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icrorna-223与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预后的相关性研究

microrna-223与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预后的相关性研究

ID:32827629

大小:2.25 MB

页数:34页

时间:2019-02-16

microrna-223与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预后的相关性研究_第1页
microrna-223与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预后的相关性研究_第2页
microrna-223与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预后的相关性研究_第3页
microrna-223与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预后的相关性研究_第4页
microrna-223与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预后的相关性研究_第5页
资源描述:

《microrna-223与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预后的相关性研究》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分类号:密级:单位代码:10114学号:200910353microRNA一223与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预后的相关性研究研究生:姚瞳蚕指导教师:王置莶教握申请学位门类级别:医堂亟士专业名称:痘堡堂皇痘堡垒堡堂研究方向:盗漫太旦细照进巴疸亟压所在学院:出酉医型太堂基础医堂暄2012年3月18同学位论文独创性声明本人声明,所呈交的学位论文系在导师指导下本文独立完成的研究成果。文中任何引用他人的成果,均已做出明确标注或得到许可。论文内容未包含法律意义上已属于他人的任何形式的研究成果,也不包含本人已用于其

2、他学位申请的论文或成果。与我一同工作的同志对本研究所做的任何贡献均已在论文中作了明确的说明并表示谢意。本文如违反上述声明,愿意承担以下责任和后果:l、交回学校授予的学位证书;2、学校可在相关媒体上对作者本人的行为进行通报;3、本文按照学校规定的方式,对因不当取得学位给学校造成的名誉损害,进行公开道歉。4、本人负责因论文成果不实产生的法律纠纷。学位论文版权使用授权书本人完全了解山西医科大学有关保留、使用学位论文的规定,同意学校保留或向国家有关部门或机构送交论文的复印件和电子版,允许论文被查阅和借阅

3、;本人授权山西医科大学可以将本学位论文的全部或部分内容编入有关数据库进行检索,可以采用影印、缩印或其他复制手段保存论文和汇编本学位论文。本人离校后发表或使用学位论文或与该论文直接相关的学术论文或成果时,署名单位仍然为山西医科大学。(保密论文在解密后应遵守此规定)论文作者指导教师目录中文摘要⋯⋯⋯⋯⋯⋯⋯⋯⋯⋯⋯⋯⋯⋯⋯⋯⋯⋯⋯⋯⋯⋯⋯⋯⋯..I英文摘要⋯⋯⋯⋯⋯⋯⋯⋯⋯⋯⋯⋯⋯⋯⋯⋯⋯⋯..⋯⋯⋯⋯⋯⋯..1I英文缩略语⋯⋯⋯⋯⋯⋯⋯⋯⋯⋯⋯⋯⋯⋯⋯⋯⋯⋯⋯⋯⋯⋯⋯⋯.3正文⋯⋯⋯⋯⋯⋯⋯⋯⋯⋯

4、⋯⋯⋯⋯⋯⋯⋯⋯⋯⋯⋯1—1£.—jL日lJ吾⋯⋯⋯⋯⋯⋯⋯⋯⋯⋯⋯⋯⋯⋯⋯⋯⋯⋯⋯:⋯⋯⋯⋯⋯⋯⋯.1第一章材料与方法⋯⋯⋯⋯⋯⋯⋯⋯⋯⋯⋯⋯⋯⋯⋯⋯⋯⋯⋯..2一、病例资料⋯⋯⋯⋯⋯⋯⋯⋯⋯⋯⋯⋯⋯⋯⋯⋯⋯⋯⋯⋯⋯⋯2二、AgilentmiRNA检测⋯⋯⋯⋯⋯⋯⋯⋯⋯⋯⋯⋯⋯⋯⋯⋯⋯⋯3三、相对定量PCR实验⋯⋯⋯⋯⋯⋯⋯⋯⋯⋯⋯⋯⋯⋯⋯⋯⋯⋯3四、统计学分析⋯⋯⋯⋯⋯⋯⋯⋯⋯⋯⋯⋯⋯⋯..⋯⋯⋯⋯⋯⋯.6第二章实验结果⋯⋯⋯⋯⋯⋯⋯⋯⋯⋯⋯⋯⋯⋯⋯⋯⋯⋯⋯⋯..7一、临床特点及免疫组化⋯⋯

