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层结构设计需要控制的六个比值

高层结构设计需要控制的六个比值

ID:13514773

大小:46.00 KB

页数:5页

时间:2018-07-23

高层结构设计需要控制的六个比值_第1页
高层结构设计需要控制的六个比值_第2页
高层结构设计需要控制的六个比值_第3页
高层结构设计需要控制的六个比值_第4页
高层结构设计需要控制的六个比值_第5页
资源描述:

《高层结构设计需要控制的六个比值》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高层结构设计需要控制的六个比值zz结构2007-11-1921:05:57阅读163评论0  字号:大中小 订阅高层结构设计需要控制的六个比值1、轴压比:主要为控制结构的延性,规范对墙肢和柱均有相应限值要求,见抗规6.3.7和6.4.6。 6.3.7柱轴压比不宜超过表6.3.7的规定;建造于Ⅳ类场地且较高的高层建筑,柱轴压比限值应适当减小。 注:1轴压比指柱组合的轴压力设计值与柱的全截面面积和混凝土轴心抗压强度设计值乘积之比值;可不进行地震作用计算的结构,取无地震作用组合的轴力设计值;2表内限值适用于剪

2、跨比大于2、混凝土强度等级不高于C60的柱;剪跨比不大于2的柱轴压比限值应降低0.05;剪跨比小于1.5的柱,轴压比限值应专门研究并采取特殊构造措施;3沿柱全高采用井字复合箍且箍筋肢距不大于200mm、间距不大于100mm、直径不小于12mm,或沿柱全高采用复合螺旋箍、螺旋间距不大于100mm、箍筋肢距不大于200mm、直径不小于12mm,或沿柱全高采用连续复合矩形螺旋箍、螺旋净距不大于80mm、箍筋肢距不大于200mm、直径不小于10mm、轴压比限值均可增加0.10;上述三种箍筋的配箍特征值均应按增大

3、的轴压比由本节表6.3.12确定;4在柱的截面中部附加芯柱,其中另加的纵向钢筋的总面积不少于柱截面面积的0.8%,轴压比限值可增加0.05;此项措施与注3的措施共同采用时,轴压比限值可增加0.15,但箍筋的配箍特征值仍可按抽压比增加0.10的要求确定;   5柱轴压比不应大于1.05。 6.4.6抗震墙两端和洞口两侧应设置边缘构件,并应符合下列要求:1抗震墙结构,一、二级抗震墙底部加强部位及相邻的上一层应按本章第6.4.7条设置约束边缘构件,但墙肢底截面在重力荷载代表值作用下的轴压比小于表6.4.6的规

4、定值时可按本章第6.4.8条设置构造边缘构件。   2部分框支抗震墙结构,一、二级落地抗震墙底部加强部位及相邻的上一层的两端应设置符合约束边缘构件要求的翼墙或端柱,洞口两侧应设置约束边缘构件;不落地抗震墙应在底部加强部位及相邻的上一层的墙肢两端设置约束边缘构件。  3一、二级抗震墙的其他部位和三、四级抗震墙,均应按本章6.4.8条设置构造边缘构件。 2、剪重比:主要为控制各楼层最小地震剪力,确保结构安全性,见抗规5.2.5。5.2.5抗震验算时,结构任一楼层的水平地震剪力应符合下式要求:  式中    

5、VEki——第i层对应于水平地震作用标准值的楼层剪力;               λ——剪力系数,不应小于表5.2.5规定的楼层最小地震剪力系数值,对竖向不规则结构的薄弱层,尚应乘以1.15的增大系数;             Gj——第j层的重力荷载代表值。    注:1基本周期介于3.5s和5s之间的结构,可插入取值;2括号内数值分别用于设计基本地震加速度为0.15g和0.30g的地区。  3、刚度比:主要为控制结构竖向规则性,以免竖向刚度突变,形成薄弱层,见抗规3.4.2。3.4.2建筑及其抗侧

6、力结构的平面布置宜规则、对称,并应具有良好的整体性;建筑的立面和竖向剖面宜规则,结构的侧向刚度宜均匀变化,竖向抗侧力构件的截面尺寸和材料强度宜自下而上逐渐减小,避免抗侧力结构的侧向刚度和承载力突变。  当存在表3.4.2-1所列举的平面不规则类型或表3.4.2-2所列举的竖向不规则类型时,应符合本章第3.4.3条的有关规定。 4、位移比:主要为控制结构平面规则性,以免形成扭转,对结构产生不利影响。见抗规3.4.2。 5、周期比:主要为控制结构扭转效应,减小扭转对结构产生的不利影响,要求见高规 4.3.5

7、 4.3.5  结构平面布置应减少扭转的影响。在考虑偶然偏心影响的地震作用下,楼层竖向构件的最大水平位移和层间位移,A级高度高层建筑不宜大于该楼层平均值的1.2倍,不应大于该楼层平均值的1.5倍;B级高度高层建筑、混合结构高层建筑及本规程第10章所指的复杂高层建筑不宜大于该楼层平均值的1.2倍,不应大于该楼层平均值的1.4倍。结构扭转为主的第一自振周期Tt与平动为主的第一自振周期T1之比,A级高度高层建筑不应大于0.9,B级高度高层建筑、混合结构高层建筑及本规程第10章所指的复杂高层建筑不应大于0.85

8、。 6、刚重比:主要为控制结构的稳定性,以免结构产生滑移和倾覆,要求见高规。5.4.15.4.1在水平力作用下,当高层建筑结构满足下列规定时,可不考虑重力二阶效应的不利影响。刚重比是结构刚度与重力荷载之比,它是控制结构整体稳定的重要因素,也是影响重力二阶(p-Δ)效应的主要参数。该值如果不满足要求,则有可能引起结构失稳倒塌。刚重比大于1.4就通过稳定验算,大于2.7就不考虑重力二阶效应.刚重比过大表示结构刚度过大,宜调整结构布置,否则较浪费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