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类专题复习

糖类专题复习

ID:47963666

大小:418.72 KB

页数:10页

时间:2020-01-18

糖类专题复习_第1页
糖类专题复习_第2页
糖类专题复习_第3页
糖类专题复习_第4页
糖类专题复习_第5页
资源描述:

《糖类专题复习》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高三生物二轮复习——糖类专题知识归纳1.糖类的化学组成、种类和结构(1)化学组成元素  均由C、H、O三种元素组成(推导出代谢终产物:二氧化碳和水)(2)种类糖类还可以分为可溶性还原性糖(葡萄糖、麦芽糖、果糖)和非还原性糖两大类。从图中添加:A.相关的细胞器或细胞:高尔基体、叶绿体、肝细胞和肌肉细胞等;B.班氏试剂或斐林试剂鉴定可溶性还原性糖;C.二糖水解后形成的单糖分别有哪一些?(识记)2.几种糖的性质(1)葡萄糖的化学性质①还原性:银镜反应,用班氏试剂进行尿糖的测定,用斐林试剂进行组织中还原性糖的测定;②能跟酸起酯化反应;③氧化反应:动、植物细胞进行有氧

2、呼吸和无氧呼吸时的比较,厌氧发酵(酒精发酵、乳酸发酵),兼性厌氧型生物——酵母菌。  (2)蔗糖和麦芽糖的化学性质①蔗糖不具有还原性,而麦芽糖具有还原性:还原性糖(还有果糖)与非还原性糖的鉴定;②水解反应:蔗糖水解生成一分子葡萄糖和一分子果糖,而麦芽糖水解生成两分子葡萄糖,即蔗糖不具有还原性,而它的水解产物具有还原性。  (3)淀粉的化学性质①跟碘作用呈现蓝色:用碘液检验淀粉;②水解反应:食物中淀粉的化学性消化的过程,工业上用硫酸等无机酸作催化剂水解制葡萄糖。(4)纤维素的化学性质:水解反应3.糖类的功能与生物学意义①糖类是生物体进行生命活动的主要能源物质。

3、②糖类是构成生物体的重要成分。如淀粉和糖元分别是植物和动物细胞中储藏能量的物质,纤维素是植物细胞壁的成分,脱氧核糖、核糖分别是构成DNA和RNA的成分之一。另外,细胞膜上的糖蛋白、糖脂中也含有糖类。4.绿色植物体内糖类的代谢涉及到的内容有:(熟记相关内容)⑴光合作用的概念、反应式、过程;⑵温室栽培的原理、叶片遮光实验,适当提高温室内CO2的浓度;⑶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的概念、反应式、过程;⑷中耕松土、种子的储藏、蔬菜的保鲜等在农业生产上的应用5.人和动物体内糖类的代谢涉及到的内容有:⑴糖类的化学性消化过程及部位,葡萄糖被吸收的方式、途径;(适当添加淀粉的消化过

4、程及其相关的酶、吸收的图解)⑵葡萄糖在细胞内的代谢;⑶血糖的正常值,低血糖症、高血糖症和糖尿病血糖浓度的范围;⑷高等动物和人体在剧烈运动时细胞呼吸的产物、能量⑸糖代谢与蛋白质代谢、脂肪代谢的关系。⑹从血糖的3条来源与3条去路来分析,胰岛素和胰高血糖素的作用胰岛素:促进3条去路,抑制2条来源胰高血糖素:促进2条来源6.人体内血糖平衡的调节可联系的内容有:⑴血糖的平衡及其意义⑵参与血糖平衡调节的主要激素及其作用⑶参与血糖平衡的神经——激素调节的具体过程⑷低血糖的病症、病因及其防治⑸糖尿病的诊断、病症、病因及其防治。曲线解读①图甲——正常人和糖尿病患者的胰岛素浓度

5、曲线判断根据含量和变化波动幅度去判断,含量多而且波动幅度大的A为正常人,B为糖尿病患者。②图乙——正常人和血糖异常患者的血糖浓度的曲线判断根据初始浓度和波动范围去判断,波动范围在0.8~1.2g/L且起点也在该范围中b为正常人;a为高血糖或糖尿病患者,c为低血糖患者。③胰岛素和胰高血糖素、肾上腺素相对含量的变化曲线判断根据进食后曲线的波动趋势进行判断,即进食后含量增加的a为胰岛素,进食后含量减少的b为胰高血糖素或肾上腺素。7.碳循环主要涉及到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 【高考模拟试题】1.(2012四川)给实验鼠静脉注射不同剂量的胰岛素,测得血糖的补充速率和消耗速

6、率如右图所示。下列相关分析正确的是( )A.随着曲线a的下降,非糖物质向葡萄糖转化的速率加快B.曲线b的上升是胰岛素作用于肝脏、肌肉等细胞的结果   C.当胰岛素浓度为40μU/mL时,在较长时间内血糖浓度会维持相对稳定D.高浓度胰岛素条件下,下丘脑中控制胰岛A细胞分泌的神经中枢处于抑制状态2.(2012江苏,多选)糖耐量受损(IGT)的人表现为空腹血糖浓度正常、负荷(如饮食)后血糖浓度升高异常。为了探究运动对IGT的干预情况,受试者于餐后进行中等强度持续运动30min,定时采样测定血糖浓度及胰岛素含量,实验结果如图所示。由此可初步推测A.餐后60min时,

7、胰岛素分泌下降导致血糖浓度低于对照组B.餐后适度运动可降低IGT人群餐后血糖峰值和胰岛素升高幅度C.餐后适度运动使IGT人群胰岛素分泌高峰提前,血糖浓度下降D.餐后适度运动可以减轻IGT人群胰岛B细胞的分泌负担3.(2010福建)研究发现,胰岛素必须与细胞膜上的胰岛素受体结合,才能调节血糖平衡。如果人体组织细胞膜缺乏该受体,则可能导致(  )A.细胞减缓摄取血糖,血糖水平过高B.细胞减缓摄取血糖,血糖水平过低C.细胞加速摄取血糖,血糖水平过高D.细胞加速摄取血糖,血糖水平过低4.(2010重庆)下列有关人体糖代谢及调节的叙述,正确的是(   )A.血糖浓度升

8、高能使胰岛A细胞分泌活动增强B.饥饿时首先被利用的是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