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数与倍数复习课教学设计(邓承平).doc

因数与倍数复习课教学设计(邓承平).doc

ID:51667214

大小:57.00 KB

页数:6页

时间:2020-03-14

因数与倍数复习课教学设计(邓承平).doc_第1页
因数与倍数复习课教学设计(邓承平).doc_第2页
因数与倍数复习课教学设计(邓承平).doc_第3页
因数与倍数复习课教学设计(邓承平).doc_第4页
因数与倍数复习课教学设计(邓承平).doc_第5页
资源描述:

《因数与倍数复习课教学设计(邓承平).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复习因数与倍数”教学设计夹江外国语实验学校邓承平教学内容:人教版五年级下册因数与倍数的相关知识。设计理念:新课标指出:“教师以平等、尊重的态度鼓励学生积极参与教学活动,启发学生共同探索,与学生一起感受成功和挫折、分享发现和成果。新课标在课程总目标的情感态度方面提出:“形成坚持真理、修正错误、严谨求实的科学态度。”;在第二学段的分段目标的情感态度方面提出:“初步养成乐于思考、勇于质疑、言必有据等良好品质。”教材分析:关于因数与倍数相关知识的复习,教材在三处有所涉及。第一处:教材P17“成长小档案”中有“本单元结束了,你有什么收获?”;第二处:教材P80页“整理和复习”中有个别涉及

2、;第三处:总复习P115第四个数学活动,P116第1题有明确要求:“(1)‘因数与倍数’单元最基本的概念是什么?请写在下面的方框中,并举例说明。(2)你能从基本概念出发,把有关联的知识整理成一个图吗?”通过复习,让学生在动手实践和自主探索中经历知识的整理过程,积累数学活动经验,并注重综合运用知识解决问题能力的培养。在复习过程中,教师要帮助学生通过梳理形成知识网络。学情分析:对于复习,学生参与最多的就是做题、评讲、再做题……。对于知识点的梳理大多学生则仅是看老师“做”过,也有一些学生有过自己整理的经历。总的来看:学生大多没有整理知识点的意识,整理知识的方法匮乏,仅是简单的罗列和毫无

3、主次的摘抄,更谈不上去寻找知识间的内在联系,根据联系将知识点连成知识串,形成知识网。教学目标:1.通过复习,使学生进一步巩固倍数、因数、奇数、偶数、质数、合数、公因数、公倍数、最大公因数、最小公倍数、互质数等概念,掌握2、3、56倍数的特征。2.经历知识整理的过程,帮助学生初步建立因数与倍数的知识体系,培养学生整理知识的能力。3.培养学生合作、交流的意识,渗透事物间互相联系、互相依存的辨证思想。教学重点:整理知识点,形成知识体系。教学难点:如果引导学生找到整理知识的切入点和整理方法设计思路:立足于学生现有的整理知识的基础,让学生提前自主整理,再以学生的作品为素材不断的提炼、完善。

4、巧妙地将科学的整理知识的理念、方法渗透给学生,让学生逐步掌握整理知识的方法,养成自主整理知识的好习惯。教学准备:1.提前复习五年级下册因数与倍数的相关知识,尝试整理。2.小白板、知识点卡片。教学过程:一、导入课题,回顾知识。课件出示陈景润照片,认识他吗?他是我国著名的数学家陈景润。他一生都在研究“哥德巴赫猜想”(课件出示:哥德巴赫猜想“任何一个大于2的偶数均可表示两个质数之和。”)关于偶数与质数我们也研究过,你还记得是在哪个单元吗?(第二单元)这个单元的名称是?(板书:因数与倍数)关于因数与倍数,我们还研究了哪些知识?根据学生的回答将这些知识点零乱无序地贴在黑板上。指着黑板问:你

5、赞成老师这样复习吗?(在因数与倍数前面板书:复习)为什么?(板书:“乱”、“整理”。)【设计意图】6以介绍陈景润和哥德巴赫猜想导入复习,目的是激发学生的复习兴趣,让学生感到复习课并不枯燥。通过回忆知识点,让学生明白这是复习的第一步,首先要明确我们学习了些什么,在复习时需要将它们一一罗列。通过老师刻意地“零乱无序”的粘贴,目的是激起学生整理的欲望,给学生注入整理的动力。二、整理知识、经历过程。1、评价作品,思维碰撞。你们肯定不会像这样,课件逐一展示学生昨天的作业(学生提前整理的)。表扬:多能干呀!比黑板上好多了。(PPT打出学生作品)谁的作品?并抽生汇报:你是为什么这么整理?(抽生

6、汇报。)同学们评价。好在哪里?【设计意图】通过学生作品的展示,我们可以窥探学生的“整理”基础,找到知识、能力的生长点。老师可以通过这个环节了解到学生已有的整理知识的水平、层次,根据学生的情况调整自己的教学预设。引导:在两位同学的汇报中,我发现两人有共同点?你看:他们都是先整理什么知识?你们事先商量过吗?(课件出示其它同学的作品,均是先整理的因数与倍数)请作出解释?(板书:起点。)小结:知识是有源头的。再看:不但他们先最先整理的知识点相同,而且两人整理的顺序差不多?这又是怎么回事呢?想一想:为什么是这样的学习顺序?它有道理吗?知识的发展形成过程。(板书:发展。)我们在寻找知识的发展

7、脉络时,也就找到了一个一个知识点之间的什么?(联系)我们试着来找找,哪些知识有联系,有怎样的联系?你能举例说说吗?知识的逻辑关系,从谁到谁?谁是父亲,谁是儿子?小结:知识是有先后顺序的。(板书:联。)这个很重要,那我们在整理的时候是不是应该把这种联系展示出来?你们以前的整理展现出它们之间的联系了吗?(课件回到同学们的作品上)6你有什么办法吗?有个同学的作品让我们眼前一亮,来看看。课件出示:××的作品,这个同学和其它同学有什么不同,你有什么启发吗?引导:他和前面同学最大的不同在哪里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