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_2022学年新教材高中语文第七单元16赤壁赋登泰山记学案部编版必修上册20210929256

2021_2022学年新教材高中语文第七单元16赤壁赋登泰山记学案部编版必修上册20210929256

ID:71890871

大小:2.87 MB

页数:32页

时间:2023-11-24

上传者:186****5381
2021_2022学年新教材高中语文第七单元16赤壁赋登泰山记学案部编版必修上册20210929256_第1页
2021_2022学年新教材高中语文第七单元16赤壁赋登泰山记学案部编版必修上册20210929256_第2页
2021_2022学年新教材高中语文第七单元16赤壁赋登泰山记学案部编版必修上册20210929256_第3页
2021_2022学年新教材高中语文第七单元16赤壁赋登泰山记学案部编版必修上册20210929256_第4页
2021_2022学年新教材高中语文第七单元16赤壁赋登泰山记学案部编版必修上册20210929256_第5页
2021_2022学年新教材高中语文第七单元16赤壁赋登泰山记学案部编版必修上册20210929256_第6页
2021_2022学年新教材高中语文第七单元16赤壁赋登泰山记学案部编版必修上册20210929256_第7页
2021_2022学年新教材高中语文第七单元16赤壁赋登泰山记学案部编版必修上册20210929256_第8页
2021_2022学年新教材高中语文第七单元16赤壁赋登泰山记学案部编版必修上册20210929256_第9页
2021_2022学年新教材高中语文第七单元16赤壁赋登泰山记学案部编版必修上册20210929256_第10页
资源描述:

《2021_2022学年新教材高中语文第七单元16赤壁赋登泰山记学案部编版必修上册20210929256》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赤壁赋 *登泰山记【相关链接】  元丰二年七月二十八日苏轼突然遭到逮捕,罪证是他的一篇诗文。原来苏轼在诗文中曾流露过一些牢骚,表示过对新法的不同意见,也针砭新法的流弊,其目的无非是“缘诗人之义,托事以讽”,这些就成了遭受弹劾的把柄。一些奸佞小人诬蔑他“衔怨怀怒,恣行丑诋”“指斥乘舆”“包藏祸心”,把他投入大狱。一时亲友惊散,家人震恐。苏轼在狱中遭受诟辱折磨,有时感到难免一死,曾写两首诗与弟弟诀别,有“是处青山可埋骨,他年夜雨独伤神”的诗句。32   幸亏亲友的营救,当时的宋神宗也不想杀他,这年年底,结案出狱,苏轼以水部员外郎黄州团练副使的名义被贬谪到黄州。从元丰三年正月到黄州,苏轼一住就是五年。在这里他生计困难,在友人的帮助下开了几十亩荒地,掘井筑屋,躬耕其中,号“东坡居士”。苏轼在黄州思想是矛盾的:一方面,他对遭受的残酷打击感到愤懑、痛苦;另一方面,时时想从老庄佛学求得解脱。同时,他在躬耕农事及与田父野老的交往中,感到了温暖,增强了信心,一方面表现了旷达自适的性格,一方面也使他的思想更接近现实。  其实,苏轼所游的并非三国时周瑜大破曹军的赤壁,周瑜破曹是在湖北嘉鱼东北的赤壁。作者在这里只是触景生情,采用当时的传说,借题发挥,以抒发自己被贬谪后内心的苦闷和对宇宙、人生的一种感悟。  惜抱文集,乍阅之后不甚可喜,再三阅之,淳澹简质中有义有法,自是古文正宗。——清·张维屏【拓展链接】  姚鼐壮大了古文的声势,在桐城派中地位最高。首先,他主张“道与艺合,天与人一”,“义理、考据、词章”合一,让儒家道义与文学结合,天赋与学力相济。其次,运用传统的阴阳刚柔说,将多种风格归纳为“阳刚”和“阴柔”两大类。……接触到文学审美风格的实质问题,对后世影响甚大。最后,把文章的艺术要素提炼为“神、理、气、味”和“格、律、声、色”八字……使古文进入最高境地。——袁行霈辞官归隐路,踏雪登泰山——《登泰山记》  乾隆三十九年(1774),厌倦了官场生活的姚鼐以养亲为名,辞官归家,道经泰安与挚友泰安知府朱孝纯于此年十二月二十八日傍晚同上泰山山顶,第二天即除夕(当年十二月小)五更时分至日观峰的日观亭后,观赏日出,写下了这篇游记。32       【作家金句】  1.论事易,作事难;作事易,成事难。  2.故书不厌百回读,熟读深思子自知。  3.古之立大事者,不惟有超世之才,亦必有坚忍不拔之志。  4.博观而约取,厚积而薄发。  5.出新意于法度之中,寄妙理于豪放之外。——苏轼  1.天地之道,阴阳刚柔而已。文者,天地之精英,而阴阳刚柔之发也。  2.古之君子,仕非苟焉而已,将度其志可行于时,其道可济于众。  3.松杉上接瀑布落,藤萝下拂云光低。——姚鼐赤 壁 赋  (1)壬戌(rénxū)之秋,七月既望(过了望日后的第一天,通常指农历每月十六日),苏子与客泛舟游于赤壁之下。清风徐来,水波不兴(兴起,产生)。举酒属(zhǔ)(劝请)客,诵明月之诗,歌窈窕(yǎotiǎo)之章(《诗经·陈风·月出》的第一章有“舒窈纠兮”的句子,所以称为“窈窕之章”)。少焉,①月出于东山之上,徘徊于斗牛之间。白露(指白茫茫的水汽)横(笼罩)江,水光接天。纵一苇之所如(往),②凌万顷之茫然。浩浩乎如冯(pínɡ)虚(太空)御风,而不知其所止;飘飘乎如遗世独立,羽化(指飞升成仙)而登仙。  (2)于是饮酒乐甚,扣舷(敲着船边,指打着节拍)而歌之。歌曰:“桂棹(zhào)(桂木做的棹)兮兰桨(木兰做的桨),击空明(指月光下的清波)兮溯(sù)流光(在月光浮动的水面上逆流而上)。①渺渺(悠远的样子)兮予怀,望美人(指所思慕的人)兮天一方。”客有吹洞箫者,倚歌(依照歌曲的声调和节拍)而和(hè)之((用箫)随着歌声伴奏)。其声呜呜然,如怨如慕,如泣如诉,余音袅袅(niǎoniǎo)(形容声音婉转悠长),不绝如缕(细丝)。②舞(使……起舞)幽壑之潜蛟,泣(使……落泪)孤舟之嫠(lí)妇(寡妇)。  (3)苏子愀(qiǎo)然(容色改变的样子),正襟危坐(端坐)而问客曰:“何为(为什么)其然也?”客曰:“‘月明星稀,乌鹊南飞’,此非曹孟德之诗乎?西望夏口,东望武昌,山川相缪(liáo)(同“缭”,盘绕、围绕),郁乎苍苍(草木茂盛,一片苍翠),①32 此非孟德之困于周郎者乎?方其破荆州,下江陵,顺流而东也,舳舻(zhúlú)(船头和船尾的并称,泛指首尾相接的船只)千里,旌旗蔽空,酾(shī)酒(斟酒)临江,横槊赋诗,固(本来)一世之雄也,而今安在哉?况吾与子渔樵(qiáo)(捕鱼砍柴)于江渚(zhǔ)之上,侣(以……为伴)鱼虾而友(以……为友)麋鹿,驾一叶之扁(piān)舟(小船),举匏(páo)樽(用葫芦做成的酒器)以相属。