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节 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时期

第四节 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时期

ID:20877385

大小:41.50 KB

页数:9页

时间:2018-10-17

第四节 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时期_第1页
第四节 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时期_第2页
第四节 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时期_第3页
第四节 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时期_第4页
第四节 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时期_第5页
资源描述:

《第四节 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时期》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第四节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时期   一、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与伟大的历史转折   1978年12月召开的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是新中国成立以来党的历史上具有深远意义的伟大转折。在之前的中央工作会议的闭幕会上,邓小平作了题为《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团结一致向前看》的重要讲话,实际上为十一届三中全会提出了基本的指导思想。邓小平在讲话中指出,要实现四个现代化,必须靠实事求是。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重新确立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指导思想,实现了思想路线的拨乱反正;停止使用“以阶级斗争为纲”的口号,作出工作重

2、点转移的决策,实现了政治路线的拨乱反正;形成以邓小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领导集体,取得了组织路线拨乱反正的最重要成果;恢复党的民主集中制的优良传统,提出民主制度化、法律化的重要任务;审查和解决历史上遗留的一批重大问题和一些重要领导人的功过是非问题,开始了系统清理重大历史是非的拨乱反正。会议还提出要正确对待毛泽东的历史地位和毛泽东思想的科学体系,为纠正毛泽东晚年的错误,也为坚持和发展毛泽东思想指明了方向。这次全会作出把党和国家工作中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实行改革开放的历史性决策,开始了从“以阶级斗争为纲”到以

3、经济建设为中心、从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到充满活力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从封闭半封闭到对外开放的历史性转变。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实现了新中国成立以来党的历史上具有深远意义的伟大转折,开启了我国改革开放历史新时期。这次会议,标志着党重新确立了马克思主义的思想路线、政治路线、组织路线。标志着中国共产党人在新的时代条件下的伟大觉醒。显示了党顺应时代潮流和人民愿望、勇敢开辟建设社会主义新道路的坚强决心。   二、《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   1981年6月27日至29日,中国共产党在北京召开十

4、一届六中全会。会议的议程是:审议和通过了《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改选和增选了中央主要领导成员。   《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的内容主要有:   (1)科学地分析了党在“文化大革命”中的指导思想的正确与错误,及错误产生的主要因素与社会原因。   (2)实事求是地评价毛泽东的历史地位,充分论述毛泽东思想作为党的指导思想的伟大意义。   (3)肯定了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逐步确立的适合我国国情的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正确道路,进一步指明了我国社会主义事业和党的工作的前进方向,确定

5、了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奋斗目标:党和国家工作的重点必须转移到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现代化建设上来,在大力发展社会生产力的基础上逐步改善人民的物质文化生活;经济建设必须从国情出发,量力而行,有步骤分阶段地实现现代化的目标;生产关系的变革必须适应生产力状况,有利于生产的发展;正确认识和处理社会主义社会的阶级斗争;建设高度民主的社会主义政治制度;社会主义必须有高度的精神文明;必须建设具有健全民主集中制的党等。   党的十一詹六中全会的意义是:统一了全党和全国人民的思想,标志着党在指导思想上完成了拨乱反正的任务。

6、   三、中共十二大与经济体制改革的全面展开   党的十二次全国代表大会于1982年9月1日至11日在北京召开。邓小平在开幕词中强调指出:“把马克思主义的普遍真理同我国的具体实际结合起来,走自己的道路,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这个关于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思想,是十二大的指导思想,也是整个新的历史时期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指导思想。   十二大提出的党在新的历史时期的总任务是:团结全国各族人民,自力更生,艰苦奋斗,逐步实现工业、农业、国防和科学技术的现代化,把我国建设成为高度文明、高度民主的社会主

7、义国家。大会提出,从1981年到20世纪末,我国经济建设总的奋斗目标是:在不断提高经济效益的前提下,力争使全国工农业的年总产值翻两番,使人民的物质文化生活达到小康水平。这次大会的一个重要贡献,是在提出经济建设目标的同时,提出要努力建设高度的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和高度的社会主义民主。大会指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是社会主义的重要特征,是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的重要表现。建设社会主义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都要靠继续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来保证和支持。因此,在促进经济建设全面高涨的同时,要努力建设高度的社会主义精神文明、高度的社

8、会主义民主。这些任务的提出,体现了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全面性要求,丰富和发展了科学社会主义理论,也标志着党对社会主义的理解更加全面深刻。党的十二大制定了全面开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局面的奋斗纲领,是党的历史上的一次重要的代表大会。   大会通过了新的《中国共产党章程》,选举出新一届中央委员会和中央纪律检查委员会。在十二届一中全会上,胡耀邦当选为中央委员会总书记;决定邓小平为中央军事委员会主席。   十二大后。我国的经济体制改革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