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风在建筑中的应用

中国风在建筑中的应用

ID:5586501

大小:28.00 KB

页数:5页

时间:2017-12-19

中国风在建筑中的应用_第1页
中国风在建筑中的应用_第2页
中国风在建筑中的应用_第3页
中国风在建筑中的应用_第4页
中国风在建筑中的应用_第5页
资源描述:

《中国风在建筑中的应用》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中国风在建筑中的应用中国风即中国风格。它是以中国元素为表现形式,建立在中国文化和东方文化的基础上,并适应全球经济发展趋势的有着自身独特魅力和性格的艺术形式。在近年来尤其是2008年之后,中国风开始流行于文化、艺术领域,如广告、电影、音乐、服饰、建筑等。中国风一词来源于中华五千年的历史发展,从而形成有着中国审美观的独特风格。中华民族大家庭历史地形成了“多元一体”格局的超稳定的民族共同体;中国风不单单是来源于汉族,更来源于少数民族的相互作用的结果。无论从政治学、社会学,还是民族学(人类学)的角度来看,汉族与中华民族都是两个外延不同、层次有别的概念,完整的历史成因才会造就中国人的审美心

2、理以至整个中国文化的演化过程是有特定的历史成因和地域原因。  中国风即中国风格、中国流行风尚。它以中国元素作为为表现点缀形式,当今中国风尚是建立在中国文化和东方文化的基础上,并适应全球经济发展趋势的有着自身独特魅力和性格的艺术形式。把中国风的展现形式艺术化,真正中国风应是融入生活当中,是一种中庸的、含蓄的生活状态,无论是任何与中国风有关的作品都是一种“表现”的艺术,不同于西方的“再现”艺术。编辑本段中国风广告  中国风广告是在广告创意中融入中国特色的剪纸、京剧脸谱、中国书法、写意画、门神等中国元素的广告。  中国风-广告海报随着2006年“中国元素国际广告创意大赛”的创办,中国风

3、广告在国内外广告界引起了极大反响,第一届就收到来自世界40多个国家地区的作品,5000多份。在2007年和2008年结合社会时事发起了分别以“中国元素—奥运精神”和“盛世中国红”为主题发起了第二届和第三届“中国元素国际广告创意大赛”。2009年,在以“中国力量!”为主题的第四届大赛也已经成功举办。  伴随着大赛的开办和进行在中国广告界引领了一股风潮,包括长城奖、艾菲广告奖在内的很多其他广告节的参赛作品和获奖作品中运用“中国元素”的比例越来越大,中国风广告也得到了消费者的认同和欢迎。中国风建筑  “中国风”(更多人称为“中式”)建筑采用的工艺一般为:手工木艺、木雕、砖雕、石雕、彩绘

4、等,其工艺及造型十分精美,有的已近乎失传。祖宗时代里,“中国风”曾经遍布神州大地,其风格因南、北、东、西也有一定的差异。  中国风-江南风格建筑中国建筑体系是以木结构为特色的独立的建筑艺术,在城市规划、建筑组群、单体建筑以及材料、结构等方面的艺术处理均取得辉煌的成就。传统建筑中的各种屋顶造型、飞檐翼角、斗供彩画、朱柱金顶、内外装修门及园林景物等,充分体现出中国建筑艺术的纯熟和感染力。七千年前河姆渡文化中即有榫卯和企口做法。半坡村已有前堂后室之分。商殷时已出现高大宫室。西周时已使用砖瓦并有四合院布局。春秋战国时期更有建筑图传世。京邑台榭宫室内外梁柱、斗供上均作装饰,墙壁上饰以壁画。

5、秦汉时期木构建筑日趋成熟,建筑宏伟壮观,装饰丰富,舒展优美,出现了阿房宫、未央宫等庞大的建筑组群。魏晋、南北朝时期佛寺、佛塔迅速发展,形式多样,屋脊出现了鸱吻饰件。隋唐时期建筑采用琉璃瓦,更是富丽堂皇,当时所建的南禅寺大殿、佛光寺大殿迄今犹存,举世瞩目。五代、两宋都市建筑兴盛,商业繁荣,豪华的酒楼、商店各有飞阁栏槛,风格秀丽,明清时代的宫殿苑囿和私家园林保存至今者尚多,建筑亦较宋代华丽繁琐、威严自在。近现代中国建筑艺术则在继承优秀传统相吸收当今世上建筑艺术长处的实践中,不断发展,有所创新。传承  “中国风”的建筑应该能够做到首先是现代的,然后是中国的。这样的建筑,其存在的生命力将

6、会很强,而且具有延续性和普及性。中国风在讨论建筑本土化风格时有人不愿意用“中国风”这个词,认为那是“流行”、“风流”和“时髦”的代名词。其实,“中国风”固然是应运“欧陆风”而产生,但它更重要地是在呼唤着对中国本土“风格”回归的探讨。事实上,对于中式风格的追求,建筑史上从来没有停止过。七十年代贝聿铭的北京香山饭店、九十年代上海陆家嘴金贸大厦都成功地探索了中国的民族建筑形式。而在今天市场机制下,“中国风”的再次吹起,我们应该把它看作是开发商、建筑师追求本土建筑意识的觉醒。以前有人总是批判我们的建筑过分西化、照搬照抄,“欧陆风”盛行,现在终于有人来做中式风格的探讨了。定义  广义上,“

7、中国风”的定义不应当只局限在北京四合院、江南民居等粉墙黛瓦的建筑形式上,比如上海的石库弄就很有中国味儿,天津小洋楼也已经是天津的一种特色建筑,甚至哈尔滨的那些俄罗斯的建筑,都已属于中国土生土长的地方建筑,成为这些城市独有的风格。“中国风”的探索需要延伸,不能只局限于一种类型之上,要形成本土化,不同的地点就应该有不同的内容。“把粉墙黛瓦的民居简单地搬来搬去恐怕就得闹笑话”。对“中国风”的认识,要有一个讨论的过程。从开发上而言大致可以分三大类型:第一是纯粹地模仿,做出来的产品与一、二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