②寄蜉蝣(一种小飞虫,夏秋之交生在水边,生存期很短,古人说它朝生暮死。这里用来比喻人生短促)于天地,渺沧海之一粟。哀吾生之须臾,羡长江之无穷。③挟飞仙以遨游,抱明月而长终。知不可乎骤得(一下子,很轻易地实现),托遗响(余音,指箫声)于悲风。”  (4)苏子曰:“客亦知夫(fú)(那)水与月乎?逝者如斯,而未尝往也;盈(满)虚(缺)者如彼,而卒(终究)莫消长(消减和增长)也。①盖将(如果,表假设)自其变者而观之,则天地曾不(连……都不……)能以一瞬;自其不变者而观之,则物与我皆无尽也,而又何羡乎!②且夫天地之间,物各有主,苟(如果)非吾之所有,虽(即使)一毫而莫取。惟江上之清风,与山间之明月,耳得之而为声,目遇之而成色,取之无禁,用之不竭,是造物者之无尽藏(zànɡ)(宝藏)也,而吾与子之所共适(享有)。”  (5)客喜而笑,洗盏更(ɡènɡ)(再)酌。肴核(菜肴和果品)既尽,杯盘狼籍(即“狼藉”,凌乱)。相与(互相)枕藉(jiè)(枕着垫着)乎舟中,不知东方之既白(天明)。结合左栏提供的注音诵读文本,并根据教材注释及所学文言知识完成下面问题。1.解释加点字词在文中的含义。2.对画波浪线的句子进行点评,并概括段意。第(1)段:语句点评①:状语后置,“徘徊”生动地描绘出柔和的月光似对游人极为依恋。语句点评②:定语后置,正常语序为“凌茫然之万顷”。段意概括:写作者与友人夜游赤壁的情景。感悟·质疑:沐清风白露,赏月色天光。情感自然流泻,文句一气呵成,作者泛舟畅游之乐自笔下泉涌而出。以景抒情,融情于景,情景俱佳。第(2)段:语句点评①:谓语前置,突出情思的悠远。语句点评②:侧面表现出箫声感染力之强。段意概括:写作者饮酒纵歌的欢乐和客人箫声的悲凉。32 感悟·质疑:作者歌中的“美人”是指人吗?(是个人理想和一切美好事物的化身)箫声悲凉,使苏子的感情陡转,由乐入悲,文气随之跌宕。第(3)段:语句点评①:语气上是反问句,内容上是否定判断句,结构上是状语后置,从“于”的意思看是被动句。语句点评②:两个比喻,一个是时间角度的“短”,一个是空间角度的“小”。人生的短暂,个体生命的渺小,自然使人悲从中来。语句点评③:希望同仙人一起遨游,与明月一起长存——很美好,很浪漫,却不现实。段意概括:写客对人生短促无常的感叹。感悟·质疑:本段由景入事,主问客答。该如何认识、评价客的回答呢?(客的回答表现了一种消极的人生观和虚无主义思想,这也是苏轼借客之口表露自己思想中消极的方面)这一段的主客问答,使文章的思想情感跌入低谷。第(4)段:语句点评①:观察、认识的角度不同,结论就不同,心态也不同。语句点评②:这里的“物”,指的是不应有、不必有的功名利禄之类。段意概括:苏子针对客之人生短促无常的感慨表达自己的见解。感悟·质疑:苏子这段话集中表达了作者豁达的宇宙观和人生观,他赞成从多角度看问题,且不把问题绝对化。这也是他身处逆境却仍豁达超脱、随缘自适的原因所在。第(5)段:语句点评:主客心意合一,物我两忘。与开头照应,将读者引入到忘怀得失、超然物外的境界。段意概括:写客听了作者的观点后,转悲为喜,开怀畅饮。大家在舟中饮酒尽欢,兴尽睡去,竟不知天色渐明。感悟·质疑:由开头的“乐”,到中间的“悲”,再到结尾的“喜”,是情感的变化,也是对历史、人生、宇宙一番思辨后的彻悟与圆通。登泰山记  (1)泰山之阳(山的南面),汶水西流;其阴(山的北面),济水东流。阳谷皆入汶,阴谷皆入济。当其南北分者,古长城也。最高日观峰,在长城南十五里。  (2)余以(在)乾隆三十九年十二月,①自京师乘(冒)风雪,历齐河、长清,穿泰山西北谷,越长城之限(界限),至于(到达32 )泰安。是月丁未,与知府朱孝纯子颍由南麓登。四十五里,道皆砌石为磴(dènɡ)(石阶),其级七千有余。泰山正南面有三谷。中谷绕泰安城下,郦道元所谓环水也。余始循以入,道少半,越中岭,复循西谷,遂(suì)(于是,就)至其巅。古时登山,循东谷入,道有天门。东谷者,古谓之天门溪水,余所不至也。今所经中岭及山巅,崖限(门槛)当道者,世皆谓之天门云。道中迷雾冰滑,磴几不可登。及既上,苍山负(背)雪,明烛(照)天南。望晚日照城郭,汶水、徂徕(cúlái)(山名,在泰安城东南)如画,②而半山居(停留)雾若带然。  (3)戊申晦(农历每月的最后一天),五鼓,与子颍坐日观亭,待日出。大风扬积雪击面。亭东自足下皆云漫(弥漫)。稍(逐渐)见云中①白若樗蒱(chūpú)(古代的一种博戏,这里指樗蒱所用的掷具,长形而末端尖锐,立起来像山峰)数十立者,山也。极天(天边)云一线异色,须臾成五采(同“彩”)。②日上,正赤如丹(朱砂),下有红光动摇承之。或曰,此东海也。回视日观以西峰,或得日或否,绛皓(大红色和白色)驳色,而皆若偻(lǚ)(脊背弯曲的样子,引申为鞠躬的样子)。  (4)亭西有岱祠,又有碧霞元君祠;皇帝行宫(皇帝出外巡行时居住的处所)在碧霞元君祠东。是日,观道中石刻,自唐显庆以来;其远古刻尽漫失(模糊或缺失)。僻不当道者,皆不及往。  (5)山多石,少土。石苍黑色,多平方,少圜(yuán)(同“圆”)。少杂树,多松,生石罅(xià)(缝隙),皆平顶。冰雪,无瀑水,无鸟兽音迹。至日观数里内无树,而雪与人膝齐。  (6)桐城姚鼐记。结合左栏提供的注音诵读文本,并根据教材注释及所学文言知识完成下面问题。1.解释加点字词在文中的含义。2.对画波浪线的句子进行点评,并概括段意。第(1)段:语句点评:“……者,……也。”典型的判断句。段意概括:介绍泰山及其最高峰——日观峰的位置。感悟·质疑:描写对象一句一换,粗笔勾勒山、水、古长城、日观峰,富有层次感地描摹出泰山的概貌,为下文介绍登山路线和观日出做铺垫。第(2)段:语句点评①:作者用“乘”“历”“穿”“越”几个动词领起的短句记录旅程路线,突出了动作和地点,一气呵成,简练传神。32 语句点评②:把纵与横、静与动、实与虚、端庄凝重与飘逸轻盈结合了起来,烘托了泰山的高峻。段意概括:写登泰山的经过。感悟·质疑:本段为什么没有写途中所见的景物?作者没有像寻常游记那样写途中所见景物,而是重点写登山的艰难和登上山顶之后所见的雄浑开阔,目的是突出泰山的高峻,亦暗含历经艰难后“一览众山小”的喜悦之情。第(3)段:语句点评①:因是远眺所见,所以以小喻大,以常喻奇。语句点评②:有实有虚,气势磅礴,雄浑壮丽。段意概括:描写观日出的情景。感悟·质疑:作者按照时间顺序先后写了待日出、日将出、日正出和日出后,衬以云天、东海、群峰,写出泰山日出的万千气象。第(4)段:语句点评:表现了泰山的古老风貌。段意概括:介绍泰山的名胜古迹。