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要素

第八、十要素

ID:44990724

大小:1.30 MB

页数:41页

时间:2019-11-06

第八、十要素_第1页
第八、十要素_第2页
第八、十要素_第3页
第八、十要素_第4页
第八、十要素_第5页
资源描述:

《第八、十要素》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第八要素8、职业危害■8.1职业危害申报■8.2作业场所管理■8.3劳动防护用品职业危害【定义】是指存在于工作场所或者与特定的职业相伴随,对从事该职业活动的劳动者可能造成健康损害或者产生影响的各种危害因素。【基本概念】一、因果关系原则;二、职业病与法定职业病的概念;三、职业病的不可逆性和可预防性。第八要素■8.1职业危害申报二级要素8.1企业如存在法定职业病目录所列的职业危害因素,应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及时、如实向当地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申报,接受其监督。【法规依据】《职业病防治法》《职业病目录》卫生部、劳动保障部卫法监发[2002]108号《作业场所职业健康监督管理暂

2、行规定》国家安监总局令第23号《作业场所职业危害申报管理办法》国家安监总局令第27号【基本要求】按目录逐一辨识,不要有遗漏。(表样安监局)【关注点】1、遗漏大多数在粉尘(如固体包装、催化剂等);工艺过程中间产物;噪声。2、报表与现场不一致,特别是同一种危害在多处岗位存在。二级要素1.未识别职业危害因素,扣25分(B级要素否决项);2.未申报职业病危害因素,扣25分(B级要素否决项)。■8.2作业场所职业危害管理二级要素8.2.1企业应制定职业危害防治计划和实施方案,建立、健全职业卫生档案和从业人员健康监护档案。【基本要求】1、建立、健全职业卫生规章制度和操作规程;2、

3、制定职业危害防治计划和实施方案;3、建立健全职业卫生档案。职业卫生档案应包括二部分:1、企业职业卫生环境档案包括:因素、地点、程度、检测结果、技改措施、效果评价等等。2、企业员工职业卫生档案,要区分职业卫生档案和健康档案的区别。职业卫生档案应包括员工职业危害接触史、程度、时间、查体结论有无职业禁忌、查体单位盖章。【关注点】规章制度、操作规程、防治计划实施方案都要围绕8.1所辨识的职业危害项目和检测结果进行,要有针对性。二级要素8.2.2.企业作业场所应符合GBZ1、GBZ2。【基本要求】查看现场和检测报告的结果,不符合的是否有整改计划或方案。GBZ1—工业企业设计卫生

4、标准GBZ2—工业场所化学有害因素职业接触限制二级要素8.2.3.企业应确保使用有毒物品作业场所与生活区分开,作业场所不得住人;应将有害作业与无害作业分开,高毒作业场所与其他作业场所隔离。【基本要求】四点要求【关注点】第2点作业场所不得住人,出现问题较多,如仓库值班、民工宿舍,调度或领导在现场休息等。第3点有毒、有害、易燃、易爆场所不得设置办公室、操作室等。作业场所设生活设施并住人,扣50分(B级要素否决项)。二级要素8.2.4.企业应在可能发生急性职业损伤的有毒有害作业场所按规定设置报警设施、冲洗设施、防护急救器具专柜,设置应急撤离通道和必要的泄险区,定期检查,并记

5、录。【规定依据】警示标志:《安全标志及其使用导则》GB2894-2008报警设施:《石油化工企业可燃气体和有毒气体检测报警设计规范》GB50493-2009冲洗设施:《化工企业安全卫生设计规定》HG20571-1995疏散通道:《建筑设计防火规范》第3.73.8节GB50016-2006【基本要求】查现场,(1)在可能泄漏有毒化学品的场所按规定设置“当心中毒”“必须戴防毒面具”等安全标志,设置事故柜,布置合理的疏散通道等。(2)可能发生腐蚀喷溅的场所按规定设置“当心腐蚀”、“必须戴防护眼镜”、“必须戴防护手套”等安全标志,并按规定设置淋洗器。(3)看检查记录。二级要素

6、8.2.5.企业应严格执行生产作业场所职业危害因素检测管理制度,定期对作业场所进行检测,在检测点设置标识牌,告知检测结果,并将检测结果存入职业卫生档案。【基本要求】围绕职业危害因素和分布点,明确取样点、检测方法和单位(包括自检和委托检)、检测频次(包括频次的变更)、数据的处理。告知牌应有检测项目名称、国家标准、检测结果、检测日期、检测单位。【考评要点】检测、告知、职业卫生档案。二级要素8.2.6.企业不得安排上岗前未经职业健康检查的从业人员从事接触职业病危害的作业;不得安排有职业禁忌的从业人员从事禁忌作业。【法规依据】GBZ188-2007《职业健康监护技术规范》【要

7、点】查职工职业卫生档案,主要关注新员工上岗前职业健康检查的情况。【基本要求】1.基础数据;2.发现禁忌症。二级要素■8.3劳动防护用品二级要素8.3.1.企业应根据接触危害的种类、强度,为从业人员提供符合国家标准或行业标准的个体防护用品和器具,并监督、教育从业人员正确佩戴、使用。【法律依据】《劳动防护用品监督管理规定》国家安监总局令第一号《个体防护装备选用规范》GB/T11651-2008《防静电工作服》GB12014-89《劳动防护用品配备标准》国字经贸委2000年发布【基本要求】(1)看发放管理制度《发放标准》是否符合国家和行业标准,《发放标准》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