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车前草中黄酮类物质的超声萃取及含量测定》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开题报告车前草中黄酮类物质的超声萃取及其含量测定学生:李华化学与环境工程学院指导老师:李水清化学与环境工程学院1题目来源指导老师指定2研究的目的及意义车前草(PlantagoasiaticaL.)分布几遍全国,其主要功能:清热利尿;渗湿止泻;明目;祛痰。车前草功效作用:1.抗炎作用,2.对泌尿系统的影响,3.镇咳、平喘、祛痰,4.抗病原微生物,5.对胃、肠道作用。车前草的临床应用:1、治疗慢性气管炎,2、治疗急、慢性细菌性痢疾,3、治疗小儿单纯性消化不良,4、治疗高血压病,5、用于转正胎位,6、治疗颞
2、下颌扰乱症。黄酮类化合物(Flavonoids)广泛存在于植物的各部位,尤其是花、叶部位,其主要有黄酮糖苷和苷元两种形式。黄酮类化合物为车前草的主要有效成分之一,具有降血压、调血脂、防止血栓形成、防治心脑血管疾病、增强免疫、降低血管脆性、改善血液循环、抑制血小板聚集等功效。车前草中的黄酮类物质,其含量随品种,产地,不同的采摘时间而不同。在不同因素条件下,对车前草黄酮的含量进行考察具有很大的研究意义。多年研究表明,车前草中的黄酮类物质具有扩血管、抗炎、镇痛、抗自由基、降血脂、抗肿瘤及抗白血病等作用。车前
3、草的提取物中含有多种黄酮类化合物,还含有多种营养元素和微量元素,具有提高人体免疫机能、促进新陈代谢,增加智力、保持体力、消除疲劳,保护和健美皮肤等保健作用。因此,研究车前草中黄酮的提取方法有一定的医用、药用价值。黄酮类化合物的传统提取方法主要有水煎煮法、浸渍法和碱提酸沉法,缺点是费时、费工,且收率较低。其它一些提取方法还有:超临界流体萃取法,树脂法,酶法,微波法,高速逆流色谱技术提取法等。超声提取技术是由声学和中药化学相互交叉及渗透发展而来,应用于医药、化学、油脂、食品等各个领域,特别在药材成分提取中
4、显现出了其强大的生命力。研究表明,利用超声波产生的强烈振动、高加速度、强烈空化效应、热效应、搅拌作用等,都可以加速药物有效成分进入溶剂,从而提高提取效率、缩短提取-Ⅱ-开题报告时间、节约溶剂,并且免去了高温对提取成分的破坏,能大大降低能耗,提高经济效益;此外,超声波还具有一定的杀菌作用,能保证萃取液不易变质。因此,超声提取技术是一种成熟且广泛应用的技术。车前草提取物在医药、食品、保健品及化妆品等领域的应用越来越多。黄酮类成分的含量作为衡量车前草提取物及其制剂质量的首要指标,其测定研究日益深入。为充分利
5、用车前草植物资源,避免资源的浪费,探讨车前草总黄酮的提取及含量测定很有必要。本文采用超声提取法提取车前草中的黄酮,并用分光光度法测定其含量。3阅读的主要参考文献及资料名称[1]邬方宁.超声提取技术在现代中药中的应用[J].中草药,2007,38(2):315~316.[2]万水昌,王志祥,乐龙,李菊.超声提取技术在中药及天然产物提取中的应用[J].西北药学杂志,2008,23(1):60~62.[3]钟玲,尹蓉莉,张仲林.超声提取技术在中药提取中的研究进展[J].西南军医,2007,9(6)∶84~8
6、7.[4]秦梅颂.超声提取技术在中药中的研究进展[J].安徽农学通报,2010,16(13):54~56.[5]王延峰,李延清,郝永红,等.超声波提取银杏叶黄酮的研究[J].食品科学,2002,23(8)∶166~167.[6]李松青,陆王行,许宁.超声波提取分光光度法测定保健食品中总黄酮[J].中国卫生检验杂志,2007,17(2):363.[7]宋岳,葛茂奎,沈洪宽,刘艳新.车前草饮片的鉴别及总黄酮的含量测定[J].黑龙江医药科学.2008,31(2).[8]刘艳辉,赵映.车前草中黄酮类化合物的提
7、取及其含量的测定[J].湖南理工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9,22(2).[9]高中松,彭密军,黄智敏,陈雪叶.车前草中总黄酮的提取研究[J].现代农业科技,2006(9).[10]林莺,张晓晖,于晓钧.3种车前草穗中总黄酮含量的测定[J].长春中医药大学学报,2010(3).[11]鲁建江,王莉,刘志勇.车前草中总黄酮的微波提取及含量测定[J].中医药学报,2002,30(1).[12]谭萍,李煜.3种车前草叶片总黄酮的含量测定[J].江西中医学院学报,2005,17(1).-Ⅱ-开题报告[1]
8、李丽,王晶,刘春明.车前草中一种黄酮化合物的电喷雾多级串联质谱研究[J].长春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9,28(2).[2]任贻军,周海,杨远荣,邓雪华.车前草的研究概况[J].安徽农业科学,2009(18).[3]邓桂春,王鑫,赵丽艳,高虹,张娜,马进,臧树良.分光光度法测定银杏叶中黄酮的含量[J].辽宁大学学报,2005,32(2):101~104.[4]王玮,王琳.黄酮类化合物的研究进展[J].沈阳医学院学报,2002,4(2):1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