感悟·质疑:由此段可见泰山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第(5)、(6)段:语句点评:把作者雪中赏景的形象与风雪弥漫的泰山融为一体,煞住全篇,留有丰富的想象余地,回味悠长。且照应第二段开头,可以想见当时风雪之大,行程之艰。段意概括:介绍泰山冬季的景色。赤壁赋 登泰山记1.通假字(1)浩浩乎如冯虚御风(“冯”同“凭”,乘)(2)山川相缪,郁乎苍苍(“缪”同“缭”,盘绕、围绕)(3)须臾成五采(“采”同“彩”)(4)石苍黑色,多平方,少圜(“圜”同“圆”)2.一词多义32 32 32 3.词类活用(1)名词作动词:方其破荆州,下江陵,顺流而东也(攻占;向东进军、东下)苍山负雪,明烛天南(照)况吾与子渔樵于江渚之上(捕鱼砍柴)(2)名词作状语:月明星稀,乌鹊南飞(向南)西望夏口,东望武昌(向西;向东)泰山之阳,汶水西流;其阴,济水东流(向西;向东)(3)形容词作动词:正襟危坐(整理)(4)使动用法:舞幽壑之潜蛟,泣孤舟之嫠妇(使……起舞;使……落泪)(5)意动用法:侣鱼虾而友麋鹿(以……为伴侣;以……为朋友)4.古今异义(1)望美人兮天一方:32 古义:指所思慕的人,古人常用来作为圣主贤臣或美好理想的象征;今义:美貌的女子。(2)白露横江,水光接天:古义:白茫茫的水汽;今义:二十四节气之一。(3)纵一苇之所如,凌万顷之茫然:古义:旷远的样子;今义:完全不知道的样子;失意的样子。(4)至于泰安:古义:动词“至”和介词“于”连用,到,到达;今义:表示另提起一件事情。(5)多平方:古义:方方正正的,指山石;今义:数学名词。5.文言句式(1)判断句:①是造物者之无尽藏也(语气词“也”,表判断)②当其南北分者,古长城也(……者……也)(2)倒装句:①苏子与客泛舟游于赤壁之下(于赤壁之下泛舟游,介宾短语后置)②月出于东山之上,徘徊于斗牛之间(月于东山之上出,于斗牛之间徘徊,介宾短语后置)③凌万顷之茫然(茫然万顷,定语后置)④渺渺兮予怀(予怀渺渺,主谓倒装)⑤此非孟德之困于周郎者乎(于周郎困,介宾短语后置)⑥况吾与子渔樵于江渚之上(于江渚之上渔樵,介宾短语后置)(3)省略句:多松,生(于)石罅1.《赤壁赋》全文共五段,请分别用四个字概括各段内容,依次填入下列方框中。32 2.《赤壁赋》中,苏子与客的对话是围绕什么问题展开的?答:                                                                                              答案:围绕“变与不变”的问题展开。3.《登泰山记》中作者是沿怎样的路线登山的?答:                                                                                              答案:南麓→中谷→中岭→天门→西谷→山巅。【拓展链接】古代农历日期的别称古代农历的一些日期是根据月亮的情况来称呼:1.朔——农历每月初一。2.既朔——农历每月初二。3.蛾眉——农历每月初三、初四。4.小望——农历每月十四。5.望——农历每月十五。6.既望——农历每月十六。7.晦——农历每月的最后一天。32 探寻山水,领略意趣1.感受景观,如在眼前。  “知者乐水,仁者乐山”是中国文化的传统,《赤壁赋》《登泰山记》一乐水,一乐山,均为名篇,各具意趣。《赤壁赋》“以江山风月作骨”,富有层次地写了赤壁所见、历史之中、哲理感悟的江(水)月。《登泰山记》按照时间顺序写登泰山全程,先写登临景象,而后浓墨重彩写日出景象,之后写沿途所见的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试从文中找出重点语句并概括景物的各自特点。【明确】《赤壁赋》赤壁之水月历史之水月哲理之水月重点语句水波不兴;月出于东山之上,徘徊于斗牛之间;白露横江,水光接天月明星稀,乌鹊南飞;顺流而东也,舳舻千里;酾酒临江,横槊赋诗逝者如斯,而未尝往也;盈虚者如彼,而卒莫消长也各自特点平静,美好,广阔,明朗曾烜赫一时,终灰飞烟灭亦变亦不变,瞬间与永恒辩证统一《登泰山记》登泰山经过观日出景象沿途自然与人文景观重点语句四十五里,道皆砌石为磴,其级七千有余;道中迷雾冰滑,磴几不可登极天云一线异色,须臾成五采。日上,正赤如丹,下有红光动摇承之道中石刻,自唐显庆以来,其远古刻尽漫失;山多石,少土;少杂树,多松;至日观数里内无树,而雪与人膝齐各自特点历经长路,一路艰险奇观异景,无比壮丽古老,厚重;坚强,寂静2.涵泳诵读,各得其趣。32 《登泰山记》重点朗读第3段。五幅画面富有层次地写泰山日出,请从以下角度赏读,也可自选角度赏读。【明确】画面远望与俯视动态与静态全景与特写待日出坐待日出图大风扬积雪击面,亭东足下皆云漫:俯视动态全景稍见云雾弥漫图云中白若樗蒱数十立:远望①静态特写须臾云天一线图②极天云一线异色,须臾成五采:远望动态特写日上壮观日出图正赤如丹,下有红光动摇承之:远望动态特写回视诸峰回视图或得日或否,绛皓驳色,而皆若偻:远望,俯视静态③全景自选角度:①色彩变化:白-五采-赤-红-绛皓驳色。②感觉变化:触觉-视觉。③虚实变化:实-虚-实。3.语言艺术,点评领略。《赤壁赋》为文含而不露,意在言外,深沉的感情融于景物描写之中。《登泰山记》用笔俭省,精练雅洁,描写景物富有特色。请仿照示例,从两篇中各选精要传神文字加以品评。将点评文字在班内交流,并加工编辑,结集为“班级微点评”。示例1:“纵一苇之所如,凌万顷之茫然。”点评:写出自身融于自然之中的超然之感,仿佛遗世独立,与万物化为一体。从中可以感受到“从流飘荡,任意东西”的快乐、适意,还有在广阔天地之间超脱世俗羁绊的自由、从容。示例2:“苍山负雪,明烛天南。”点评:写出初至山头一刹那的感受:不言冰雪覆盖青山,却说青山背负着冰雪,赋予静态的青山以动感,一个“负”字,赋予“苍山”生命,使之人性化,新颖传神,境界全出;而苍山上的积雪反照的日光照亮着天南,形象生动地写出积雪的光彩。【明确】①“其声呜呜然,如怨如慕,如泣如诉,余音袅袅,不绝如缕。”点评:以拟声词摹其声,以人的思绪声口传其情,又以“袅袅”“缕(细丝)”激发读者的想象。把对声音的感觉写得准确、细腻而形象。32 ②“回视日观以西峰,或得日或否,绛皓驳色,而皆若偻。”点评:写完日出景象,视线一转写山峰,见出作者视野之开阔、心情之愉悦。诸峰有高有低,相互遮掩,所以阳光分布不均,故“或得日或否”。峰上有积雪,初阳映照,红装素裹,故“绛皓驳色”。因作者置身高点,故日观以西峰“皆若偻”,这里隐含着“一览众山小”的自豪与喜悦。不过20字,可谓简洁之极,却包含着丰富的景、情信息,无愧“清代古文第一人”手笔。