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9775765
大小:95.50 KB
页数:15页
时间:2018-05-08
《研究生招生工作总结》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研究生招生工作总结总结2010年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院硕士研究生招生工作总结2010年我院根据学校关于研究生招生的工作要求,本着德、智、体全面衡量,择优录取,保证质量,宁缺毋滥的精神和公开、公正、公平的原则,采取差额复试的方式,按时、高质地完成了硕士招生的初试、复试与录取工作。现总结如下:一、复试分数线(应试):1、全国复试基本分数线(A类):经济学门类--总分:330,单科:46(69)注:单科括号内分数是满分值为150分的考试科目的最低要求2、北京大学复试基本分数线:经济学门类(应用经济学、金融学专业)英语55,政治55,数学90,专业90,总分3703、港澳台及
2、留学生复试基本分数线:采取申请制二、招生规则:1、各专业(其中,管理科学与工程专业、企业管理专业按不同研究方向)分别进行复试、录取,国民经济学专业和产业经济学专业统一复试、统一录取;2、实行差额复试:我院各专业复试人数为计划招生人数的130%;3、复试成绩及格(60分为及格)的考生能否录取以考生的总成绩排名为准,其中初试成绩占70%,复试成绩占30%,复试成绩按照百分制给出。总成绩的核算办法:总成绩=初试4门总成绩/5*70%+复试成绩*30%+英语听力(满分3分)。复试内容包含英语口语测试,其成绩作为参考。复试不及格考生将不予录取。三、复试安排及录取结果:1、推荐
3、免试研究生(夏令营录取)2、应试注:人数“+”后为港澳台和留学生人数。2010年光华共接收硕士研究生151人。其中,大陆推荐免试生105人(包括金融学单列项目48人);大陆应试生36人(包括金融学单列项目32人);港澳台、留学生10人。篇二:研究生培养工作总结抓内涵促发展大力提高我校学科与研究生教育水平——研究生部、研工部2012年工作总结2012年,研究生部、研工部在学校党委和行政的坚强领导下,在机关各部门、各学院的支持与配合下,紧紧围绕学校“十二五”改革与发展规划,以学科建设为龙头,以提高培养质量为根本目标,大力加强学科和人才培养内涵建设,稳步推进研究生培养机制
4、改革,深化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不断优化研究生成长成才环境,取得了较好成绩。一、学科建设新成果不断涌现,内涵建设不断深化获“十二五”省高校重中之重一级学科、重中之重学科、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各1个,省重点学科11个,数量位于全省前列。1.学科平台建设有了重大突破,学科层次和水平再上新台阶。为了实现学科的新一轮科学发展,一年来学校注重学科内涵建设,统筹规划,积极组织“十二五”省各级重点学科的申报工作,“纺织科学与工程”获省重中之重一级学科,“生物学”获省重中之重学科(“化学工程与技术”、“机械工程”正在评选中);“应用经济学”获省高校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企业管
5、理、设计学、应用数学、凝聚态物理、高分子化学与物理、植物学、流体机械及工程、控制理论与控制工程、计算机应用技术、材料学、岩土工程等11个学科获省高校重点学科,为“十二五”我校实现新一轮学科交叉、寻找新的生长点、学科建设再上新水平奠定坚实基础。2.多渠道争取支持,学科建设条件得到加强。在省重中之重学科、重点学科建设经费资助的基础上,积极拓展经费渠道,“服装与产品创新设计平台建设”获2013年中央财政支持地方高校发展专项资金支持,“流体机械及工程”和“心理学学科建设”项目获2013年资金支持,经费总额405万元,进一步夯实了我校学科建设的基础。3.加强评估,规范管理,学
6、科建设的基础得到夯实。对学校各类学科建设项目实施科学管理,我校“区域经济学”省属高校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和“应用化学与生态染整工程”、“机械设计及理论”省重中之重学科顺利通过省教育厅的验收。对“材料学学科二期—功能性纤维实验室”、“计算机应用技术学科—纺织服装计算机视觉检测实验室”2个中央财政支持地方高校发展专项资金项目,以及“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科—物联网研究基地建设”、“美学-艺术学理论学科建设”、“涉海材料与纤维交叉学科建设”3个浙江省提升地方高校办学水平专项资金建设项目进行了检查。同时,积极组织18个学科参加教育部学位中心的第三轮学科评估,正在进行中。4
7、.严格导师遴选条件,提高并扩大导师队伍的质与量。今年进行了新一轮的导师遴选,新增博士生指导教师11人,学术型硕士生指导教师122人,专业学位硕士生指导教师75人,进一步扩大了我校研究生导师队伍,为研究生教育的发展创造了条件。开展导师招生资格审核工作,实现职岗分离,确认498人具有硕士研究生招生资格,实行导师岗位制,进一步强化导师负责制。对新增指导教师开展上岗培训,明确导师在研究生的学习指导、思想教育、生活指导等方面的责任,明确培养程序,强化科学道德与学风建设,进一步增强研究生导师责任意识。三、招生制度改革持续推进,招生规模继续突破加大招生宣传力度,实施优质生源工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