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及信息传播

信息及信息传播

ID:21215525

大小:41.50 KB

页数:3页

时间:2018-10-20

信息及信息传播_第1页
信息及信息传播_第2页
信息及信息传播_第3页
资源描述:

《信息及信息传播》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电磁波与现代通信信息与信息传播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1)、知道信息的定义,了解人类特有的三种信息。(2)、知道信息和信息传播活动经历的五次巨大变革,了解早期的信息传播工具,发现这些工具的优缺点。2、过程与方法通过探究活动“17.1自制有线电报机与接收机”让学生体验科学探究过程,感受生活、物理、社会的联系。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创新意识,培养学生收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进一步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二、设计思路本节的主要内容有什么是信息,信息与信息传播的五次巨大变革,以及体验探究活动“自制有线电报机和接收机”,内容层层递进,丝丝入扣,并且这些知识的学

2、习都需要学生通过大量事例去体会,当然由于学生年龄的制约,不必要也不可能地苛求“深刻”,但这个体验的教学过程是必须的,所以要充分利用好课本上图片,还要让学生在网上或图书馆收集相关资料。自制有线电报机和接收机的实验开放性强,所以可以放开手脚让学生自行设计,自行制作,这个电路并不复杂,大多数同学可以完成,然后活动的操作中将莫尔斯电码与字典“密码:相结合,目的是为了激发学生好奇心。最后让学生提出设想:应该怎样传播信息才更加合理?从而为下一节教学内容打下伏笔。三、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及其教学策略教学重点:信息和信息传播活动的五次巨大变革;教学策略:通过身边的人和事引入概念,通

3、过教师介绍,学生讨论,再辅以大量的图片,以加深对知识的掌握。2、教学难点及其突破策略教学难点:自制有线电报机与接收机突破策略:先把课本上的实物电路改画成电路图进行分析,降低难度。四、教学资源教学挂图、活动17-1的实验器材、新华字典(可用物理课本代替)等五、教学设计师生活动复备与点评一、引入新课师:我们学校有近50个班级,3000多名学生,为什么刚才所有的学生都不约而同的一起进入教室呢?学生回答:因为上课铃响了,上课时间到了。教师继续讲解:对,刚才的铃声就是在向我们传达上课时间到了,同学老师都应当回到教室上课的信息,其实生活中的信息无处不在,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研究什么

4、是信息以及信息是怎么传播的。板书课题:一、信息与信息传播二、新课教学(一)、信息及信息传播:问:同学们还能举出生活中你所获得的信息吗?动物们又是如何传递信息的呢?启发学生回答诸如见面问候,红绿灯,鸡鸣狗吠等,并对学生的回答给予肯定问:那什么叫信息呢?指导学生阅读课本P60“信息快递”回答,教师板书:信息是各种事物发出的有意义的消息,消息中包含的内容越多,信息量越大。讲:任何信息只有通过传播才能体现出它的实际意义。问:你知道蜜蜂是怎样传递信息的吗?蚂蚁呢?老师启发学生讨论回答出:蜜蜂是通过不同姿势的飞舞,蚂蚁是靠它那灵敏的触角来传递信息的。问:人类又是怎能样来传递信息的

5、呢?学生讨论,人类传递信息的方式有“语言、手势、表情、颜色、符号、图像等。讲:而人类区别于其它动物的特有的信息有三种:语言、符号、图像(板书)讲:在人类历史上,信息和信息传播活动经历了五次巨大的变革引导学生观看五幅图片并讲解每一次的作用:1、第一次信息技术革命是语言的使用。语言的产生是历史上最伟大的信息技术革命,其意义不亚于人类开始制造工具和人工取火。2、第二次信息技术革命是文字的创造。由于人脑容易遗忘事情,一旦遗忘,信息就取不出来了。为了长期存储信息,如记数、记事等,就要创造一些符号代表语言,经过多少年代的发展,这些符号逐渐演变成文字,并固定了下来。3、第三次信息技

6、术革命是印刷的发明。中国古代四大发明中的造纸术和印刷技术与第三次信息技术革命有密切联系。4、第四次信息技术革命是电报、电话、广播、电视的发明和普及应用。5、第五次信息技术革命始于20世纪60年代,其标志是电子计算机的普及应用及计算机与现代通信技术的有机结合。(二)、早期的信息传播工具问:信息是各种事物发出的有意义的消息,是不是所有的信息都有实际意义呢?生:不是的。问:那怎么才能让信息有实际意义呢?学生讨论后得:信息必须通过传播才有意义。进一步追问:同学们知道早期人类是如何传递递信息的吗?请同学们阅读课本P61图17-2的四幅图,说出早期的信息传播工具有哪些?你还知道哪

7、些传播信息的工具?再介绍一些早期的传播工具:海军用的手旗、灯光、擂鼓、鸣金等。让学生阅读课本P64“生活、物理、社会”电报和电话的发明。(三)、活动:自制有线电报机与接收机设计要求:请同学们利用桌上的实验器材设计一个电路,分别在自己一方按下开关时,对方一侧的电灯就会发光。指导学生看图17-6,先把它改画成电路图,问:请同学们判断一下这是一个串联电路还是并联电路,这个图的设计是否符合设计要求?如能,学生分组活动。参照课本上的莫尔斯电码指导学生发“电报”,等学生发完后问:这种有线电报的优点是什么?缺点是什么?问:请设想一下应该怎样传播信息才更加合理?对学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