细察文脉,觅取神韵1.《赤壁赋》:主客问答,儒道对话。  “主客问答”是赋体文章的特色,在文中也是儒道的对话,是苏轼内心两个自我的辩论。找出体现儒与道思想的语句,并体会苏轼的复杂情思。思想语句情思儒家思想渺渺兮予怀,望美人兮天一方以美人比君,可见忠君之殷切;情怀悠远,思为世用,建功立业,成就人生舳舻千里,旌旗蔽空,酾酒临江,横槊赋诗当年的曹操,气魄何其雄壮,气势何其凌人!这里言辞间洋溢着对曹孟德的羡慕和敬仰,流露出渴望建功立业的豪情壮志寄蜉蝣于天地,渺沧海之一粟。哀吾生之须臾,羡长江之无穷感慨人生短暂,个人渺小,正是强烈渴望建功立业的反证。正是这种积极入世思想最终使苏轼成就了功业,美名永流传道家思想飘飘乎如遗世独立,羽化而登仙渴望冯虚御风,超尘出世,顺乎自然,获得精神的超脱挟飞仙以遨游,抱明月而长终超凡脱俗,自由浪漫,光明美好,长寿永恒——正是道家追求的最高境界自其不变者而观之,则物与我皆无尽也32 这里反映了道家的天人合一思想。老子说“道法自然”,庄子强调“天地与我并生,而万物与我为一”,这种物我合一、天人合一的理念使得苏轼达到了忘我的境界总结:苏轼用儒家思想做事,养浩然气,造苍生福;用道家思想做人,以出世之心,入世行走,自解自慰,得失无碍。于困境中思悟,于低回处升华,完成了一个人精神上的自给自足。2.《登泰山记》:学者游记,丰赡博雅。  姚鼐在《惜抱轩尺牍·与陈硕士书》中说:“以考证累其文,则是弊耳;以考证助文之境,正有佳处。”桐城派的文章有“重学问和考据”的特色。这是一篇学者游记,请找出文中的考证文字,并说明其作用。考证文字作用泰山之阳,汶水西流;其阴,济水东流。阳谷皆入汶,阴谷皆入济。当其南北分者,古长城也。最高日观峰,在长城南十五里交代地理位置,科学、准确。从整体上、宏观上介绍泰山及其周边的地理概貌,为下文写自己的行程及登山路线做好铺垫泰山正南面有三谷。中谷绕泰安城下,郦道元所谓环水也说明“中谷”的历史沿革,泰山的沧桑古老可窥一斑古时登山,循东谷入,道有天门。东谷者,古谓之天门溪水,余所不至也。今所经中岭及山巅,崖限当道者,世皆谓之天门云由“古谓之”可见作者查阅了典籍资料,由“世皆谓之”可见世人以讹传讹。作者的求实精神难能可贵是日观道中石刻,自唐显庆以来;其远古刻尽漫失作者对石刻观察仔细,注意了其年代。“远古刻尽漫失”,可见泰山底蕴深厚,饱经沧桑,不知经历了多少风雨洗礼,多少岁月打磨美不自美,因人而彰《永州八记》的作者柳宗元曾在《邕州柳中丞作马退山茅亭记》中指出:“夫美不自美,因人而彰。兰亭也,不遭右军,则清湍修竹,芜没于空山矣。是亭也,僻介闽岭,佳境罕到,不书所作,使盛迹郁堙,是贻林涧之愧。”山水之美,需要审美化的眼光才能彰显。请试着发现你周边的山水之美,并用文字记录下来。答:32                                                                                         参考示例:家乡的山水  绿莹莹的水,清澈见底,绿油油的山,巍峨峻拔,在这山与水恰到好处的融合中,博山,这个美妙的地方诞生了,博山是我的家乡,他用山水熏陶着我,让我迷恋山与水,迷恋大自然。  博山最著名的河非孝妇河莫属,孝妇河全长135.9千米,河水清澈无比,散发着绿莹莹的光,上游的水最清,掬一捧清水,喝一口,砸下嘴,冰凉爽口,好不痛快。河上共有12座桥,最古老的一座桥被命名为七孔桥,建于清朝,每座桥都各不相同,别具特色,既美观又坚固。  关于孝妇河,是多少出游在外的博山人思愁的牵挂,提起孝妇河,便会娓娓道来,博山人的血脉中,流淌着一条母亲河,源源不断,永不干涸,博山人与孝妇河,如亲人一样,有着浓厚的感情,小桥,流水,人家,似一条亲情的纽带,把博山人与孝妇河的感情紧紧相扣。  关于孝妇河,还有一个传说:有一女子,名叫颜文姜,加入姓郭的一户人家,婆婆姑姑都故意刁难她,但她很善良,毫无怨言。有一天,她提着婆婆给她的尖底水桶去打水,遇到一位神仙,神仙被她的孝心感动了,给她一根鞭子,只要抽一下这个鞭子,桶里就会装满水。婆婆见文姜不再去挑水,起了疑心,趁文姜出门时提出了桶中的神鞭,顷刻间,大水从桶中涌出,幸好文姜还未走远,闻声回家相救,舍身堵住桶口,避免了一场大难。  博山先民为纪念颜文姜,把她尊之为“颜神”;把颜文姜堵的泉源称为“灵泉”;把流淌的泉水命名为“孝妇河”;这就是孝妇河的由来,清澈之水中还流淌着一个孝的故事,赏水,听水,是一种愉悦的享受。  家乡的山也有很多,重重叠叠,无一例外,全都是绿油油的,巍峨挺拔,郁郁葱葱。  家乡的鲁山,让我引以为傲,山上泉水丁冬,怪石嶙峋,树木众多,远看,一座座山峦连成片,高大峻拔,让人心生震撼。  家乡的原山也是一重要景点,树木成荫,微风清凉,那齐长城架在云海边,石海在微风中疑似涌动,掀起一波波微妙的感觉。  蓝天,白云,碧水,青山,家乡的美,是多元素的,山怀抱着水,水映衬着山,一幅美丽的山水画即可呈现,家乡的山水,是最美的风景。32 【任务探究】1.苏轼于元丰五年作《赤壁赋》;六年,友人傅尧俞(钦之)派人前来向他索求近稿,遂书《赤壁赋》以寄之,同时写了一段附言嘱咐说:“轼去岁作此赋,未尝轻出以示人,见者盖一二人而已。钦之有使至,求近文,遂亲书以寄。多难畏事,钦之爱我,必深藏之不出也。”由“多难畏事”可知,苏轼害怕此文一出,就会生出事端,招灾惹难,再次蒙受乌台诗案之类的文字狱。由此可见,在这篇文章里苏轼自有他不可轻易告人的隐秘。请你细细推敲《赤壁赋》,能够从字里行间中窥探出作者内心的隐秘吗?苏轼《赤壁赋》中的隐秘就在那首“歌”,就在歌中的“美人”。在《楚辞》和《离骚》等古典诗词中,常常以美人喻君王,以兰蕙比喻贤才或高尚的品德。《赤壁赋》中的自歌“望美人兮天一方”化用了屈原《少司命》“望美人兮未来,临风怳兮浩歌”诗句,“渺渺兮予怀”“桂棹兮兰桨”与《九歌·湘夫人》中“目眇眇兮愁予”“桂栋兮兰橑”等相似,所以,它的意境与《离骚》有相通之处。苏轼在歌中实际是以屈子自况,“美人”也是指君王,就是宋神宗。“桂棹兮兰桨”喻自己卓越的才能,“击空明兮溯流光”喻自己身处逆境,怀才不遇,“渺渺兮予怀”写自己被朝廷弃用以后惆怅失意的心情,“望美人兮天一方”,写自己虽然渴望回到朝廷立业建功,但贬谪黄州,远离君王,请缨无路,报国无门。《赤壁赋》写出了苏轼忠君报国之殷切,更写出了“忠不见用”后的哀怨。司马迁说:“屈平正道直行,竭忠尽智,以事其君,谗人间之,可谓穷矣。信而见疑,忠而被谤,能无怨乎?屈平之作《离骚》,盖自怨生也。”苏轼的境遇和屈平相似,他的心态也和屈平相似。所以,这一篇《赤壁赋》就是苏轼的《离骚》,是他借以发泄内心的牢骚。在文字狱盛行一时的情况下,作者自然不敢把它拿出来“示人”。