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遗视域下高职院校艺术传承教育研究

非遗视域下高职院校艺术传承教育研究

ID:12856756

大小:105.00 KB

页数:9页

时间:2018-07-19

非遗视域下高职院校艺术传承教育研究_第1页
非遗视域下高职院校艺术传承教育研究_第2页
非遗视域下高职院校艺术传承教育研究_第3页
非遗视域下高职院校艺术传承教育研究_第4页
非遗视域下高职院校艺术传承教育研究_第5页
资源描述:

《非遗视域下高职院校艺术传承教育研究》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非遗视域下高职院校艺术传承教育研究  国务院副总理刘延东在谈到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与人才培养的关系时,指出“应把非遗人才培养与职业教育结合,对口培养,使非遗的传承、研究、管理有人才保障”。作为优秀文化传承的重要载体,高职教育在非遗传承中起着重要作用。结合非物质文化遗产典型的地域特征,挖掘南通本土具有代表性的非遗艺术项目,如南通蓝印花布印染技艺、南通板鹞风筝制作技艺,南通的色织土布技艺、南通的仿真绣等,将这些鲜活生动的优秀非遗艺术融入高职院校的教育中,与课程专业建设、教育教学改革、校园文化建设、校企合作以及创新人才培养相结合,有助于打造具有本土文化特色、能够焕发出独特传统

2、艺术魅力的一流高职院校。  1非遗视域下高职院校艺术传承教育研究  国务院副总理刘延东在谈到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与人才培养的关系时,指出“应把非遗人才培养与职业教育结合,对口培养,使非遗的传承、研究、管理有人才保障”。作为优秀文化传承的重要载体,高职教育在非遗传承中起着重要作用。结合非物质文化遗产典型的地域特征,挖掘南通本土具有代表性的非遗艺术项目,如南通蓝印花布印染技艺、南通板鹞风筝制作技艺,南通的色织土布技艺、南通的仿真绣等,将这些鲜活生动的优秀非遗艺术融入高职院校的教育中,与课程专业建设、教育教学改革、校园文化建设、校企合作以及创新人才培养相结合,有助于打造具有本

3、土文化特色、能够焕发出独特传统艺术魅力的一流高职院校。  1非遗视域下高职院校艺术传承教育研究  国务院副总理刘延东在谈到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与人才培养的关系时,指出“应把非遗人才培养与职业教育结合,对口培养,使非遗的传承、研究、管理有人才保障”。作为优秀文化传承的重要载体,高职教育在非遗传承中起着重要作用。结合非物质文化遗产典型的地域特征,挖掘南通本土具有代表性的非遗艺术项目,如南通蓝印花布印染技艺、南通板鹞风筝制作技艺,南通的色织土布技艺、南通的仿真绣等,将这些鲜活生动的优秀非遗艺术融入高职院校的教育中,与课程专业建设、教育教学改革、校园文化建设、校企合作以及创新人

4、才培养相结合,有助于打造具有本土文化特色、能够焕发出独特传统艺术魅力的一流高职院校。  1高职院校的非遗物化保护建设  近年来,南通的高职教育在师资力量、教学规模、科研水平等方面取得了长足进步,不少院校还在非遗的物质层面进行建设。以国家级示范院校--江苏工程职业技术学院(以下简称江苏工院)为例,其创建者--清末南通籍状元张謇,对于南通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生成与发展起到的扶持与培植作用已被非遗传承保护界公认。江苏工院筹建两年之久的文博馆在2012年(建校100周年之际)正式开放,建筑面积约5000平方米,分4个独立展馆,其中包含沈寿刺绣传习馆和色织土布纪念馆,对非物质文化遗

5、产的传承与保护起到了宣传推进作用,也为建设具有地域特色的校园文化开辟了新路。文博馆承担着教育教学、社会实践、科学研究、社会服务等职能,成为面向师生和社会民众开展科普教育的重要载体,将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物化保护,收藏其丰富的物质载体,是文博馆参与非遗保护的重要途径。此外,由沈寿嫡传弟子庄锦云大师之孙女、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仿真绣江苏传承人张蕾在学校创办的仿真绣工作室,通过“教学做合一”的人才培养模式极大提高了学生对传统刺绣的学习兴趣,培养了一批优秀学徒[2]。这些已有的建设措施为非遗的传承提供了保障,所形成的物化载体成为非遗保护的重要平台。  2高职院校非遗传承教育的途径

6、  2.1构建“文化导入、项目贯穿”的非遗专业课程体系  非遗的表现形式与人们的日常生活息息相关,其中的诸多表现形式均以艺术形态得以呈现,而艺术设计教育重点在于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传承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在学校现有的教学运行体系中,如何体现出非遗艺术教育传承的可行性与实践性,选择能够与高职院校部分专业课程紧密关联的项目进行深入研发,将之切实融入课程开发,这是需要深入探索的问题。以江苏工院为例,学校已开设的相关课程亦主要集中于公共选修课与专业选修课中,如张蕾老师开设的“手工艺刺绣”,通过创设丰富的学习情境,增强了爱好传统手工艺学生的积极性,为他们提供了良好的学习平台

7、。此外,还开设有“中国传统民间工艺欣赏”、“艺术设计鉴赏”等课程。在专业必修课程的教学中,也可围绕非遗主题调整专业设置,构建“文化导入、项目贯穿”的非遗专业课程体系,以南通非遗项目中的传统民间艺术作为创作源泉,汲取中华文化创造理念,打造具有传统东方文化品质、符合现代审美需求、适应当代科技发展的现代设计课程。此外,在教学过程中,一方面解决民族图形的提取和塑造,另一方面进行民族图形元素的设计应用与开发拓展,及时更新课程内容,创新教学方式,实施对口培养,可以让学生提高学习传统文化的兴趣,并对传统文化有更直观的认知。  非遗项目中的传统技艺强调的是手工操作,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