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年级语文第6课--高洋.doc

6年级语文第6课--高洋.doc

ID:28096326

大小:35.00 KB

页数:7页

时间:2018-12-08

6年级语文第6课--高洋.doc_第1页
6年级语文第6课--高洋.doc_第2页
6年级语文第6课--高洋.doc_第3页
6年级语文第6课--高洋.doc_第4页
6年级语文第6课--高洋.doc_第5页
资源描述:

《6年级语文第6课--高洋.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6、最后的姿势一、教学目标:1、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2、学会本课生字。联系课文语境理解重点词语的意思,会用“生死攸关”造句。3、在读明白文本的基础上理清课文的脉络,概括课文的主要内容。4、通过品读语言文字,能够说出“最后的姿势”的内在含义,感受谭千秋老师对生命意义的追求和诠释。5、能够体会环境及场景描写对表现人物精神品质的作用,学习侧面烘托人物形象的方法。二、教学重、难点:1、在熟读并读懂课文内容的基础上学习给课文分段,概括课文的主要内容,进一步培养学生整体把握文本的能力。2、能够体会环境及场景描写对表现人物精神品

2、质的作用,学习侧面烘托人物形象的方法。三、教学评价设计:1.在检查学生预习环节,通过查看预习单、自由读、同位轮读及指名读等多种方式了解学生尤其是学困生识、写生字及正确、流利读书情况。2.在精读感悟环节,采取默读、圈画、讨论、交流、分角色读、感情朗读等方式推进学生读懂课文从而感受人物形象。3.借助分段、概括课文大意、复述课文培养学生整体把握文本的能力。4.借助拓展小练笔,训练学生学会用侧面烘托人物形象的方法。四、教与学的准备:学生:完成预习单。(见后附件1)教师:1.教学课件2.根据学生的预习单查看预习情况,使教学更有针

3、对性、实效性。五、教学课时:2课时六、教学设计第一课时环节一、整体感知——初读感知,整体把握一、创设情境,揭示课题,导入新课1.播放“汶川大地震”的电视视频,让学生感受地震给人类带来的灾难。2.教师满情激情地叙说:2008年5月12日,一场突如其来的8级大地震,将川西北一个个美丽的城镇乡村瞬间变成了废墟,数以万计的人失去了生命。面对死亡,我们可能无法作出更多的选择,可是谭千秋老师却义无反顾地选择了一个特殊的生命姿势——(板书课题)最后的姿势3.简介谭千秋,先请学生讲,教师补充。二、借助预习单,检查预习。1.检查生字词。

4、(1)出示学生预习单,组织学生看看写得是否正确、规范。由于本课中左窄右宽结构的字特别多,引导学生掌握书写这类字的规律:不仅要注意左窄右宽,还要注意笔画的穿插与避让。(2)学生练写自己写错的和写得不满意的生字。2.检查对词语的识读和理解应用。出示词语:A废墟坍塌塌陷尘埃B震憾诠释生死攸关C妙语连珠大公无私师德灵魂爱与责任(1)正确读词,了解这些词语的使用。(2)学生用上词语说说课文的内容。3.检查朗读课文。(1)同位两人为一组,每人一段接读课文,做到把课文读正确、流利。(2)学生再次快速浏览课文,概括课文的主要内容。要求

5、把时间、地点、人物、事件、结果等要素概括进去。4.整体感知课文内容。(1)简单交流:课文主要写了什么?谭千秋老师给你留下了什么印象?(2)引导学生聚焦课题,要求把时间、地点、人物、事件、结果等要素概括进去。(3)教材中对谭老师的评价。(4)划分段落层次,把握结构。(5)组织学生交流。第一段(1)5月12日谭千秋老师早早地赶到学校上班。第二段(2——7)在地震来临时,谭千秋老师用自己的身体保护四个学生的经过。第三段(8——10)地震后,救援人员、获救学生和老师的感受。第四段(11——12)人们对谭千秋老师的深情赞颂。(6

6、)指导朗读第四段环节二、部分理解——精读感悟,重点突破三、精读感悟,感受人物形象1.速读课文,谭老师最后的姿势是怎样的吗?(请生模仿)2.谭老师“最后的姿势”是什么样子的?用﹏﹏在文中画出相应的语句。3.学生交流,合作探究4.指名朗读相应文句。第二课时环节二、部分理解——精读感悟,重点突破三、精读感悟,感受人物形象5.精读第二段。(1)先请同学们自由地读读第二段,边读边思考:谭千秋为什么要张开双臂,护住学生?(2)发生地震的当天,天气怎样?这环境描写预示着什么?(灾情即将发生)(3)果然,到下午2点多钟,灾情突然降临了

7、,请同学们再次读第二段,边读边用“┄”划出描写地震来临时房屋变化的语句,并想想从这些语句中你读出了什么?(4)“忽然,课桌摇晃起来!整栋楼房都摇晃起来!”可体会出地震来得很突然。同时从三个“!”中可体会出地震越来越强烈,情况越来越危急。(5)“楼房摇晃得越来越厉害了,并伴随着刺耳的吱吱声,外面阵阵尘埃腾空而起。”可体会出楼房马上要坍塌,情况危急到了极点。(6)“地动山摇。碎裂的砖块、水泥板重重地砸下来,楼房塌陷了……”可体会出这次地震给人民的生命财产造成了很大的损失。(引导学生想象省略号的内容)同时这样的环境描写预示着

8、谭千秋老师遇难了,他的姿势成为永恒的瞬间。(7)这些环境描写能不能不写?为什么?(8)教师小结:同学们,这些环境描写对谭千秋老师这种舍己救人的高大形象起了很好的烘托作用。指导朗读。(9)同学们,在这场大灾大难中,谭千秋老师又是怎样说的?怎样做的呢?请同学们用﹏﹏划出有关谭千秋老师在地震来临时的表现的句子,从中你读出了什么?①从谭千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