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苏教版《莫高窟》为例谈阅读教学

以苏教版《莫高窟》为例谈阅读教学

ID:31665252

大小:54.44 KB

页数:3页

时间:2019-01-16

以苏教版《莫高窟》为例谈阅读教学_第1页
以苏教版《莫高窟》为例谈阅读教学_第2页
以苏教版《莫高窟》为例谈阅读教学_第3页
资源描述:

《以苏教版《莫高窟》为例谈阅读教学》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以苏教版《莫高窟》为例谈阅读教学随着《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研究成果的发布,教育界的目光一时间都聚焦于如何在课堂上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乡村学校学生的核心素养起点更低,提高过程也将更缓慢和艰苦。作为乡村小学语文老师,要做好先行者,从课堂教学的细节做出改变,以期达成课堂教学的示范效应。下面我结合《莫高窟》,从阅读教学的细节转变谈谈具体的做法。一、我能行:乐学的热情与善学的能力乡村学校的小学生普遍缺少口信,课堂上缺少主动性,他们习惯于被指挥、被要求、被学习……这不能怪孩子,乡村的孩子没有见过大场面,他们的自信心需要老师的培养与引导,才

2、能让“我能行”扎根于学生内心深处。语文老师可以借助于文本的阅读教学,放手给学生,鼓励学生大胆去做,给学生翱翔的天空。比如教学《莫高窟》一课,学生对于壁画与彩塑的古代艺术了解很少,也不会明白这种“涂鸦”到底有什么魅力,这就需要让学牛课前去了解敦煌石窟文化的魅力与意义,放手让学生探寻相关的知识,比起教师在课堂如“百度百科”般的机械介绍,更能够激发起学生乐学的热情。此外,不但要让学生乐学,还要让学生具备善学的技能。要想让学生有一套自己的学习习惯,这种习惯将使其受益一生,这也是我们教育工作者的最高追求。二、我参与:自我管理与合作的意识课

3、堂是学生的,没有学生参与的课堂不能称之为真正的课堂,充其量也不过是在听一场评书而已。没有学生参与的课堂,教师就如同说书匠,所有的角色都由他一人扮演。课堂不能是说书场,要让学生唱主角,要让学生进场参与,体会知识的获得和技能提高的过程,进而提高合作的意识和自我管理的能力。仍以《莫高窟》为例,教师耍精心设计问题,通过问题引导学生,实现学牛核心素养的提升。在这一课中,要让学生认识莫高窟为何被称为“?术宝库”,可以从彩塑、壁画和藏经洞三个方面展开,比如对于写彩塑的一节,要让学生思考从哪些方面写了彩塑?运用了什么写作方法?让学生了解彩塑的数

4、量之多,形态逼真的特点。写作方法自然是一个难点,要让学生展开小组讨论,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大胆表达自己的观点,这一节作者运用的方法很多,像先总后分、从面到点、细节描写、排比修辞等,虽然学生不可能说得全面,但经过充分的交流,学生在参与中促进了思考,也锻炼了表达能力,使主体的参与意识进一步得到加强。三、我疑惑:质疑、探究与批判的精神疑惑,是思考后的产物。课堂中学生的疑惑少,原因要引起教育者的反思,一是学牛不敢怀疑,在学牛的意识里书本是权威的,怀疑权威就会暴露自己的无知与浅薄;二是教师不给学生怀疑的机会,教师思考的多少,决定了备课的深度

5、和宽度,也决定了教师敢不敢留给学生质疑的空间。培养学生质疑的精神,才能让学生有思考,才能让学生敢创新,符合学生核心素养的需求。教学过程中,我一直在注重引导学牛怀疑的精神,鼓励学牛提出自己的疑惑。在《莫高窟》的教学过程中,我试着让学生提出自己的疑惑,有的学生提岀“两千多尊彩塑”真的可以做到“神态各异”吗?有的学生提出“壁画”不是太难画啊,为什么这么珍贵呢?还有学生提出“藏经洞”里面的文物被掠走,仅存的文物也“搬家”了,那莫高窟的价值不就降低了吗?对于学生的疑惑,让学生先展开讨论回答,然后教师再予以明确,进一步深化了对文章的阅读,也

6、把学生的质疑与探究精神进一步加强了。四、我动情:健全人格与责任担当乡村小学生,更需要精神的食粮,语文老师要借助于文本的阅读,培养学生的情感。小学的文本中,都富含丰富的情感体验,包含多样的人格教育倾向,作为语文老师,要时刻牢记,健全的人格与勇于担当的精神是学生核心素养的要求,耍让学生在阅读完后,都有口己的情感体验:口豪、感动、敬佩那么在《莫高窟》一课中,笔者让学生说一说对文章中有哪些地方有所感触的时候,大多数同学都会说到莫高窟的艺术让人惊叹,感受到古代人民智慧的无穷;还冇学生说看到文物被掠走,感到气愤和伤心,感受到现在祖国的强大,

7、立志长大要报效国家;还有学生说要去莫高窟看看,做一个艺术家,也去创造出留传后世的艺术作品……姑見不必问这些情感能保存多久,也无需问这些志向能否真的会实现,但就这即时的情感体验,会体现学生的核心素养。《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已经给教育界指明了方向,这就需要基层的教育工作者细化口己的教学目标,定位口己的教学方向。耍问学生的核心素养在哪里?我会毫不犹豫地说:就在课堂上!薛以朝,江苏省邳州市土山镇聂阁小学教师。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