5、⋯⋯⋯⋯⋯⋯⋯⋯⋯⋯⋯⋯⋯⋯⋯⋯⋯⋯⋯.7二、miR-223在DLBCL中的表达及与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7三、miR-223表达与DLBCL生存分析⋯⋯⋯⋯⋯⋯⋯⋯⋯⋯⋯⋯⋯⋯⋯⋯7第三章讨论⋯⋯⋯⋯⋯⋯⋯⋯⋯⋯⋯⋯⋯⋯⋯⋯⋯⋯⋯⋯⋯⋯⋯.8第四章结论⋯⋯⋯⋯⋯⋯⋯⋯⋯⋯⋯⋯⋯⋯⋯⋯⋯⋯⋯⋯⋯⋯⋯⋯⋯⋯.9参考文献⋯⋯⋯⋯⋯⋯⋯⋯⋯⋯⋯⋯⋯⋯⋯⋯⋯⋯⋯⋯⋯⋯.10附表⋯⋯⋯⋯⋯⋯⋯⋯⋯⋯⋯⋯⋯⋯⋯⋯⋯⋯⋯⋯⋯13附图⋯⋯⋯⋯⋯⋯⋯⋯⋯⋯⋯⋯⋯⋯⋯⋯⋯⋯⋯⋯⋯16综述⋯⋯⋯⋯⋯⋯⋯⋯⋯

6、⋯⋯⋯⋯⋯⋯⋯⋯⋯⋯⋯⋯20正文⋯⋯⋯⋯⋯⋯⋯⋯⋯⋯⋯⋯⋯⋯⋯⋯⋯⋯⋯⋯⋯⋯..20参考文献⋯⋯⋯⋯⋯⋯⋯⋯⋯⋯⋯⋯⋯⋯⋯⋯⋯⋯⋯⋯⋯⋯⋯⋯.24个人简介⋯⋯⋯⋯⋯⋯⋯⋯⋯⋯⋯⋯⋯⋯⋯⋯⋯⋯⋯⋯⋯⋯⋯⋯⋯.27致谢⋯⋯⋯⋯⋯h⋯⋯⋯⋯⋯⋯⋯⋯⋯⋯⋯⋯⋯⋯⋯28山西医科大学硕士学位论文microRNA-223与弥漫大B细胞淋巴瘸预后的相关性研究摘要目的探讨micro-223(miR一223)表达与弥漫性大B细胞淋巴(diffuselargeB-celllymphomaDLBCL)免疫亚型及预后的相

7、关关系。方法应用免疫组织化学EnVision法对山西省肿瘤医院病理科有详细随访资料的45例DLBCL进行CD20、CD3、CDIO、bcl一6、Mum-1免疫标记,根据Hans分类方法将DLBCL分为生发中心B细胞型(GCB型)和非生发中心B细胞型(non—GCB型);应用AgilentHumanmiRNA16.0高密度芯片对24例有详细随访资料的DLBCL患者的石蜡样本进行miRNA表达谱筛选;采用Real-timeRT-PCR方法检测miR-223的表达水平。14例淋巴结反应性增生作为对照。

8、结果45例DLBCL中,GCB型16例(35.6%),non-GCB型29例(64.4%)。miR-223在GCB型中的表达量为19.8,在non—GCB型中的表达量为15.8,二者差异无统计学意义(1D=-0.236)。与淋巴结反应性增生相比较,miR-223在DLBCL中表达上调,其表达量是淋巴结反性增生的17.2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O.014)。DLBCL中miR一223高表达组(>手舷数胁总体生存率高于低表达组(<≠位数砌,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O.011)。多因素COX模型分析显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