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节皮内注射法操作并发症预防及处理资料

第三节皮内注射法操作并发症预防及处理资料

ID:17416255

大小:24.19 KB

页数:8页

时间:2018-08-31

第三节皮内注射法操作并发症预防及处理资料_第1页
第三节皮内注射法操作并发症预防及处理资料_第2页
第三节皮内注射法操作并发症预防及处理资料_第3页
第三节皮内注射法操作并发症预防及处理资料_第4页
第三节皮内注射法操作并发症预防及处理资料_第5页
资源描述:

《第三节皮内注射法操作并发症预防及处理资料》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第三节皮内注射法操作并发症预防及处理(一)疼痛1.原因(1)病人精神紧张、恐惧。(2)进针与皮纹垂直,皮内张力大,阻力大,推注药物时使皮纹发生机械断裂而产生疼痛。(3)药物浓度过高,推注速度过快或推药速度不均匀,使皮肤游离神经末梢受到药物刺激,引起局部痛觉。(4)操作者操作手法欠熟练。(5)注射时消毒剂随针头进入皮内,消毒剂刺激引起疼痛。2.临床表现:注射部位疼痛,推注药物时加重。有时伴全身疼痛反应,如肌肉收缩、呼吸加快、出汗、血压下降,严重者出现晕针、虚脱。疼痛程度在完成注射后逐渐减轻。3.预防及处理(1)注重心理护理,向病人说明注射的目的,取得病人配合

2、。(2)原则上选用无菌生理盐水作为溶媒。准确配制药液,避免药液浓度过高对机体的刺激。(3)改进皮内注射方法:在皮内注射部位的上方,嘱病人用一手环形握住另一前臂,离针刺的上方约2cm处用拇指按压,按皮内注射法持针刺入皮内,待药液注入,至局部直径约O.5cm的皮丘形成,拔出针头后,方将按压之手松开,能有效减轻皮内注射疼痛。(4)可选用神经末梢分布较少的部位进行注射。如选取前臂掌侧中段做皮试,亦能减轻疼痛。(5)熟练掌握注射技术,准确注入药量(通常是O.1ml)。(6)注射待消毒剂干燥后进行。(7)对剧烈疼痛者,给予止痛剂对症处理;发生晕针或虚脱者,按晕针或虚脱

3、处理。(二)局部组织反应1.原因(1)药物本身对机体的刺激,导致局部组织发生炎症反应(如疫苗注射)。(2)药液浓度过高、推注药量过大。(3)违反无菌操作原则,使用已污染的注射器、针头。(4)皮内注射后,病人搔抓或揉按局部皮丘。(5)机体对药物敏感性高,局部发生变态反应。2.临床表现注射部位有红肿、疼痛、瘙痒、水疱、溃烂、破损及色素沉着等表现。3.预防及处理(1)避免使用对组织刺激性较强的药物。(2)正确配制药液,推注药液剂量准确,避免因剂量过大而增加局部组织反应。(3)严格执行无菌操作。(4)让病人了解皮内注射的目的,不可随意搔抓或揉按局部皮丘,如有异常或

4、不适可随时告知医护人员。(5)详细询问药物过敏史,避免使用可引发机体过敏的药物。(6)对已发生局部组织反应者,对症处理,预防感染。局部皮肤瘙痒者,嘱病人勿抓、挠,用5%碘伏溶液外涂;局部皮肤有水疱者,先用5%碘伏溶液消毒,再用无菌注射器将水疱内液体抽出;注射部位出现溃烂、破损,外科换药处理。(三)虚脱1.原因(1)因病人对肌内注射存在着害怕心理,精神高度紧张,注射时肌肉强烈收缩,使注射时的疼痛加剧;由于病人身体虚弱,对于各种外来刺激敏感性增强,当注射刺激性较强的药物时可出现头晕、眼花、恶心、出冷汗、摔倒等虚脱现象。(2)护理人员操作粗暴、注射速度过快、注射

5、部位选择不当,如注射在硬结上、瘢痕处等,引起病人剧烈疼痛而发生虚脱。2.临床表现有头晕、面色苍白、心悸、出汗、乏力、眼花、耳鸣、心率加快、脉搏细弱、血压下降等表现,严重者意识丧失。多见于体质衰弱、饥饿和情绪高度紧张的病人。3.预防及处理(1)注射前应向病人做好解释工作,使病人消除紧张心理,询问病人饮食情况,避免在饥饿状态下进行治疗。(2)选择合适的注射部位,避免在硬结、瘢痕等部位注射,并且根据注射药物的浓度、剂量,选择合适的注射器,做到二快一熳。(3)对以往晕针、情绪紧张的病人,注射时宜采用卧位。(4)注射过程中随时观察病人情况。如有不适,立即停止注射,正

6、确判断是药物过敏还是虚脱。如发生虚脱现象,将病人平卧,保暖,针刺人中、合谷等穴位,必要时静脉推注5%葡萄糖等措施,症状可逐渐缓解。(四)过敏性休克1.原因(1)注射前未询问病人的药物过敏史。(2)病人对注射的药物发生速发型变态反应(过敏反应)。2.临床表现由于喉头水肿和肺水肿,可引起胸闷、气急、呼吸困难。因周围血管扩张而导致有效循环血量不足,表现为面色苍白、出冷汗、口唇发绀、脉搏细弱、血压下降、烦躁不安。因脑组织缺氧,可表现为意识丧失、抽搐、大小便失禁等。皮肤过敏症状有荨麻疹、恶心、呕吐、腹痛及腹泻等。3.预防及处理(1)皮内注射前必须仔细询问病人有无药物

7、过敏史,如有过敏史者则停止该项试验。有其他药物过敏史或变态反应疾病史者应慎用。(2)在皮试观察期间,嘱病人不可随意离开。注意观察病人有无异常不适反应,正确判断皮试结果,结果为阳性者不可使用(破伤风抗毒素除外,可采用脱敏注射)。(3)注射盘内备有O.1%盐酸肾上腺素、尼可刹米、洛贝林注射液等急救药品,另备氧气、吸痰器等。(4)一旦发生过敏性休克,立即组织抢救。1)立即停药,协助病人平卧。2)立即皮下注射0.1%肾上腺素1ml,小儿剂量酌减。症状如不缓解,可每隔半小时皮下或静脉注射肾上腺素O.5ml,直至脱离危险期。3)给予氧气吸入,改善缺氧症状。呼吸受抑制时

8、,立即进行人工呼吸,并肌内注射尼可刹米、洛贝林等呼吸兴奋剂。有条件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