2.有这么一副赞颂苏东坡的对联:“儒道佛三教扬精粹,政德文千载树楷模。”这副对联说明在苏轼的世界观里融合了儒道佛的思想。从总趋势看,是三家融合,从其内部看,却充满了出世与入世的矛盾,理想与现实的矛盾,消极与积极的矛盾。要战胜矛盾而融会贯通是十分艰难的。苏轼在融合和战胜这些矛盾中流露出的智慧和才华,充分地体现在他的诗文之中,《赤壁赋》就是一篇融合了儒道佛的典型之作。你能否结合课文作些具体探讨?32 儒教主张入世,出人头地、光宗耀祖是人生最高理想;佛道主张出世,追求无差别境界,看破红尘、羽化登仙是他们的理想。儒教是求官当官时用的,佛道教是失败被贬时用的。苏轼骨子里是儒教,在《赤壁赋》里心里挂念着:“渺渺兮予怀,望美人兮天一方。”哪怕是被捕被贬,也没有忘记心中的美人,那个并不一定很圣明的国君。在中国封建社会的知识分子心里,君就是国,不忘君,就是不忘国。由此可见,苏轼时时不忘儒家“兼济天下”的追求。  然而当想到自己功业未成,苏轼又流露出浓厚的悲凉,慨叹着“固一世之雄也,而今安在哉”“寄蜉蝣于天地,渺沧海之一粟”。这种时候,道家的寻仙访道的思想又涌上了心头:“浩浩乎如冯虚御风,而不知其所止;飘飘乎如遗世独立,羽化而登仙”“挟飞仙以遨游,抱明月而长终”。  在佛家的思想里,人的命运是早就安排好的,在失意之时,苏轼的心里也浮出了这样的念头:“且夫天地之间,物各有主,苟非吾之所有,虽一毫而莫取。”一切顺从命运的安排,而这时只有“江上之清风,山间之明月”,才是“取之无禁,用之不竭”的。佛家思想天地本是一体,物我本是一源,于见山见水中去大彻大悟,山水之中充满了禅意,充满了佛的智慧。生活在黄州的苏轼这时将所有的情感寄于山水之中,去体会生命中的顿悟。  “盖将自其变者而观之,则天地曾不能以一瞬;自其不变者而观之,则物与我皆无尽也,而又何羡乎!”苏轼在这里说明的是庄子相对论的观点,庄子《德充符》篇:“自其异者视之,肝胆楚越也;自其同者视之,万物皆一也。”而“物与我皆无尽也”,则是佛家因果轮回的思想。月亮不停地盈亏,草木青了又黄、黄了又青,所以“物”“无尽”。“我”怎么能“无尽”呢?佛家认为,生命完成了一次生死就如同月亮完成了一次圆缺。月亮不停地圆缺,生命也就生生死死,循环不止。既然生命和长江月亮一样是无穷无尽的,那么长江和月亮又有什么值得羡慕的呢?生命又怎么会是短暂的呢?今生功业未成,还有来生。所以就没必要产生人生短暂、功业未就的悲伤,不如趁现在(今生)清闲无事,好好享受一下明月和清风。一想到这里,作者的心情自然就旷达了,因为佛家的思想使他解决了一个困惑苦恼的难题:怎样使有限的生命求得永恒。由此看来,从苦闷到旷达,这个思想的转变也渗透了佛家的轮回思想。3.一位同学重读《湖心亭看雪》,发现此文与《登泰山记》有相似之处,于是仿照《湖心亭看雪》改写了《泰山看雪》一文晒在朋友圈。你看完以后会怎么点评?  余以乾隆三十九年十二月,自京师乘风雪,至泰安。是月丁未,由南麓登山。冰雪,无瀑水,无鸟兽音迹。雪与人膝齐。及既上,苍山负雪,明烛天南;望晚日照城郭,汶水、徂徕如画,而半山居雾若带然。次日五鼓,坐日观亭,待日出。大风扬积雪击面。亭东自足下皆云漫。稍见云中白若樗蒱,数十立者,山也。极天云一线异色,须臾成五采。日上,正赤如丹,下有红光,动摇承之。或曰,此东海也。回视日观以西峰,或得日或否,绛皓驳色,而皆若偻。32   同游者,唯知府朱孝纯子颖。及下山,从者一人某谓余曰:“莫说先生痴,更有痴似先生如朱太守者!”细心对比阅读,思考本文作者有没有“痴”情“痴”性。  从作者性情角度——  张岱是性情中人,他的文章情感外显。《湖心亭看雪》一文通过意外遇上知音等描写,借助于舟子的话把作者的性情(“痴情”)表现出来。姚鼐是沉稳内敛的人。他的文章似乎更愿意隐藏自己,只是兴致勃勃地写景,没有涉及多少人、事。  从时间角度——  从具体时间看,姚鼐是乘风冒雪,除夕登山,异地过年。足见他的与众不同。  从场景角度——  姚鼐也是在人鸟兽俱寂的情境中登山览景的,也表现了脱俗清高、特立独行的审美情趣。  从景物角度——  姚文中的景色,特别是泰山日出,热烈秾丽,蓬勃向上。姚鼐雪中赏景是在人生重大转折关口(不管是主动还是被迫)的自我鼓励。张岱回忆里的景色则是苍茫迷蒙,画面空灵,充满禅意,天地无边,人如一芥。这样的景色多年后仍记忆犹新,与张岱写作时空漠的生命体验相关。张岱用往昔的回忆温暖自己,寄予故国之思,又不经意间透露出晚年生活的无奈。  从心境角度——  姚鼐和张岱一样有对自然山水的“痴情”,但是,姚鼐的这种“痴情”不同于当年衣食无忧的富贵子弟张岱的“痴情”。联系姚鼐写作的背景(姚鼐辞官南归。他在《晴雪楼记》中说:“余驽怯无状,又方以疾退,浮览山川景物,以消其沉忧。”)可以知晓,他是在饱览泰山日出美景中获得精神释放的。  从思想角度——  从思想和经历来说,张岱少年时乃富贵公子,才华横溢,加上受晚明思潮影响,故表达更加直接、性情;姚鼐出身清寒,性情内敛,科举蹭蹬,官场失意,加上清朝是一个禁锢思想、大兴文字狱的时代,故表达非常隐晦、简约。4.“治愈系”是日本在1999年开始出现的词语,原本是指其表演能让人感到平静、舒畅的女性艺人。这个概念进入我国之后,含义变广,所有有助于抚平心理创伤、舒缓放松心情的方式都可以称之为“治愈系”。结合以上文字,试探寻苏轼夜游赤壁那一个月夜及黄州的“治愈系”及姚鼐登泰山背后的“治愈系”。32 苏轼的“治愈系”苏轼的困境及根源治愈方式及原因治愈效果困境1:“桂棹兮兰桨,击空明兮溯流光。渺渺兮予怀,望美人兮天一方。”(怀才不遇,壮志难酬)困境2:“而今安在哉?”(英雄不再、功业未成)困境3:“寄蜉蝣于天地,渺沧海之一粟。哀吾生之须臾,羡长江之无穷。”(人生渺小、生命短暂)“困境”的根源:儒家“兼济天下”的责任感和使命感治愈1:用“物我无尽”化解生命短暂之悲(自其不变者而观之……)治愈2:用“物各有主”化解功业未成之悲非吾之所有——(功业、名利)——一毫而莫取为我所有——江上之清风,山间之明月——取之无禁,用之不竭,造物者之无尽藏“治愈”的原因:道家(庄子)思想暂时的解脱/彻底的解脱?查阅苏轼在黄州期间(抑或其他时期)的诗文作品,从“治愈与拯救”的角度选择1-2篇诗文,与《赤壁赋》构成一组作品,阐释治愈的效果。可关注治愈途径的一致性,从而看到苏轼作为中国文人代表的典型治愈系。《定风波·莫听穿林打叶声》可关注治愈途径的差异性,从而看到苏轼的更丰富的视野和智慧。姚鼐的“治愈系”  “自京师乘风雪,历齐河、长清,穿泰山西北谷,越长城之限,至于泰安”,他不怕路途艰辛;“古时登山,循东谷入”,但他“道少半,越中岭,复循西谷,遂至其巅”,他不怕走“异路”;正因为如此,他看到了“苍山负雪,明烛天南”的夕阳壮丽,看到了“正赤如丹,下有红光动摇承之”的朝日磅礴。