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龙庙的传说

白龙庙的传说

ID:38806195

大小:1.98 MB

页数:3页

时间:2019-06-19

白龙庙的传说_第1页
白龙庙的传说_第2页
白龙庙的传说_第3页
资源描述:

《白龙庙的传说》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南通寺庵庙观众多,素有九庙十三观之称,是南通具有古风神韵的独特景线,白龙庙就是其中闻名遐迩的道观之一。在港闸一带,白龙庙可谓闻名遐迩、妇孺皆知。伴随白龙庙声名传播的是一则传奇遥远、美丽的神话故事。据说,在上古的时候,唐家闸北乡农家有个将近成年的女子,虽生于贫寒人家,却天生丽质。一夏夜,天气酷热,她露天仰卧于院内,适巧有风流多情白龙夜露过此,俯见美女,怦然心动,便缩身隐形与女子梦中欢会。从此,农女受孕,腹丘渐隆。一时间,风言风语,沸沸扬扬。其父母不知就里,闻言心怒,便追问女儿与何人偷情,女儿确无从指认,只好泪流满面地如实告其梦中情景。父母半信半

2、疑,既无实据按族规民约处置女儿,又无法解释风言非议。为规避族规非议,采取了两全之策,即在田头搭一草棚,用小车将女儿推达到草棚中居住安身,以观其变。过了十二个月,该女突然肚内剧痛不已,一阵紧是一阵,一条小白龙从农女的左腋下破肋而出,睁眼见母亲躺在血泊之中,小白龙见状痛哭不已,就地打滚(平地滚起了一条坑),点头痛哭,拜别生母,呼啸升空而去。其母一魂悠悠,向西方而去。在小白龙打滚的母难地,成了一个龙潭,头东尾西,长达一里许,酷似龙形,腹部深不见底,传说通到龙宫。在五接桥东见证至今。此后,人们建庙祭祀白龙娘娘。慈孝的小白龙每年都在这个时辰“回乡”祭望

3、生母。然而,“虎从风,龙从云”的小白龙,他的孝心却给当地的老百姓带来了风雨灾难,苦不堪言。这消息被夜游神听到了,转告了小白龙。小白龙得知后十分痛心和内疚,深为自己的行为过错给百姓造成的苦难而悔恨。从此,他不再飞临“母难地”,只在空中遥祭,再未造成灾难。白龙庙位于张謇兴办工业的始发地——唐闸镇的西南隅,距镇约三里(港闸经济开发区北侧)。该庙始建于明洪武元年(公元一三六八年),迄今已有600多年历史。相传为祭祀白龙娘娘和感念小白龙的孝义,由一位姓倪的尚书(尚书:明为正二品,分掌国务,可直达皇帝,职权颇重)所建。到明崇祯年间(1628—1644)由

4、皇帝敕建,并敕封为“嘉宁观”。原庙占地约6000多平方米(近10亩),坐北朝南,以大殿为轴心,按元明建筑风格为三进四合院格局组建而成。大殿宽14米,进深16米,高10米,飞檐翘角,青灰筒瓦,宏伟庄严。并建有都天堂、灵官殿、吕祖阁以及东西厢房,共有房舍52间。大殿前有古银树一株,并有焚化炉、八角亭点缀其间。大门前有青石坐狮一对,威猛雄健。庙前有宽阔的广场、旗杆,风貌独特,气势非凡。庙内供奉白龙母子以及观音、都天、吕祖、灵官、财神等神像,香火旺盛,庄严肃穆。1954年,破“四旧”时为免遭损毁,信众连夜将庙里的菩萨搬到东方红村(诸准乡),庙宇改为“

5、学堂”。1955年已有600余年的古银杏被毁灭,1958年庙宇被公社占用。公社迁移后,改为裕华针织厂。原庙观住持、第15代传人顾步青,为生存自建了三间草房,圆寂后,由张雨霖道士(2000年逝世,为18代传人)居住。为满足我区道教信众过宗教生活的需要,根据宗教政策,市民族宗教事务局、港闸区人民政府分别于2000年2月、3月行文批准恢复白龙庙为道教活动点,并予以对外开放。2000年4月2日,“白龙娘娘”和“都天大帝”两座神像由张雨霖的住处搬至白龙庙旧址的西厢房。2003年3月,按原风格重建了大雄宝殿,塑造供奉了龙公、白龙娘娘、观音、都天、财神、灵

6、官及风、雨、雷、电等神像,添置了钟、鼓、鼎、道场所用法器。南通书法协会主席张晏为龙王殿题写了“福泽四海”殿门匾额,市书法家陈云书写了市道教协会会长陈济煌所撰盈联,上联是“显迹于大明洪武豢龙证圣”,下联是“分封在江海通州降雨开晴”,诗情画意,颇具神韵,笔力遒劲雄浑,有很高的文化艺术底蕴。寺庙现有宗教教职人员3名,各项规章制度健全,活动开展正常,每逢初一、月半、神像诞辰之期及过年过节,香火旺盛,每年香客累计可达5万人次。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