钢铁表面处理技术(除锈处理、磷化处理、发黑处理、防锈处理)[1]

钢铁表面处理技术(除锈处理、磷化处理、发黑处理、防锈处理)[1]

ID:31480708

大小:48.50 KB

页数:18页

时间:2019-01-11

钢铁表面处理技术(除锈处理、磷化处理、发黑处理、防锈处理)[1]_第1页
钢铁表面处理技术(除锈处理、磷化处理、发黑处理、防锈处理)[1]_第2页
钢铁表面处理技术(除锈处理、磷化处理、发黑处理、防锈处理)[1]_第3页
钢铁表面处理技术(除锈处理、磷化处理、发黑处理、防锈处理)[1]_第4页
钢铁表面处理技术(除锈处理、磷化处理、发黑处理、防锈处理)[1]_第5页
资源描述:

《钢铁表面处理技术(除锈处理、磷化处理、发黑处理、防锈处理)[1]》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WORD格式整理金属表面处理技术 近年来,金属表面处理技术获得了迅速发展,已广泛应用于众多领域。在表面处理技术及工程中,前处理占有极为重要的地位,他不仅作为表面处理前的一种"预处理工序"不可或缺,而且与后续表面处理的成败密切相关。除油、除锈、磷化、防锈等基体前处理是为金属涂层技术、金属防护技术做准备的,基体前处理质量对此后涂层制备和金属的使用有很大的影响。例如,对有磷化和无磷化处理的同一涂层进行盐雾试验,其结果是防腐蚀能力相差大约一倍。可见除油、除锈、防锈、磷化等前处理对涂层的防锈能力和金属的防护能力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基体前处理的目的:一是增加涂层与基体的结合强度既加大附着力,二是增加涂层的

2、功能如防腐蚀、防磨损及润滑等特殊功能。  随着金属加工业、铁路制造业、汽车行业的飞速发展,对生产各种金属制品及铁路、汽车零部件产品的质量有了更高要求,通过长期的实践证明,一些简单、简易的前处理方式,已经不能满足金属加工及涂装的基本要求。只有采用标准的前处理生产工艺,才能使钢铁表面形成一层标准的磷酸盐膜和防护膜,以满足金属加工和涂装处理的质量要求。因此,选用低成本、低能耗、高品质的金属前处理产品,是企业保证涂装质量和防护质量稳定与否的重要因素。学习参考资料分享WORD格式整理1、钢铁表面前处理工艺的必然:  钢铁表面在轧制或应用过程中,其表面有不同程度的油脂、氧化皮或铁锈等杂质的存在,在进行加工

3、和涂装处理前,需对其进行清除处理,然后才能作为商品进行销售。如果不这样做就会严重地影响产品的外观质量和使用寿命,失去产品的竞争能力。如果钢铁表面未经处理就进行涂装,其涂层内的氧化皮、铁锈或油脂被涂层所掩盖,不久就会出现涂层脱落等现象,使所销售的产品呈现出锈迹斑斑的外观,失去了产品在市场上的竞争能力,因此钢铁表面进行前处理的必然性已引起广大企业的极大重视。1、钢铁表面的除油处理:  我们了解到常用的除油方法有:溶剂除油、电化学除油、化学除油及表面活性剂除油和手工除油及机械除油等。不同的除油方法具有不同的除油特点。溶剂除油是利用有机溶剂与油污结构上的相似性,使油污溶解于有机溶剂中,达到除油的目的;

4、电化学除油一般是以稀碱液为电解液,以工件为电极,进行电解处理,利用电解时在电极表面析出的气体,将油污强行从工件表面脱离;化学除油是利用碱与油污发生皂化反应进行除油;表面活性剂除油是利用其乳化、增溶、润湿、分散等作用达到除油的目的。机械和手工除油是不言而喻的。在现代除油技术中,往往是采用几种物质的协同作用,来达到最佳的除油效果。学习参考资料分享WORD格式整理适用于钢铁制品在电镀、发黑、磷化前及金属加工过程中的除油清洗处理。 2、钢铁表面的除锈处理:  钢铁制品在加工过程中,其表面的氧化皮和铁锈必须进行化学清洗处理,使钢铁制品露出钢铁基体,更有效地提高电镀、磷化、氧化(发黑发蓝)、拉伸、压延、轧

5、制、防锈等处理效果。化学除锈最常用的方法是盐酸除锈,因为盐酸除锈速度快且可在常温下进行,所以应用广泛。但是,在实际操作中,盐酸除锈存在"过腐蚀"和"氢脆"现象,产生大量酸雾,造成环境污染和社会公害。  除锈添加剂同盐酸混合使用,具有如下特点:在常温状态下,除锈速度快,除锈效果好;具有渗透、溶解、分散、削离氧化皮和铁锈的功能;质量好。除锈质量达到或超过瑞典除锈标准;Sa三级、西德Be级;缓蚀抑雾效果好。由于溶剂中多种添加剂的协同效应,使钢铁在除锈过程中,不会产生过腐蚀和氢脆现象,酸雾标准小于国家规定的浓度,有利于除锈的后处理;学习参考资料分享WORD格式整理成本低。除锈成本仅为0.15元/㎡左右

6、,一吨溶液经反复使用,可处理一级锈蚀的工件约5000-7000㎡,为喷沙除锈的1/10,酸洗除锈的1/2;应用面广。能适用各种尺寸、各种构件复杂的钢铁制品;改善工作环境和条件,降低劳动强度,不危害操作人员的身体健康,不消耗能源。3、钢铁表面的磷化处理:磷化概述:  磷化是常用的前处理技术,原理上应属于化学转化膜处理。工程上应用主要是钢铁件表面磷化,但有色金属如铝、锌件也可应用磷化。磷化原理:  工件(钢铁或铝、锌件)浸入磷化液(某些酸式磷酸盐为主的溶液),在表面沉积形成不溶于水的结晶型磷酸盐转化膜的过程,称之为磷化。把金属放入含有锰、铁、锌的磷酸盐溶液中进行化学处理,使金属表面生成一层难溶于水

7、的磷酸盐保护膜的方法,叫做金属的磷酸盐处理。磷化膜层为微孔结构,与基体结合牢固,具有良好的吸附性、润滑性、耐蚀性、不粘附熔融金属(Sn、Al、Zn)性及较高的电绝缘性等。磷化分类:按处理温度分:高温型(75-100℃,能耗大,磷化物沉积多,形成的磷化膜厚度达10-30g/㎡)、中温型(50-75℃,处理时间5-15min,磷化膜厚度达1-8g/㎡)、低温型(30-50℃学习参考资料分享WORD格式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