登泰山的历程其实就是姚鼐面对不公正人生的选择历程的写照,他不走常人之路,不怕另起炉灶,敢于舍弃已有的“坛坛罐罐”。【规律总结】见山见水见人生——古代游记散文的主要内容和思想感情  古代文人既在山水里看到了美丽、挺秀、超拔、奇怪、幽微,又在山水里看到了非山水所能承载的东西,这就是入世的牵挂、个人的性情、神秘的学理等。所谓见山还是山,见水还是水,就是既依赖于山水,又超脱于山水,在山水里看到了超脱的人生万象。历代名篇佳构的字里行间隐藏了怎样的心灵气象和情理密码呢?32   第一,山水自有格,无处不成景。  山水自魏晋以后随着人的解放,也一洗身上的污泥浊水,褪去了实际的、理论的、功用的一切光环,尤其是褪去了“山水比德”和“天人感应”的光环,回归了大自然,成为了一个自足的世界。在这个世界里,人们第一次发现,这里有自足的美丽和清净。许多人沉浸在这个世界中,娱情山水,陶醉其中,并且用生花妙笔,极尽所能地去描绘它,赞美它。吴均的《与朱元思书》、陶弘景的《答谢中书书》、王维的《山中与裴秀才迪书》、袁宏道的《满井游记》等都是这样的名篇。  第二,山水自有情,人间牵挂真。  山水虽然自然自足,但并非是世外桃源,它始终活跃在人们心中,尤其是士人心中。说穿了,士人尽管徜徉山水,能偷来片刻的欢愉,但他们终归心系民间疾苦,难忘入世的责任和抱负。他们到底惦记着民间了!这样的散文占据了游记散文的较多篇目,且名篇众多。像《桃花源记》《岳阳楼记》《醉翁亭记》等都是。  第三,山水照人影,情性付流云。  中国文人不管写什么样的文字,从来没有忘记搁进自己的性情。山水游记也是如此。其中晚明张岱的作品堪称典型。有人说,游记散文的最高成就是苏轼的前后《赤壁赋》,此说有一定的道理,从文学性、思想性等角度来说,游记散文超过前后《赤壁赋》的似乎还没有。但如果从性情的角度考察,则又不然,苏轼的《赤壁赋》毕竟受宋代尚理风气的影响,作品中说理过多,题旨稍过沉重,而张岱的作品却是那么轻快、明丽、好玩,完全是“兴尽而止,兴尽而返”的情性之作。著名历史学家史景迁说,“在张岱眼中,生活多是光彩夺目的,审美乃是人间至真”(《前朝梦忆——张岱的浮华与苍凉》,史景迁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10年9月版),这是真懂张岱的至理名言。  第四,天地有大美,理趣各分舒。  先前的山水游记,无论怎么写,抒情性是其基本特点,鲜有人在山水中议论,或者借助“游览”讲道理。受宋代理学的影响,宋代的一些文学家在山水里找到了“理趣”,如苏轼的《石钟山记》和王安石的《游褒禅山记》。庄子说,“天地有大美而不言,四时有明法而不议,万物有成理而不说”,是说大自然中蕴藏着万物之至理,一物不同,其理分舒,作为凡夫俗子,我们要做的工作只是发掘、发掘、再发掘。老子说:“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自然是万物之始,也是万物之本,人间一切至理也都蕴藏在大自然中,生命之始,也就是自然之始。王安石、苏轼、柳宗元、欧阳修、张岱应该都明白这个道理。32 掌握文言文中的重要文化常识  古代文化常识是指古代的称谓、历法、节气、官职、军制、地理、礼仪、习俗、音律、科举制度、宗法等文化内容的统称。像“三军可夺帅也”中的“三军(军队的通称,古制12500人为一军)”、“对镜帖花黄”中的“花黄(古代妇女的一种面部装饰物)”、“滕子京谪守巴陵郡”中的“谪(封建社会官吏降职或远调)”就都属文化常识的范围。  古诗文里出现的古人记录时间的方法是重要文化常识之一,一般包括纪年、纪月、纪日和纪时。拿纪年来说,干支纪年和年号纪年是最常见的两种方法,前者如“壬戌之秋”,后者如“乾隆三十九年十二月”。纪日,除了常见的干支纪日(如“是月丁未”),有些日子在古代还有特殊的名称,如农历每月的第一天称“朔”、十五日称“望”、最后一天称“晦”等。了解这些记录时间的方法对于准确把握古诗文情境及理解文意都有重要意义,平时学习中一定要注意整理积累。  从2015年起高考试题新增了对古代文化常识考查的题型,更加注重对传统文化的认知和理解。将近年来的文化常识题汇编在一起进行分析,发现有关“皇帝、京都、官职、礼仪、称谓”的内容占比最大,这是因为文言文选段多为史传类文本,几乎每一篇都会与这些内容相关,自然成为命题的首选内容。  题型一般为选择题,常见设问方式:  “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文化常识推断两方法  1.联系课内。高考对文化常识的考查,是由课内到课外的一个延伸拓展过程,许多知识来自课内,如果能把课文中出现的一些常识性的东西记牢,一般就不难解答此类题目。  2.语境推断。对文化常识的考查,高考不主张“死记硬背”,所有考题均与语境有密切联系,可以根据前后语境加以推断。文化常识解题三步骤32 1.(2020·新高考全国卷Ⅰ)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后面的问题。  左光斗,字遗直,桐城人。万历三十五年进士。除中书舍人。选授御史,巡视中城。捕治吏部豪恶吏,获假印七十余,假官一百余人,辇下震悚。出理屯田,因条上三因十四议,诏悉允行。水利大兴,北人始知艺稻。邹元标尝曰:“三十年前,都人不知稻草何物,今所在皆稻,种水田利也。”阉人刘朝称东宫令旨,索戚畹废庄。光斗不启封还之,曰:“尺土皆殿下有,今日安敢私受。”阉人愤而去。杨涟劾魏忠贤,光斗与其谋,又与攀龙共发崔呈秀赃私,忠贤暨其党咸怒。及忠贤逐南星、攀龙、大中,次将及涟、光斗。光斗愤甚,草奏劾忠贤及魏广微三十二斩罪,拟十一月二日上之,先遣妻子南还。忠贤诇知,先二日假会推事与涟俱削籍。群小恨不已,复构文言狱,入光斗名,遣使往逮。父老子弟拥马首号哭,声震原野,缇骑亦为雪涕。至则下诏狱酷讯。许显纯诬以受杨镐、熊廷弼贿,涟等初不承,已而恐以不承为酷刑所毙,冀下法司,得少缓死为后图。诸人俱自诬服,光斗坐赃二万。忠贤乃矫旨,仍令显纯五日一追比,不下法司,诸人始悔失计。容城孙奇逢者,节侠士也,与定兴鹿正以光斗有德于畿辅,倡议醵金,诸生争应之。得金数千,谋代输,缓其狱,而光斗与涟已同日为狱卒所毙,时五年七月二十有六日也,年五十一。光斗既死,赃犹未竟。忠贤令抚按严追,系其群从十四人。长兄光霁坐累死,母以哭子死。都御史周应秋犹以所司承追不力,疏趣之,由是诸人家族尽破。忠贤既诛,赠光斗右都御史,录其一子。已,再赠太子少保。福王时,追谥忠毅。