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消费信贷及风险防范对策【开题报告】

大学生消费信贷及风险防范对策【开题报告】

ID:454149

大小:41.00 KB

页数:5页

时间:2017-08-04

大学生消费信贷及风险防范对策【开题报告】_第1页
大学生消费信贷及风险防范对策【开题报告】_第2页
大学生消费信贷及风险防范对策【开题报告】_第3页
大学生消费信贷及风险防范对策【开题报告】_第4页
大学生消费信贷及风险防范对策【开题报告】_第5页
资源描述:

《大学生消费信贷及风险防范对策【开题报告】》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开题报告大学生消费信贷及风险防范对策一、立论依据1.研究意义、预期目标信贷消费逐渐走入大学生群体,拓展了商业银行的消费信贷业务,但随之而来的风险不可忽视。随着我国教育事业的不断发展,当代大学生的年龄结构越来越趋于年轻化,而年轻人的消费观,价值观也不断变化,同时大学生没有固定的收入来源,他们的收入具有不稳定性,这些因素都为信贷消费带来了风险。近年来,信贷消费逐渐走入大学生群体,商业银行在机遇面前需要要积极应对风险,充分分析大学生消费信贷业务的影响因素,做好防范措施。本文试图通过问卷调查的方式,已宁波地区大学生为例,针对大学生消费问题展开调查,在问卷设计过程中,将对已知的大学生消费信贷影响

2、因素对应提出个别问题,以此获得到较为准确的数据。再次,运用定量分析的方式,通过数据的深度分析验证和不同的统计方法研究大学生消费信贷影响因素以及彼此间的部分联系。最后,利用分析数据得出的结果,在原有的理论基础上提出更为有效的风险防范措施。此外,本文对商业银行的大学生消费信贷业务,提供了较为可靠的信息,有利于商业银行进一步开展大学生消费信贷,有利于其风险得到更好的防范。同时,也为后人获得更有效的数据分析检验提供了基础。2.国内外研究现状2.1国内研究现状从信用角度看,由于高校诚信教育的缺失、不良消费观以及大学生收入来源的特殊性等因素造成了商业银行的信贷风险。张洁珣、石莎(2006)认为,大

3、学生的消费特点以理性消费为主,并且趋向多元化,但是由于大学生消费零散化,储蓄观念淡薄,消费经常超出计划范围。李巍,张虎(2009),蒋勇,张秀群(2009)都认为,随着大学生消费观念的转变,在大学生消费中,存在着赤字消费,盲目消费,攀比消费等不正确的消费观念。再次,赵娟,何波(2009)认为,高校作为人才培养的摇篮,建立良好有效的大学生信用教育机制,加强大学生诚信道德观念的培养,对高校学生信贷消费市场的健康发展起着积极的作用。从市场角度看,因为商业银行之间的不良竞争以及银行提供的贷款后服务不完善等因素造成了商业银行的信贷风险。李巍,张虎(20094)指出为了争夺大学生客源,不少银行主动

4、降低条件,放松了对信用卡申请,审批,开卡过程的制约和监督。在推广业务过程中,银行忽视了大学生信用消费存在的不理性,使得为大学生的不合理消费观提供了经济上的可行性,使得大学生中不良消费恶性循环。再次,李金秋(2009)指出了银行自身管理能力不足的问题。另外他和王瑊,林艳华(2008)都表明我国信贷业务缺乏科学的个人评估标准和评价体系,个人资信档案缺乏有效管理。大学生消费信贷业务结合我国个人消费信贷业务的风险,各学者纷纷给出了各种风险防范措施。大学生树立科学消费观。李巍,张虎(2009)认为,大学生自身也应当认识到信贷消费是把“双刃剑”,合理掌握信贷消费的尺度。此外,学校和家长要加强对大学

5、生理性消费的教育引导,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消费价值观,道德观。蒋勇,张秀群(2009)指出,在当前竞争激烈的市场经济条件下,大学生必须以科学的消费观为指导进行客观消费,走出为消费而消费的误区。做到适度消费,合理消费。张洁珣,石莎(2006)认为金融机构可以加大消费信贷业务在大学校园的宣传力度,同时加强对大学生金融知识的普及。蒋勇,张秀群(2009)指出,学校应该指导大学生掌握消费知识,应该加强大学生财商的培养。银行加强个人消费信贷风险管理。李金秋(2009)指出,各商业银行应当加强信贷风险管理技术和方法的研究与创新。李巍、张虎(2009)对于大学生这个特殊消费群体特别指出,对于不同学历

6、的高校在校生给予不同的信用额度,同时银行分期支付的方式鼓励大学生消费的时候,必须注意到所推荐产品的学生特性,即实用性,学习性以及合理的价格,以此引导大学生合理的消费行为。严格大学生信用卡申请、审批及款追缴的制度。完善相关法律法规。赵娟,何波(2009)认为,我国各金融机构以及相关机关应当抓紧眼前,率先出台与信用行业直接相关的基本法。李金秋(2009)认为,我国目前尚未建立起全面的消费信贷法律体系,然而完备的个人信用法律体系是发展信贷的保证。蒋勇,张秀群(2009)强调,一旦有了明确的法律法规,大学生信贷消费一方面不仅可以真正拉动经济的增长、方便学生也可以降低银行自身的风险避免出现坏账、

7、呆账和赖账;另一方面,也有利于帮助大学生树立科学的消费观和诚信意识,消除他们侥幸的消费心理和错误的消费理念。2.2国外研究现状国外文献于研究我国大学生消费信贷风险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和意义,尤其为银行对银行的防范对策提供了有效的借鉴。Thomas,L.C.(2000)将行为评分模型分为两种:一种是参照信用评分模型,再加上描述客户即借款人在借款期间行为的变量;另外一种是建立描述客户状态的概率模型,其代表是Thomas,L.C.(1999)和Nara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