壁、下部带有内螺纹的侧壁,在该内螺纹上方的侧壁内侧设置有环状凸缘(34),所述环状凸缘(34)上固定有气密性隔档片(35),所述顶壁、侧壁和隔档片(35)共同形成用于容纳调味材料的容置腔室(3),其特征在于,所述瓶盖组件还包括位于所述瓶盖本体(31)侧壁下方的可移除的环状部件,移除所述环状部件后可使所述瓶盖本体(31)进一步向着瓶口方向旋转前行,以便瓶口上缘向所述隔档片(35)施压而使其破裂。

215第三种实施方式的从属权利要求2.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内置调味材料的瓶盖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可移除的环状部件为可撕除的拉环(32)。3.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内置调味材料的瓶盖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拉环(32)通过多个短连接柱(36)与所述瓶盖本体(31)的侧壁下缘相连接,所述拉环(32)具有开口(37),在所述开口(37)的一侧设有拉环扣(38)。4.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内置调味材料的瓶盖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可移除的环状部件为一侧带有开口的卡环。

216针对第三种实施方式撰写的独立权利要求(另一种可以采用合案申请的独立权利要求)9.一种内置调味材料的瓶盖组件,包括瓶盖本体(31),所述瓶盖本体(31)具有顶壁、下部带有内螺纹的侧壁,在该内螺纹上方的侧壁内侧设置有环状凸缘(34),所述环状凸缘(34)上固定有气密性隔挡片(35),所述顶壁、侧壁和隔挡片(35)共同形成用于容纳调味材料的容置腔室(3),其特征在于,所述瓶盖组件还包括位于所述瓶盖本体(31)侧壁下方的可移除的环状部件,该环状部件成为瓶盖本体(31)受压时限制所述瓶盖本体(31)连同所述隔挡片(35)向着瓶口方向运动的机构,移除所述环状部件后可使所述瓶盖本体(31)连同所述隔挡片(35)向着瓶口方向旋转前行,以便瓶口上缘向所述隔挡片(35)施压而使其破裂。

2172011年专利代理实务试题 涉及申请文件撰写部分考点(续)2.简答题所撰写的两项独立权利要求分案申请或者合案申请的理由鉴于现有的隔档片也能适用于本发明,说明书如果不对所研制的具有更好效果的隔档片材料作出具体说明并不影响本发明的充分公开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最近更新
更多
大家都在看
近期热门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