(节选自《明史·左光斗传》) 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辇下,又称为辇毂下,意思是在皇帝的车驾之下,常常用作京都的代称。B.东宫是古代皇家宫殿的称呼,由于是太子所居之宫,文中用来借指太子。C.殿下是古代对太子、诸王、丞相的敬称,礼尊意味次于敬称皇帝的陛下。32 D.追比指旧时地方官吏严逼限期办事,逾期以杖责等表示警惩,继续追逼。【解析】选C。“对太子、诸王、丞相的敬称”错误,“殿下”是中国古代对皇后、皇太子、诸王的敬称,没有“丞相”。附【译文】  左光斗,字遗直,桐城人。万历三十五年考中进士。后来升为中书舍人。被选拔授予御史官职,负责巡视京城。其间收捕处理了吏部的一些凶悍作恶的官吏,收缴假印七十多枚,揭露假官一百多人,整个京城都为之震动惊悚。派出管理屯田,于是上书陈述“三因十四议”,皇帝下诏都允许他们实行。农田水利大规模地兴修,北方人开始知道种植水稻。邹元标曾说:“三十年以前,京城的人民不知道稻草是什么东西,现在到处都是水稻,这是兴修农田水利的功劳。”宦官刘朝声称有东宫的旨意,索取外戚亲贵的废田。左光斗不拆封退回了,说:“国家的每一尺土地都是殿下的,今天怎么敢私人接受。”宦官气愤地离开了。杨涟弹劾魏忠贤,左光斗和他一起谋划,又和高攀龙一起揭发崔呈秀贪赃,魏忠贤和他的党羽都非常怨恨。等魏忠贤驱逐了赵南星、高攀龙、魏大中以后,接着将驱逐杨涟、左光斗。左光斗很气愤,草拟奏疏,弹劾魏忠贤和魏广微有三十二条当斩罪,准备十一月二日奏上,预先将妻子儿女遣还原籍。魏忠贤侦知,提前两天借助会同推选之事将他和杨涟二人一起免职。奸邪小人还不解恨,又制造文言案,将左光斗的名字挂上,派差役前往逮治。父老乡亲抱着马头号哭,声震原野,差役也为之流泪。到京后,左光斗被关入诏狱,严刑拷问。许显纯诬蔑他们收受杨镐和熊廷弼的贿赂,杨涟等起初不招认,随后担心不招认会被酷刑毙命,希望下至法司,得以稍稍缓死,日后再做谋划。于是他们都承认了那些莫须有的罪名,左光斗也虚担了收受贿银二万两的罪名。魏忠贤于是假托圣旨,仍命许显纯每过五天就追赃拷打一次,不交给法司,杨涟等人这才后悔自己失算了。容城人孙奇逢,是一个节义侠气之士,和定兴人鹿正一起,认为光斗为官时对京城人民有恩德,倡议为他们凑齐钱款,人们争相响应。共捐得数千金,商量要代他们缴纳罚金,来缓解他们的讼事,但左光斗和杨涟已经在同一天被狱卒杀害,当时是天启五年(1625)七月二十六日,左光斗享年五十一岁。左光斗死后,赃物追查还未结束。魏忠贤命令抚按严厉追缴,拘捕光斗同族兄弟子侄十四人。长兄左光霁因被牵连治罪而死,母亲因哭泣丧子悲伤而死。都御史周应秋还认为主管官员受命追查不力,上疏催促此事,因而使各人家族全都家破人亡。魏忠贤被杀后,朝廷追赐左光斗为右都御史,录用了他的一个儿子。之后,再追赠太子少保。福王时,追认谥号为“忠毅”。2.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后面的问题。32   郑和,云南人。世所谓三保太监者也。初事燕王于藩邸,从起兵有功。累擢太监。成祖疑惠帝亡海外,欲踪迹之,且欲耀兵异域,示中国富强。永乐三年六月命和将士卒二万七千八百余人,多齐金币。自苏州刘家河泛海至福建,复自福建五虎门扬帆,首达占城,以次遍历诸番国,宣天子诏,因给赐其君长,不服则以武慑之。五年九月,和等还,诸国使者随和朝见。帝大悦,爵赏有差。旧港者,故三佛齐国也,其酋陈祖义,剽掠商旅。和使使招谕,祖义诈降,而潜谋邀劫。和大败其众,擒祖义。  六年九月再往锡兰山。国王亚烈苦柰儿诱和至国中,索金币,发兵劫和舟。和觇贼大众既出,国内虚,率所统二千余人,出不意攻破其城,生擒亚烈苦柰儿及其妻子官属。劫和舟者闻之,还自救,官军复大破之。九年六月献俘于朝。是时,交阯已破灭,郡县其地,诸邦益震,来者日多。  十年十一月复命和等往使,至苏门答剌。其前伪王子苏干剌者,怒和赐不及己,率兵邀击官军。和力战,擒之,并俘其妻子,以十三年七月还朝。帝大喜,赉诸将士有差。  十四年冬,满剌加、古里等十九国咸遣使朝贡,辞还。复命和等偕往,赐其君长。十七年七月还。十九年春复往,明年八月还。二十二年正月,旧港酋长施济孙请袭宣慰使职,和齐敕印往赐之。比还,而成祖已晏驾。洪熙元年二月,仁宗命和守备南京。南京设守备,自和始也。宣德五年六月,帝以践阼岁久,而诸番国远者犹未朝贡,于是和复奉命历忽鲁谟斯等十七国而还。  和经事三朝,先后七奉使,所历凡三十余国。所取无名宝物,不可胜计,而中国耗废亦不赀。自宣德以还,远方时有至者,要不如永乐时。自和后,凡将命海表者,莫不盛称和以夸外番。故俗传三保太监下西洋,为明初盛事云。(选自《明史》列传第一百九十二,有删改) 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藩邸,指藩王的宅第,藩王是指拥有封地或封国的亲王、郡王。B.爵赏,是指有一定爵位的公卿给予下属或同僚的巨额赏赐。C.晏驾,是古时帝王死亡的讳称,意思相同的词还有驾崩、宾天等。D.朝贡,指古代外国或藩属国的使臣来朝见君主,并敬献礼物。【解析】选B。爵赏,爵禄和赏赐。爵在此处应为动词加封官爵;赏在此处应为赏赐,也是动词。附【译文】32   郑和,云南人,就是世人所说的三保太监。起初在明成祖(朱棣)还是燕王的时候在燕王府侍奉他,跟随燕王起兵夺权有功。多次提拔到太监。明成祖怀疑明惠帝(朱允炆)逃亡到海外,打算追踪探访他的下落,而且想向外国炫耀大明朝的武力,显示中国的富强。永乐三年六月命令郑和带领士卒二万七千八百多人,携带了很多金银财物。从苏州刘家河渡海到福建,又从福建五虎门扬帆出发,首先到达了占城,依次走遍了各国,向他们宣读天子的诏书,并赏赐和馈赠当地的君主、首领,有不降服的就用武力慑服。永乐五年九月,郑和等人回到明朝,各国使者跟随郑和来朝见明成祖。明成祖非常高兴,对出海者都不同程度的进行了封赏、赐爵。旧港就是从前的三佛齐国,这里的酋长陈祖义,抢掠过往的商客。郑和派人宣谕招抚他,陈祖义佯装投降,却暗地策划拦路抢劫。郑和打败了他们,生擒了陈祖义。  永乐六年九月(郑和)再次前往锡兰山。锡兰山国王亚烈苦柰儿引诱郑和到都城内,索要金银财物,并发兵劫持郑和的船。郑和窥探到敌人大部分都出动了,城内空虚,就率领自己统辖的二千多人,趁他们不注意攻破了他们的都城,生擒了亚烈苦柰儿及其妻子、儿女、官员。抢劫郑和船的敌人听说后,回来救援,郑和的官军又大败了他们。永乐九年六月把俘虏献给朝廷。这时,交阯已经被打败灭亡,明朝把这个地区作为自己的郡县,各国更加震惊恐惧,来朝拜的日渐增多。  永乐十年十一月(明成祖)又命令郑和等出使,到了苏门答剌国。该国的前伪王子苏干剌,怨恨郑和不赏赐自己,率兵截击(郑和的)官军。