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类与糖类代谢.ppt

糖类与糖类代谢.ppt

ID:50115358

大小:2.08 MB

页数:96页

时间:2020-03-05

糖类与糖类代谢.ppt_第1页
糖类与糖类代谢.ppt_第2页
糖类与糖类代谢.ppt_第3页
糖类与糖类代谢.ppt_第4页
糖类与糖类代谢.ppt_第5页
资源描述:

《糖类与糖类代谢.ppt》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第一节生物体内的糖类2.己糖(hexose)最普遍存在的两种己糖是葡萄糖和果糖。它们在溶液中的主要形式并不是开链式结构,而是环式结构。葡萄糖中的C-1的醛基与C-5的羟基反应,形成分子内的半缩醛,形成的糖环称为吡喃糖,因为它与吡喃相似。果糖分子上的C-2酮基与C-5羟基反应,形成分子内的半缩酮,形成的糖环称为呋喃糖,因为它与呋喃相似。一.单糖第一节生物体内的糖类葡萄糖环化时产生出另一个不对称中心,即C-1,它是开链式中的羰基碳原子,在环式中变成了一个不对称中心,可以形成两种环式结构:一种是α-D-吡喃葡萄糖,α表示C-1上羰基是在环平面的下边;另一种是β-D-吡喃葡萄糖一.单糖第一节生物

2、体内的糖类3.庚糖(heptose)庚糖虽然在自然界中分布较少,但在高等植物中存在。最重要的有D-景天庚酮糖和D-甘露庚酮糖。一.单糖第一节生物体内的糖类双糖(disaccharides)是由两个相同或不同的单糖分子缩合而成。生物体中的双糖有多种,最普遍存在的有蔗糖、麦芽糖、乳糖、纤维二糖等。1.蔗糖:葡萄糖残基和果糖残基通过α-1,2-糖苷键连接,所以,蔗糖没有还原性的末端基团,是一种非还原性糖。结构2.麦芽糖:麦芽糖是淀粉水解的产物,它是由两分子葡萄糖通过α-l,4-糖苷键连接的二糖。麦芽糖还保留一个游离的半缩醛羟基,所以是一种还原糖。二.双糖第一节生物体内的糖类3.乳糖(Lacto

3、se)通过ß-1,4-糖苷键连接,乳糖也具有还原性。4.纤维二糖纤维素经小心水解可以得到纤维二糖,通过ß-1,4-糖苷键连接,具有还原性。二.双糖第一节生物体内的糖类多糖也称聚糖三.多糖第一节生物体内的糖类1.直链淀粉直链淀粉溶于热水,以碘液处理产生蓝色。它是由α-葡萄糖通过α-1,4-糖苷键连接组成的,当被淀粉酶水解时,产生大量的麦芽糖,2.支链淀粉支链淀粉分子量较大,在支链淀粉分子中除有α-1,4-糖苷键外,还有α-1,6-糖苷键。支链淀粉与碘反应呈紫色或红紫色。三.多糖第一节生物体内的糖类(二)糖原(glycogen)它的结构类似于淀粉,分支程度更高,大约每10个α-1,4-糖苷键

4、就有一个α-1,6-糖苷键,糖原大量存在于肌肉和肝脏中。(三)纤维素(cellulose)葡萄糖通过β-l,4-糖苷键连接组成的不分支的葡聚糖。纤维素的基本结构单位是纤维二糖三.多糖第一节生物体内的糖类四.糖蛋白及其糖链糖蛋白是多糖以共价键形式与蛋白质连接形成的生物大分子。糖链具有多样性和复杂性糖蛋白中的寡糖链,序列多变,结构信息丰富,甚至超过核酸和蛋白质。第一节生物体内的糖类糖蛋白功能糖蛋白中的寡糖链在细胞识别包括细胞粘着、淋巴细胞归巢和精卵识别等生物学重要作用。四.糖蛋白及其糖链第二节双糖和多糖的酶促降解二糖在酶作用下,能水解成单糖。主要的二糖酶为蔗糖酶、半乳糖酶和麦芽糖酶。这三种酶

5、广泛存在于人及动物的小肠液和微生物中。(一)蔗糖的水解庶糖的水解主要通过蔗糖酶(也称转化酶)作用,蔗糖酶在动植物和微生物体内广泛存在。蔗糖水解后产生一分子葡萄糖和一分子果糖。一.双糖的酶促降解第二节双糖和多糖的酶促降解(二)麦芽糖的水解麦芽糖酶催化麦芽糖水解产生葡萄糖。每分子麦芽糖水解产生2分子葡萄糖。另外,植物中还存在α-葡萄糖苷酶,此酶也可催化麦芽糖的水解,在含淀粉种子萌发时最丰富。一.双糖的酶促降解第二节双糖和多糖的酶促降解能够水解淀粉的酶称为淀粉水解酶淀粉可以通过两种不同的过程降解成葡萄糖。一个过程是水解生成葡萄糖,另一个过程为磷酸解过程。二.淀粉的酶促降解第二节双糖和多糖的酶促

6、降解(一)淀粉的水解参与淀粉水解的酶主要有以下几种:1.淀粉酶(1)α-淀粉酶(2)β-淀粉酶二.淀粉的酶促降解第二节双糖和多糖的酶促降解2.R-酶即α-1,6-糖苷酶,又称脱支酶,它可作用于淀粉的α-1,6-糖苷键,但它不能水解支链淀粉内部的分支,只能水解支链淀粉的外围分支。所以,支链淀粉的完全降解需要有α-淀粉酶、β-淀粉酶和R-酶的共同作用。3.麦芽糖酶α,β-淀粉酶与R-酶协同作用,最终可将支链淀粉水解为葡萄糖和麦芽糖。麦芽糖在植物体内难以直接利用,必须由麦芽糖酶水解为葡萄糖,才能参与糖代谢。植物体内的麦芽糖酶通常与淀粉酶同时存在并配合作用,故麦芽糖很少积累。一.淀粉的酶促降解第

7、二节双糖和多糖的酶促降解(二)淀粉的磷酸解淀粉除了可以被水解外,也可以被磷酸解(pho1.磷酸化酶可作用于淀粉的α-1,4-糖苷键,从非还原端依次进行磷酸解,每次释放1分子1-磷酸葡萄糖。磷酸化酶可以彻底降解直链淀粉,但降解支链淀粉时,只能降解至距分支点(α-1,6-糖苷键)4个葡萄糖基为止。支链淀粉的完全降解还需要有其他酶的作用。二.淀粉的酶促降解第二节双糖和多糖的酶促降解2.转移酶与脱支酶转移酶的主要作用是将连接于分支点上4个葡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