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真实历史重构

历史真实历史重构

ID:32766962

大小:85.00 KB

页数:36页

时间:2019-02-15

历史真实历史重构_第1页
历史真实历史重构_第2页
历史真实历史重构_第3页
历史真实历史重构_第4页
历史真实历史重构_第5页
资源描述:

《历史真实历史重构》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历史的真实与历史的重构兼论儒家有关上古战争现象的虚拟化解读黄朴民   来源:《文史哲》2012年3期  内容提要:就历史的真实性而言,中国春秋以前的战争中,崇尚“军礼”、战争手段相对温和与唯力是凭、战争手段极端残暴,都是客观真实的存在。这两种历史真实性的并存,使得儒家在构筑其以“义战”为中心的战争观念之时,有意识地采取了选择性的立场。而这样选择性取舍的结果,则逻辑地导致了历史的某一种真实得以无限制的放大,另一种真实却被人为地加以虚化或掩盖,从而促成了历史的真实向历史的虚构的转化。这包括对历史真实的选择性遗忘与否定,以

2、自己的逻辑,对既有的明确史实进行解构与抹杀;对历史真实的曲解性解释与阐述,以自己的逻辑,对历史事件的真实涵义进行歪说与篡改。史学求真,经学尚善。儒家作为理想主义者,基于自己固有的理念,在许多情况下,总是为了“尚善”而牺牲“求真”,在他们那里,解构历史的真实,致力于历史的重构,乃是合乎逻辑的选择。其有关三代战争性质与特征的阐释,就是一个生动具体的范例。  关键词:先秦战争历史战争观念历史真实性儒家思想  作者简介:黄朴民,中国人民大学国学院教授。  东汉著名史学家班固在其《汉书·艺文志·兵书略序》中云:“下及汤武受命,以

3、师克乱而济百姓,动之以仁义,行之以礼让,《司马法》是其遗事也。”...班固是儒家学说的坚定服膺者,在这里,他是站在儒家的基本立场上,按照儒家的观念对春秋之前的战争之性质、特征及其表现方式作出自己的理解与总结的。在他看来,殷商、尤其是西周时期的战争,受“军礼”文化精神的规范,战争的基本宗旨是“吊民伐罪”,所呈示的主导倾向为“义兵至上”;而战争的表现形式,则体现为温和宽厚的特色,充满着“仁义”精神与“礼让”原则。而所有这一切在“古代王者司马兵法”中都有着具体而生动的反映①。这种情况,到春秋战国之际发生了革命性的改变,当时“

4、礼崩乐坏”的结果,导致战争由信奉“军礼”转变为热衷“诡道”,即所谓“自春秋至于战国,出奇设伏,变诈之兵并作”②。南宋学者郑友贤有言:“《司马法》以仁为本,孙武以诈立;《司马法》以义治之,孙武以利动;《司马法》以正,不获意则权,孙武以分合为变。”③就是对这种差异性准确而扼要的概括。  其实,在两汉时期,就春秋之前战争基本特征作如此解读与认识的,并不仅仅限于刘歆、班固等儒家人物,其他学派也普遍持类似的观点。例如,在带有浓厚黄老道家学派色彩的《淮南子》一书中,就认为“古今”战争在表现形式上,有着明显的区别,在历史的进程中,战

5、争经历了由温和而残酷、由宗仁尚义而唯力是尚的翻天覆地式的变化:“古之伐国,不杀黄口,不获二毛,于古为义,于今为笑。古之所以为荣者,今之所以为辱也。”④由此可见,将春秋之前的战争,定义为性质上的“道义化”与形式上的“温和化”,是两汉时期许多人的广泛共识,也是当时思想界的主流看法。  众所周知,战争是政治的特殊表现形式,流血杀戮,暴力残酷,是战争的本质属性。中国春秋之前的战争是否真的有其例外?温和节制是否成为当时战争手段实施中的普遍现象?当时的战争是否全面以遵循与贯彻“军礼”基本原则为必要前提?总之,后人有关春秋之前的战争

6、之描述究竟属于真实的历史存在?抑或是虚拟的理想境界?是值得我们今天进行重新考察并予以认真回答的一个问题。惟其如此,我们才能准确梳理先秦时期战争演变的清晰脉络,才能全面理解“...军礼”传统与社会变革之间的深层次关系及其互动的渊源、性质和意义。  一  考察殷周和春秋前中期的大量战争史实,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到,班固等人有关上古战争特征的追叙,并不是单纯的理想化虚拟,而是建立在一定的史实依据之上的,有着具体的历史文献记载作为有力的支持。春秋之前的战争,其规模上的有限性、程度上的节制性、手段上的温和性,在相当程度上乃是不争的事

7、实。这方面早已有学者给予了注意和提示。如雷海宗先生曾指出:“春秋时代的战争由贵族包办,多少具有一些游戏的性质。我们看《左传》中每次战争都有各种的繁文缛节,杀戮并不甚多,战争并不以杀伤为事,也不以灭国为目的,只求维持国际势力的均衡。到战国时期,情形大变,战争的目的在乎攻灭对方,所以各国都极力奖励战杀,对俘虏甚至降卒往往大批地坑杀,以便早日达到消灭对方势力的地步。吴越之争是春秋末年的长期大战,也可说是第一次的兼并型战争。前此大国相互之间并无吞并的野心,对小国也多只求服从,不求占领。”⑤  之所以存在着这样的情况,当是与当时

8、“军礼”文化精神对军事行动的全面规范与强烈主导直接相联系。我们知道,礼起源于原始社会的习惯风俗,所谓礼制是指礼的制度化、程式化、典仪化,具体分为吉礼、凶礼、军礼、宾礼、嘉礼五大类,具有文治和教化的功能。军礼,是礼制在军事方面的体现,“是在建立军事联盟,‘征师诸侯’、‘习用干戈以征不享’的长期战争之中及其前后萌芽、形成的”⑥。军礼包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