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梁单元板单元实体单元

2、梁单元板单元实体单元

ID:34029328

大小:1.52 MB

页数:24页

时间:2019-03-03

2、梁单元板单元实体单元_第1页
2、梁单元板单元实体单元_第2页
2、梁单元板单元实体单元_第3页
2、梁单元板单元实体单元_第4页
2、梁单元板单元实体单元_第5页
资源描述:

《2、梁单元板单元实体单元》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实用文案梁单元、板单元及实体单元悬臂梁(Beam&Plate&SolidElements)北京迈达斯技术有限公司标准文档实用文案目录简要1设定操作环境1输入材料和截面数据2定义材料2定义截面2定义厚度2建立悬臂梁模型3输入梁单元3输入板单元4输入实体单元5修改单元坐标系6分割单元7输入边界条件8输入荷载9运行结构分析12查看分析结果13查看反力13查看变形和位移14查看内力15查看应力19标准文档实用文案简要本例题介绍使用梁单元、板单元、实体单元来建立悬臂梁,并查看各种单元分析结果的方法。模型如图1所示,截面为长方形(

2、0.4mx1m),长20m。固定端梁单元长:20m板单元0.4m材料:C30实体单元1m图1.悬臂梁模型设定操作环境打开新项目(新项目),保存(保存)为‘Cantilever.mcb’。文件/新项目文件/保存(悬臂梁)单位体系做如下设置。工具/单位体系长度>m;力>tonf¿标准文档实用文案输入材料和截面数据定义材料模型/材料和截面特性/材料类型>混凝土;规范>GB-Civil(RC);数据库>30¿定义截面使用UserType,输入实腹长方形截面(0.4m×1m)。模型/材料和截面特性/截面数据库/用户名称>SR;截

3、面类型>实腹长方形截面用户;H(0.4);B(1)¿定义厚度²对于面内厚度和面外厚度的说明请参考在线帮助手册。模型/材料和截面特性/厚度数值厚度号(1);面内和面外(0.4)¿图2.定义材料图3.定义截面图4.定义厚度标准文档实用文案建立悬臂梁模型输入梁单元使用扩展功能建立梁单元。标准视图,自动对齐(开),单元号(开)模型/节点/建立坐标(0,0,0)¿模型/单元/扩展单元全选扩展类型>节点à线单元单元属性>单元类型>梁材料>1:30;截面>1:SR;BetaAngle(0)生成形式>复制和移动;复制和移动>等间距dx

4、,dy,dz(20,0,0);复制次数(1)¿图5.输入梁单元标准文档实用文案输入板单元首先将梁单元复制到板单元的输入位置后,通过扩展功能将梁单元扩展成板单元。模型/单元/复制和移动选择最新建立的个体形式>复制移动和复制>等间距;dx,dy,dz(0,0.5,-2)复制次数(1)¿模型/单元/扩展单元选择最新建立的个体²选择Remove的话,复制的梁单元被扩展后会自动被删除。选择Move的话,该梁单元会移动到生成的板单元的末端。扩展类型>线单元à平面单元目标>移动(on)²单元属性>单元类型>板单元材料>1:30;厚度

5、>1:0.4生成形式>复制和移动复制和移动>等间距dx,dy,dz(0,-1,0);复制次数(1)¿图6.利用复制的梁单元建立板单元标准文档实用文案输入实体单元使用同样的方法,将板单元复制到实体单元的输入位置后,通过扩展功能将板单元扩展成实体单元。模型/单元/复制和移动选择最新建立的个体模型>复制复制和移动>等间距;dx,dy,dz(0,0,-1.5)复制次数(1)¿模型/单元/扩展单元选择最近建立的个体扩展类型>平面单元à实体单元目标>移动(on)单元属性>单元类型>实体材料>1:30生成类型>复制和移动复制和移动>

6、等间距dx,dy,dz(0,0,-0.4);复制次数(1)¿图7.输入实体单元模型标准文档实用文案修改单元坐标系单元的内力是以相应单元的单元坐标系为准输出的,因此适当地赋予单元坐标系,可使查看结果变得更为方便本例题中使用ChangeElementParameters功能将所有单元的坐标系修改为统一的单元坐标系。显示单元>局部坐标轴(开)模型/单元/修改单元参数全选参数类型>修改单元坐标轴模型>参考单元>(1)8与参考单元对齐坐标轴优先顺序>1st(Loc-z);2nd(Loc-y)¿修改前修改后图8.修改板单元和实体单

7、元的单元坐标系标准文档实用文案分割单元板单元和实体单元的大小会影响分析结果的精度。这里将板单元按单元坐标系的x方向分割成20份,将实体单元按单元坐标系的x,y方向分别分割成40份和2份。模型/单元/分割单元单选(单元:3)分割>单元类型>平面;等间距x方向分割数量(20)y方向分割数量(1)¿单选(单元:5)分割>单元类型>实体;等间距x方向分割数量(40)y方向分割数量(2)z方向分割数量(1)¿显示单元>局部坐标轴(off)图9.被分割的板单元和实体单元标准文档实用文案输入边界条件输入各单元模型的边界条件(固定端)

8、。模型/边界条件/一般支撑平面选择平面>YZ平面;X坐标(0)8¿²实体单元没有旋转自由度,因此不需约束。但由于是和其他单元一同定义边界条件,因此方便约束所有自由度。选择>添加支撑条件类型>D-All(开),R-All(开)¿图10.输入悬臂梁的边界条件标准文档实用文案输入荷载对于梁单元使用ElementBeamLoads功能,对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