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心理健康讲座(大学生)

大学生心理健康讲座(大学生)

ID:40166868

大小:857.00 KB

页数:59页

时间:2019-07-24

大学生心理健康讲座(大学生)_第1页
大学生心理健康讲座(大学生)_第2页
大学生心理健康讲座(大学生)_第3页
大学生心理健康讲座(大学生)_第4页
大学生心理健康讲座(大学生)_第5页
资源描述:

《大学生心理健康讲座(大学生)》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健康心理,幸福人生陕西师范大学教育学院赵微讲座主要内容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心理健康的标准大学生常见心理问题大学生心理问题应对策略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调查西安晚报10月20日报道:南郊某高校对入学新生1290人(男生837人,女生453人)进行了心理测查:对“是否有能力应付困难”问题的回答,“48%人回答不是或不一定”;38.1%的人认为“主动与陌生人交谈是一桩难事”;22.1%人在社交场合选择“退避三舍或沉默”;《中国教育报》2003年9月28日20世纪80年代中期,23.25%的大学生有心理问题;

2、90年代上升到25%;近年来达到30%某高校队2700名大学生的调查,53%的人认为自己心态烦躁;17%的人认为自己的状态得过且过。(林木明,2008)北京师范大学心理学院李伟调查研究资料表明,近年来在校大学生中出现心理障碍倾向的人数约占总体20%~30%,有较严重心理障碍的约占10%,有严重心理异常者约占1%,而且心理不健康的人数比例有逐年上升的趋势。被测试的380名大学一年级的学生,约有60%的学生认为自己有心理压力,而且大部分学生对压力的处理没有信心;在情绪方面54%以上的学生认为自己心情

3、开朗,但也有35%以上的认为情绪易被破坏,32%以上认为情绪起伏过大,29%以上认为缺乏热情和积极性;在人际关系方面有超过一半的学生面临人际关系的困扰,在意志品质上44%以上学生认为自己缺乏耐力,耐挫感较差,缺乏吃苦耐劳精神,大学生近年来已成为我国的一个自杀高发群体!以江西省高校年一年间在校大学生自杀身亡的数据为例,2001-2006年期间,江西省高校大学生中因必理和感情纠葛等问题共发生46起大学生自杀事件中,2001年4起,2002年7起,2003年7起,2004年6起,2005年9起,200

4、6年13起。可以看出在这年间,江西省大学生因心理问题自杀的事件发生率高且呈逐年递增趋势大学阶段是人心理健康建设的关键时期,这时候正在发展中的人格和学习独特的经历,对重新塑造自我,改善心理适应都有着重要的意义。什么是心理健康?心理健康是一种良好而持久的心理状态与过程,表现为个人具有生命的活力、积极的内心体验、良好的社会适应,并能有效地发挥个人的身心潜力和积极的社会功能。学生心理健康标准能够保持对学习浓厚的兴趣和求知欲望能够保持正确的自我意识,接纳自我能够协调与控制情绪,保持良好的心境能够保持和谐的

5、人际关系,乐于交往能够保持完整统一的人格品质能够保持良好的环境适应能力——《青年心理健康15讲》北京大学出版社“金字塔”型人格理论情感意志认知学校学习适应ladd(1996)的定义:他认为学校适应就是在学校背景下愉快地参与学校活动并获得学业成功的状况。包括学校背景下的学业、人际、行为和情感方面的适应(邹泓,1997)。大学生常见心理问题生活适应问题学习问题人际关系问题情绪、情感发展问题压力问题自我管理问题大学新生活的困惑:心理期望与现实的差距自我价值感失落学习问题生活与人际关系方面挫折情感的失落

6、与爱的寻求网络的影响网络成瘾综合症网恋网络孤独症网上破坏行为——电子海洛因网络对大学生的负面影响道德标准产生模糊互社会责任淡化人际情感的疏远感受性降低网络犯罪的激增带来信用危机应对策略:如何面对新生适应问题——改变思维定势,重新建立自我价值系统,多元价值系统的建立以调整心态如何面对学习问题——学习目标、态度、方式的重新定位如何面对压力问题——认识压力、合理利用压力如何自我管理——管理好自己的时间、管理好自己的情绪如何处理人际关系问题——重塑性格,改善人际关系如何处理情感问题——广泛的友谊的建立,

7、对爱的正确理解改变思维定势,重新建立自我价值系统, 以多元价值系统的建立以调整心态艾利斯情绪ABC理论美国心理学家艾利斯(Ellis)提出“情绪ABC”理论,他认为一个人情绪的好坏主要是由自己的认知和想法所决定的。如果能改变一个人非理性的思想、观念和评价,就能改变他的情绪和行为。A是事件,B是信念,C是情绪与行为的结果,影响我们的情绪反应和行为表现并非事件本身,而是我们对此事件的解释。因此,当我们即时遇到同一事件,但是由于我们所持的信念不同、评价不同,就会产生不同的情绪反应。“阳光思维”态度的重

8、要性关于压力学会认识压力与调节压力下面的话,您赞成吗?人人都有压力;只是大小不同。在压力面前有人失望,有人苦闷,有人逃避(例如,拖拉)。有人将压力转化为动力。学会面对压力是人生的宝贵财富!!!请您思考:压力大好?还是压力小好?怎样增压?怎样减压?压力作用1、积极作用2、消极作用怎样增压?树立自信心确定一个追赶目标制定自我奖惩制度寻求外力督促怎样降压?确立适当的评价标准(尽力了?)“横向比”与“纵向比”(两者结合)不拖拉(自我约束,自我强化)力求学习进步(学会求助,提倡团队竞争)认识压力的积极作用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