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利工程中排涝引水河道的整治

水利工程中排涝引水河道的整治

ID:25015546

大小:53.00 KB

页数:6页

时间:2018-11-17

水利工程中排涝引水河道的整治_第1页
水利工程中排涝引水河道的整治_第2页
水利工程中排涝引水河道的整治_第3页
水利工程中排涝引水河道的整治_第4页
水利工程中排涝引水河道的整治_第5页
资源描述:

《水利工程中排涝引水河道的整治》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水利工程中排涝引水河道的整治  河道通常都是修建在水边,在河网密集的地区,各种河流交织就会形成相应的城市环境。该城市环境的形态在城市经济发展的影响下,逐渐成形,并且还在不断的完善,这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了城市的建设和发展。但是在城市发展的同时,也会对城市环境造成一定的破坏,一些河道也因为泥沙量的增多而出现了堵塞的情况,导致排水不够流畅,使得城市居民的生活受到了极大的影响。所以,要针对水利工程中的排涝引水河道进行有效的整治,这样才能够更好的应用水利工程,实现城市的可持续发展。  1工程概况  某新建河道工程一山前河河道,

2、该工程位于某市的主城区中,在主路的沿线上以及在西延工程的道路北侧,该市流通河的西侧。本次设计的河道采取自东向西的设计,河道长度592m,河道宽度15m。老河道生态修复工程位于开发区中部,沿着城区河道分布,长1.54km,原河道两侧为已建浆砌石硬质驳岸。  2案例工程排涝引水河道整治的设计  2.1新建河道工程  严格的依据河道具体的设定位置以及河道所具有的宽度等要点进行分析,在排涝引水河道整治设计的过程中,主要是针对河道的两岸进行设计,而针对河道的两岸进行设计的时候,则主要是采取的不同的设计方案,这些设计方案主要满

3、足了防洪的相关要求,在这些方案中,对于水下的部分均采用的是直立的块石进行加固处理,在本工程河道设计中,主要采用了两种设计方案,要求在道路的东部较宽的区域中设置一个可以进行观景的平台,以丰富河道工程的功能。  2.1.1驳岸的型式  在对该水利工程进行设计的过程中,河道主要采取的是自西向东的方式修建,在河道南侧的位置处开始,到东部位置的中间环节修建观景台。由于南部河道两侧位置的路线与河岸线之间的距离在5m的范围内,两者之间的距离较近,在这种情况下,东部的位置处在相对就较为宽松,在河道的南部驳岸上,合理的利用重力高墙来

4、进行阻挡,顶部的高程达到了3.20m,而观景台在设计的时候,也需要设置挡墙,而其挡墙的高程则为2.53m。通过综合性的分析可以了解到,在河道的背部位置驳岸上,地块红线与驳岸的岸线之间有着较远的距离,一般距离均在10m左右。  针对本水利工程进行驳岸设置的时候,主要设置了三种方案。第一种方案就是综合的应用矮挡墙,并在矮挡墙的顶部砌筑黄石,挡墙的高程则为1.20m,黄石的顶部高程则在1.80m左右,在黄石设定完后,就需要进行护坡的绿化处理。第二种方案就是合理的应用亲水矮挡墙,在亲水矮挡墙设定完成后,进行边坡的绿化处理。

5、这一矮挡墙的顶部高程为1.21m,而驳岸的高程仅为-1.55m,这就使得挡墙的外部露出了一个凹槽,在顶部利用一个花岗岩来进行压顶处理。第三种方案就是利用亲水矮挡墙接洽边坡绿化的型式进行驳岸的设置。  2.1.2方案对比  首先,该水利工程的南部驳岸与道路便线相距较近,而且路面的高程相对来说也较高,这就要求南部位置的挡墙需要采用直立形式的挡墙,而该挡墙则主要是由砌块浇筑而成。  其次,就北部的驳岸来说,其与地块之间的距离较近。应用第一种方案来进行驳岸的设置,则需要应用到黄石,将黄石应用自然的手法进行砌筑,黄石要摆放的

6、错落有致,从而达到驳岸的效用。并且要想使得驳岸具有一定的美观度,使得河道能够与自然相融合,就需要在进行砌石的时候,将砌石放置到挡墙的水位之下,从而达到挡土的效用。在水面上进行黄石的设定,这样不仅可以使得黄石发挥出挡土的效用,同时也能够使得灌砌块石呈现出一种硬式的美感,可以给人以视觉上的巨大冲击。  而应用第二种方案进行驳岸设置,则会使得驳岸相应的更加具备亲水性,在水位之下进行浆砌块石的设置,这样不仅能够有效的进行挡土处理,还能够使得在挡土后的护坡上可以进行其他的应用,从而使得水土可以实现有效的交换。一般来说,在水边

7、生长的植物为鱼类进行产卵提供了条件,也为幼鱼提供了可以生存的环境,从而有效的保障了区域生态的平衡。  方案三则主要是针对挡土墙进行平整处理,使得挡土墙具备较明显的立体感觉,保持河道的干净和整洁,并在顶部位置上合理的进行栏杆的设定,起到保护河道的作用。方案三驳岸设定,会使得施工更加的简便,也能够使得地块的开发更加的便捷,但是这样的驳岸设定型式,并不利于对挡土后的区域进行再利用,而且无法进行水土交换,这就使得水体的净化能力相对降低。  对比上述三个方案,在该水利工程施工中,应用方案二可以有效的提高工程施工的整体质量。 

8、 2.2老河道生态修复工程  本次生态修复主要是沿着主路段进行生态修复,西段河道采用木桩生态护岸,采用在老挡墙前密打一排木桩进行河岸的防护,木桩采用L=2m,梢径D≥10cm,外表涂桐油进行防腐,木桩桩顶高程3.10m。木桩后需进行土方回填,并对土坡进行平整,内种植首蒲、美人蕉等挺水植物。东侧河道采用生态浮床护岸。多年生抗风浪型生态浮床由多个浮岛单元有机组合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