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有效课堂”研究与构建

高职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有效课堂”研究与构建

ID:31223865

大小:113.00 KB

页数:10页

时间:2019-01-07

高职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有效课堂”研究与构建_第1页
高职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有效课堂”研究与构建_第2页
高职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有效课堂”研究与构建_第3页
高职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有效课堂”研究与构建_第4页
高职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有效课堂”研究与构建_第5页
资源描述:

《高职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有效课堂”研究与构建》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高职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有效课堂”研究与构建  【摘要】从研究高职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无效问题的表现及成因入手,提出建构“有效课堂”教学理念和操作模式,以实现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有效教学。  【关键词】思想政治理论课有效课堂教学活动有效性  【中图分类号】G【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4)01C-0057-03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是提高大学生思想政治素质的主渠道,是带有明确意识形态导向的教学活动,承担着完善大学生社会人格、政治人格和道德人格的重任。近年来,高职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学

2、生课业负担和老师的工作强度都已经加重;而学习的效益(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创新精神、实践能力、学业成绩等)比起以前不但没有明显的提升,反而有下滑的趋势。这种高投入,低产出的教育现状迫使许多高职院校都在根据自身实际制定和实施各种应对战略和措施。为了增强高职院校思政课的教学实效性,我们课题组对3所高职院校、近350个学生进行了教学调研。通过听课、评课、案例解剖、问卷调查及座谈等方式,深入课堂,解剖教与学的每一个环节,寻找梳理出高职思政课教学中存在的无效、低效现象及成因,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有效课堂”理念和操作模

3、式。  一、紧贴教学实际,找出影响课堂教学实效的问题10  调查表明,总体上高职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改革在观念转变、教学革新、评价方式的重构等方面确实取得了令人欣慰的变化和效果,但教与学中依然存在低效、无效的问题,主要表现如表1。  表1  教学环节思想政治理论课低效、无效问题的表现及分布率  教师备课1.教学目标不明确(31?);2.教学内容脱离学生实际(21?);3.教学设计不科学(21?);4.教学艺术缺乏意识和能力(27?)。  课前延伸1.学案编写“粗而简”(51?);2.学案编制欠完备(43?)。

4、  教师上课1.导入新课低效(29?);2.学案使用低效(38?);3.教师讲授低效(35?);4.课堂提问低效(37?);5.小组合作无效(52?);6.课堂管理低效(19?);7.课堂小结无效(20?)。  课后作业1.“无师自通”的瞎练(31?);2.缺乏针对性的训练(41?);3.管理不严导致虚假作业的“训练”(33?);4.迷失科学价值观的训练(28?)。  教材内容与学生的需求不适应(60%)  教学模式课堂教学模式单一化(22?)  学生学习1、学习动机缺乏(30?);2.缺乏正确的学习方法(4

5、4?)。  二、教与学中低效、无效问题成因分析  (一)学生学习思想政治理论课动机缺乏10  学习动机是学生学习活动的原动力,是影响学生学习的最根本原因,主要由学生学习思想政治课需要、目标和相关心理驱动力构成。调查显示,高职学生普遍存在着学习动机缺乏的现象。学习动机缺乏其原因:一是理想与实际不符。二是责任观念不强,缺乏对国家、父母、自己的责任心。三是缺乏学习兴趣,抽象枯燥的学习生活,逐渐使学生产生厌学情绪。四是缺乏吃苦体验和吃苦精神。五是缺乏抗挫折的心理和毅力。六是基础差的学生得不到尊重和激励。七是师生关系不

6、融洽。八是缺乏正确的学习方法,如不善于思考。九是实用主义,认为思政课与所学专业无关,是空洞的说教,对就业用处不大。笔者在课堂教学中也发现,部分学生缺乏学习的需要,学习肤浅,满足于一知半解。  (二)教师缺乏较强的自我专业发展意识和动力  调查显出,教学中存在的无效、低效教学行为带有很大的普遍性,如低效的讲述行为、低效的提问行为、低效的讨论行为、低效的评价行为、低效的课堂组织行为、低效的非语言行为等。问题的原因一是与教师的教学观念有关。部分教师存在重“教”轻“学”的授课意识,部分教师存在重“趣”轻“理”的授课观

7、念。有些教师为了增加教学的趣味性,降低授课的理论标准,在课堂上注重案例尤其是社会负面案例的讲解,忽视了思想政治素养教育,使学生只看到社会阴暗的一面,而没有从中体会到自身所担负的社会责任,导致学生实用主义意识增强,责任意识淡薄。二是与“好教师”的评价标准有关。在高职院校,与教师切身利益相关的评价主要是科研成果,致使很多教师将精力多放在学术研究上,对教育教学研究投入较少,备课也多从教师自身的专长出发,对学生的实际需要考虑不够。三是与教师自身的素质有关,部分教师存在重“量”轻“质”的工作态度。四是与学校的管理体系有

8、关。思想政治理论课在高职院校普遍采用“合班”10形式上课,考勤难以到位,再加上学生不想学,教师上课多缺乏激情。调查数据表明,超过80%的被调查思政课教师表示心理压力较大;60%的教师表示工作缺乏成就感和工作激情。由于部分教师缺乏较强的专业发展意识和动力,无法主动投入课程教学改革,低效、无效甚至负效的教学行为难以避免。  (三)传统的教学方式或所谓新型的思政课课堂教学方式不利于高职学生对知识的吸收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