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器教学例谈

乐器教学例谈

ID:24647593

大小:60.50 KB

页数:3页

时间:2018-11-14

乐器教学例谈_第1页
乐器教学例谈_第2页
乐器教学例谈_第3页
资源描述:

《乐器教学例谈》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乐器教学例谈李俊莲山东省寿光市上口镇东堤小学262732学习乐器是不容易的,需要大量的时间和精力,我抓住学生喜欢玩、好奇心强的特点,以兴趣作为突破U进行了乐器教学。下面我以竖笛为例,将自己在乐器教学方面的一些探索与大家一起分享:一、在“玩”中认识竖笛上好第一堂竖笛课是非常重要的。我将竖笛摆放在学生面前时,发现学生对它充满了好奇心,总想去摆弄它让它发出声音。我乘机吹奏了一首表现力丰富、极具感染力的作品,吸引学生的每根神经,提高了他们想学的欲望。这时,我没要操之过急地将竖笛的知识传授给学生,如果直接讲述会局限学生思维,削弱他们的积极性。因此我先不

2、讲,而是先将学生分小组,让学生带着问题自己去玩乐器,如它的形状、特征、分几个部分、各部分名称以及音色有什么特点等等。学生通过自己探宄来发现乐器的构造、各部分名称等相关信息,发挥了学习的自主性。在学生自己探究的基础上,教师再简介竖笛的构造、名称、音色等知识。二、让竖笛教学有声有色1.示范法。这是器乐教学新授课中常用的基木教法之一,主要通过教师木人对器乐演奏的姿势、指法、呼吸等要点进行规范性的操作表演,使学生能够通过看和听直观性地了解该乐器,又能及时纠正学生错误;既方便有趣,又能立竿见影获得器乐教学实效。2.采用多形式的节奏练习,熟练音阶。如:伦

3、巴的基木节奏型为:××××××××

4、11556655萨尔萨的基本节奏型为:××××

5、0××05432

6、0110

7、1.用对比、激励的方法来学4吹奏。例:《欢乐颂》,4/43345

8、5432

9、1123

10、3.22-

11、3345

12、5432

13、1123

14、2.11-H让学生识唱旋律,找出乐曲中的不同之处。学生们很快就发现了两句旋律只有结束音不同,这样学生的畏难情绪很快就消除了。再将学生分成两组

15、,分别学习第一句和第二句,比一比哪一组学得又快又好。学生们在竞争情绪的驱动下,很快就学会了。这样,同学们兴味盎然、轻轻松松地学完了全曲,初尝了成功的喜悦。三、竖笛的基础练W1.培养正确的吹奏姿势和呼吸方法。在教学中,我们经常见到学生不良的吹奏姿势和呼吸方法,如果不及吋纠正,将严重影响竖笛教学的质量和学生的身心健康。在教学中,教师要吋吋提醒学生“抬头挺胸脚放平,手指放松轻轻吹”,纠正学生低头、坐立不直、踮脚或跷起二郎腿演奏等不良>』惯。掌握正确的呼吸方法既是学:>」吹奏竖笛的重点也是难点。吸气要从鼻子和嘴角吸气,吸到胸部和腰部,小腹微微向里收,

16、以使演奏奋气息支持。2.舌头的运用。舌头好像一个塞子,可以阻碍气流的运行。连奏和断奏是演奏竖笛常用的两种方法。教学中,我们以发“吐”音来吹奏断音,方法是:吹奏前将舌尖顶住上颚到上牙的地方,堵住气流,吹奏时舌尖迅速冋缩放开,离开吹口,发出“吐”的音,声带不需要振动,就能取得断音的效果。3.演奏技巧。(1)吐咅:送气吋,舌尖很快地向冋收,且立即冋到原来的位置,像读“吐”字。教师可以采用“tu”这个音节来训练吐音,让学生在正前方挂一张薄薄的纸条,对着纸条下角朗读“TuTuTuTulTu…II”,吐音时节奏的变化使纸条吋而跳动时而飘起。学生们玩玩学学

17、,在游戏中轻松地掌握了吐音的要领。(1)连音:与吹单音的长音相似,送气时,舌尖向后回收,吹奏至连音线内最后一个音以后冋到原位,平缓地发出“吐一”字。(2)双吐:类似读“吐客”字音,前者由舌尖后移、后者由舌根前移而发音。双吐音适于演奏连续的十六分音符。四、激发竖笛学习的积极性1.要重视与其他表演形式的结合。竖笛教学要与其它音乐教学内容奋机穿插、巧妙结合,在课堂中可把竖笛、歌唱、打击乐、欣赏等融为一体。例如,可以用竖笛为歌曲伴奏,可以吹奏欣赏曲的主题音调,可以结合打击乐为竖笛伴奏。这样既拓宽了我们的课堂教学内容,也有效地应对了学生注意力持续吋间短

18、、容易发生转移的学习心理特征。2.注重课内课外的结合。竖笛作为一种课堂辅助乐器,仅仅靠课堂练习是远远不够的,因此,应把竖笛教学延伸到课外,偶尔给孩子们布置点音乐家庭作业。可引导学生吹奏给老师、家长听。学生在周围人的鼓励和认同中,会产生一种从未有过的成就感,更加乐于学习。3.给学生提供表演的机会一一多搭建展示竖笛的舞台。任何乐器的学习,都要有表达的机会和需求。竖笛教学也一样,教师应该提供机会来让孩子们展示竖笛的魅力。俗话说“教无定法”,在竖笛教学中,我们要以激发学生兴趣为切入点,扎实抓好学生的演奏技能,提高学生感受并体现音乐情感的能力。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