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二语文期末高二语文

高二语文期末高二语文

ID:47819286

大小:59.00 KB

页数:10页

时间:2019-11-16

高二语文期末高二语文_第1页
高二语文期末高二语文_第2页
高二语文期末高二语文_第3页
高二语文期末高二语文_第4页
高二语文期末高二语文_第5页
资源描述:

《高二语文期末高二语文》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2006—2007学年度上学期期末考试高二年级语文科试卷命题学校:大连八中命题人:贺加加校对人:贺加加第Ⅰ卷(选择题共39分)一、(15分,每小题3分)1.下列加点的字注音全都正确的一组是A.幽咽(yè)酩酊(mínɡ)提供(ɡònɡ)吹毛求疵(cī)B.混沌(hún)纤细(xiān)下载(zài)力能扛鼎(ɡānɡ)C.颔首(hàn)朔风(shuò)捆扎(zhā)怏怏不乐(yànɡ)D.落蕊(ruǐ)溘死(kè)掇取(duō)风尘仆仆(pú)2.下列词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A.因缘缪误丝丝入扣绝无仅有B.罪蘖售罄桴止响腾至理名言C.牡蛎潭柘寺万胜胪欢性命攸关D.蓬蒿敦煌尘泥

2、渗漉雍荣华贵3.填入下面横线处的词语恰当一组是(1)略略交谈几句,就知道了道士的。原先设想好的种种方案纯属多余,道士要的只是一笔最轻松的小买卖。(2)足见有感觉的动物,有情趣的人类,对于秋,总是一样的能特别引起深沉,,严厉,萧索的感触来的。(3)宇航员在月球上拍摄的“环形山”照片,是那样清晰,消释了多少代人对“皎皎银盘”上阴影的。(4)“神六”降落伞主伞面积为1200平方米,它除了保证飞船有很好的减速效果外,便于空中和地面搜救人员及时发现降落时的飞船,从而能够迅速组织和展开求援行动。A.品味幽远疑虑而且B.品位幽远疑窦还C.品位幽静疑虑还D.品味幽静疑窦而且4.下列语句中加

3、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A.“七七”事变后,日本帝国义向华北大举进攻,祖国危急,不绝如缕。B.散了会,暮色浓郁,我踏着稀湿沾脚的泥泞道,带几分踌躇满志地走回于家寨来。C.一些译著虽约请了学界的权威、博导来译,可他们多为风口浪尖上的学术人,往往活动频繁,冗务缠身,最终大多将译本下放给研究生。D.在滚滚车流中,在抢道还是停车的一念之差的选择中,不少人选择了前者,但也正是这一秒钟的抢道,造成了许多的行车事故。5.下列语句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中国兴奋剂检测中心已经从国家有关部门获得资助,计划在北京奥运会之前出现一点“亮点”,组织并解决一些国际上没有解决的兴奋剂检测难题。B.二十世纪

4、以来,毛笔逐渐淡出中国人的生活。如今在中国,设置毛笔课的学校越来越少,毛笔书法远不如日本普及。C.老年人心力衰竭发生的主要原因是由劳累、用脑过度、精神紧张、食盐过多和感冒等诱发的。D.老人在80岁的时候,还清楚地记得哥哥参加学生运动时对自己的评价:一个温情主义者。二、(12分,每小题3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6-9题。上世纪80年代以来的很长一段时间里,审美性和文学性作为文学艺术的本质特征,已成为我国文艺学界的共识。但是,进入新世纪,处在全球化背景下的我国文艺学也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其中一个突出的变化就是审美的日常生活化与日常生活的审美化。审美的日常生活化或曰审美泛化,是说在

5、当今社会中,原先被认为是美的集中体现的小说、诗歌、散文、戏剧、绘画、雕塑、音乐、舞蹈等经典的(古典的)艺术门类,特别是以高雅艺术的形态呈现出来的精英艺术已经不再占据文化生活的中心,而一些新兴的泛审美的艺术活动,如动漫、DV、FLASH、网络文学、网上视频、网络游戏、三维设计、DVD、QQ、POP、广告、流行歌曲、电视连续剧、手机视频、手机短信、奥运会开闭幕式、NBA赛间舞蹈,乃至环境设计、社区文化、城市美化、居室装修等则蓬勃兴起;经典艺术也悄悄变换了形态,寻找新的展示方式。世界三大男高音到世界各大洲办广场音乐会,《阿依达》在数万人的巨大场馆演出,期刊书籍也已适应读图时代变得

6、琳琅满目。艺术活动的场所也已经远远逸出与大众的日常生活隔离的高雅艺术场馆,而深入到大众的日常生活空间,如体育场馆与露天舞台。在这些场所中,文化活动、审美活动与商业活动、社交活动浑然一体。是什么原因造成了审美的日常生活化与文学性的社会化扩张?首先是当代世界消费社会的基本形态对今天的文化产生了重要影响。作为市场社会的“经济人”,人们不但消费物质产品,更多的是消费广告、消费品牌,也消费符号。正是这种消费文化无所不在的漫延,选择着、创造着新的文化观艺术观。其次是当代世界的媒介革命。从纸媒质的印刷媒介向电子、数字媒质的电视、网络媒介文化的巨大转变,改变了文学与艺术的存在方式。无可否认

7、的是,这种变革,已重塑了一代愿意、能够欣赏这种“美”的眼睛、耳朵和大脑。日常生活的审美化以及审美活动日常生活化深刻地导致了文学艺术以及整个文化领域的生产、传播、消费方式的变化,乃至改变了有关“文学”“艺术”的定义。有人把这种“泛化”视为艺术的堕落,它毋宁从另一个角度注意到了审美泛化的事实。现实提出了挑战,我们必须给予回答。在我看来,与当下生活的生动联系,是美学“重出江湖”、再度振兴的绝好机会。但是,美学“重出江湖”又绝不是全面拥抱所谓的“日常生活审美化”,这一研究强调的只是从当下社会的总体性、制度性现实出发,来应对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