郑和奋力作战,抓住了苏干剌,并俘虏了他的妻子儿女,在永乐十三年七月回国。皇帝非常高兴,不同程度的奖赏了将士们。  永乐十四年冬天,满剌加、古里等十九国都派使者来朝廷进贡,各国使者回去的时候,明成祖又派郑和等人和他们一同前往,赏赐各国的君主、酋长。永乐十七年七月回国。永乐十九年春又出使,第二年八月回来。永乐二十二年正月,旧港的酋长施济孙请求继承宣慰使的官职,郑和带着文书和官印前去颁发给他。回来的时候,明成祖已经驾崩了。洪熙元年二月,明仁宗派郑和守备南京。南京设置守备,就是从郑和开始的。宣德五年六月,皇帝认为登上帝位时间很长了,而离中国远的外国依然没有来朝拜进贡,于是郑和又奉命出使了忽鲁谟斯等十七国,然后回朝。  郑和历经三朝,先后七次奉命出使,所经历的国家共有三十多个。得到的不知其名的宝物,不计其数,而朝廷耗费的财物也不可胜计。从宣德年间以来,远方各国不时也有来中原的,但终究也不能与永乐时期相比。自郑和死后,凡是奉命出使海外的,没有谁不极力称赞郑和来向外国夸耀的,所以世人把三保太监下西洋传为明朝初年的盛事。32 【好题精选】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后面的题。  王安石,字介甫,抚州临川人。安石少好读书,一过目终身不忘。其属文动笔如飞,初若不经意,既成,见者皆服其精妙。  安石未贵时,名震京师,性不好华腴,自奉至俭,或衣垢不浣,面垢不浣,世多称其贤。蜀人苏洵独曰:“是不近人情者,鲜不为大奸匿。”  友生曾巩携以示欧阳修,修为之延誉。安石议论高奇,能以辨博济其说,果于自用,慨然有矫世变俗之志。熙宁二年二月,拜参知政事。农田水利、青苗、均输、保甲、免役、市易、保马、方田诸役相继并兴,号为新法,颁行天下。  欧阳修乞致仕,冯京请留之,安石曰:“修附丽韩琦,以琦为社稷臣。如此人,在一郡则坏一郡,在朝廷则坏朝廷,留之安用?”乃听之。于是吕公著、韩维,安石藉以立声誉者也;欧阳修、文彦博,荐己者也;富弼、韩琦,用为侍从者也;司马光、范镇,交友之善者也:悉排斥不遗力。  七年春,天下久旱,饥民流离,帝忧形于色,对朝嗟叹,欲尽罢法度之不善者。安石曰:“水旱常数,尧、汤所不免,此不足招圣虑,但当修人事以应之。”帝曰:“此岂细事,朕所以恐惧者,正为人事之未修尔。自近臣以至后族,无不言其害。两宫泣下,忧京师乱起,以为天旱更失人心。”安石曰:“近臣不知为谁,若两宫有言,乃向经、曹佾所为尔。”冯京曰:“臣亦闻之。”安石曰:“士大夫不逞者以京为归,故京独闻其言,臣未之闻也。”  安石性强忮,遇事无可否,自信所见,执意不回。甚者谓“天变不足畏,祖宗不足法,人言不足恤”。旨下,先儒传注,一切废不用。监安上门郑侠上疏,绘所见流民扶老携幼困苦之状,为图以献,曰:“旱由安石所致。去安石,天必雨。”侠又坐窜岭南。慈圣、宣仁二太后流涕谓帝曰:“安石乱天下。”韩琦曰:“安石为翰林学士则有余,处辅弼之地则不可。”帝亦疑之,遂罢为观文殿大学士、知江宁府。元祐年,卒,年六十六,赠太傅。(节选自《宋史》列传第八十六,有删改) 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参知政事,唐宋时期最高政务长官之一,与同平章事、枢密使、枢密副使合称“宰执”。B.致仕,本义是将享受的禄位交还给君王,表示官员辞去官职或到规定年龄而离职。C.社稷,社是土地神,稷是谷神,古时君主常常祭祀社稷,后来就用社稷代表国家。D.赠,古代朝廷对功臣的先人或本人死后追封爵位官职以示褒奖,与“谥”作用相同。32 【解析】选D。“谥”与“赠”不同:“谥”是君主时代帝王、贵族、大臣等死后,依其生前事迹所给予的称号,不是爵位官职,也不一定是褒奖。附【译文】  王安石,字介甫,抚州临川人。王安石从小就喜欢读书,一经过目就终身不忘。他写文章落笔如飞。起初好像漫不经心,等到写完以后,读者都叹服他文章的精彩绝妙。  王安石还未做高官时,名声就震动京城。他的本性不喜好华衣美食,对待自己十分俭朴,有时衣服脏了也不洗,脸脏了也不洗,大多数人都称许他为贤者。唯独蜀人苏洵说:“这样不近人情的人,很少不会成为奸人的。”  朋友曾巩带着他(王安石)写的文章给欧阳修看,欧阳修为王安石传播美誉。王安石的议论文章高深奇丽,能用许多文辞来证明他的观点,对自己的信仰很坚定,慷慨有改变世俗风气的志向。熙宁二年二月,王安石担任参知政事。农田水利法、青苗法、均输法、保甲法、免役法、市易法、保马法、方田法等相继出台,称为新法,在全国颁布推行。  欧阳修请求辞官回乡,冯京奏请朝廷让欧阳修留任,王安石说:“欧阳修依附韩琦,把韩琦当作国家的支柱。像这样的人,在一个地方就会败坏一个地方,在朝廷就会败坏朝廷,留他有什么用?”皇帝于是听从了王安石的看法。在这个时候,吕公著、韩维,是王安石依靠他们来树立声誉的人;欧阳修、文彦博,是推荐他的人;富弼、韩琦,是他曾经跟随的人;司马光、范镇,是所交朋友中关系比较好的人:王安石都不遗余力地排斥他们。  熙宁七年春天,全国已经干旱很久了,饥饿的百姓流离失所。神宗愁容满面,在朝廷上嗟叹不已,想废除所有不好的法令。王安石说:“水灾旱灾是上天运行的常数,就是尧、汤也无法避免。这不足以招致圣上忧虑,只要做好变法中的各种事情来对付天灾。”神宗回答说:“这哪里是小事呢,我之所以恐惧,正是因为没有处理好变法中的事情。从亲近大臣到皇后家族,没有不议论它的危害性的。两位太后向我哭诉,担心京城发生混乱,认为干旱更加失去了民心。”王安石回答说:“说这个话的亲近大臣不知道是谁,如果说两位太后说这些话,那是向经、曹佾进的谗言。”冯京说:“臣也听说了。”王安石说:“士大夫中不如意不得志的人都归附冯京,所以只有冯京才听到这些议论,臣就没有听说。”32   王安石性格倔强,遇到事情不考虑是否可行,非常自信,坚持自己的意见和看法。他甚至有言论说“自然界的灾变不必畏惧,祖宗的法令制度也不足以效法,他人的流言蜚语不足以顾虑”。圣旨下达,先儒解释经典的文字,全部被废弃不用。京城安上门监门官郑侠将自己的奏疏,把他所见的灾民扶老携幼、困苦挣扎惨状,画成图向神宗上呈。郑侠在奏折里说:“大旱是因为王安石(变法)招致的,罢免王安石,上天就会下雨。”于是郑侠被判罪流放到岭南。慈圣、宣仁二太后流着眼泪对皇帝说:“王安石乱了天下。”韩琦回答说:“王安石当翰林学士是游刃有余的,但让他处于辅佐天子的位置上却不行。”神宗也开始犹豫怀疑了,于是罢免王安石的宰相职务,改任他为观文殿大学士、管理江宁府。元祐元年,王安石去世,享年六十六岁,追赠太傅的封号。32 32 32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