言语为经,思维为纬——以《月球之谜》为例.pdf

言语为经,思维为纬——以《月球之谜》为例.pdf

ID:49325103

大小:123.94 KB

页数:3页

时间:2020-02-29

言语为经,思维为纬——以《月球之谜》为例.pdf_第1页
言语为经,思维为纬——以《月球之谜》为例.pdf_第2页
言语为经,思维为纬——以《月球之谜》为例.pdf_第3页
资源描述:

《言语为经,思维为纬——以《月球之谜》为例.pdf》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教学JIAOXUE专辑言语为“经”,思维为“纬”———以《月球之谜》为例福州市琼河小学/金亮《月球之谜》是人教版三年级下册一篇介绍月我们可知,六个“?”是作者在文中提出的一个个球知识的科普类文章,紧扣“谜”,以“谜”为切月球之谜,有的是已解之谜,如:月球上有些什么入点,辐射全文。文章自然科学的严谨和无限美好东西?它跟地球一样吗?有些则是未解之谜,如:的想象巧妙融合,言语的习得和深入的思考有效结尘土杀菌之谜、植物生长之谜、月球年龄之谜等,合,潜藏着不一样的表达理趣。教师应根据教材编谜与谜之间息息相关,环环相扣。两个“!”,其中排及学段特点、学生学情和文本特质,把握文本的一个出自“那皎洁的月光

2、曾引起人们多少美好的遐核心价值,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想!”,感叹号突出了“遐想”的意味,引出人们对月亮的观察、探索,月球之谜的悬念陡然而生。另一、潜心会文,探寻文本表达秘妙一个出现在对前文描写的月球之谜的概括总结:1.言语围绕“谜”“这一连串实验结果是多么令人费解啊!”费解的意一切言语都有意图。在《月球之谜》第1自然思是“不好理解,不好懂”,感叹号加重语气,也段“遐想”一词下方的“小云朵”中的提示语,就就更加突出了“谜”的难以理解。而唯一的省略号体现了教材编者对词语的关注:“人们都会有哪些出现在文章的倒数第2自然段,是一个独立成段的遐想呢?”当人们遥望夜空,看见清幽的明月时,标点符号。作者

3、再提出一个月球之谜后,用谜引人们会想到什么?也许是有关月亮的神话传说、故谜,用谜唤谜,召唤着学生继续探索更多的月球之事,也许是月亮的雅称,也许是描写月亮的古诗谜,一个省略号就体现了无穷无尽的意味。句。月亮承载着人们割舍不断的情结,承载着人们3.表达皆为“谜”烂漫的想象,是人类的精神家园之一。“遐想”一作者是如何写出月球之谜呢?我们将目光聚焦词,美妙悠扬,可以引起学生的联想,激发学生的在第3~6自然段,这一部分具体列举了月球的未解思维,提升学生的思考力。课文第2自然段的“奇之谜。作者在描写不同的“谜”时,表达上有其相异”一词,突出了月球上景致的奇特、与众不同,似之处:一是运用了“难道”“或者

4、是”等词语表“满是尘土、没有水、没有任何生命”,让读者自然达疑惑,并对谜底进行推测,让读者更加感受到月而然产生了好奇心,却一时间没有答案。这就与球的神秘。二是提出谜团时,作者总是先描述实验“谜”的主题不谋而合。除此之外,课文中的藏着结果,再提出自己的疑问。三是将月球和地球相比的“令人费解”“又是一个”“继续探索”等词较来描写。透过这样的表达,我们可以发现,在这语,都是围绕着“谜”而进行的描写。篇课文中暗含着对学生就掌握的材料提出问题的能2.标点突出“谜”力的培养,即质疑能力。质疑能力是学生语文思维细读文本,我们可以发现,课文中一共出现了的一种表现。对于学生而言,质疑的思维需要教师六个“?”

5、、两个“!”和一个“……”。仔细研读后在教学中加以启蒙,质疑的能力需要在阅读学习的58教学JIAOXUE专辑过程中不断提升。随着深入的阅读,学生和作者一意识。起不断地产生怀疑,逐步形成独立思考的意识,并3.关注学情尝试着解决,这正是这篇课文所传递的生“谜”、解“学生会的不要教,教了不会的也不要教,要“谜”的思维之路。教的是需要教师引导点拨才能明白的知识。”其实,小学阶段的每册语文课本都有围绕科学常识编排的二、取舍有道,挖掘文本核心价值专题。这一类文章易于培养学生学科学、爱科学的课堂的时间是有限的,教学内容不可能都一一兴趣,根据学生不同阶段的学习情况,形式有所不呈现给学生,只能有所选择和舍弃

6、,才能实现“一同,比如低年级的科学童话、中年级的科普类文章课一得”的目标。如何对教学内容进行筛选和取和高年级的说明文等,适合不同学段的学生阅读。舍,挖掘文本核心价值?这就需要教师在备课时能《月球之谜》不像其他科普文一般,按照一定的顺够既从整体观照,又从个体切入。序,依托说明方法准确完整地说明事物,而是在1.明确学段目标叙述中不断呈现困惑,引发读者想象和思考,进教师应充分考虑这篇课文在小学阶段教科书体系而再提出更多耐人寻味的假设和猜想。这一文本中的位置。2011年版课标对第二学段提出的阅读目特点体现着“大胆假设、小心求证、持之以恒、标是:“能联系上下文,理解词句的意思,体会课文锲而不舍”的科

7、学思维方式,有助于培养学生的中关键词句在表情达意方面的作用。能初步把握文章质疑能力。然而,对于三年级的学生而言,如何的主要内容,体会文章表达的思想感情。”第二学段提出问题、解决问题,如何形成质疑能力,若要是小学阶段承上启下的过渡期,词语的学习依然是不在课堂学习中掌握是有一定难度的,故教师对此可忽略的重点内容,但在关注词句教学的同时要开始的教学要多加考虑。转向对段的学习。了解构段方式有助于学生初步把握三、注重思维,言语发展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